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层化条件下的日照间距控制与方法
北京市建筑日照间距规定

建筑间距: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外皮最凸出处(不含居住建筑阳台)之间的水平距离。
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防火、防震、日照、通风、采光、视线干扰、防噪、绿化、卫生、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间距。
遮挡建筑:指对相邻现状或规划建筑的日照条件产生影响,且与日照受到影响的建筑南北向水平距离小于自身建筑高度2倍的建筑。
被遮挡建筑:日照条件因其它建筑的建设而受到影响的建筑。
建筑间距系数:一般指在正南北或正东西方向上出现重叠的建筑之间,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在正南北或正东西方向上的水平距离与遮挡建筑高度的比值。
(只有在同期规划建设的平行相对的板式建筑之间,指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在平行相对的垂线方向上的水平距离与遮挡建筑高度的比值。
)计算建筑间距系数的范围:1、二层和二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居室窗位于朝向南偏东(或偏西)60-105度范围内时,只计算其居室窗朝向正东(或西)方向上板式遮挡建筑的间距系数。
二层和二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居室窗位于朝向南偏东(或偏西)小于60度范围内时,只计算其居室窗朝向方向上平行相对的板式遮挡建筑和正南方向上遮挡建筑的间距系数。
当被遮挡建筑朝向相互垂直的居室窗数量相差10倍以上时,只计算多数居室窗所在朝向上遮挡建筑的间距系数。
2、平房居住建筑的居室窗位于朝向南偏东(或偏西)小于105度范围内时,只计算该居室正南方向上遮挡建筑的间距系数。
3、公共建筑只有在工作用房开窗位于朝向南偏东(或偏西)小于45度范围内时,计算其正南方向上遮挡建筑的间距系数。
计算日照影响建筑的范围:对拟测建筑法定时限内产生日照影响的所有建筑。
建筑的长高比:指建筑的长度与该建筑高度的比值。
塔式建筑:指各面长高比均小于1的建筑,塔式建筑各朝向的建筑外墙均为长边。
板式建筑:指非塔式建筑的其它建筑。
当板式建筑主要朝向建筑长度大于次要朝向建筑长度两倍以上时,其主要朝向的建筑外墙称长边,次要朝向的建筑外墙称端边。
辽宁省各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doc

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城市土地和空间,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规划、建筑设计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居住建筑,是指住宅建筑(以下简称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中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托幼、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疗养院病房楼,养老院宿舍楼等建筑(以下简称公共建筑)。
第四条本规定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其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建筑间距管理第五条建筑间距以遮挡建筑遮挡面至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计算。
遮挡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间距的确定应考虑遮挡建筑屋脊对遮光的影响。
按遮挡面宽度计算建筑间距时,以最大遮挡面与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的最小垂直距离计算。
遮挡建筑外墙有凹凸变化(如设置阳台等),且突出部位累计长度大于外墙总长度1/2或连续长度大于外墙总长度1/3的,建筑间距按遮挡建筑突出部位外缘至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计算。
被遮挡建筑每套房屋只确认一个主采光面。
主采光面按建筑南、东、西方向的主次顺序排列,非主采光面山墙设窗的除外。
第六条遮挡建筑计算高度以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面的垂直距离)加上遮挡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与被遮挡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计算。
第七条按遮挡建筑高度计算的建筑间距系数为建筑间距与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的比值;按遮挡建筑面宽计算的建筑间距系数为建筑间距与遮挡建筑最大遮挡面投影宽度的比值。
第八条遮挡建筑分为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
多层建筑的高度应为24米以下;高层建筑的高度应为24米以上。
第九条住宅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下时,面宽不大于80米;住宅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上时,面宽不大于60米。
第十条多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两幢建筑平行布置或相互夹角在30度以下时,建筑间距按下列标准执行:(一)在三环路以内地区,当遮挡建筑计算高度小于18米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9米;当遮挡建筑计算高度大于18米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
日照间距规定图解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日照间距规定图解《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业经哈尔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1999年4月1日通过,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4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年12月14日米确定。
米确定,,信息来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网>>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9年4月1日哈尔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9年6月4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实施第四章规划部门职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各项工程建设有秩序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制定城市规划,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实施城市规划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三条城市规划的实施,由市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部署各项建设的综合指导作用。
第四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部门)主管本市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法律、法规规定参与工程项目审查的土地、市政公用、公安、卫生、人防、环保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的职责,配合规划部门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市的城市规划。
建筑的日照间距[终稿]
![建筑的日照间距[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9ed12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6.png)
国家规定:1994年2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或大寒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两小时。
住宅日照间距主要满足后排房屋(北向)不受前排房屋(南向)的遮挡,并保证后排房屋底层南面房间有一定的日照时间。
日照时间的长短,是由房屋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相相对位置以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
它和建筑所在的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
通常以建筑物正南向,当地冬至日(大寒日)正午十二时的太阳高度角作为依据。
根据日照计算,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日照间距约为1-1.7倍前排房屋高度。
一般越往南的地区日照间距越小,往北则越大。
在我们购买房子的时候应该选择那种每栋楼都不是太长的住宅小区,如果楼房的长度过长,后排低层的日照时间就会受到前排楼房的遮挡。
现代住房往往是随着街道的走向依街而建,不同走向的街道获得的日照时间也都不尽相同。
在纬度较低的地区,正南正北朝向的楼群冬季得到的日照数量多,在纬度比较高的地区,比如纬度在35度以北的地区偏东南、偏西南平等布置的居住建筑,比正南向、正北向布局的居住建筑更有利于日照。
在北京一般人都认为正南正北的房子最好,可是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这样说,从日照时数来看,因为纬度不同,太阳的高度角也就不一样,所获得的日照数也不同。
比如:在北京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于间距系数为1.7的建筑布局来说,在冬至日,后排低层最多只能享受到大约1小时的日光照射。
但是偏东南或偏西南4 5度以内的建筑布局却可以享受到4个小时的日光照射。
一般来说,居室建筑的最佳朝向应该是偏西南或偏东南15-30度以内,比较适宜的朝向应该是偏东南或偏西南45度以内。
俗话说阳光是人类健康的源泉。
在我国春联中就常常可以看到“向阳门地春常在”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一个宅地如果能经常得到阳光的照射,家人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健康长寿。
高层日照间距计算公式

高层日照间距计算公式高层建筑的日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日照不足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而在高层建筑中,日照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计算高层建筑的日照间距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层日照间距计算公式。
一、日照间距的定义日照间距是指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使得在一定的时间内,阳光可以照射到建筑物的内部。
日照间距的大小与建筑物的高度、朝向、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二、高层建筑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D = H / tan(α + β)其中,D表示日照间距,H表示建筑物的高度,α表示太阳高度角,β表示建筑物的倾斜角度。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它与地球的纬度、季节、时间等因素有关。
建筑物的倾斜角度是指建筑物与地面的夹角,它与建筑物的设计有关。
三、日照间距的影响因素除了建筑物的高度、朝向、周围环境等因素外,日照间距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高度角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日照间距也会随之变化。
2. 建筑物的形状:建筑物的形状对日照间距也有影响。
例如,圆柱形的建筑物比方形的建筑物更容易接受阳光的照射。
3. 建筑物的材料:建筑物的材料也会影响日照间距。
例如,玻璃幕墙比混凝土墙更容易接受阳光的照射。
四、日照间距的应用日照间距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城市规划中,日照间距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日照间距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在居民生活中,日照间距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总之,高层日照间距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高层建筑的日照间距,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层建筑宽度和侧向间距的控制与协调

Abstract:Due to the limited urban had resource,skyscrapers have been emerging in many cities of China.While skyscrapers in south land parcel were built ahead, the buildings in adjacent north parcel must set back a long distance to ensure their enough sunlight.This issue results in confuse and disorder of urban land develop— merit,and currently,there ale no proper solutions for local urban planning adminis- trative authorities of China.Through authors’inspection,skyscrapers in south side, north side buildings access sunlight ofXtcn shifted f沁m height an#e tO azimuth.This m既l'lS,shortening east-west width and widening east-west lateral spacing of adjacent buildings in south side not only to enslⅡ'e buildings in north side to get more sun—
light,but also to shorten the north-south distance between these buildings,as well
石家庄市建筑日照间距有关问题简介

石家庄市建筑日照间距有关问题简介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发展,住宅建筑的层数、样式的多元化,使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这种改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在规划管理中对建筑间距实行了更加科学的控制,即:按照国家规范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计算得出相应数据,或转换成间距系数,或直接用图文标示,作为规划审批的技术参数和依据。
下面,分3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石家庄市住宅建筑日照的有关情况。
一、有关概念1、日照与采光在现实生活中,日照和采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各不相同。
2002年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5.0.2条规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明确地把日照与采光分离开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89条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这是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地把采光和日照两个概念并列提出来。
日照是指太阳光线直接照射到物体表面的现象,一般用时间和质量来表示。
太阳光照射时数的长短、太阳高度角引起的太阳光辐射度的强弱、太阳入射角与建筑和窗位朝向产生的关系等,都是确定建筑日照标准的要素。
强调日照的目的主要是与人的生存环境质量有关,例如:确定相应的太阳光持续照射时数,以有效增加冬季室温和达到良好杀菌卫生效力。
采光是指与建筑有关的光的性质和光的视觉性质,是在建筑中利用光、影、色的基本特性创造良好的光环境。
采光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采光。
自然采光是根据光的反射、散射、折射原理,用光通量、强度和亮度等参数表示,与建筑物的朝向没有关系,如正向侧向开窗、天窗都可以采集到一定的光线。
合理的采光,可以营造舒适的光环境,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审美和保护视力等需求。
日照和自然采光的介质都是太阳光线。
自然采光使住宅内得到自然光线,而日照又是自然采光环境好坏的衡量标准之一,二者共同的目的都是增进人体卫生健康,形成居住空间在心理上的舒适感。
日照间距

最近关于在高层住宅楼前起非住宅的高层建筑,使用哪一种退让标准的讨论始终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这几天仔细研究了相关法律法规,咨询了一些相关人士,终于搞清楚了这个问题。
商业高楼起在已建成的住宅楼前仅仅采用最低日照标准“3小时”肯定是不合情不合理的!现将原因总结如下,欢迎大家理性探讨!先从“情”上来看:国家为什么只制定了最低标准,而没有制定最高标准?这是政府“以人为本”,希望尽量改善百姓生活的体现!显然只采用最低日照标准“3小时”是不合情的!再从“理”上来看:目前江苏省统一遵照的是《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在此规定的“第三章建筑管理”里面对此早已有了清楚明确的规定。
引用如下:3.1.6 高层住宅建筑日照间距:3.1.6.2高层住宅建筑之间以及高层住宅建筑与多、低层(含中高层)住宅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可按3.1.3条计算确定。
3.1.9.1 非住宅建筑位于住宅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建筑间距按住宅建筑间距规定控制。
以上规定中的两条讲得非常清楚应遵循住宅建筑间距规定退让!3.1.3条如下:3.1.3各市、县(市)正南北向住宅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低限值按表3.1.3执行。
3.1.3.1 住宅建筑的建筑间距按下列公式计算(图示见附录二):L=L1±L2L=建筑间距L1=日照间距L2=遮挡建筑遮阳点至该建筑背阳面外墙的距离3.1.3.2 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按下列公式计算(图示见附录二):L1=i.HL1=日照间距i=日照间距系数H=建筑的计算高度3.1.3.3 住宅建筑日照间距可按表3.1.3.3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照遮挡的条式住宅之间。
3.1.4 住宅建筑间距非平行布置时,当相互夹角小于等于60º时, 其最窄处建筑间距按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间距控制;当相互夹角大于60º时, 其最窄处建筑间距按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间距控制。
方位角计算以被遮挡住宅建筑方位为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高层化条件下的日照间距控制与方法摘要: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建筑的高层化。
高层建筑的建设己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间的日照遮挡矛盾成为规划管制与协调的突出问题。
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于地方规划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本文结合案例探讨了建筑高层化条件下的日照控制基本规律和方法,指出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高层建筑条件下的日照间距控制的关键是日照方位的控制与协调,并且建立一套规划控制与日照利益协调的方法,为提高地方规划管理的水平以及加强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协调机能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控制方法;日照间距;高层建筑;日照方位角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ase study of the high rise buildings under conditions of solar control basic rule and metho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for the north area of china city, high-rise buildin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unshine spacing control is the key to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and build up a set of planning control and sunshine interests coordin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oc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level and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as a public policy coordination function undertook beneficial exploration.
key words: control method; sunshine spacing; high-rise building; solar azimuth angle
中图分类号:[tu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居住形态也正经历一个急剧的变化。
以长春为例,各种规模的新建住宅区的建设密度越来越高,而大部分外环地段的住宅几乎均为高层,在内城的开发也是出现了“百米高楼”为特点的公寓住宅等形式。
伴随而来引发的相邻建筑间(尤其是对既有住宅的)日照妨害纠纷、利益赔偿等问题成为规划行政需要处理的最为突出的棘手矛盾。
一些地方通过政府法令等形式出台了相关控制措施,但相关的法律纠纷仍然大量存在,这表明我们不仅需要“公法与私法”的完善[1],还要根本性提高规划行政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目的所在。
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下简称《规范》)的日照间距规定,对地方规划管理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
本文探讨建筑高层化条件下住宅间距控制的规律和方法,指出北方地区城市在高层建筑条件下的日照及间距控制的关键是日照方位角;并尝试建立简便易行的规划控制方法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2.高层建筑条件下日照间距
2.1高层建筑类型
我们根据高层建筑的大体外观及平面形式可分为板式与点式两
类。
通常情况下,居住区板式多层住宅间距按地方的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正午影长率折算日照间距系数进行规划控制。
板式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一样也需要按地方的日照间距标准来决定南北向的日照
间距,来保证南北向后排住宅的所需日照。
高层板式住宅间距相比过大,在节省用地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也没有实质性提高土地使用效能方。
但其建筑工程的造价却显著提高,其使用受到客观制约。
因此我们重点考虑点式高层建筑产生日照妨碍的情况。
2.2日照方位角
我们认为北方地区保障有效日照时间前提下,建筑间距主要利用太阳方位角进行控制。
当然还包括建筑防火间距等条件。
我们采用google sketchup软件,分别针对长春、乌鲁木齐等城市进行理论模型的模拟计算①。
以长春为例:当建筑高宽比大于0.16时,冬至日标准日照时带内的建筑终日阴影区由梯形变为三角形,小于此比值的板式建筑则存在高宽比约束关系②。
宋小冬、田峰的研究[2]、[3]同样表明了“方位通道”对建筑日照间距控制所起的作用。
因此我们利用太阳方位角检查确定高层建筑的日照遮挡影响。
3.日照间距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3.1日照时角的概念
我们知道地球自转24小时太阳方位角变化360º,那么地球自转1小时太阳方位角变化为15º。
从而我们得出被遮挡建筑每获得1小时标准日照,须保证其日照面最不利点太阳方位角变化15º的范围内无遮挡。
3.2日照面最不利点
日照面最不利点是在被遮挡建筑主日照面[5]上被遮挡区与非
遮挡区在日照面的临界点。
若建筑物日照面的两个独立的最不利点满足日照要求,则两个最不利点之间的日照面就可以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如图1,即只要a、o、b点满足日照要求,则a至b之间墙面均能满足日照要求。
3.3日照无遮挡
所谓日照无遮挡是指南北布局中前排产生妨碍日照的建筑和远处间接产生日照妨碍的建筑等对被遮挡建筑均保证日照标准,无实质遮挡影响。
3.4阳光入射角
阳光入射角是指阳光照进住宅内部的房间时阳光照射方向与建筑正向外墙面的最小夹角。
我们认为当日照夹角大于阳光入射角时才为有效日照。
不同方位的建筑物有各自的阳光入射角。
建筑物的正面和侧面亦然。
如日照窗洞口有突出物,如附壁柱、窗套等,应按其窗洞口的实际厚度计算。
详见图2、图3所示。
4.建筑高层化的日照控制
4.1关于日照标准的持续准则
紫外线灭菌是居民日常能采用的最为简单的无成本灭菌法。
从卫生防疫角度考虑,紫外线灭菌需保证阳光须连续照射1小时以上。
因此我们认为:在有效时间带内持续1小时及以上方可满足1小时日照标准,的要求,而非累计1小时;该原则同样适用与2、3小
时日照标准的执行。
4.2关于街道走向调整原则
在实际规划工作中,建筑的平面布置往往遵从于城市道路的走向。
在长春的实践中,我们把与正南向偏移37º以内的街路均按南北向道路考虑。
在沿南北向街路布置的高层建筑不按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其间距,而以阳光入射角、有效日照时间带、视距污染和消防间距等因素综合考虑。
4.3三角函数控制法
我们根据日照杆影原理绘制了高层建筑日照妨碍控制示意图如下。
上述各图分列出满足建筑日照标准时的基本情况。
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可获得各日照标准条件下的l1(l2)和l3的数值③,供规划管理根据单体建筑的设计尺寸进行校验,以保证建筑的日照要求[4][5]。
4.4日照时角控制法
我们确定使用太阳方位角方法进行控制,其基本条件为:在有效日照时间带④内的阳光照射起止线与墙面夹角大于阳光入射角,如图8。
同时须检查核验远处建筑的叠加影响,以保证日照无遮挡。
我们根据日照时角的要求,将日照方位角的控制简化为日照时角的控制并制成表格,来直接确定新建建筑是否满足日照要。
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