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井测井深度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测井射孔施工是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施工深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油气井的产量和开采效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测井射孔深度的选择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层性质、井筒条件、施工工艺等。
目前,对于测井射孔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在实际生产中,测井射孔深度过浅会导致射孔效果不佳,无法充分沟通地层,影响油气的生产;而测井射孔深度过深则会增加油管受压的风险,降低射孔的准确性和效率。
合理选择测井射孔深度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掌握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本文将针对地层性质、工程操作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探究地层性质、工程操作等因素对测井射孔深度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施工深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测井射孔施工情况,探讨如何合理选择施工深度和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提出一些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期能够提高测井射孔深度,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
本研究旨在为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合理确定和改进提供参考,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2. 正文2.1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地层性质对测井射孔深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地层的硬度、岩性、孔隙度等特征会直接影响测井射孔的施工难度和深度。
如果地层硬度较大,可能需要更大功率的射孔工具才能达到一定的射孔深度;又如,地层中存在较多的裂缝或孔隙,可能导致射孔工具阻塞或偏离预定轨迹,影响射孔深度的稳定性。
工程操作也是影响测井射孔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设备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射孔深度的控制。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井射孔深度不足或过深,进而影响注水、采油等后续工作的效果。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垂直钻井技术是钻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们是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深井超深井主要指的是井深超过3000米的油气井,而复杂结构井则是指存在大量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
本文将就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因为地下资源的开发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深层资源。
在深井超深井垂直钻井中,最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是井深带来的高温、高压和高硬度地层,这对井下作业的钻头、钻柱和钻井液等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深井超深井钻井中,井眼稳定和排屑及井环环空的完整性等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垂直钻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高温高压钻井技术: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固体控制、液相控制、井下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2. 钻柱设计优化:传统的钻井钻具在高深度井钻造施工能力上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研发更加稳定可靠的高深度钻具;3. 钻井液技术:针对深井超深井的地层条件,研究开发适应高压、高硬度地层的钻井液技术,以保证井钻的正常运行;4. 井下设备研发:研发适应深井超深井井下环境的各种井下设备,包括测井工具、定向钻井仪器等。
通过以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深井超深井井下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井深井的施工效率和成功率。
复杂结构井的钻井工程是指勘探开发中遇到非均质地层或者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井筒钻井工程,这类井种在勘探开发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对地下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需要。
复杂结构井钻井中,井筒的方向、倾角和弯曲度都不断变化,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1. 定向钻井技术:通过改变钻头参数、采用不同的钻头类型、优化钻柱结构等手段,实现对井筒方向的控制。
超深地质钻孔的质量控制探讨——以磁西一号勘探区37—3孔为例

文章编 号 :6 4 1 0 ( 0 8 1— 0 8 0 17 — 832 0 )10 7— 3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COAL GEOLOGY OF CHI NA
V0.0 N .1 1 o 1 2 Nv o. 2o 08
超深地质钻 孑 的质量控 制探讨 L
— —
以磁 西 一 号 勘探 区 3 — 7 3孔为 例
尚 小 艮
( 河北 省 煤 田地质 局 水 文 地 质 队 , 北 邯 郸 0 60 ) 河 52 1 摘 要 : 北 平 原 区找 煤 和 老 矿 区 外 围勘 探深 度 多 在 l 0 m 左 右 , 河 0 5 钻孔 的质 量控 制成 为保 证 勘 查 报 告 质 量 的关 键 。 以磁 西 一 号勘 探 区 3 — L 7 3孑 为例 , 绍 了超 深钻 孑 的 的质 量 控 制措 施 , 出 了在 孔 斜 预 防 方 面 , 求 钻塔 安 装 稳 固 , 介 L 指 要 选 择适 宜 的钻 进参 数 , 用 钻 铤 加压 , 持 钻 具 不 弯 曲 , 2 0 采 保 每 0 m进 行 测 斜 一次 ; 岩 心 采 取 方 面 , 用 双 管 取心 和 岩 在 使 心 提 断器 进 行 取 心 , 时控 制 在 25 3 , 尺不 超 过 3 严 格 按 比例 配 制 泥浆 ; 采 取 煤 心 时 , 用 三层 管 单 动 取 煤 钻 .~ h 进 m, 在 运 器 取 粉煤 及 块 煤 , 缩式 二 型 取 煤 器取 易 碎 煤 心 的方 法 。通过 对 超 深 地 质孔 质 量 控 制 关 键 环节 的分 析 , 出 了对 超 伸 提
作者 简 介 : 小 良 (96 ) 男 , 北 唐 山人 , 质 工 程 师 , 单 位 副 高 1 5一 , 河 地 任
超深井钻井技术措施分析与研究

超深井钻井技术措施分析与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7T09:24:02.19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8月第15期作者:刘其[导读] 在钻井的过程中,随着井深度的增加,地层的压力就会增大,并且井底的温度也会逐步提高,刘其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玉门钻井分公司(石油工程总承包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在钻井的过程中,随着井深度的增加,地层的压力就会增大,并且井底的温度也会逐步提高,这就极容易导致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增加,所以在进行超深井钻井作业中必须具备极其特殊的技术工艺。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的比较快,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困难,本文以超深井钻井技术为基础,分析当前超深井钻井技术的难点,进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引言:超深井钻井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是勘探和开发深度油漆等资源的关键技术,其还是钻井工程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代表,目前我国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速度虽然是非常快的,但我国的钻井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地层特性参数的预测精准度相对较低,复杂层段井眼稳定性差及钻井设备相对落后等,而这些难点也导致在超深井钻井工作的成本加大,效率难以提升。
一、超深井钻井技术概述我国在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是比较晚的,主要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66至1975年,1966年7月8日大庆松基6号井(井深4719米)的完成,标志着我国钻井工程发展到深井的阶段;第二阶段1976年到1985年,1976年4月30日我国第一口超深井四川基井(井深6011米)的完成,标志着我国钻井工作已发展到超深井阶段;第三阶段是1986年至今,1989年4月,塔里木大规模勘探的开始,标志着我国深井和超深井工作进入到了规模性应用的阶段。
超深井钻井技术是获取深层资源的必不可少的技术,其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国家勘探和开发的需要,也是提高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测井深度控制

大;
4、控制系统,有硬件和软件控制两种,每一种情况的意义和正确操 作极其关键; 5、张力系统,准确的张力不仅对于施工安全和质量非常重要,而且 对于电缆的拉伸分析以及遇卡后的深度处理起到重要参考; 6、正确的设备安装,包括可能导致电缆在测井过程中出现变化的情 况,这些变化也将直接影响深度的准确性。
测井深度系统构成及影响因素
下入桥塞,形成人工井底5540.68米; 反复洗井和测试,使井内水质合乎标准,完成标准井 准备工作。
测井电缆打标及深度校正方法
标准井内的标准接箍是测井电缆校深和作记号的依据; 本井标准接箍选择原则: 易于识别;间隔均匀。 为了选取标准接箍作了以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从套管原始深度选取了十个接箍作为标准接箍,深度段为487.37~ 5054.06米,深度间隔约500米; —组织多个测井队伍进行GR和CCL测量,通过分析对不同段的接箍 深度进行了校正; —应用开发研制的光电编码深度系统对每个接箍进行了测量,再次验 证了上述结果,并对套管长度进行了标定,形成新的标准接箍数据; —再次应用新的接箍数据,组织多个不同队伍进行打标和校深,发现 某深度之下依然存在误差,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并经过不同队伍多井 次验证,完全达到规定误差标准。至此,标准接箍深度确定。
深度系统精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测井深度是由电缆和仪器组合作为工具来丈量所经过轨迹的长度,由于 测量过程是采用脉冲编码测量轮来间接完成,因此影响深度精度的因素在于 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组合的程序以及测量点的长度必须对应,否则将影响测井信息间的深度 匹配,往往出现深度错位等现象。因此,在仪器入井之前,再次确定组合结构和不 同测量点的“零长”(尤其是改变了仪器的组合方式),确保资料间深度匹配。
测井电缆打标及深度校正方法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提高井深和提高钻井效率,高效、安全、可靠的垂直钻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指针对超过5000米或更深井深的垂直钻井而言的,在这个范围内,钻井面临的挑战有:高温高压、地层钻进难度大、极易发生事故、井底钻头易受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下面的方法:1. 确定合适的钻井液体系结构。
钻井液的质量会对井的钻进效率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时。
2. 优化钻井工艺,特别针对井口、井筒以及井底的情况进行优化,减少阻力,提高钻进效率。
3. 高效地利用井眼以及钻头的各种功能,例如:钻头可以作为测井工具、地层样品采集工具等。
4. 使用新型的测井技术。
利用高分辨率测井工具,如多频声波测井技术、多角度声波测井技术等。
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是指在非垂直井管内钻孔的技术,例如斜井、水平井、方向钻井等。
这种钻井技术常常被应用于开采层状、层状粘土、页岩、煤制气等井型。
为了解决复杂结构井钻井时面临的困难,例如遇到高压、高温、高地层压力、高气水比、钻柱损坏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 应用高压钻井液。
因为在水平井、斜井中钻井时,井眼形状复杂,液体能流阻力加大,因此需要使用高压钻井液,以弥补这种能流阻力。
2. 选择合适的防护装置。
为了防止顶部的岩石物质落入井眼,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防护装置,如套管、电缆保护管、钢丝绳内钢管等。
3. 选择合适的钻井工具。
钻井工具优化可以提高钻进速度、延长钻头使用寿命、减少钻柱损坏等问题。
4. 积极采用新型的钻井技术。
例如利用地下导向仪、方向钻井技术等。
总之,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钻井技术与传统钻井工艺有很大不同点,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生产潜力。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测井射孔施工是油田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油井的产能和寿命。
而测井射孔施工深度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影响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 井眼环境因素井眼环境对测井射孔深度影响较大,例如井眼内部的地层岩性、孔隙度、地层应力等。
不同地层岩性和孔隙度差异会导致射孔弹道不稳定或者射孔效果不佳,而地层应力的大小会影响射孔器的穿透力,进而影响射孔深度。
2. 射孔器性能射孔器的性能主要包括射孔弹体、射孔弹道设计、射孔器推进和测量系统等。
射孔弹体的质量和设计会影响射孔深度和射孔质量,而射孔弹道设计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射孔深度和方向。
射孔器推进和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会对射孔深度产生影响。
3.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控制。
包括操作人员的经验、技术能力和操作规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测井射孔深度的控制。
1. 对井眼环境因素进行合理评价在进行测井射孔施工前,需对井眼的地层岩性、孔隙度和地层应力等因素进行合理评价,以便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射孔器和射孔弹体。
2. 选择合适的射孔器和射孔弹体根据井眼的特点和井下情况,选择合适的射孔器和射孔弹体。
射孔器要具有穿透力强、稳定性好和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射孔弹体的设计要考虑到地层岩性和应力等因素,以确保射孔深度和质量。
3.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射孔施工的技术要点,减少人为因素对射孔深度的影响。
4. 强化现场监测和质量检查在射孔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测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射孔施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 完善射孔施工记录和数据分析完善射孔施工记录和数据分析,对每一次射孔施工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射孔施工深度和质量。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从井眼环境、射孔器性能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加以控制。
测井数据深度校正方法探析

53在测井工作中,测井数据作为重要的测井资料,其准确性对测井作业的开展非常关键,甚至直接关系着测井作业的效能,而深度校正作为提升测井数据准确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前常用的深度校正方法中,它们的基本原理类似,都是先计算相关变量的系数,然后相加测量所得深度和系数,接着对相加得到的误差值进行计算,最后筛选出误差较小、准确性较高的深度数据。
在开展测井数据深度校正的过程中,因为井内存在如电缆自身重量、浮力、泥浆压力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测井数据或校正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深度校正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探析测井数据深度校正方法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 电缆的拉伸与校正方法分析在测量井深度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比如温度、浮力、泥浆压力,再比如摩擦力、电缆自身重量等等,都会对电缆的拉伸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测量数据与实际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故需要对电缆拉伸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1]。
目前在电缆拉伸方面,存在的校正方法较多,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1.1 软件方面的拉伸校正方法在分析电缆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借助软件建立电缆受力链状模型,然后对电缆在井下泥浆中受到的静压力、摩擦力、自身重力等进行计算,以此准确计算出误差并校正。
通过软件建模计算电缆受力的方法最早提出于1993年,提出者为罗伯特(国外学者),他表示电缆拉伸校正和误差值的计算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建立杆状受力模型和拉伸校正公式完成。
相较于链状模型,杆状模型一般用于较深井测量电缆拉伸的校正,且得到的误差值更准确,校正后的数据也更准确,但此模型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会忽略井下温度对电缆产生的影响。
故为了考虑到温度对电缆产生的影响,建议对杆状模型进行完善,将电缆受热时的伸长量作为一种变量,添加到校正公式中,以此提升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校正数据。
然而,由于目前此种方法无法对井下的各种因素实现全面了解,依旧会导致较大误差的存测井数据深度校正方法探析钱志军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9摘要:测井数据对测井作业的开展至关重要,故中选择测井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三个方面入手,浅析了其深度校正方法,首先对电缆的拉伸与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速度的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相对深度的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电缆在 渐变 张力 下均匀 缠绕 到滚筒 过程 中 。带 动 丈 量轮 匀速转 动 , 丈量轮 有 固定 的光 栅 , 动每 圈产 转
生 相 同的光 电脉 冲 ,对脉 冲计数 并测 量丈 量轮周 长
即可得 到每一个 脉 冲激励 信号对 应井 下仪 器所经 过 的距 离 … 由此 来确 定 电缆 移 动 的长 度 . 。 即为测 井 深
Ab t a t h r e d p h i te b ss o p l i g lg i g d t . n Ta e o l ed t e lg i g d ph o h a e p weli c l r td b sr c T e t e t s h a i fa p yn o g n aa I h i i l , h o gn e t fu rd e l s ai ae y u f b
21 测 井 深 度 标 定 的 基 本 原 理 .
1 测井深度的确定
目前 , 测井 深度 的获 取有 2种方 式 : 1 第 种是 通
在 测井 标 准井 内 。把 每 隔 5 0 0 m左 右 的标 准点
深 度与 实际测 量值 相对 于井 口的绝 对误 差进行 数学 拟合 ,计 算 出 电缆 的校 正量就 可用 于对 测井深 度 系 统 的校正 。表 1 A测井 队 的电缆标 定数 据 ,图 l 为 为 校正 量拟合 图。
0
—■■■●■ l 一
≯
I _。 I j ∥ |
罗围 冲 国
北 南
荣 砒西 西
一
超深 井测井深度 质量控制 方法探讨
兰甘
工 程
督
公 司
四
成 是 测 井 资料 应 用的 基 础 ,塔 河 油 田超 深 井 测 井深 度 采 用测 井标 准 井标 定 并 通 过 数 学拟 合 的 方 式 求 取 校 正
至关 重要 。
对 电缆 钢铠 的局部 磁化 来实 现 的 ,当套 管管 串过 长 时, 磁记 号信 号会 衰减越 快 。 用第 2种 方法显 然无 采
法 满足 塔河油 田大 量 、 连续 的生产作 业 . 因此采 用第
1 种方 法来 确定测 井深 度 。
2 测 井深度标定 的基本原理及 质量控 制
度。 此种 方法在 作业前 , 定期 到标 准井 中对 电缆进 需
压缩 1 m。实 际上 , . 3 这种 标 定方 法计 算 出 的校正 量
是 以 电缆 伸长 为线性 关 系前提 下计算 的 。
量 。对 标 准 井 标 定环 境 和 实 际测 井 环 境 的 差 异 进 行 了分 析 , 并提 出 了相 应 控 制 措 施 ; 同时 对 工 程 深度 、 录井 深 度 和 测 井 深 度 的
误 差 产 生 原 因及 现 场 测 井 深 度 的检 查方 法进 行 了探 讨 。 关键词 塔 河 油 田 测 井 深 度 标 准 井 标 定 误 差
i g c n rlig me s r s Me n h l , ic si n r a r d o t b u ro a s so n i e rn e t ,d p h o ell g a d l g n o tol a u e . n a w i d s u so s a e c ri u o te r rc u e fe gn e i g d p h e t fw l o n o — e e a gn e t , n h e e t n meh d o n s e lg i gd p h i g d p h a d t e d tc i t o f - i o gn e t . o o t Ke r s a e ol e d l g ig d p h sa d r e l c l r t n er r y wo d T h i il ; o gn e t ; t n a d w l a i a i ; r f ; b o o
t tnd r l lg i n t or c in a u sc lult d b he mahe tc lfti y. e nay i o u e n t e di e — he sa a d wel o gng a d i c re to mo nti a c a e y t t ma ia t s i ng wa Th n a lssf c s s o h f r f e c sbewe n c lb ai n e io m e to tnd r lsa cua o gn nvr n e t o lwe b o i u g sinso o r s o d— n e t e ai r to nvr n n fsa a d wel nd a t ll g ig e io m n ,flo d y s re s g e to fc re p n t
电缆测井作 业 时 .采 集 的数 据是 以电缆深度 为
60 0 65 0 0 ~ 0 m左 右 。而磁 记号 深度 检测 系统是 采用
坐标 的不 同仪 器测 井响应 信息 ,准 确 的测 井深 度是
测 井资 料应用 的基 础 。因此 ,测井 深度 系统 的准确 性 、可 靠性对 于取 得高质 量 的测井 资料是 至关 重要 的 ,也将 会直 接影 响到油 气井 的后期 开发 效果 和油 藏 描述 。 但从 测量 学理论 来说 , 一切 测量都 是有 误差 的, 测井 深度也 不例 外 . 以如何 将 测井深 度 的误差 所 控 制在 可接受 的范 围 内并 进行有 效 的检查 ,就 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