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复习整理

中国民族音乐复习整理
中国民族音乐复习整理

一所听辨题

秦晋地区:陕北《脚夫调》《兰花花》《黄河船夫曲》、山西山曲《割莜麦》《走西口的人儿转回来》、晋北《走西口》《绣荷包》(山西)、青海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思想起当年事好笑一场》、山西《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晋中小调《交城山》、晋南绛州《走绛州》、

关东地区:黑龙江伊春《哈腰挂》、辽宁《翻身五更》辽宁吉林《新东北风》辽宁《小拜年》辽宁海城《茉莉花》、辽宁旅顺大连《阿里郎》、吉林延边《道拉基》关东朝鲜族聚居区《五月端午》

齐鲁燕赵地区:河北《孟姜女》《小白菜》《茉莉花》《放风筝》《小放牛》、山东《沂蒙山小调》《包楞调》《绣荷包(山东苍山)》、北京京剧《一轮明月照窗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山东吕剧《张大娘做饭》、京韵大鼓《丑末寅初》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山东琴书《梁祝下山》

(中州)河南地区:《绣八仙》《编花篮》《王大娘钉缸》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几日老爹爹疾病转好》但愿得二爹娘长寿百年”

江淮部分:《拔根芦柴花》《杨柳青》、安徽《王三姐赶集》《凤阳花鼓》“谁料皇榜中状元”(安徽黄梅戏《女驸马》选曲)“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天仙配》选曲)《满工对唱》《郎对花姐对花》

吴越地区:《茉莉花》《码头调》《新木兰祠》《记得草桥结拜》《推呀拉呀(双推磨)》《无锡景》《孟姜女》《月子弯弯照九州》

荆楚地区:湖北《催冬催》《绣荷包(湖北应城)》《幸福歌》《龙船调(鄂西自治州土家族)》、湖南《洗菜心》《比古调(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选曲)》、贵州苗族民歌《贵客来到家》贵州《郎打簸箕妹打筛》

巴蜀地区:四川《槐花几时开》、重庆《摘葡萄》《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花》《绣荷包(四川)》、川剧《时来风雨不稍停》、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四川羌族民歌《这支歌来自何方》《我的家乡》

二、文字题

名词解释:

1信天游:又叫“顺天游”,是陕北地区的民族形式之一,因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触景生情,即兴编唱,用高亢悠长的旋律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故得名“信天游”。

2山曲:是流行于山西省河曲、保德、偏关及陕西省府谷,神木一带的山野小曲。歌词以七字句为基础,随感情和语言的变化而自由伸缩。

3花儿:是一种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汉族山歌,花儿是人们对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的统称。过去河州型花儿称为“少年”,后来统一为“花儿”称谓。有单套和双套两种格式的唱词,有南北派之分。

4少年:源于甘肃临夏和青海东部,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形式,大家都用汉语演唱,其唱词是一种优美的民间格律诗,主要有头尾齐和折断腰两种结构形式。

5秦腔:作为一个戏曲种,他在西北各省及西藏等地流行,是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山东梆子等梆子戏的鼻祖,其风格特点是朴实,粗犷,激昂。

6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省西安地区的一种汉族古代器乐演奏形式,曲调源于宋词,元杂剧曲牌,以南北曲为多数,属于吹打乐,有坐乐,行乐两种演奏形式。

7京剧:流行于全国各地戏曲剧种,来源于徽调和汉调。因剧种主要形成于北京,故名京剧。西皮二黄是板腔体发展得比较完整的戏曲声腔。

8河北梆子:曾名直隶梆子、京梆子、秦腔,是流行于华北,东北及山东北部的一个戏曲剧种,系山陕梆子流传于北京,河北地区,逐步与当地语言结合,并吸取民间成分演变而成。

9评剧: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和东北等地区得戏曲剧种,后流传南北各地。唱腔具有流畅自然,明白如话的特点,有慢板,二六,垛板,流水4个板式。

10吕剧:流行于山东省的一个戏曲剧种,其前身是说唱艺术形式山东琴书,伴奏乐器有坠胡、扬琴、二胡、三弦、笛等。

11京韵大鼓:也叫京音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一种曲艺。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清音子弟书相结合,并不断吸取京戏,梆子及其他说唱艺术等形式发展而成。

12单弦牌子曲:也称单弦,八角鼓。是流行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和河北省各地的一种曲艺形式,由明清流行的时调小曲与清代的岔曲合流后逐渐形成的。曲牌日益丰富。13山东筝曲:主要集中于菏泽地区及聊城地区,它分为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八板体”的传统乐曲,二是由山东琴书的闹场音乐和唱腔移植衍化而成。

14北方梆笛曲:主要流行于河北省西北部,中部地区。它是在二人台牌子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乐器演奏形式。其抹音,垛音,花舌,飞指等演奏技巧,对二人台乐曲的热烈轻快,飘逸洒脱豪放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15弦索十三套:是以弦乐器(拉弦乐器,弹弦拨弦乐器)演奏的合奏曲。名为:《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清》《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用琵琶,筝胡琴演奏。

16二人转:流行于东北各地的一种走唱类曲艺艺术形式,是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什不闲、河北梆子等演变而成,至今有300年历史。演唱形式有两人对口的“二人转”,一人演唱的“单出头”,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

17长短:盘索里等朝鲜族音乐曲调都由一种或几种长短构成,长短不只是一种节奏形态,还包含节拍,速度,风格,情绪等决定音乐性格的功能。

18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流行于河南省以及长江以北各地,西北地区的一个梆子腔剧种。

19河南筝曲:是在大调曲子板头曲基础上吸取地方戏音调形成的筝曲。其演奏特点是运指有力,滑音鲜明,按指较厚重,音乐风格泼辣粗犷。

20凤阳花鼓:流行于安徽凤阳县一带的花鼓类民间歌舞艺术。原是民间秧歌和娱乐性民歌,后演变为乞讨卖艺的,于清乾时演变为曲艺。常采用一男一女双人对舞的表演形式,有走唱和坐唱,伴奏为一锣一鼓。

21黄梅戏:原名黄梅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成长于安徽安庆地区。初期为“三打七唱”,三人打击乐,七人演唱。戏曲内容多为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表演时载歌载舞。近代以来,逐渐职业化,走向了城市舞台,成为全国重要的地方剧种。

22吴歌:是江南民歌的古称,它作为一种个体,始于南朝乐府,多是清丽动人的民间情歌,风格温柔敦厚,婉约清扬,唐宋时已有以五言为主的格律发展为七言四句,唱唱词语言,表现手法,句式发展,结构特点与今江南民歌相似。

23昆山腔:简称昆腔,根据表演形式又有昆曲,昆剧之称,它最初是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至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魏良辅等人改良,其风格婉转细腻,善于抒情,有水磨调之称。其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对许多地方剧种都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分成南曲和北曲两个体系。

24越剧:发源于浙江塖县,发源于浙江,上海,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个戏曲剧种。

25沪剧:流行于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地方音乐,

由“东乡山歌”等发展而来。清末形成于上海滩簧,属滩簧体系。

26锡剧:又称常锡剧,是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清嘉庆道光年间,无锡常州有滩簧,清末发展为戏曲,称“常锡文戏”。

27南派笛曲:产生流传于吴越地区的笛曲,常用曲笛来演奏,音色柔美清亮,风格秀丽典雅,旋律悠扬婉转,节奏徐缓舒展,具有典型的江南地区音乐的风格特点。

28苏南十番锣鼓:流行于江苏南部,苏州无锡常熟一带的民间吹打乐演奏形式,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丝竹乐交替或重叠演奏为特点。

29江南丝竹:十九世纪后期流行于浙西、苏南以及上海一带的传统音乐演奏形式,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形成许多演奏团体。使用乐器以丝竹为主,伴以鼓板、木鱼等打击乐器。乐队编制灵活,可从一丝一竹到数十人。常在婚丧喜庆场合演奏。演奏手法常用加花变奏,曲调委婉流畅,风格清新淡雅、细致含蓄。演奏形式分“坐奏”与“立奏”。30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全省各地花鼓戏如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的总称。由于长沙花鼓戏影响最大,所以习惯上称长沙花鼓戏为湖南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取民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发展起来的。

31川剧:或称川戏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约有300多年的历史,音乐由主要声腔系统的腔调和演唱形式,结合四川方言,民歌和其他民间音乐融合而成,为本地民间音乐与外来声腔之综合。

32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时调小曲与四川各地民歌,戏曲音乐相融合而得以形成发展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有曲牌一百多支,分曲牌、板腔两类。

简述题

1略述秦晋民间音乐的旋律音调结构特点:

秦陇传统音乐的音乐特征表现在其核心音组、音调类型、三度间音以及调式结构等的运用习惯上。在秦陇地区,“商”、“徵”两音以及以它们为主构成的各类音列和调式具有典型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商系统”、“徵系统”。以“商”、“徵”两音为基础构成的核心音调模型“re-sol-la”、“sol-do-re”是秦陇音调风格的主要特征,并依此为基础形成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甚至八声音列。依据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其音调有“花音”、“苦音”的区别,苦音音阶强调sol-↑fa-↓si三音,使整个调式呈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和忧伤情感。花音音阶则强调sol-mi-la三音,调式色彩明亮欢娱。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省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01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46 ) 学院名称(盖章):音乐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4年 07 月 10 日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46 ) 一、考核要求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如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理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与支脉、中国传统音乐类型、中国传统音乐基本形态分析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的能力,检查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判断与感悟能力。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音乐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考核评价目标 考核评价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对教材中介绍的一般性知识、方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个说法就可以。基本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要能够做到运用较为灵活,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点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够熟练运用,谙熟于胸,并具备一般的作品分析、演唱、演奏和鉴别能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 第二节: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相关学科 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 第四节: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历史时期 第五节: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构成 第六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特色 第七节: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 第八节: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 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与支脉 第一节: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 第二节: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中国音乐体系各支脉概况、代表性乐种、音调结构及音乐特点 第四节:欧洲音乐体系各支脉的基本概况、代表性乐种和音调特征 第五节: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各支脉的基本概况、代表性乐种和音调特点 第三章:民间音乐 第一节:中国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国民间音乐的一般类型 第四章:文人音乐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特征和类型 第五章:宫廷音乐 第一节: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概况 第二节: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特征和类型

中国民族音乐

填空: 1中国传统音乐按使用的人群分为哪四大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2民间的音乐具有的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 3山歌的节奏比较自由属于:非均分律动和旋律跳进 4花儿分两个流派: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 5民间音乐曲调的变异性:1地域性变异2内容性变异3审美性变异4即兴性变异 6木卡姆有哪三个部分组成: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来甫 7大本曲《大哭板》:三腔九板十八调 8秦腔:明代梆子腔系鼻祖 9山歌常在歌曲前加歌头或吆号性的喊句 10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 11维吾尔族包含三部分:民间音乐木卡姆宗教音乐 判断: 1民间歌舞音乐有富有地方性,演员乐器不离手,唱腔旋律……(错说唱音乐) 2热瓦甫是俄罗斯族民间音乐的弹拨乐器(错维吾尔族) 3花灯是一种……的藏族民间艺术形式(错汉族) 4黄扬扁担诞生于云南昆明(错重庆秀山) 5西安鼓乐是一种以丝竹乐为主的传统乐种(错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 名词解释: 1民族音乐的广义:指的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2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应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3窝热热:属男女二声部合唱。男声部由sol、#mi、do三个音组成呼唤式的旋律,女声部由la、xi、sol三个音组成装饰性的衬腔穿插于男声间隙之中,造成一种热烈粗犷的情绪,轻盈悠扬、爽朗而又健美的声音,似群群羔羊的鸣叫,表现了纳西族先民无拘无束的原始游牧狩猎生活。 4呼麦狭义:指一人同时演唱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演唱方法。演唱者运用特殊的“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带有气泡音的喉腔共鸣,唱出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长音,在此长音上面唱出清亮透明的高声部泛音旋律。 5民族音乐的狭义:指的是扎根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6民间音乐:指的是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背景、生动的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7哄驼调:是唱给母驼的劝奶歌,是在虚词“h?s”上演唱的长调形态歌曲。音乐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其中,上乐句又可分为上下两个乐节,各为一小节。下乐句是一个由三个小节构成的结构。上乐句前一乐节自调式主音“羽”迂回下行,后一乐节自“角”迂回上行并落在羽音。下乐句旋律是上乐句旋律的变化发展。通过新因素的纳入、模进和节奏的拉长等手法,将上乐句所提供的旋律素材重新组织。总体上看,上乐句如诉如歌,具有吟诵、陈述的意味,像是人与畜之间娓娓而谈;下乐句则跌宕起伏、悠远舒展,犹如对母亲的真挚呼唤。 8呼麦的广义:指蒙古族一系列传统唱法之总称,演唱方法有十三种之多,目前所用的主要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xx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 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

中国民族音乐考试 音乐师范专用 考试例题答案

填空与选择: 中国民族音乐从音乐体裁角度来分类五分法:民歌,民族器乐,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 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多声部民歌。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三大调式体系:希腊-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表格)民歌历史上曾经沿用过的称谓:乐,歌,风,谣,声,曲子,山歌,小令,时调等。 民歌的当代分类为以下五种:体裁,题材,场合,历史,民族分类法。 中国乐器分为:吹奏乐器、拉奏乐器、弹奏乐器、打击乐器。 民族器乐总体分为“民族器乐独奏音乐”和“民族器乐合奏音乐”两部分。民族器乐合奏分为传统民族器乐合奏音乐与现当代创作民族器乐合奏音乐。其中前者分为: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清锣鼓五部分。(表格) 民族歌舞音乐以歌舞音乐体裁样式为依据可分为:舞歌、舞乐、综合歌舞乐三部分。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表述为主要方式来进行“说、唱、演” 的表演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戏剧艺术,与诞生国外后传入中国的话剧、舞剧、歌剧三大戏剧形式相比,有很大不同。 名词解释: 1.民族音乐:中华民族历史上创建的所有传统音乐类型和在此基础上延续发展来的,与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明确文化血缘关系的各种音乐体裁、类型和作品的总合。 2.民歌: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唱词、韵文与民间曲调相结合而成的歌唱体裁;是由大众群体在多样社会生活中世世代代口头传唱并不断提炼而成的,具有变异特点、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的歌曲类型。 3.歌种:凡是在民间音乐生活中,已约定俗成而获得某一专门称谓的,在流传范围、使用场景、歌唱方式方法、音乐风格特点等方面都约相一致的民歌群,即可视为是一个“歌种”。 4.器乐:是人类社会群体在自身音乐生活中用乐器演奏出的各种不同情感、不同风格和不同形态特征的音乐体裁和作品。民族器乐,是指中华民族在传统音乐文化历史进程中创建和积累下来的所有传统乐器演奏的器乐体裁和器乐作品。 5乐种:是历史传承于某一文化区域或某一文化阶层内的,具有特定组织形式,丰富传统曲目,典型音乐形态与序列表演程式,并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乐曲演示和音乐演绎而与其他器乐演奏样式风格和特征相区别的一种类型化器乐演奏种类。. 6.秧歌:舞歌的一种,即民间歌舞秧歌表演时所唱的舞蹈歌曲。民间歌舞秧歌,也称社火,流行于广大汉族地区,其中以北方地区的最具代表性。作为歌舞表演样式的称呼,它指各地民间流传和传承的一种民俗性歌舞表演类型;作为歌舞中的音乐样式称呼,它则指此类歌舞表演中演唱的歌曲。 7.弹词:曲艺的一种类型,即“弹唱词话”的简称。其唱本“词话”因与评话说本为一体,故有些地方又称“评弹”。这是说唱者兼用琵琶或三弦、月琴等弹奏类弦乐器自我跟腔伴奏,再适当配以其他丝竹类乐器伴奏以说唱古今故事的一类曲艺表演形式。所含曲种,主要流行在中国南方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省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 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

广东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大纲

广东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 试大纲 广东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术科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音乐术科统考)是面向报考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类专业的考生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组成部分。音乐术科统考主要考核或检测考生对 音乐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音乐听觉能力、识谱能力、演唱或演奏 能力及表现能力,嗓音条件或器乐演奏的生理条件。通过考试选拔 出具有音乐专业学习潜能、毕业后能从事音乐工作的普通高校音乐 类专业合格新生。 二、考试科目 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 器乐考生的应试乐器限定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小号、萨克斯管、古典吉他、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二胡、高胡、古筝、琵琶、阮、竹笛、扬琴、打击乐等18种乐器。 三、考试成绩计算办法 各科目均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分。 考生音乐术科考试的总成绩=(乐理得分×10%+视唱练耳得分 ×20%+声乐得分×35%+器乐得分×35%)×3,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 音乐术科统考总分满分为300分。 四、考试须知 (一)笔试

1.考生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不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2.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2B铅笔答题,不得使 用其他颜色字迹的笔;字迹要工整、清楚;填涂要规范;不得使用涂改 液(带)。 (二)面试 1.考生必须在限定乐器范围内选择一种乐器参加考试。 选择限定乐器以外的考生,不能报考“只认可广东省术科统考成绩的招生院校”,可报考“在广东省统考合格基础上校考的院校”。 报考“在广东省统考合格基础上校考的院校”的限定乐器之外的考生必须参加音乐术科统考的其他科目(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乐)的 考试。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同上,总分满分为195分,本科资格线 另行划定。 2.所有考生均应在考试大纲规定的曲目范围内选取考试曲目,按现场电脑抽中的曲目演唱(奏),在器乐考试时还须按现场电脑抽中 的指定演奏选段演奏,否则均视为放弃考试。 乐理和视唱练耳的题型示例、声乐和器乐的考试规定曲目(含指 定演奏片段及速度要求)和打击乐加试内容,可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网站( 为方便考生备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星海音乐学院将声乐的考试规定曲目汇编成《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规 定曲目丛书》(声乐卷),该书已由花城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发行,考生可自行选购。 3.考试前考生须按照要求在星海音乐学院招生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8008687.html,)如实填写考试抽签曲目的代码,曲目不得 重复。具体填报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4.考试时考生须向考场提供声乐抽签曲目的钢琴伴奏五线谱和器乐抽签曲目(包括练习曲、乐曲或奏鸣曲)的曲谱。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读后笔记 赵昭 狄德罗说过——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思想停止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学生来到学校为的是学习知识,而知识是学无止境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繁琐。现在的小学生看到的见到的事物也是越来越多,想要从老师这里获取的知识也不在局限在课本上了,学生要学习,老师更要进步。 读一本好书,什么样的书才所是好书呢?对学生有用的书就是好书。现在的学生对于课本上的歌曲都显得没有兴趣,而对于听不清楚歌词,节奏悠长的流行歌曲却听几遍就会。中国的民族音乐是怎样发展的,古代人们耳中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好奇我找到了一本好书——《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这本书共有两册,一册为《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文字部分》和《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谱例部分》,基本内容是围绕中国民族音乐的五大类别即: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而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脉络,体裁分类形式,音乐风格特征,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流派等方面的内容和知识。 同时,这本书兼顾汉族与少数世族的歌种、舞种、曲种、剧种、乐种的音乐形态做了细致分析,并附以完整的谱例对其代表性的优秀曲目进行介绍;对宗教音乐中的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也做了一般性叙述。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对这本书的阅读,对于我国音乐史的发展也有了肤浅的理解。中华古乐,源远流长。史实为证中华文明是古乐的发源地之一,不仅承载了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也埋藏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宝藏,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皆蔚为大观。历史蹉跎,许多曾经广为流传的乐章已成残曲败谱,甚至于成了千古绝唱,更有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古代乐器到如今却已埋骨黄沙,永久的失传了。诸多怀古之辈,一直不停的追寻着民族古乐的芳踪,却也只能触其冰山一角。古中国的文化历史有固有局限,音乐的传承方法单一,音乐的载体转瞬即逝,乐谱符号也与现今的通用七音不同。 西周至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民间攻于笙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这类古琴大家和家喻户晓数千年的《高山》和《流水》。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齐出,百家争鸣,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也发展得相当繁荣,儒家、墨家、道家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思想,更有人将那时的宫廷贵族乐和民间乐喻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唐朝是整个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在这盛世天朝下自是一幅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而此时外来文化的传入也囊括了音乐。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宗教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天籁之音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苏州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小学音乐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艺术概论、儿童歌曲 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第二部分: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乐理 1.熟练掌握五线谱和简谱的记谱法。 2.掌握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掌握音程、和弦的概念、构成和识别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4.懂得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5.懂得转调、移调。 (二)基础和声 1.掌握Ⅰ、Ⅳ、Ⅴ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 2.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 3.懂得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4.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小学音乐教材的歌曲编配伴奏。 (三)艺术概论 1.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 2.懂得艺术的社会功能。 3.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儿童歌曲创作 1.了解儿童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体裁。 2.了解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关系;掌握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和基 本调式规律。 3.掌握儿童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五)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掌握民间音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懂得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特点;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 乐的特点。 3.懂得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征;了解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4.了解戏曲音乐的种类;熟悉京剧的主要声腔及代表性剧目。 5.掌握四大类民族乐器的主要乐器及其代表曲目。 (六)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1.音乐欣赏基本知识 (1)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2)掌握中西乐器的分类及主要乐器;熟悉常见乐队的类型。 (3)了解常见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的体裁。 (4)了解一段曲式、二段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曲式结2.中国音乐简史与作品欣赏 (1)了解远古、夏商时期的主要乐器。 (2)了解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 (3)懂得汉乐府及代表人物;了解汉代鼓吹乐、相和歌。 (4)了解隋唐时期的音乐特点;懂得隋唐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成就。 (5)了解宋元时期的音乐特点及主要音乐形式;了解元杂剧的代表剧作家及其 代表作品。 (6)了解明清时期的音乐特点;掌握四大声腔;了解昆曲的形成及发展。 (7)了解民国时期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主要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民 国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8)了解中国歌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作品。 3.外国音乐简史与作品欣赏 (1)懂得古希腊的代表性乐器。 (2)懂得中世纪音乐风格;格利高利圣咏及其形式。 (3)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特征;了解德国宗教音乐改革。 (4)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歌剧的产生背景;掌握该时期的主要作 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考试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考试内容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考试内容 一试 音乐表演(管乐演奏) 1.演奏音阶一组(包括大小调、连音、吐音、琶音)。 2.练习曲一首。 3.大中型协奏曲中一个乐章或奏鸣曲两个乐章(巴洛克时期、古典、浪漫及现代乐曲中选择);或技巧性乐曲一首。 音乐表演(弦乐演奏) 1.小提琴:j音阶一组包括单、双音(三个八度单音及琶音,三、 六、八度);k练习曲或随想曲一首,克莱采尔以上;l巴赫无伴奏一 个乐章(慢板)。 2.中提琴:j音阶一组包括单、双音、琶音(三、六、八双音);k 练习曲一首;l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一首。 3.大提琴:j音阶一组;k练习曲一首(170首第三册以上水平);l 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一首。 4.低音提琴:j音阶一组包括单、琶音;k练习曲一首。 音乐表演(打击乐演奏) 1.西洋打击乐:j马林巴:音阶一组包括琶音;练习曲一首;k小 军鼓:练习曲一首。 2.民族打击乐:j小军鼓练习曲一首;k中国大鼓乐曲一首。 音乐表演(钢琴演奏)

1.演奏技术性肖邦练习曲一首。 2.巴赫十二平均律一首。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拉弦、吹奏) 1.二胡、笛子、笙、唢呐等:演奏大型、中型乐曲各一首。 (注:可带伴奏,不超过两人。) 2.大提琴:j音阶一组;k练习曲一首(170首第三册以上水平);l 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一首。 3.低音提琴:j音阶一组;k练习曲一首。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弹拨) 古筝、琵琶、扬琴、中阮、柳琴等:演奏大型、中型乐曲各一首。 (注:可带伴奏,不超过两人。)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少数民族乐器) 演奏练习曲一首,中小型乐曲一首。(注:可带伴奏,不超过两人。) 音乐表演(声乐) 演唱歌曲一首(本民族歌曲、创作歌曲或中外艺术歌曲均可,不 含通俗歌曲)。 音乐学方向 音乐技能考察,演奏两首乐曲,具体要求如下: 1.钢琴:一首练习曲(车尔尼740以上,含740);一首大型乐曲 2.其他乐器:一首练习曲;一首大型乐曲。 音乐教育方向 1.声乐:演唱歌曲一首(本民族歌曲、创作歌曲或中外艺术歌曲 均可,不含通俗歌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期末试卷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 答题要求:答案务必按顺序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否则按零分处理。 填空题(每空3分,计100分) 1、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内蒙古、西藏藏族、广西壮族 和 五个民族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广东、台湾、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2、《 》是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并被载录于东巴经中的丧葬歌舞,有的地区将其称为“热美蹉”。据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它只能用于长辈过世后的丧葬仪式中。 3、 是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具有统一调式体系,并且以歌、舞、乐组合而成的传统古典大曲,它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15世纪已盛行于新疆各地。目前仍在喀什、刀朗、哈密、伊犁等地区非常流行。 4、朝鲜族历史以来就是个跨界而居的民族。中国朝鲜族的先民,是17世纪末开始由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开荒定居的朝鲜人。目前我国的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吉林省的 朝鲜族自治州。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5、藏族的《》、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号称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另外,壮族的花山崖壁画、白族的“剑川石宝山石窟”等,以及彝族的《阿诗玛》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 6、维吾尔族的主要乐器有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 7、“古凄”是纳西族普遍流传的山歌名,也代表了纳西族传统的民间唱法。是纳西族情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歌曲体裁,已成为男女恋爱时相互唱和的专用曲调。 8、舞是藏传佛教寺院在每年重要的宗教节日上由僧人表演的仪式乐舞。 9、中国的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边境弧形地带的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傣族自古以来就信仰原始宗教多神崇拜,约在公元8-9世纪小乘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一种全民性的宗教信仰,其对傣族人民的社会、文化、甚至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迄今为止,傣族的节日多与此种宗教活动相关,其中最著名的节日是傣族的节,这也是傣历的新年。 10、纳西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语可分为东、西两个方言区。依据文字学的分类,纳西族的东巴文属于原始的文字,其中又包括东巴文、哥巴文(即标音文字)两种。 纳西族的特色乐器在乐队中采用了特殊的演奏方法——“每音必滑奏”,由此产生了特殊的音响效果。 11、抒情民谣在朝鲜族中民间歌谣中数量多,题材也也最为广泛,其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又以表现男女爱情方面的最为丰富,如《》、《阿里郎》、《难逢歌》、《离别歌》以及《姑娘和小伙子》等。 朝鲜族的主要乐器有吹管乐器筚篥、打击乐器和横置弹拨乐器。12、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

2020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试题大纲

2020教师招聘小学音乐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艺术概论、儿童歌曲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第二部分: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乐理 1.熟练掌握五线谱和简谱的记谱法。 2.掌握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掌握音程、和弦的概念、构成和识别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4.懂得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5.懂得转调、移调。 (二)基础和声 1.掌握Ⅰ、Ⅳ、Ⅴ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 2.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 3.懂得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4.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小学音乐教材的歌曲编配伴奏。 (三)艺术概论 1.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 2.懂得艺术的社会功能。 3.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儿童歌曲创作 1.了解儿童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体裁。 2.了解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关系;掌握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和基本调式规律。

3.掌握儿童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五)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掌握民间音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懂得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特点;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乐的特点。 3.懂得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征;了解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4.了解戏曲音乐的种类;熟悉京剧的主要声腔及代表性剧目。 5.掌握四大类民族乐器的主要乐器及其代表曲目。 (六)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1.音乐欣赏基本知识 (1)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2)掌握中西乐器的分类及主要乐器;熟悉常见乐队的类型。 (3)了解常见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的体裁。 (4)了解一段曲式、二段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中国民族音乐史试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歌曲艺术,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又是民族乐器、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基础。民歌的三个基本特征: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现起来的;民歌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的体裁大体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当地方言,有很浓的地方气息。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以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也称二人班。剧目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形式。 昆曲:是明代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柔和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代一般指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2003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曲目有长生殿。 客家山歌:是流行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台湾等客家人聚居点的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内容广泛,语言朴实生动,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结构,常用比兴手法。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十二大套歌舞音乐艺术的总称。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是维吾尔族歌舞音乐中的宝贵财富,被誉为东方音乐文化的一大奇迹。 花鼓: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口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在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过程中,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所以,劳动号子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 ①琵琶的文曲,武曲,大曲:曲目众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文曲、武曲、大曲。文曲是以抒发情意为主的,曲调清新柔美,细腻轻巧,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飞花点翠》、《汉宫秋月》等等。 武曲大多粗犷、豪放。例如描写古代战争场面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等。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考试考点

一、填空 1.中国民间音乐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器乐。 2.劳动号子的种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 3.山歌的种类: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4.挣(震)颈红是我国安徽省区的一种民歌种类 5.湖南山歌:高腔、平腔和低腔三种 6.小调的分类:吟唱调、谣曲、时调 7.时调的种类: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 8.汉族民歌色彩区划分:西北色彩区、华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西南色彩区、浙江色彩区、闽粤台色彩区、湘鄂色彩区和江淮色彩区八个色彩区。 9.汉族民间歌舞,北方:秧歌、二人转、二人台。南方:采茶、花鼓、花灯 10.囊玛,是藏族传统歌舞 11.呼麦,蒙古族歌舞 12.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为地秧歌与高跷两种。 13.木卡姆分有喀什木卡姆(南疆)、伊犁木卡姆(北疆)、哈密木卡姆(东疆)、多郎木卡姆(塔里木盆地)和十二木卡姆 二、名词解释 1.船渔号子:是唱用于水上航运并伴随着船务劳动而唱歌的号子,是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这类号子的音乐丰富而富于变化,这是由于船务劳动的内容多样,江面的水路和气候情况复杂多变而决定的。例如“行船号子”(主要有江川船夫号子、嘉陵江船夫号子、灃水船夫号子、黄河船夫号子等)、“捕鱼号子”(主要有舟山渔民号子、胶东渔民号子、河北渔民号子等) 2.信天游:亦称“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的北部和与其接壤的宁夏、甘肃东部、山西的西部以及内蒙古的西南地区。信天游的音乐由上下两乐段构成,唱词并无严格的规定,但往往比较对称。其主要内容为爱情和诉苦两个方面。传统信天游的曲调大约有一百多种。 3.联八句:是一种流行于陕南、四川、云南一带的山歌。即在两个反复或变化反复的上下句乐段之间,插入速度较快,数板性质的四个乐句乐段,总共有八句,故名“联八句”。 4.小调:小调又叫“小曲”或“小令”等,是流传在城镇的一种小型民歌,亦称“里巷之曲”。小调的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其音乐细致曲折,表现手法比号子和山歌更为多样化,曲调也更为优美动听,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一种形式。 5.时调:是小调类民歌中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的一类。。其结构严禁规整,节奏和音调富于变化,非常讲究润腔方式。时调的演奏一般都有丝竹乐伴奏。时调的内容很广泛,除了一般的生活感受外,还涉及到历史人物、传说故事、戏曲以及说唱的一些题材。 6.歌舞:是以歌唱和舞蹈两者因素为主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可分为载歌载舞和歌舞相间两种形式。 7.乐舞:是以器乐与舞蹈两者因素为主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可分为边奏边舞和奏乐伴舞两种形式。 8.歌舞小戏:在一些表演性歌舞中,有一部分舞蹈吸收了戏曲艺术中两小戏、三小戏的表演形式,使表演性歌舞向小戏的形式转化,逐渐形成兼具民间舞蹈和民间戏曲两者因素的中介艺术类型的形式。这种体裁形式在汉族表演性歌舞中多见,较为典型的有北方的二人台、二人转、陕西韩城秧歌等等,南方的采茶、花灯等也具有此类型特征。 9.花灯:民间歌舞题材的一种。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汉、侗、苗、布依、土家等民族中。各地有不同的称谓,贵州称地灯、红灯、小唱灯等;湖南称苍灯、耍灯或玩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宫廷音乐 C. 文人音乐 D.宗教音乐 ABCD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文人自度曲 B.宴乐 C.古琴音乐 D.朝会乐 AC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A.礼乐B.天籁之音C.非乐D.道法自然 C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祭祀乐B.宴乐 C.朝会乐D.国风 ABC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A.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B.礼乐C.大音希声D.声无哀乐 AB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民间歌曲 B. 宫廷音乐 C. 民间歌舞 D.说唱音乐 正确答案:B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A.苏州弹词B.号子C.山歌D.小调 正确答案:BCD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A.京剧B.劳动号子C.山歌 D.小调 正确答案:B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A.谣曲 B.插秧山歌C.吟唱调D.时调 正确答案:D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A.茉莉花调B.花儿C.摇篮曲D.对花调 正确答案:B 第三章 1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纳西族B.白族C.傈僳族D.普米族正确答案:A 2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A.长调B.呼麦C.冬不拉弹唱D.十二木卡姆小调正确答案:AB 3 侗族大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歌唱方式A.单声部B.多声部C.有伴奏D.个人歌唱正确答案:B 4 《在那东山顶上》属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A.彝族 B.纳西族 C.回族D.藏族正确答案:D 5 青春棚音乐文化属于下列哪个民族(或支系的)民歌A.白族B.汉族C.彝族D.他留人正确答案:CD 第四章 1 乐舞类音乐是指舞蹈与谁的结合A.歌唱B.器乐C.体育D.风俗 正确答案:B 2 采茶歌舞主要流行在我国哪几个省份A.福建B.安徽C.山东 D.河南 正确答案:AB 3 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属于以下哪一类A.歌舞类B.乐舞类C.综合类歌舞D.器乐

智慧树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宫廷音乐 C. 文人音乐 D. 宗教音乐 ABCD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文人自度曲 B. 宴乐 C. 古琴音乐 D. 朝会乐 AC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 A. 礼乐 B. 天籁之音 C. 非乐 D. 道法自然 C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祭祀乐 B. 宴乐 C. 朝会乐 D. 国风 ABC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B. 礼乐 C. 大音希声 D. 声无哀乐 AB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曲 B. 宫廷音乐 C. 民间歌舞 D. 说唱音乐 正确答案:B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苏州弹词 B. 号子 C. 山歌 D. 小调 正确答案:BCD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京剧 B. 劳动号子 C. 山歌 D. 小调 正确答案:B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谣曲 B. 插秧山歌 C. 吟唱调 D. 时调 正确答案:D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茉莉花调 B. 花儿 C. 摇篮曲 D. 对花调 正确答案:B 第三章 1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纳西族 B. 白族 C. 傈僳族 D. 普米族正确答案:A 2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长调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十二木卡姆小调正确答案:AB 3 侗族大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歌唱方式? A. 单声部 B. 多声部 C. 有伴奏 D. 个人歌唱正确答案:B 4 《在那东山顶上》属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A. 彝族 B. 纳西族 C. 回族 D. 藏族正确答案:D 5 青春棚音乐文化属于下列哪个民族(或支系的)民歌? A. 白族 B. 汉族 C. 彝族 D. 他留人正确答案:CD

2020年郑州大学672中国传统音乐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2020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大纲 一、学科性质、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中国传统音乐”是以本民族固有方法、形式创造的具有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既包括历史上产生并相世沿袭的古代音乐形式和内容,也包括当代中国人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体系的规律和特点,在律制、音阶、宫调等基本乐学和乐学理论以及哲学基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体系建构。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大纲是对掌握中国传统音乐内容的宏观的主旨把握,它要求考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内容和范畴进行有基本的认知并对一定内容有清楚的了解。由于中国传统音乐复杂的面貌特征,考生既要关注传统音乐的时代性,如先秦时期“钟磬乐舞”、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宋代说唱、明清戏曲音乐,也要了解传统音乐的地域性特征,如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还要学习一些具有民族性的重要的音乐内容,如“花儿”“木卡姆”等。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音乐文学、音乐美学、音乐艺术管理、音乐声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钢琴教育研究、声乐教育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专业方向学生的重要基础理论。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乐谱题 三、考试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内容不仅考察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范畴、方法、属性等理论的掌 命题学院(盖章): 音乐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672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