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场地的设计论文

场地的设计论文

《场地设计》课程期末论文题目:从场地当场所一一一种基于人性的整体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名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班级:2010级建研1班研究生姓名:古云峰学号:10081014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从场地到场所——一种基于人性的整体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对场地及场地设计理解的不全而做出补充性阐释,重新界定了场地设计的范围,从对使用者自身的考虑出发,引发了从场地到场所的跳跃,从场地设计到场所设计的升华。

并且,分别从使用时间,使用习惯,使用情绪,使用密度,使用反馈等方面,用许多具体的措施来解决如何对场地进行设计进而成为一处令人难忘的场所,表达出对人——这一空间使用主体最真挚的考虑。

关键字:场地设计场所设计情感需要物质体现、尸■、亠前言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场地设计不仅是对物的考虑,跟需要加入对人的考虑。

太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场地设计”这类词汇,而忽略掉了其使用主体本身的使用状况。

我们也习惯了场地作为物的特性的存在,却忽略了作为物的使用者——人的存在!因此,站在场地设计的背后,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历史的沿革,寻找出“巷陌里弄,大院胡同”的精神文化的出路。

场地的概念场地作为一种空间形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它是我们对外在某一区域的空间限定,具体说来应该包括:1)场地的自然环境——水、土地、气候、植物地形、环境地理等2)场地的人工环境——亦即建成空间环境,包括周围的街道、人行通道、要保留的周围建筑、要拆除的建筑、地下建筑、能源供给、市政设施导向和容量、合适的区划、建筑规则和管理、红线退让、行为限制等。

3)场地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及社区环境、小社会构成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师对工程项目所占用地范围内,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以工程的全部需求为准则,对整个场地空间进行有序与可行的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经济与使用效益。

其内容包括如下两个大点。

(一)场地分析1、场地地理特征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地址,水文;2、规划建设的要求;3、自然环境条件;4、人工环境条件;5、场地设计的社会原则(二)场地设计的制约条件1、建筑基地2、基地高程3、基地安全4、基地交通5、建筑高度控制6、密度以及容量控制7、绿化控制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场地设计的内容更多的是在考虑场地内部与外部关于物的考虑而很少涉及到人自身的需求,而我们知道场地的设计与开发是为人服务的,如此内容的导向性势必导致“南辕北辙,舍本逐末”的设计倾向。

建筑高工论文模板(10篇)

建筑高工论文模板(10篇)

建筑高工论文模板(10篇)在建筑的中心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1.2核的分散与分离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

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

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

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

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很快便被推崇技术表现的欧洲建筑师们所发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1.3中庭空间的出现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

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

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1.4底部空间的变化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本文以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为例,从集成化设计、精细化设计、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案例分析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是深圳市为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建设的住区,需要解决5个村落的500户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

因为由政府投资,资金受到严格控制,工期紧张,需求也非常特殊。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对项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对设计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工期和拆迁进度。

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我们通过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精确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适宜技术的绿色建筑目标,该小区也获得2006年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图1,图2)。

1.集成化设计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成立专门的沟通组及设计组,同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不会因为工期缩短而降低质量。

我们一方面与建设方沟通,以求更好地实现安置政策;另一方面与村民沟通,以保证我们的方案能够更贴近村民需要,也为方案后期的顺利实施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更顺利地与村民深入交流,我们还专门选派了会方言的建筑师参与沟通。

考虑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对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又引入社会学、民俗学、植物学等学科学者协助建筑师进行协同设计,丰富了方案的内涵。

2.精细化设计为满足原村民自住房与出租房分开、每个村要相对集中等要求,针对用地紧张的情况,我们将相对比较安静的东部设为自住区,西侧为小户型出租区。

5个村从南到北依次排列,通过道路、景观、幼儿园、会所等公共设施来间接区分,而不是用围墙生硬地隔断,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小区设计一体化,又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

我们采用数字化手段,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验证,力图把常规技术作精,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节约资源。

结合日照模拟,调整总平面布局,使所有住户都能达到规范中的日照要求,并借助通风模拟验证了小区内每栋建筑都有顺畅的通风(图3)。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构造方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和评估房屋建筑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

3、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

4、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和原理(20%)建筑的基本要素:空间、功能、美学建筑分类与设计原则建筑与环境的关系2、建筑设计与构造(30%)建筑方案设计:功能分析、流线组织、空间设计等建筑构造基本知识: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3、建筑环境与技术(30%)建筑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植被等建筑与人文环境:文化、历史、社会等建筑与技术环境:结构、设备、节能等4、房屋建筑实例分析(20%)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比较分析著名建筑案例分析:功能、形式、材料等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实践操作: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与构造。

5、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促进课堂互动。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进行阶段性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房屋建筑学》自学考试大纲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基本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证券经纪业务的禁止行为?A.未经客户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B.假借客户名义,从事证券买卖C.传播虚假信息D.帮助客户进行欺诈活动正确答案:C.传播虚假信息。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思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思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思政》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学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提供基本概念和理论指导,重点学习建筑设计原理、空间设计、建筑风格、建筑分析等内容,促进学生对设计原理思维方式的掌握,从而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2.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思维方式及设计表达方法;3.让学生学会正确应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实现创新的公共建筑设计。

三、教学内容1.公共建筑设计的概念与原理:强调建筑设计应与社会环境、文化文脉有机融合,注重建筑的审美和功能协调性,使公共建筑设计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接受度;2.空间设计原理:重视室内空间的动线设计、色彩搭配、视觉效果及灯光设计等,以达到功能性及美感的协调;3.建筑风格:注重风格的审美性能及其精神内涵,强调建筑设计应当汲取多种文化、艺术元素,吸取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让建筑设计既有特色又有价值;4.建筑分析:帮助学生学会从审美角度对建筑进行总体分析,从而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四、教学方法1.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和老师平等交流,以获得良好的讨论效果;2.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熟悉程度;3.利用讲座、专题讨论和论文等形式,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建筑设计原理的理论知识;4.让学生参观公共建筑,促使学生不断自主设计,学习实践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五、教学评估1.采用文件评估方法,评价学生设计报告和论文质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2.采用讨论评估方法,了解学生对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的反映,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3.采用面试方法,通过学生的设计案例、分析报告等,了解学生设计能力的发展情况。

房屋建筑学的结课论文范文

房屋建筑学的结课论文范文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建筑类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房屋建筑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房屋建筑学的论文篇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此情况下,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会对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其还紧密联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质量管理;措施引言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进度控制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相关负责人必须对工程动态情况进行全过程检查,从而在及时发现施工不合理现象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确保项目工程能够如期、高质量的完成。

1房屋建筑工程进度与质量概述1.1建筑工程进度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通常是在依据工程准备阶段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的,并严格的监督工程施工期间实际状况,然后仔细的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最后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拯救,从而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此外,对于建筑工程进度的控制,一般为规划、控制、协调三种方式,其中有合同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等。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进度控制要求编制总的进度计划并完成计划任务,且还要编制单位的进度计划并完成任务,以及做好分项目计划并完成任务的编制工作。

1.2建筑工程质量一般情况下,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其不仅需要满足建筑工程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还要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材料质量、设计质量和运行环境的质量,且这些都需要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与民众需求,这就要求全面、细致的做好后勤工作、管理工作、技术工作。

此外,因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实体建筑最终的质量,所以环境质量是建设者需要对实体建筑的质量进行市场勘察、保修和社会调查等工作,同时,管理者和建设者不仅要从建筑实体上理解建筑工程质量,还要做好施工阶段管理规范化,并不断加强监理控制,深入研究薄弱环节,然后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消除施工隐患,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在当代社会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设计、结构力学、施工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这篇毕业论文中,我将探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

建筑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的建筑工程师们通过研究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工程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环境可持续性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们需要寻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法,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是人力资源的问题。

建筑工程是一个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行业,但是目前市场上缺乏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因此,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改进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

例如,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此外,引入智能建筑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提供更加全面和实践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建筑行业。

此外,建立行业与学术界的合作机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到建筑工程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例如,使用机器人施工和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论文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论文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 论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构造、设计原则及建筑材料的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风格及其特点。

3. 学生能够了解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建筑知识,设计出具有实用性、美观性的房屋建筑图纸。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测量工具等进行房屋建筑的实地测量与绘制。

3. 学生能够运用建筑软件(如CAD)进行房屋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房屋建筑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学生形成关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意识,注重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3. 学生尊重和传承我国建筑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认识和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建筑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2. 建筑构造与设计原则:建筑结构体系、建筑空间组织、建筑形式美法则。

3. 建筑材料: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房屋建筑风格及其特点:中式、西式、现代等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及代表作品。

5.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标准及其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6. 房屋建筑图纸设计: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图纸的绘制方法。

7. 实地测量与绘制:比例尺的应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房屋建筑实地测量与绘制。

8. 建筑软件应用: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及其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及建筑材料。

第二周:建筑构造与设计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我通过最近大量的阅读书籍,对教科书第3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

在我看来,建筑的造型艺术离不开生活,因为我认为任何的建筑都离不开人,建筑给人欣赏,给人居住,给人休憩等,所以它就要满足人们物质要求的同时,需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

正如书上所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要求,是创造建筑形式美的主要依据。

”所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也就满足了人们的生活。

我主要讨论的是建筑的形态与构成。

首先,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成关系,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

有形必然有态,态依附于形,两者不可分离。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

在书上说,建筑形态构成是在研究形态与空间的艺术性,追求纯粹形体和空间的创造。

我对此比较感兴趣,所以才选择这一块。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无以计数、千姿百态的形态。

我对辽阳比较熟,在平常的生活中现如今想想,建筑的造型艺术无处不在,比如广场,辽阳的广佑寺广场,从广场的每一处都可以看出建筑的造型和艺术,首先,因为广场紧挨着广佑寺,是座寺庙,所以广场的卫生间也维和着寺庙的造型,和耸立的白塔不相冲突,还有周围的球形大理石,球形的喷泉,无疑不体现了建筑的造型,以及颜色的搭配,主要以冷灰调为主,身边的建筑许多许多,无论在哪儿,都离不开建筑,可见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点、线、面、体被称为形态的要素。

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如:点材沿一定的方向连续下去,就会变成线;线材横向排列,就会变成面;面材堆积起来,就形成体。

我们可以把建筑的形态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像自然风化和水的冲刷形成的卵石等就是自然形态,尽管它没有生命,但它给人的感觉是有生命力的,具有强烈的扩张感。

像人工形态可以细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两类,我们生活周边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很多,比如天然的石头和公园里的石头雕刻和一些抽象的造型。

在空间构成中点是相较小而集中的立体形态,是具有空间视觉位置的。

点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可以吸引人的视线从而导致人的心理张力,产生空间感。

我个人比较喜欢点,因为点在建筑的整体形态中为了美化、点缀主题而设计,起画龙点睛的修饰作用。

而且点具有运动感、空间感和力度感,点群无规律的运动变化呈现一种活跃、跳动的视觉感受;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渐变排列的电,产生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的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远感,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点之间距离最近,越容易产生密集、硬朗的效果,点之间距离最远,越容易产生疏散的、轻盈的效果。

在空间构成中,线是相对细长的立体形。

构成线的方式有硬质线材构成和软质线材构成;线的坚硬明确感富有节奏,像直线给人的心理感觉是坚硬、顽强、明确、单纯、简朴······具有男性性格特征,能够表达冷漠、严肃、紧张、挺拔、坚定、单薄、明确而锐利的感觉。

如图。

线还可以有柔和优雅感,像曲线形体具有女性性格特征,能表达流畅、优雅、活泼、轻快、柔软、旋律的感觉;而且线还有严谨的理智感和运动感,像螺旋线是最富有动态和趣味的曲线。

这些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的被融入进去,正是我们身边的建筑,像我们学校二期工程的综合教学楼,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简单、明确、沉稳;窗户的设计也是既漂亮又符合要求,我最喜欢的就是教学楼的窗户,太有美感了。

空间构成中得面,是比较明显的、薄的形体。

面的构成方式有层面排列,插接面,薄壳,像薄壳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常被用作大型体育馆、剧场、车间的屋顶。

像奥体体育中心就是典型的建筑,为沈阳无人不知,老师也常提起它,我坐车路过的时候也观察到它的韵律美,特别富有洒脱、自由、简洁、明确、向空间挑战的感觉。

相对块状,封闭的形体有重量感,稳定、浑厚感。

建筑都是由体块构成的,像单体、组合体、直面体、曲面体、有机体。

几何多面体给人感觉简练、大方、庄重、安稳、严肃、沉着的特点;正方体、长方体给人稳重、朴实、正直、原则分明的感觉;锥形给人有力度、进攻性、危险感;球体给人饱满而完整的感觉;自由块体给人块的柔和流畅感。

在我们身边的建筑都是由点、线、面、体构成的,都离不开这些最基本的要素。

在建筑中,我们所涉及到的形状有:维和空间的楼面、墙面和顶棚;空间围合物上的门窗开洞;建筑形式的外轮廓。

建筑的造型表现:1.三角形在建筑中的表现:2.方形在建筑中的表现:3.球体在建筑中的表现:建筑的造型变化:1.消减式变化:2.增加式变化:3.旋转式变化:4.扭曲变化:5.倾斜变化:多元形体可组合成具有不同表现力的群体形象,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可以大体分为集中式组合、放射式组合、线式组合、组团式组合、网格式组合。

不同的组合方式个人不同的感受。

这就是建筑的魅力,我还是比较喜欢集中式组合,因为它集中,可以成为独立单体或在场所中得控制点。

集中式组合建筑的造型与艺术当然离不开建筑的肌理,建筑的肌理表现可以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通常建筑肌理的创造是一种群体造型,形体小、数量多、面积广,造成星罗密布的感觉。

肌理的造型特点是以群体的组织效果为主,以个体形态的表现效果为辅。

偶然性态:指不可意识的重复形态,具有偶发性和复杂性。

一般由于破坏产生的形态都为偶然形态,其特点是缺乏准确性但有着超越人类意志的魅力和奇妙的诱惑力。

几何形态:具有理性、明快、准确、条理强,不足是呆板缺乏自由感,造型使用不当会显生硬和冷。

有机形态:使人感到力量和速度,是不受约束的自然的变形设计,体现有机形的完整机能美。

肌理的光感效果,侧重以视觉为主的造型设计,如细密光亮的质面,反光强,感觉轻快活泼;平滑无光的质面,没有反光,感觉含蓄安静;粗糙无光的质面,感觉稳重生动。

建筑肌理的触感效果是侧重以触觉为主的造型设计,比如人们对硬、滑、糙、热、干、湿等。

我喜欢肌理的效果,我认为一个建筑甚至一群建筑的肌理效果可以丰富建筑的立体感。

建筑平常经常用到石材、砖、混凝土、木材、金属、玻璃、面砖与陶瓷锦砖、涂料来做建筑的造型。

现在大多数建筑都是用砖、混凝土砌起来的,而很少用到石材了,不过我认为石材有时候可以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石材耐久,自身色彩变化很多,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可以得到多种色彩、质感以及砌筑图案。

与石材相比,玻璃现如今被普遍的应用,而且玻璃的质感、通透性和色彩等可以丰富的表达建筑的造型艺术,建筑外观上可以说是除了玻璃外别无它物,在建筑的造型上是不可获取的利用范围。

涂料因为颜色丰富也可以使建筑在造型艺术上有变化。

我想好的、普遍的、容易利用的材料是建筑在造型艺术的塑造上最好的东西,并不是越贵越少的材料才能做出建筑完美的造型艺术,反而,我认为通过简单环保的东西做出同样为人称赞的好建筑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

下面我要讨论一下建筑的色彩造型艺术。

首先,建筑离不开“人”,所以建筑的色彩当然也离不开“人”,色彩由于人们年龄、职业、性格、爱好和所处的环境与经历的不同是有差异的,人们对某些色彩的喜爱、厌恶和对不同色彩的印象,常常能影响人的情绪,并能导致人在行为上的不同反应。

群众的色彩审美心理具有某个时期的趋向性,这是社会从众心理的影响。

由于高密度的城市生活和大气环境的污染,人们对天空色、海洋色、田野色、草地色等大自然色更加垂青,浅蓝、湖绿、米黄等自然色调的流行就反映人们身居闹市对大自然的怀念和色调的精神调节,以及一种怀旧和复古思潮的影响。

居住建筑室内的明朗淡雅、公共建筑大厅用古铜色浑厚的纹案装饰等也是自然与怀古的审美情趣的反映。

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色彩有着不同的环境特点。

环境开阔的大自然色彩丰富,强烈的阳光在照射在建筑物上,建筑物的形体在光影的作用下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它的外部体积的知觉量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环境对比或融合的色彩处理是环境设计中得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有助于建筑的造型艺术的设计。

建筑的色彩造型是创造建筑整体形象的重要方面之一。

色彩可以在形体表面上附加大量的信息,使建筑造型的表达具有广泛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建筑色彩造型的特点有:背景和图形的双重性,建筑的图形特征与视点距离,环境和自身的特征有关;建筑内容的规定性,建筑色彩的使用要考虑到建筑的性质和功能特征,如幼儿园建筑可以使用鲜艳、明快得色调,而医院建筑应使用柔和、安宁的色调等;建筑色彩的面积效果,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色彩一般是大面积的,但为了突出某个方面也可以局部使用小面积的色彩以形成对比;建筑色彩的时空变化性,因为建筑师立体的,建筑色彩又具有空间效果,在光源的照射下,同样色彩的建筑形体表面,由于受光条件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建筑的受光面、背光面及阴影面色彩有很大差别,而落影对建筑色彩造型的影响更加有趣味性。

我认为建筑的造型艺术中建筑的色彩造型艺术是很重要的一块。

建筑的色彩造型要考虑到建筑的环境、建筑的内容和审美理想,在建筑色彩造型设计中,从普通的建筑内容及各种组合关系中吸取具有美感的、最本质的视觉焦点,把它们纳入形式的组织之中,使之处于突出的地位,剔除那些妨碍表现主题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关系使之相映成趣,这样才能表达建筑师的审美理想,只有再引发了普遍共鸣时才有意义。

建筑色彩造型有多种形式,点式、线式、面式是建筑色彩造型中几种最基本的形式。

点式造型。

色点的分布可以是规则的或是自由的,它们常常施加于关键部位形成重点构图,具有强调作用,也起着活跃气愤的作用。

线式造型。

丰富多彩的线形可以构成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的立面图案。

线具有连续性,它很容易将不同的部分连成一体,用色彩表现各种线形可以使线的性格得到强调。

面式造型。

大面积色彩对比的造型效果鲜明、简洁,在群体环境中,面形有较强的影响力。

建筑在城市景观环境中常起背景的作用,大面积浓重鲜艳的色彩容易产生刺激的感觉,所以在建筑中使用色彩,除图形色和小块点缀色外,一般应采用较低纯度的清淡色。

屋顶,建筑顶部的轮廓是通过屋顶与天空的色彩对比显示出来的。

在建筑的造型上还要协调好建筑屋顶对墙面的衬托作用;墙面,墙面色的选择要考虑建筑的性质,墙面与墙面上的门窗开洞、细部构件等小型色块构成的图底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建筑的外貌;我认为建筑面积的用色最好是明度高、纯度低,色彩品种少的,这样的颜色较为普遍而且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建筑门窗的建筑造型上,门窗框色彩采用暗色可以使窗洞颜色加深,加强墙面与窗洞的明暗对比,使窗洞的外轮廓更加清晰;采用明亮的浅色时,窗框与玻璃之间形成明暗反差,使窗框本身的图形显示出来。

这些都是建筑的造型上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很好的运用色彩来创造出建筑的造型艺术的品味。

像《建筑论》这一书中,作者提到“最为高尚的东西就是美的。

”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一观点是对的,或者说这个观点太片面了,我们在不断追求高尚的同时,还要考虑“人”的因素,最华丽的建筑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最破旧的建筑不一定是垃圾的,这个观点在我讨论的开头我也有提到,建筑的造型艺术是一种学问,美事一个物体内部所有部分之间的充分而合理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