浅谈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在思想或行为上出现错误,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心理世界。作为教师,要想走进学生心灵,很好地因材施教,就要放下师教威严,善于转换角色,调整心态,掌握并运用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赢得学生的理解,唤醒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一、用父母之心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学生会用敏锐的感觉接收,将之转变成学生的动力,并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如:关心学生的家庭,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疾病,关心学生的身体,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主动的关爱,给学生的心田仿佛注入一股暖流,使他们在校园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人说:"老师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就要求教师调整心态,站在学生父母的角度上去主动关爱学生。每当开学的时候,有的家长送孩子来校后,总虔诚地拜托老师,"唠叨"地叮嘱孩子;有的家长,家境困难,为了孩子省吃俭用,心中还是藏着一丝美好的希望;有的家长还要通过电话,常常就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向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事无巨细地问长问短,或喜或忧。他们将孩子在送进学校,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梦想变成现实。正如陶行知所说:当家长将学生送进学校的时候,他们不知不觉地将整个家庭也托付给

了学校。当我们想到这些,会深深地感觉到:教学责任重于泰山,关心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学生的父母,教师也会很自然地关爱学生,感化学生。

二、以朋友之心理解学生

学生的心是很脆弱的,脆弱的心,需要平等、尊重、理解、赏识的甘露来滋润,教师以坦诚、磊落的胸怀去理解学生,与学生共同体会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够帮助学生找回失去的信心,增强面对生活的勇气,强化他们自强、自爱的信念。

当学生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后,学生也会用理解和宽容的心回报教师,他们会从心底接受教育,并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产生知识的渴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充满理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每天的日子都是新的,都是快乐的,甚至他们会觉得,遇到这样的教师是一种幸运2008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班内几位学生送给我节日的礼物,听到了他们的心声:神卫兵喜欢我“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张顺说我“真诚地理解学生,也喜欢我的教学方法”;许月说“您那联系生活的生物教学以及幽默和风趣,将我们带入了快乐的海洋。”……还有很多同学写到:“老师,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您交谈,作您忠实的学生和朋友,同时祝你教师节快乐!”

学生真的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老师,与其说学生在赞扬我,还不如说是因为我理解学生,而受到了学生的包容,将师生关系推向了和谐的状态。

三、以表率之心引导学生

为人师表,是示范,是引导,也是融化师生隔阂的催化剂。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首先做到,这也是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也是正面影响学生。老师用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当学生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老师是不是在生活中也平等地回报了学生。当与学生一起集合时,学生排队做到了快、静、齐,老师做到了吗?当学生在走道上轻声慢步,老师做到了吗?当学生亲切地向你问好时,老师回礼了吗?当学生按时进教室上课,老师按时到了吗?当学生能够自觉地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老师能自觉地做到吗?当学生能在校园内做到衣冠整洁,老师能做到吗?当学生心中赏识老师的时候,你能赏识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不管在治学上还是在生活上,教师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言教不如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教师,教师才悄悄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有人说,教育是一堆细节,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心地塑造每一个稚嫩的生命,那么,教鞭下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