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

合集下载

勇往直前观后感

勇往直前观后感

勇往直前观后感看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勇往直前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勇往直前观后感12019年,正逢我们建国70周年,今年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讲述了五个动人的国旗故事,描绘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中国历史画卷。

其中最震撼我的是“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之巅”的故事。

屏幕中,与祖国同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伯伯精神矍铄,他43年不放弃登顶珠峰的梦想,四次征服珠峰,最终登到8868米。

看似平淡无奇的讲述,却是一生传奇故事,让我敬佩不已。

当他讲到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队友们到达“第二台阶”,以搭人梯的方法在珠峰“第二台阶”架设了一个金属梯子的感人故事时,电视机前的我泪水悄悄爬满脸颊,深深地被他们不畏艰辛,为国争光的精神所震撼。

他们成功从北坡登顶,把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之巅,书写了登山勇士们不朽的爱国情。

那一刻,我心潮翻滚,紧盯着屏幕中鲜艳的五星红旗,那么鲜艳,那么醒目……看着五星红旗插在珠峰顶上的画面,脑海中闪现着我们每周一穿着干净的校服、站在操场上向五星红旗庄严敬礼的情景。

我更深刻地明白五星红旗的意义,那是我们祖国的象征,革命英烈鲜血护国的凝聚。

如今生活在幸福的时代的我们,怎能从小不努力学习,要像节目中的登山勇士一样,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励志做一名热爱祖国、热爱五星红旗的好少年!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更要永远守护着你在祖国上空永远飘扬!勇往直前观后感2近日,我在云南镇雄县城家里看了一部电影《勇往直前》,它是由美国亚内尔山火灾事件改编而成。

美国曾经发生过许多面积大、时间长的山火,烧掉了许多房屋,气势惊人。

美国二级消防队七组队长艾里克马什在接到一次火情后,立刻让队员行动起来。

他们的计划是:设置一道防火线。

在上面点起火,以火攻火,隔绝大火蔓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9月1号晚上,我早早就打开了央视一套频道,期待着《开学第一课》的开播。

看到撒贝宁、董卿主持人的一一亮相,看着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我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

接下来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深深触动,国旗国旗真美丽、歌唱祖国等音乐响起的时候,内心的感动更是源源不断。

《开学第一课》播放至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画面时,泪水不知觉留下。

通过贡布老人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智慧,什么才是坚毅。

这些精神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激励着我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放到贡布老人专门写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八个大字送给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的那一幕时,心中不禁对这位86岁的老人肃然起敬,为他对祖国赤诚的情感感动,为他当时永不言败的精神打动。

同时也对攀登者努力攀登的品质而点赞!通过这次《开学第一课》,我懂得了有中国人的地方,五星红旗就会一直飘扬着!我们要努力学习,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走向繁荣富强,幸福圆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今天,我们学校看了开学第一课,它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

开学第一课开始了,里面有一个爸爸秦勇和他的儿子大珍珠特别让我感动。

秦勇是一名歌手,他儿子4岁时候被查出有弱,智症,于是,秦勇决定放弃音乐在家里陪儿子。

秦勇听别人说骑自行车对弱,智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他就教大珍珠骑自行车,他们把这种骑自行车的训练叫做魔鬼训练。

他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进步,心里开心极了,三年后,大珍珠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秦勇的眼里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秦勇说:“人家孩子几分钟就能学会系鞋带,大珍珠竟学了3天,说一声谢谢足足学了3个小时……但是,我绝对不会放弃大珍珠,因为他是我最爱的儿子,我会让大珍珠离来弱,智症。

”秦勇说得这句话深深得感动了我。

今天大珍珠和他的爸爸秦勇都来到了开学第一课的现场,大珍珠也像秦勇说的一样离开了弱,智症。

在这个现场,大珍珠给秦勇写了一封信,其中有句话是:“如果您愿意,我下辈子还做您的儿子。

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

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

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2019《开学第一课》国旗插上珠峰之巅是一个吸人眼球的看点,也是让我们中国人自豪的事件,那么关于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你知道是谁吗?小编在这里整理了2019《开学第一课》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看点,快来学习一下吧!第一个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的人从旧农奴主的一名“堆穷”,到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遐迩的登山英雄,贡布老人在回眸这不平凡的大半生时感慨万分。

10岁开始为农奴主放羊1933年,贡布出生于日喀则聂拉木县锁作乡。

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

由于家境贫困,贡布从10岁起就开始为农奴主放羊。

随着年龄的增长,放牧的羊群也从当初的数十只增加到400多只。

“可是放羊的人从来吃不上肉,种粮的人从来吃不上粮。

”贡布十分痛恨农奴主,但那时也只能忍气吞声。

直到1955年,贡布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有一天,22岁的贡布正在放羊,一位从日喀则朝佛的老人回来了。

贡布就向在路边歇息的老人打听日喀则的情况。

老人说:“日喀则来了金珠玛米(解放军),年青人都到内地学习去了,每月还能领到好几块大洋……”贡布听了很好奇,也想出去看看。

1956年,正值解放军到家乡征兵,贡布自告奋勇报名参军。

9天后,他来到了日喀则,第一次走出家门的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大。

光荣入选国家登山队1958年秋,国家体委组织参观团来藏考察珠峰,其中有前苏联人。

“我们的副班长被抽调去当翻译,他回来问我愿不愿意去爬山,我当即决定跟他一起去报名。

”报名的300多人经过体检、面试,和一个“大力士”掰手腕,最后只留下了10人,在当了两年炊事兵的贡布,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在吃完一顿热气腾腾的包子之后,我们乘卡车到了拉萨。

”经过在念青唐古拉东峰进行了一个冬天的训练后,1959年7月,贡布作为国家登山队员随队去了,在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进行攀登训练,并成功登顶。

接着又到北戴河、成都、重庆等地进行登山、攀岩训练。

将国旗插在珠峰之巅1960年3月,国家登山队回到准备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鹤岗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鹤岗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鹤岗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的首要功能当然是“批评”,但“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

“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无法割裂开来单独强调哪一面,否则就容易形成误导。

很多人似乎觉得对这个时代文学的否定比肯定更重要、更难,这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误会。

事实上,否定的前提是肯定,离开了这个前提,为否定而否定,否定就失去了力量。

今天的批评家最缺乏的恐怕还是正常的肯定和发现的能力,他们首先应学会的其实是如何理直气壮地肯定一部文学作品,如何第一时间令人信服地发现一部作品的价值。

我认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对这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

批评应行使的使命,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现和阐释出来。

如果说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那么文学批评就要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并阐释其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

文学批评应该在作家和读者之间、作品和文学史之间搭起桥梁,以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的经典化。

面对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汹涌而来的海量的文学文本,批评家应该有能力告诉读者哪些值得阅读,哪些是具有经典价值并可以进入文学史的。

现在文学界有些人将“剜烂苹果”污名化了,使得“剜烂苹果”成了充满敌意的批评行为。

无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鲁迅所希望的“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其前提都是对“烂苹果”价值的肯定,正因为“烂苹果”有价值,所以即使有“烂”的地方也要去“剜”。

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实在有三点:一,指出坏的;二,奖励好的;三,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

因此,对批评家来说,“剜烂苹果”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需要有精准的技艺才不会误伤了“苹果”甚至错杀、毁坏了“苹果”。

高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优秀作文5篇

高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优秀作文5篇

高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优秀作文5篇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你知道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作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00字作文1丝绸之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看着节日,不由得想起那满载辉煌的古道。

跟着汉使张骞的驼队,从长安出发,饮一杯送元二使安西的酒,西出阳关。

一路走来,歪歪斜斜的足迹,印满岁月里不寻常的邂逅。

抚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动秋天的根须,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远天的归鸿,我听到了昭君出塞时那凄婉的琵琶声,看到了苏武牧羊时紧握的汉使旌节;目睹了李广自刎前愤怒成一团燃烧的火焰。

心上有一堵斑驳的城墙,永远地横亘着。

楼群中的西域,西域中的丝绸路,像一颗疲倦的星辰,在银河里沉浮,落落孤寂。

温柔的绿死了,潺潺的流水干了;大厦古雕楼的飞禽走兽,凝望着惨白的月亮。

站在寒意深深的魔鬼城前,只有几堵断壁残垣在风沙中演绎着一个古城的兴衰荣辱。

遥想大漠丝绸路,孤傲地悬着它世纪的心思。

就这样独步在砖石构成的丰碑上,已经枯死的沙柳,伫立着怪影,印证着千年前的繁华。

没有尽头的巷子啊!无数的门,无数声“吱呀”,无数人们的身影。

来了一拨又一拨,在未曾干涸的溪石上,捶打浆洗的_,难掩的一串渐远的蹄声……叮叮当当的咏叹里,有多少魂魄穿过黑夜的隧道,敲打历史的回音壁。

晨雾里睁开眼,丝绸之路的商人都闲坐成罗汉,无法酣眠。

我真想走上去摸摸雪白的胡子,不——是雪一般的沙砾。

客栈中一曲《高山流水》,留下一张张黑白胶片,留下狂风中隐约的冷笑。

沉默是积蓄,是力量,丝绸之路在向天空接近着,一队无声的骆驼带着永久的繁华,消失在风沙的后面。

风沙大啊!多少钱庄、店铺、货栈、作坊,还有多少舞榭歌台、酒楼客舍,就这样不经意地被风吹散了。

多少重大的历史事件,就这样不经意地被风掩埋了。

暮色古道变成一堆熄了火的红炭,伴随着满东方散步的佛,留下一座座洞窟,演绎着一幕幕哑剧。

XX我为你点赞作文

XX我为你点赞作文

XX我为你点赞作文
___我为你点赞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 ___我为你点赞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 ___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每当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回荡在我耳边时,我都会想起我们伟大的祖国。

开学第一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档节目,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节目主要讲述了关于 ___的五个爱国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他们对祖国浓浓的爱。

让我们体会到
___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更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为了守护 ___的荣誉而默默奉献,这种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最让我深感触动的是第一代“攀登者”以自己的身躯搭建了“中国梯”,并将国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之巅的`事迹。

在他们身上,我
看到了不怕牺牲、永不言败、团结拼搏的爱国精神。

他们让 ___成为了爱国精神的化身,永远飘扬在我们大家的心中。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需要我们去克服内心的胆怯,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祖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亲爱的祖国,我为你自豪!高高飘扬的 ___,我为你点赞!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收看2021开学第一课回放观后感

收看2021开学第一课回放观后感

收看2021开学第一课回放观后感收看2021开学第一课回放观后感1不久前,“五星红旗拥有14亿护旗手”的话题燃爆全网,“我爱祖国,我是护旗手!”“五星红旗,你比我的生命还重要!”等留言持续刷屏,网友们滚烫的表白澎湃着动人的爱国情怀。

为什么五星红旗让所有中国人为之热泪盈眶、奋发图强,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捍卫她的尊严?看完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得出了答案。

今年,《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展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_年历史长卷,通过讲述那些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高光时刻与动人故事,带来一堂恰逢其时的“开学第一课”。

在《红岩》狱中绣红旗的原型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了五星红旗的信仰与荣耀;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随着中国人的脚步,屹立在五星红旗飘扬的雪山之上;“中华神盾”打海盗,“身披”五星红旗护航深蓝,让我们看到,有一批可爱的人在五星红旗的`照耀下始终为和平与美好护航;老校长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爱国课”一上就是_年,给我们带来触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五星红旗……国旗是独一无二的国家符号,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那抹“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承载着先辈们“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不屈精神,凝结着14亿中国人民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

_年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升起,不仅宣告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更意味着五亿多国民有了最可靠的庇护、最强大的后盾,忍辱负重、为人所欺的日子被抛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_年后,新中国已成名副其实的大国,在祖国守护下,中国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这风云变幻的大时代,正是脚下这方生机勃勃的沃土,保障了每个中国人有追梦圆梦的机遇,有享受静好岁月阖家团圆的时日。

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心里才会感到一种踏实。

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情怀,它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更凝聚着炎黄子孙的万众一心。

攀登者的观后感2000字

攀登者的观后感2000字

攀登者的观后感2000字攀登者的观后感2000字篇1近几天在电视上观看了__年国庆献礼片《攀登者》,颇受感动。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

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

极度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一系列的艰难险阻,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

这个“终于”来之不易。

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

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

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

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一代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下去,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攀登者的观后感2000字篇2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完整的珠峰北坡登顶,从冰塔林、北坳到大风口…以及传说中的第二台阶和“中国梯”,身为登山片爱好者,心境久久难以平静。

《攀登者》是国产电影在此类题材上的突破,论特效水平和专业程度,不输给《垂直极限》和《绝命海拔》。

并且影片还让观众看到了两次登顶,从1960年的3人到1975年的9人,那种伟大的使命感和坚忍不拔精神的传承,意义超越登山运动本身。

真实的历史仅有比电影更艰苦,更加悲壮,当年克服万难的攀登珠峰,每个人都背负着巨大的荣誉感,“唯有牺牲多壮志”,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这在电影中多次出现,令人泪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
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第二台阶”的地方,架设了一个金属的梯子。

到2008年,一共有1300多个中外登山者通过这个梯子圆了自己的“珠峰梦”,它被许多国外的登山家称为“中国梯”。

和共和国同龄的“无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曾参与了1975年那次攀登珠峰、架设“中国梯”的过程。

但“中国梯”的缘起,其实是受了第一代中国登山运动员的指引。

节目中,夏伯渝动情讲述了背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第二台阶”位于珠峰北坡约8600米的地方,那是一个30多米高的几乎垂直的峭壁。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它是从未被人逾越的北坡登顶必经之路。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四位突击顶峰的队员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贡布到达“第二台阶”之后,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

“中国梯”的雏形无疑是悲壮的。

因为登山者的高山靴下绑着尖利冰爪,要搭建人梯,得脱下靴子,他们没有犹豫,为了可以更稳地站在冰锥上,后来索性连毛袜都脱了。

短短的一段里程,他们用了一个多小时。

甘当“人梯”的刘连满,体力耗费过度,无法前进,其他三人把唯一的氧气瓶留给了他,然后继续冲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