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 论文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1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柔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奥妙。
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1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类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1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惟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会与升华。
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益于我们掌控和宏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希望通过我们的论文,让你更加的了解茶文化。
1、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收集活动当中的。
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则比这更早1些。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唐朝是中国茶文化的构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期的时期。
从5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
自元朝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
明朝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中坚者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更趋柔弱。
清末明初,中国多难难,有志文人忧国忧民,已无雅兴和心情去悠闲品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也因之完结。
2、茶文化的作用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5个方面: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提倡忘我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利欲熏心。
主张义重于利,重视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重,重视修生养德,有益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
在剧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
参与茶文化,可使精神和身心放松1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10分显著;3.有益于社区文明建设。
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陋。
中国茶道文化论文

中国茶道文化论文中国茶道文化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道文化论文,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文化论文1浅析中国茶道中“和”文化特性摘要:“和”是中国茶道最重要的特性,茶道本身的构成要素茶叶、茶水、茶具体现了“和”文化特性。
从茶道自身发展看,在唐、宋、明、清茶道文化的发展中儒释道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儒释道精神中蕴含着“和”文化特性。
从中日茶道比较看,“和”文化也是日本茶道精神重要的一部分,但它与中国茶道文化“和”的含义有所不同。
中国茶道“和”思想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之中,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和茶道儒释道传统文化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
陈文华先生认为“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灵魂。
”庄晚芳先生把“廉、美、和、敬”概括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陈香白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这一观点。
研读历代茶学大家的论著,我对中国茶道精神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引发了新的思考。
我认为“和”字包含了中国茶道的一切精神内涵,中国茶道的其他精神都不可或缺地受到“和”文化的影响。
一、茶道本身的“和”文化特征品茶悟道最基本的是品茗茶水,而品茗茶水离不开茶叶、茶水、茶具这三者之间的融合,茶道的“和”也恰恰是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表现。
陆羽在《茶经》中最早给茶下了定义“茶者,南海嘉木也。
”宋徽宗赵佶这位风雅的帝王在其茶学专著《茶论》中描绘茶“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茶本身就是天地阴阳和气而生的高洁珍贵之物。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
”由此可见,茶与水关系之密切。
明代张源《茶录?品泉》一文中明确了水的重要性,即茶是水的灵魂,水是茶的体魄,只有好水能体现好茶之妙,只有好茶能展现好水之精。
历代茶人所用的水如泉水、雪水、雨水等,大致都是自然孕育或天降之水。
中国茶文化历史论文

中国茶文化历史论文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有关于中国茶文化历史的论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历史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历史论文1海上茶路社会茶文化研究[摘要]文章以主席2014年11月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的谈话为契机,以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为论文背景,分析和讨论了海上茶路对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
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环境下,如何紧跟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思路,通过推动和利用海上茶路,促进中西贸易的持续发展以及文化的多方面交流。
[关键词]茶文化;海上茶路;中国;英国1前言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
近年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国内的茶文化有逐渐衰落的趋势。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咖啡、奶茶、袋泡茶的选择远大于对龙井、毛峰、白茶等本土茶的选择。
在英国,饮茶的风俗最早只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在贵族中流传,在随后却发展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茶文化并将其传播至海外,乃至茶源地中国。
通过海上茶路传到英国的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改造而得到了英国人的认可?而我国源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作为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茶路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主席着眼于中国茶文化、“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又该怎样用好这个平台重塑我国的茶文化?文章主要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2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早在西汉,茶叶已步入商品化。
王褒《憧约》“武阳买茶,杨氏担荷”中已出现类似茶卖场的“武阳”。
唐朝国富民强,思想相对开放,从而带动茶叶的销售。
茶商利用大运河沟通南北贸易,促成唐朝政府与吐蕃、回纥的“茶马交易”,为现代茶形成自然科学独立体系提供条件。
唐朝的陆羽著成首部茶书《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著作,有“茶叶百科全书”之称。
内容涉及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当时的饮茶风尚、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
茶文化的经典论文

茶文化的经典论文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动画元素在茶文化传播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经典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的经典论文1茶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茶圣陆羽在专著《茶经•一之源》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被认为是我国茶文化核心内涵之一。
其中,“精行”讲的是社会个体的具体行为,即社会个体的具体行为要严恪守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俭德”讲的是社会个体的品德发展,即要求社会个体不断遵守传统的道德精神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这句话体现出了茶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充分认知和发挥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对提升大学生素质素质教育质量而言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1茶文化的内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加工茶叶的国家,据史料可考,茶叶在我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
悠久的茶叶历史创造了内容丰富的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茶文化逐渐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部分,如茶史、茶诗词、茶画、茶艺、茶道及茶树栽培、茶叶加工技术等。
本文探讨的茶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茶文化。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社会未来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拓展,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在某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和冲击之下,一些大学生在道德素养上出现了错位,这值得我们警惕,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待提升的地方如下。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茶文化的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茶文化摘要:茶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内涵丰富。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推广茶文化,利用茶文化的功能作用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对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和弘扬茶文化本身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素质;教育;学生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中国的茶业,最早发源于巴蜀地区,其后向南部和东南部蔓延发展,最后发展至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到了日本以及朝鲜等东亚国家;在16世纪,传至西方国家。
中国对茶的发现以及发展,最终形成了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涉及社会、伦理、政治、文学、美学、音乐、绘画、书法、民俗、哲学、礼仪、历史等诸多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
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
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一,野生药用阶段;二,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引用阶段;三,大量发展阶段;四,衰落阶段;五,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
对于当今社会,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的体现,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之一,融合了儒、释、道各家思想,是东方哲学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有关于茶文化的论文

有关于茶文化的论文我国有着成熟的茶文化体系,不仅包含丰富深厚的物质资源,同时也有着极为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系,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文化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有关于茶文化的论文1茶文化内涵与翻译摘要: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属于宝贵的文化资源,与西方茶文化在起源、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茶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要想对茶文化进行准确翻译难度较大,需要翻译者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在积累互文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内涵;翻译茶是中西方国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尤其是英国人将饮茶作为一种仪式,长期发展中就形成了风俗习惯。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强调品茶人对茶的感悟,而西方国家则将饮茶看作阶级的象征与风俗。
茶文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不仅是从语言文字层面进行翻译,也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与内涵。
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在对茶文化进行外语翻译时,应该以互文理论为基础,在深入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茶文化的韵味,提高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中西茶文化的由来1.1我国茶文化的由来茶可谓是我国的“国饮”,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也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茶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文化表意功能得到不断扩展。
唐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商业相对发达,各类传统制品远销海外,也促进了茶叶的销售与茶文化的传播。
唐代的陆羽被称为“茶圣”,他在对茶道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著书立说的方式将茶文化传扬后世,留下了《茶经》等佳作。
封建社会对儒家、道家的信仰,以及诗词歌赋的发展,使得茶文化与儒家、道家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拥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咏茶的诗文不胜枚举,他们将饮茶会友看作人生雅事,对于茶的品种、色泽、香味等也十分讲究。
浅谈中国茶文化的1000字论文

浅谈中国茶文化的1000字论文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那么有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浅谈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浅谈中国茶文化的论文1浅谈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摘要】茶的历史悠久。
饮茶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一大习惯之一。
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精神的塑造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精神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饮茶作为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古代中国十分普遍。
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种植和生产茶叶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几千年来,茶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社会,在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等众多领域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与“茶风俗”、“茶道”相比,“茶文化”的范畴要深广的多。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应是在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开始逐渐问世。
茶开始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带有了一定得文化内涵,对社会起着一定的精神作用。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上至帝王、贵族,下至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聚敛成风,皆以夸豪斗富为荣。
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养廉”的问题。
于是,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
在陆纳、桓温手中,饮茶已不完全是人为地使用它的自然使用价值,而是带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进入了精神的层面。
由此开始,饮茶并不仅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
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
在众多思想中,玄学独树一帜,十分流行。
而玄学家们,大多是所谓的名士,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
因此,在东晋、南朝时,出现了许多清谈家。
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
茶文化论文优秀9篇

茶文化论文优秀9篇摘要:茶文化被看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茶文化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化功能,尚和、重德、贵真与崇俭等都属于它的核心理念。
长时间以来,茶文化被人们当作培育高尚德行、增强修身养性的关键性内容。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德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茶文化传播茶的种植源于中国,迄今为止业已超过了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如何种植茶树、加工茶叶产品、制作各种茶具、茶叶烹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方式。
它的背后蕴含着我国儒释道等多种领域的精神传统和思维方法,体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民族特色。
随着茶文化的日益普及和推广,循序渐进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外传,眼下已成为了国内外的一种时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思想潮流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茶文化中的有益方面,在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
1茶文化传播积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1.1茶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教化作用1.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众所周知,茶文化形成于林林总总的茶事活动中,是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涵盖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内容,体现出了深远的意蕴、幽静的意境。
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涵盖了茶德、茶道、茶诗、茶艺、茶与茶故事等多歌方面。
这些元素异彩纷呈,成为了国内优秀茶文化的菁华。
我国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重德、崇俭、尚和、贵真,这种精神理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重德是传播的茶文化德育功能的第一要求,它关注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而言,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牢固地确立科学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
尚和是指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茶文化的这个特征可以促使大学生尽最大努力,灵活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为其交往和活动提供价值尺度与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饮茶与健康课程名称中国茶文化学生姓名:何筱雯任课教师:王世斌二级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 13会计5班学号: **********提交日期: 2015 年 5 月 20 日饮茶与健康姓名何筱雯,13 级会计专业 5 班,成绩摘要摘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我国。
许多朝代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茶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而且现代科学的研究也发现了茶与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茶有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抗癌、防龋齿、抗辐射、抑制动脉硬化等保健功效,是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被誉为绿色的金子,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种类、季节、益处、禁忌、保健1 绪论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饮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着极深的研究。
我国饮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时神医华陀在《食论》中云:“苦萘久食益思意”;唐朝陈藏器《本草遗》说:“止渴除疫,贵哉萘也······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随息居饮食谱》谓茶能“清心神醒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疫,肃肺胃明目解渴”;《本草备要》说:“解酒后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肪、去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神农本草》中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可见,饮茶有无与伦比的保健功能。
2 茶的种类中国茶叶的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不少。
有的以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为主题而命名,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有的以茶叶的形状而命名,如碧螺春、瓜片、雀舌、银针、松针等;有的以加工方式而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作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
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晒青绿毛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
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
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茶等。
5. 黄茶: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6. 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
白茶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3 饮茶与季节1.春饮花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
但在春季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
人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
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
“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
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
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
二三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2.夏饮绿茶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
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
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
这种茶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
绿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狮峰的龙井,汤色碧绿,清香宜人,被誉为“中国绿茶魁首”;江苏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绿,香气浓郁;安徽黄山毛峰,茶味清香。
冲泡绿茶,直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3.秋饮青茶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
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
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南安溪铁观音、闽北武夷岩茶为著名。
但乌龙茶类很多以茶树品种而分,有铁观音、奇兰、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
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4.冬饮红茶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
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
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红茶类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充分发酵,使茶鞣质氧化,故又称全发酵茶。
茶鲜叶经过氧化后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冲泡形成了红色茶汤。
传统工夫红茶名品有湖红、宜红、宁红、闽红、台红、祁红,以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为著名。
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
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
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4 饮茶的益处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表明,常喝茶益于身体健康。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又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食经》上也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著《食论》载:“苦茶久食,益意思”;晋代张华《博物志》说:“饮真茶,令人少眠。
”足见茶之药功卓著。
(一)、提神:茶叶中含有少量咖啡因,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使人反应敏捷,精神振奋,思维顺畅,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美容: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A、B1、B2、C、E等)和矿物质(钾、钠、钙、磷、镁、锰、铜、锌、硒等),它们能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加皮肤营养,消除黄褐斑,延缓皮肤皱纹的产生。
(三)、降脂减肥:茶叶中所含的鞣质、醛类和有机酸类,能与进入胃肠道的脂肪结合,形成难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通过肠道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茶叶中的上述物质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起到降脂减肥作用。
(四)、延缓衰老:茶叶中所含的鞣质、多酚类等化学成分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的生成,防止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氧化、破坏,保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
(五)、预防心血管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证实,茶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冠心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防止血小板凝集等,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并能降低心梗后的死亡率。
有人还对喝茶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为不喝茶、偶尔喝茶、常喝茶三个组,发现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生率为3.1%,偶尔喝茶者患病率为2.3%,常喝茶者为1.4%。
(六)、防龋齿:导致龋齿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依靠唾液糖蛋白牢固地贴附在牙面上,形成一种稠密、不定形、非钙化的团块——牙菌斑,使菌斑下方的牙釉质脱钙,形成龋齿;而茶叶中所含的鞣质、有机酸和多酚类物质有抑菌作用,可防止牙菌斑的产生。
同时由于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难溶于酸的“氖磷灰石”,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的防酸抗龋能力。
如喝茶时先含茶水数分钟再喝下,效果更佳。
(七)、防癌:茶叶中所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抗体生成,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从而增强人体抵御癌变的能力,降低人体罹患癌症的几率。
(八)、增强性功能: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等化学物质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高生殖系统的反应性,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而增强性欲;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性器官血管内皮功能,增加性器官的血流量,增强性功能。
(九)、治疗肠道疾病:医圣张仲景说“茶治便脓血甚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
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使蛋白质凝固沉淀。
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白质,将细菌杀死。
如把危害严重的霍乱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放在浓茶汤中浸泡几分钟,多数会失去活动能力。
因此,中医和民间常用浓茶或以绿茶研末服之,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等肠道疾病。
5 饮茶的禁忌1.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2.肝脏病人忌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3.神经衰弱慎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
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