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提纲打印版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

第十一章

一、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一)财政平衡的含义

1.从相对平衡的概念上理解财政平衡

结余、赤字和平衡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辨证的关系,既不存在绝对的平衡,也不存在绝对的赤字或结余。结余都是可以转化的,赤字、结余与平衡的关系也必然是相对的。

2.从动态平衡的概念上理解财政平衡

社会经济活动并不会因为人为的会计分期而停止,财政收支活动也不会因为人为的

预算分期而截断。

3.从全局的概念上理解财政平衡

对财政平衡的研究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必须将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置于整

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当中。

研究财政平衡是研究财政收支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而不是单

纯研究财政收支活动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将财政收支活动置于整个社会国

民经济运行的全局当中,才能真正揭示出财政收支活动对整个社会国民经济运行的

影响

民间部门政府部门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C+S+T+M≡C+I+G+X

4. 中央预算平衡与地方预算平衡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有着明显的职责划分,也有着各自自身的财政收入来源。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整体上的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还必须研究中央财政与

地方财政各自的平衡问题。

在有些情况下,从全国范围看财政收支可能是平衡的,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平衡。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二)财政平衡理论的发展

1.国外财政平衡理论的发展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平衡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平衡理论一般认为政府应当是“守夜人”。政府必须坚持

量入为出和厉行节约,尽可能少的从社会中征取社会财富,政府的活动必须被限制

在一定的范围内。政府从社会经济活动中征取少量的税收后,只应限制在提供国防、

社会安全与秩序等方面。

财政赤字不好-发债有害论年度财政平衡

·资本主义大危机后凯恩斯的财政平衡理论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如果财政仍然保持年度财政收支平衡,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加

剧经济的衰退。这是因为在经济萧条的时期政府的税收收入必然减少,如果政府要

做到收支平衡,则必然要增加税收或者减少政府支出。

·凯恩斯后的财政平衡理论

财政活动的首要目标是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而不是财政自身的预算平衡。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应当扩大财政支出形成赤字以刺激经济的回暖,而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应减

少财政支出形成结余,以抑制通货膨胀。

(三)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与分类

1. 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口径1:财政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口径2:财政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采用第一种口径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必须指出,按照第一种口径计算的财政赤字或结余应当是比较科学的口径。

2. 财政赤字的分类

·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

预算赤字是指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就存在着收不抵支的情况,预算编制中就列有赤字。

决算赤字则是指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出现支大于收的情况。

·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年度财政活动最终结果出现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

赤字财政也称为赤字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赤字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的

一种政策。

·结构性赤字与周期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经实现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

周期性赤字是指发生在结构性赤字之上的财政赤字,表现为全部财政赤字减去结构

性赤字之后的余额。

当经济不是处于萧条时期,而是充分就业水平下,如果有赤字,那应该是结构性赤字。稳健的财政政策。

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如果政府没有主动采取任何措施,如果有赤字,那应该是周

期性赤字,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二、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一)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1.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总供给是以货币

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总需求则是以货币表示

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支出。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必然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保持相

对的均衡。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相对均衡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2.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财政平衡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中一般存在着如下的平衡关系:C+S+T+M≡C+I+G+X

G-T≡(S-I)+(M-X)G-T≡S-I

结论: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入形成了社会

总收入流量的组成部分,而财政支出则形成了社会总支出流量的组成部分。因而必

须将财政收支平衡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当中进行研究。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效应

1.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动用历年滚存结余

动用历年滚存结余弥补财政赤字对社会货币收支的影响进而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则

相对比较复杂。

影响表现为中性

银行对财政结余形成的存款未加以利用或者银行有其他稳定的资金来源加以支持。

使财政动用滚存结余弥补赤字不会破坏银行的信贷收支平衡,不会迫使银行增加不

正常的货币发行。

·直接发行货币

通过货币发行弥补财政赤字后,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必然非正常增加,在货币增长

与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势必加大社会总需求,加快社会通货膨胀的速度,使得单位

货币的币值下降,物价总水平上升。

·向银行借款或透支

财政向银行借款较多地表现为引起社会货币量的非正常增长。财政向银行的透支和借款在表面上看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但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两者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大。·发行公债

发行公债是世界各国目前弥补财政赤字最常用的方式。

A发行公债对流通中货币量的影响。

公债的发行对象不同,购买公债的资金来源不同,对流通中货币量的影响也不相同。B发行公债对投资的影响

理论界一般认为财政发行公债存在着“排挤效应”。

·其他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A出售国有资产B借入外债

借入外债包括在国外直接发行以外币表示的政府债券和直接国外借款两种基本的方式。

三、我国的财政赤字分析

(一)我国财政赤字的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前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急于求成和对经济活动内在规律认识不足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基本建设的投资过多,建设规模超出了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导致出现财政赤字,并引起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

·改革开放后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

1.体制转轨的影响。

体制转轨对财政赤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放权让利的改革改变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和利益格局。使全部利润总额中国家财政集中的部分逐年减少而企业留利所占比重则逐年扩大。

2.财政政策运用的影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政府有意识地利用财政政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了宏观调控。

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对抑制通货紧缩,促进国民经济适度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大幅度增加了财政赤字。

3.其他因素的影响

(1)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

一方面政府的社会公共职能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提供。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科研、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压力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政府逐步推出竞争性领域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对传统的国企进行了一系列市场经济的改造,增加了大量弥补国有企业亏损的压力

(2)财政收入方面的影响

首先,法制建设滞后,依法治税观念不强。不仅在微观市场主体中偷漏税的现象十分普遍,就是在政府主体中也大量存在越权非法减免税的现象,造成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其次,税收制度的建设和税制结构的调整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滞后不仅直接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也进而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抑制了财政收入的增长,成为影响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因素。

(3)财政支出方面的影响

首先,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力度不断加大。

--原本就由政府承担的行政、公安、司法、检查等方面的支出增速越来越快。特别是行政管理支出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

--原本财政介入较少的领域改革开放后加大了政府介入的力度。如社会教育、公共卫生、科学研究、社会保障等。

其次,财政支出效益整体下降,导致了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百元投资新增国民收入不断下降,投资周期不断延长,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的新增单位生产能力所需造价不断提高,投资项目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断下降,社会投资效益系数不断降低。

(二)对我国财政赤字的分析与评价

1. 对我国财政赤字的整体分析与评价

财政赤字作为财政收支在总量上的一种对比关系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上并不存在简单的好与坏和利与弊。

财政赤字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是通过收入小于支出,从而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形成流通中货币量增加的机制和社会总需求扩大的机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现实证明,财政赤字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从整体上讲正面积极的影响远大于负面消极的影响,但必须切实注意财政赤字风险的防范。

2. 对我国财政赤字的具体分析与评价

·财政赤字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东南亚经济危机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财政赤字起了重要的作用。

·财政赤字并未引起严重的危害

--从通货膨胀看,从理论上说财政赤字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实际情况是改革二十七年来并没有随着连续多年的财政赤字而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除1993至1995年因经济周期的波动作用物价涨幅偏高外,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物价涨幅都不高,有些年份中甚至出现了物价的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