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论文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论文

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论文

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论文篇1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赋予我们健康。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期望。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从健康标准的界定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躯体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是保持健康的最佳处方,不仅对于躯体,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从对情绪、心态和性格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了解运动这个美妙的处方吧。

运动怡情

运动可以调控情绪,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不良情绪则危害身心健康。有关情绪对身心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早有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保持良好的情绪非常重要。运动是治疗情绪低落的一剂良方,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和喜悦。

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显示,运动的确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古典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一种能量或动机。规律运动或增加身体活动量不但可以提升体适能,也有助于整个人体的健康,还能增进人际互动与心理、情绪的改善。运动除了可以减轻沮丧,也可以改善心情,舒缓压力,产生愉快的感觉。个体在从事运动时,可以将平日所累积的压力、疲劳、不满等负面情绪加以宣泄、转移与转化成为自信的、使人愉悦的、有信心的正面

力量,在肯定、愉快与自信的感觉中提升个人心理和生理的幸福感并得到

新的力量。

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分钟,有助

于情绪的改善。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

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这和人们在愤怒的时候想要摔东西的

迁怒和宣泄一样。而运动确实是一种有效减低压力的方法,许多运动参与

者在运动完后都有一种身心舒畅的感觉,当遇上工作繁忙、加班赶工或情

绪低落时,可尝试安排一点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在这段时间将精神

和注意力转移到喜欢的运动上,藉以抒发自身所承受的压力,避免压力折

磨生理或心理,当心情或情绪好转后,人的活力就像充满电力的电池一样,又可以迎接新的开始。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

从中得到快感和自信。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

人心理和行为的肽类。这种具有魔力的肽类有振奋人心的作用。体育锻炼

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应激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参加体育

活动,可以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使个体处于

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对于生活的

每一个印象都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

发展,身体健康”(巴甫洛夫)。另外,体育锻炼对神经衰弱症等疾病具

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对减轻由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无

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动建心

运动可以改善我们的心态,消除压力。笑对生活。现代人面对的压力

往往是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生存压力扑

面而来。这些压力使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若长此

以往,将造成失眠、精神不能集中,更严重的会诱发各种心因性疾病。而

运动给我们提供了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途径。

坚持运动可以让我们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保持健康的心态。身体的

自我概念包括一个人对自己体育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的评价,对

自己身体抵抗力健康状况的评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经常参加体

育锻炼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更为积极,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身体自我概念,提高自我价值和自尊心。

参加运动时,新陈代谢加快,适量出汗,运动结束之后往往会感到浑

身轻松、心情舒畅,人在锻炼之后食欲会有所提高,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改善,所有这些对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增进心理健康都是大有益处的。

运动可以作为一种预防压抑症状的手段,特别是心境很差、精神不振

的人常常从运动中获益,这是因为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各种感觉信息输

入机体而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继而精神振奋。在工作和生活中,当遇到

困难和挫折时,通过运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摆脱烦恼,振

奋精神。经常从事运动会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特定的应激对生理的影响。多项研宄证明,四个星期的规律锻炼可以大幅度降低忧郁症的症状。

运动养性

运动可以对人的性格起到重塑的作用,包括加强原有良性的性格特点,逐渐改善不利的性格特点。运动带给人性格上的塑造的最明显的一点是可

以培养运动者的坚强意志。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

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运动中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

运动者会逐渐形成坚强的性格。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人越来越多,选择什

么样的健身方式最适合?除了考虑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外,将个

人的性格因素考虑进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项目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心理调节和适

应能力,或表现出明显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当运动,可以纠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

对于心理素质差的人,建议多参加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

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

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好处。对于天性胆小,容

易害羞脸红,性格腼腆的人,建议多参加游泳、滑冰、拳击、单双杠、跳

马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

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胆子会变大,为人处事也会

从容自然了。对于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缺少竞争

力的人,建议选择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

的锻炼,能增强自身活力和与人合作精神,逐渐改变性格。对于多疑,对

他人缺乏信任,处理事情不果断的人,建议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

跳高、跳远、击剑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

断准确、当机立断,长期从事这些活动将有助于人走出多疑的思维模式。

对于虚荣心强,遇事好逞强的人,建议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动作较复杂的

运动项目,如跳水、马拉松等,也可以找实力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

乓球或羽毛球等,不断提醒自己不能骄傲。对于处世不够冷静沉着,易冲

动急躁的人,建议选择下象棋、打太极拳、练习健身气功、长距离散步、

游泳等项目,这类活动多属静态、单独的运动,可以逐渐形成沉稳的性格。

运动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保持良好的心态,塑造完善的性格,是修身养性的一道良方。规律适宜的运动除了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外,也能改善生活质量,如睡眠、情绪和压力,使我们思绪更清晰,更有创造力,享受更美好人生。在这温暖明媚的春日,呼朋引伴,去运动吧。

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论文篇2

摘要:健身活动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健身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健身活动。

关键词:健身心理学健身活动心理健康

1、前言

2、健身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健身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健身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概括起有:

2.1健身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

健身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

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党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

能力。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

行试验,结果表明,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

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健身活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健身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健身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健身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健身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

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健身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

同时,个体参加健身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随机抽取

的205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

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健身活动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2.4健身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

健身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这是因为健身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

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经常进行健身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

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1985年)指出,健身活动具

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健身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Long(1993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年

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一

种训练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者都比控制组被试者(即未接受任何方法训练

的被试者)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

2.5健身活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

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

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健身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

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健身活动能提高诸如最

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健身活动

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6健身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

根据Rysn(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

应将健身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健身活

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这一、就目前而言,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

以及健身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尚完全清楚,但健身

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己开始流行起来。Bosscher(1993年)曾调查两种健身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

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健身活动结合放松

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

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

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

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

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健身活动的程度也越大;健

身活动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

3.心理健康有利于健身活动

心理健康有利于健身活动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

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

中的30位老年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乙

组不服药,但愉快地参加健身活动。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

的健身活动。结果表明乙组的效果最好,轻松的健身活动,胜于服用药物。而丙组的效果最差,不如吃镇静药的效果好。这说明:健身活动中心理因

素对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心理

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动作迅速准确,有利于竞技能力的高水平发挥;反之,则

不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人们如何在健身活动

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我认为:

1)要有明确的健身目的和强烈的健身欲望,在健身活动前要有一种

跃跃欲试的健身情绪,要有积极参加健身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2)在健身活动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确健身方法等方面上来。

3)要尽力使健身活动轻松。可以在健身活动前听听音乐,也可找自

己亲人和知心朋友一齐参加健身活动。在健身活动中相互鼓励,共同创造

欢乐的气氛。

4)要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健身活动。特别是注意多参加一些钓鱼、野游、爬山、划船、滑冰、跳舞等健身活动,尽量使健身活动与娱乐相结合。

5)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不断地调节心理。心理调节并不神秘,人

人都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心境和意志。如我们要跑步前,在屋里镜子前

照一照,整理一下头发、衣领。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

的肌肉块。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肌肉强健时,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这就

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时,这时就心里想:“一到户外,就会有良好的感觉。我不

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于是挺起胸、毅然出门跑步去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

4、结语

健身活动是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健身活动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健身活动相互作用的规律,利

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活动效果;利用健身活动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健身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

们自觉参加健身活动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心身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论文篇3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促进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深化高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研究体育锻炼对宝鸡文理学院大学

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心理体验

有愉快感的人数高达93%。经t检验,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

康水平明显好于偶尔参与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均P<0.01)。

体育锻炼对宝鸡文理学院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结论

该学校应加强体育教育工作,建议宝鸡文理学院应深化对学生体育锻炼意

识和习惯的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水平;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大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拥有

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将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先决条件,心理健康是其健康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锻炼又能够显着改善大

学生的心境[1-3],提示了两者的相关性。当前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

健康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影响

的研究却少有提及。笔者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结合数

据比较和系统分析,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弥补该

领域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我们通过对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心

理健康水平的比较,提出促进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行性

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宝鸡文理学院800名大学生(体育类和舞蹈类除外)作为调

研对象。

1.2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百度引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学院图书馆,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翻阅关于大学生体

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素材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制《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结合当前国内

外广泛应用的最新“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4]”,根据本研究

需要,于2023年3至4月对宝鸡文理学院8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

的调查、测试和数据统计。其中男女生各发放问卷400份,男生回收和有

效问卷均为400份,有效率100%;女生回收问卷395份,有效问卷392

份,有效率99.2%。

1.2.3比较分析法

通过了解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参与体育锻炼

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并结合对宝鸡文理学院

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分析各因子间的均值,比较其

差异性。

1.2.4访谈法

通过访谈和交流,了解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基本情况及

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及与本研究相关的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心里健康得分以某±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讨论

2.1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及参与项目的状况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由知、情、意、行所构成的内在心

理倾向。而体育态度则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

为表现。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对参与体育的行为和效果将产生重要影响。经调查得知,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中,非常喜欢和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数居多,超过总人数的80%,仅有16.2%的人一般喜欢和2%的人不喜欢,说明

大多数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在态度上是积极的。

调查得知,宝鸡文理学院男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呈现出多样

化趋势。其中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4个项目男生参与人数明显较多,而健身操、舞蹈、乒乓球和跑步4个项目女生参与人数偏多。其原因

是男生喜欢参加对抗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强的运动项目,而女生更喜欢轻松、灵活、有美感和有节奏感的运动项目。无论大学生参与哪个锻炼项目,都是出自个人的喜好和兴趣,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与个人爱好

有关。

2.2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及心理体验状况

大学生每次参与锻炼的时间为1h左右,男生经常参与、偶尔参与和

从不参与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0.0%、54.0%和16.0%;女生经常参与、

偶尔参与和从不参与的人数分别为18.4%、73.5%和8.1%,可以看出宝鸡

文理学院大学生经常参与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0%,偶尔参与的人占总人

数的63.6%,从不参与的仅占12.1%.其中经常参与和从不参与的人中男生

多于女生,偶尔参与的人中女生多于男生。说明宝鸡文理学院绝大多数大

学生都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是并未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人的情绪、情感变化能够反映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表现。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绪的变化可影响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

情绪状态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好的情绪体验能够对人的身心健康

起到积极作用。调查得知,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心理体验有

愉快感的人数高达93%,其中男女生人数均超过了90%,说明体育锻炼对大

学生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2.3体育锻炼对宝鸡文理学院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男生除了敌对因子分稍高于女生之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女生。除

恐惧因子外,男女生其他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说明体育锻炼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明显好于女生,造成此影

响的原因可能与女生自身承受力和抗压能力有关。见表1

2.4宝鸡文理学院经常参与、偶尔参与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

经常参与、偶尔参与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健康水平各因子的

结果有很大的差距,各因子分的大小关系为:从不参与>偶尔参加>经常参与。根据SCL-90的计分和评价指标可知,因子分越大,表明该被测试者

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较大,反之越小则表明趋于正常状况。经常参与、

偶尔参与、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说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偶

尔参与和不参与者。这也正是国家为什么紧迫向全国青少年和大学生倡导“每天锻炼1h”健康理念的重要性所在。见表2

2.5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的躯体化、敌对和恐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而其他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经比较,二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

际关系、抑郁、恐惧和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表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建

议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见表3

WHO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3个方面全部良好。从

对健康标准的定位可以看出,人的健康中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

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是增进人体健康的最佳处方,不仅能促进躯体和心

理健康,对于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5].笔者在《“对生

命在于运动”名言的理性思考》一文中,对体育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人

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曾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6].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消除不良心绪,促使心理平衡和防治疾病。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种动机或能量,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提升体

适能,而且有助于人体健康,能够促使人际互动和情绪、心理的改善[7-8].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培养积极情感,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9].特别是精神萎靡不振、心境差的人群,常会在体育锻炼的体验中受益,这是因为人们在参与

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各种感知信息输入机体,从而唤醒和提高了人体各器

官系统的功能水平,使人外在呈现为精神振奋。在平日繁忙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中,当遇到困难或挫折心绪不佳时,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可降低肾上

腺素受体的敏感性,使人精神焕发,烦恼消除。参与体育锻炼时运动排汗,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锻炼结束后感到周身轻松,心情舒畅,食欲增强,睡

眠改善,所有这些对于缓解压力、增进身心健康、减少心理障碍和消除病

态心理都大有裨益。当前大学生面对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保

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非常重要,体育锻炼能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不良心绪,能够减负减压,给大学生带来愉快和心理满足感[10].

大学生应当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由“要我参加体育锻炼”转变为“我要参加体育锻炼”,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一方面,建议学校应深化学校体育工作,加大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定期开办“阳光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进操场,享受室外运动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政策性文件,强化对“每天锻炼1h”理念的执行力,大力宣传体育锻炼对其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大量的研究结果虽已为我们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但还需更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具体的方法和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3000字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3000字论文范文篇一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要: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后得出,虽然大量的研究结果已经为我们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思路。但还需更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具体的方法和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没病即健康”已成为一个过时的、陈腐的观念。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健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概念,心理健康便蕴含其中。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更是不例外。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据国家教委组织的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0.13%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资料表明,对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更加突出。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课题组抽样调查了北京市各类高校,通过基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范文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精选多篇) 第一篇: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about mental wellness) 一) 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

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各种国内外各种观点,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了解、认识外部世界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并具有情绪体验能力,从而自我效能感增强,而智力落后者经常遭遇失败,伴随烦恼、痛苦的体验,产生自卑感。 (2)适当的情绪调节能力: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3篇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一)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活动,其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和提高身体素质,参加体育运动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身体健康方面: 1、美化身材。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肌肉、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减轻或消除多余的脂肪,从而塑造出健康完美的体态,让人拥有更加自信的形象。 2、增强体质。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机能的各项指标,包括心肺功能、耐力、力量、速度、柔韧性等,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可能患病的机会,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3、提高睡眠质量。长期缺乏运动会引起失眠,而体育运动可以分解身体内的能量,有助于人体进入亚健康状态,进而保证人体中的荷尔蒙平衡,促进良好的睡眠质量。 二、心理健康方面: 1、缓解压力。人们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也随之增加。体育运动可以释放紧张情绪,促进整体心理健康,让人们有更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2、提高自信。通过体育运动,人们可以逐渐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魄,克服自己的弱点,达到身心的平衡,更容易获得自信,改变消极的情绪。

3、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体育运动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这 不仅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情商和心理健康。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身心健康事业。 无论是身体健康方面还是心理健康方面,长期坚持体育锻炼都会带来巨大的好处。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从而拥有更加健康、积极、快乐的生活。 (二)究竟如何做好体育锻炼才能健康 如何做好体育运动,是现代人关心的问题。正确的体育 锻炼方法有助于人们保持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但在运动的过程中,如何做好自我保护,防止各种运动伤害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如何做好体育锻炼。 一、合理运动计划 合理的运动计划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前提和基础。建议制 定详细的运动计划,确定运动目标,比如增强肌肉、提高耐力、减少身体脂肪等。依照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长、强度和频率。 二、正确的运动姿势 在进行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时,都需要保持正常的姿势才 能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应注意平躺、直立、收腹、松肩、收腕等基本的姿势要素,并根据不同的运动类型加以细化和调整。 三、适度加强运动 如果长期坚持同一种运动方式,则要逐步增加运动时间 和运动强度,否则会形成“运动平台”,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维护。运动的强度应该逐渐加强,以达到渐进式负荷、循序渐进、适度加强的效果。 四、慎防运动伤害

体育运动与生活健康的论文

体育运动与生活健康的论文 体育健康学习的思想就是健康第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快乐,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身心上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体育运动与生活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体育运动与生活健康的论文篇1 摘要: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竞争性、智力性、约束性等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有助于大学生自信心、探索精神与创造性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它可以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教材内容被推广运用。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它具有健身性、趣味性、智力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体育课的辅助教学。而在大学体育课中往往被忽视。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除了青年期具有的不稳定心理状态外,更有来自大学生特殊社会角色的压力和特点。因此,他们内心常常充满矛盾和冲突。由于处理冲突的经验不足,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心理失衡,导致心理疾病。据198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 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 20. 2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不相信自己等。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体育教师也要担负起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以它健身、娱乐、教育的功能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它都是集体进行的,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相互交往,能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在体育课中科学的增加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体育游戏可以作为辅助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手段,也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锻炼方式。1体育游戏的特点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论文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论文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健康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下面店铺整理了关于运动与健康的论文,供你参考。 关于运动与健康的论文范文一 科学的体育运动对身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现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一些人长时间在电脑上工作、娱乐和“网络漫游”又带来了有损于健康的“电” 脑网络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饮食结构,人们在享受丰富美食的同时,由于营养物质的过量摄取,能量消耗的不足,造成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蔓延,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 健康、长寿、智慧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从几千年前的上古起,人们就一直在苦苦探求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奥秘。古希腊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明确提出了跑步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在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时代,人们更加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而重视追求生活的质量,健康的地位和价值也随之在提高。 体育运动能提高智力水平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体育运动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活化了右脑,强化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加开发右脑的智力。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与右脑的智力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学是右脑智力开发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能够开发参与者的聪明才智。 确立良好的自我观念,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和情感的综合评价,它是通过很多的自我感觉和评价组成的,包括“自我定位”、“身体技能”、“身体自然条件”、“我的爱好取向”等。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会使人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所以坚持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学生的身体表象和提高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因为

关于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论文

关于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论文 全面正确地认识健康的现代含义,关注体育健康,建立和谐体育健康生活方式,是当今人们面临的理性选择。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体育锻炼与健康的论文篇1 关键字:体育运动、体育教育、身心健康 引言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体能。然而当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面对压力、遭受挫折而出现心理障碍时很少想到通过运动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人们更不知道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一些心理疾病、保证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实际上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人们要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那么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不轻信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各种各样不同的关系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可锻炼人的意志增加自信心并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人身心愉快并能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低经济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智力功能想像力和思维能力。长时间地进行脑力劳动后通过体育运动有益于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更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分析等心智能力的健康发展并可使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能开发具有促进作用。智力功能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运动与健康的论文

运动与健康的论文 生命在于运动,可见运动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运动与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运动与健康的论文:篇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当今我们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心理障碍、体质下降、近视和肥胖增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等。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我们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健康包括生理(躯体)健康与心理(精神)健康两个方面。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即没有无身体的精神,也没有无精神的身体。人们常说: “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生理” ,则健康的生理常驻健全的精神。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二、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

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

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体育运动对心理 健康 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运动。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更加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此引起重视。下面是WTT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论文篇一 《学校体育运动与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运动。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更加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此引起重视。 【关键词】健身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前言: 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热门研究领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由于缺乏对国外理论实践的了解,认识和评价,研究有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重复性。为此,笔者对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恶性的事,如北京某名牌大学学生投毒案、硫酸泼熊案、学生之间报复凶杀案、中学生杀母案以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逃学现象等等。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发展出现缺陷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获得过程,他可以有效的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体育运动具有以下心理健康价值:(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能提高独立性; (3)能解除紧张;(4)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 (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2.1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

体育健康论文范文精选8篇(全文)

体育健康论文范文精选8篇(全文)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体育课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 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成绩考核评价 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 一、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的局限性 由于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 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 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忽略 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以往的体育教育评价,还远远 没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 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在其中一种程度上使体育考试失去意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 挫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2.评价最终成绩 只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3.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由老师一人说了算,由于学生很多,教师不能一一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二、新课标对成绩考核评价的全面性 1.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1)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2)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3)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2.教学评价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但从根本上说只有两大功能: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管理功能是指通过评价鉴定教学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强调管理功能,评价的目的主要用于鉴定、区分、选拔人才的。现代教学评价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和激励功能,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新课标明显淡化了竞技技术体系,侧重在学生学习动机、进取精神的培养,把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内容的要求合并在一起,对教学内容只提出最低的技术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高成绩。

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

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明、卫生、健康素质的根本措施。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1 前言 我现在已经是大二下学期快进入大三了,以前选选修课的时候,总是挑自己感兴趣的,第一是因为自己的爱好,第二就是因为自己学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选修课想去就去,上课也随便听听,期末考试比其他课简单多了,交篇论文就可以了。 不知是怎么的,我选的课总没选上过,被调到其他课去了,这学期也是这样,我本来选的是日本文化与交流,结果就变成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节课是另一个老师带的课,她说 第二节课开始时个美女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当时我心里莫名了小小激动了一下,有一点点的期望。果然,第二节课不仅见到了美女老师,还改变了我对选修课的看法:选修课时在众多学科中缓解压力带给我们快乐的,在快乐中我们能够学到的更多! 大学生的现状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文明健康问题,它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的质量,也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的发展,一方面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有着不文明的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像晚睡晚起,不规律的饮食,抽烟酗酒,不讲究卫生,长时间上网游戏,极少进行体育锻炼等,这些问题既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也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业,致使很多同学在身体素质日益下降的同时,也荒废了学业,频频挂科,甚至面临着退学的难题。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令人担忧。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

身体和心理健康论文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何为心理健康?所谓 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保持的心理状况,一方面要没有心理的疾病,另一方面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做到这两点,就拥有了我们所说的健康心理。那么,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现状是怎样的呢?体育训练强度与心理健康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如何调试体育训练与心理健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解答。 一、我国学生心理现状 二、体育训练强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适度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适度锻炼,促进身体发展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为心理成长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体育竞赛是体育活动的常用划分形式,其中往往伴随着成功和失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承受失败与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优良品质。体育竞赛中,存在着严格的规则与纪律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超强的自控力与纪律性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能够锻炼学生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优秀精神。另外,体育锻炼一般都是室外活动,风吹日晒,略微恶略的环境更能对学生进行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刚毅的性格。 (2)适度锻炼,促进人际交往通常情况下,体育锻炼都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师生共同参与,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和更多的同学交流与互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社会课堂”,课堂的形式和内容 都是模拟的社会生,在课堂中,学生会受到胜利,会受到挫折,会受到成功,会受到失败,会受到优势,也会受到劣势等等,一系列的体验,都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素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有助于自我认知,也有利于交到更多的朋友。 (3)适度训练,增强信心体育训练通常都是激烈、艰苦、竞争的,对学生的情 绪和意志力都是很大的考验。适度的体育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结友善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沉着果断、机智灵活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因此,适度的体育训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比拟的作用。 (4)适度锻炼,缓解紧张疲劳适度的体育训练能够帮助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和我们的心理状况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的从事一项令其情绪消极的任务或工作时,他的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疲劳与紧张。但是,如果保持适度的体育训练,并且在锻炼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就能够明显的减轻疲劳。与此同时,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治疗神经衰弱也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积极休息”。另外,适当的训练可以有效的增强心理坚韧性, 减轻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根据研究显示,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不锻炼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要强好几倍。 2、超强的体育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毕业论文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毕业论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毕业论文范文一: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影响 前言: 在这人才紧缺的21世纪,大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浅析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有什么影响.篮球运动,作为奥运会的一项比赛项目,它所考验的不只是人的体能和踢球的技巧,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以及团队精神.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没有篮球比赛是可以靠一个人打赢的,这有团队间相互配合加上个人精湛的球技才能打造出冠军团队.这充分的证明,在当代,除了注重个人的能力外,更注重的还有团队能力.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懂得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打好一场球.人生就好比一场篮球比赛,个人的努力加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才能演绎出更精彩的人生.这也侧面显示了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1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____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运动也逐渐完善.如今,篮球运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是他们的主要运动项目.大部分高校每年都会举行篮球运动比赛,通过比赛选拔出最优秀的团队.看似简单的篮球运动却有很多讲究,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韧性、团结能力和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家人、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非常的大,有的甚至很极端.

浅析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论文

浅析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论文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锻炼者情绪、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方面均有着良性的影响。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论文篇一 《浅析体育锻炼与促进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目前我国许多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教育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育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表现 1.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是指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一种运动方式。许多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体育锻炼中,人们能够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并减轻压力和焦虑。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够提高自信心、增强自尊和自我认知。本文将探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能够减轻心理压力 无论是学生、职场人还是家庭主妇,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很多压力。而体育锻炼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通过进行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身体中会释放出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等多种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调节睡眠,缓解压力和焦虑。在繁忙的工作场所或紧张的考试环境中,进行体育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来减轻心理压力。 此外,体育锻炼也能够贯通头脑和身体,从而让人们全身心地放松和休息。在长时间的打球、跑步或健身过程中,人们会忘却日常的烦恼,只专注于自己身体运动的表现。这时,大脑中的自律神经系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放松模式,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全面的放松和休息。因此,体育锻炼对人们减轻压力和焦虑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体育锻炼能够让人们体验到自己的身体力量和体能水平的提升。

当一个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体质和技能时,会感到自己的身体愈发强健,体力增强。这种感觉能够让人们重新寻找到自己的自信和自我认知。在体育锻炼中,人们往往会因自己的体能和技能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种尊重和认可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人们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三、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身体会进行各种有益的生理反应。对于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抑郁和焦虑,体育锻炼能够缓解症状。通过运动,身体中的神经递质会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改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进行有氧运动时,身体会释放出血清素,而血清素又被称为“快乐激素”,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因此,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四、体育锻炼能够增强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还能够帮助人们打造自己的社交圈和改善人际关系。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往往需要与他人互动和合作。例如,在团队运动中,需要互相鼓励和支持,从而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这种互相鼓励和支持能够建立起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并增强社交能力。通过锻炼,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并与他人建立积极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五、体育锻炼对抗孤独和无聊感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精)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中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其原因, 从理论上阐释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从体育运动对人的情绪调节、对陶冶情操、对人脑功能及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在实际操作性上,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措施。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ason, it explains the positive role of sports to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From different sports form of mental health effect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sports psychological health stimulative effect. And in operational, provide some practical reference measures. 关键词 :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含三个因素, 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和谐,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健全和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同步。心理健康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引人关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能否成为人才和将来是否适应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怨视的地位和影响力。科学研究证明, 体育活 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是打开大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 2002年中央电视台 12月 16日的报道 , 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已达到 18.46%,而且还有上升趋势。

科研课题论文:体育活动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心理学论文 体育活动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治疗心理障碍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特别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开工程,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及自豪感,转移人的注意力,解除烦恼,精神紧张程度得到缓解。体育运动对心理疾病的调节作用。毛泽东同志早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中,对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勤体育那么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绪,又足以强意志。〞我国体育界前辈马约翰先生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运动“可以鼓励高尚,陶冶情操,鼓励品质〞。锻炼可“培养勇敢,增强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针对中学生做以下剖析。 1 体育运动能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能使人开朗、乐观、充满生气。体育活动的特征是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是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体育锻炼者越能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艰苦、疲劳、剧烈、竞争向上是体育活动的特点,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优良品质,使中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剧烈竞争学习。 2 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中学生的情绪 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它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而体育活动又能直接给人带来愉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伯格研究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30分钟,有利于情绪的改善。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减轻

最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篇 精品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篇 第一篇一、心理是否健康的要素分析一思维智力这是人们能够独立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方面的要求。 这也是人们思维、认识、记忆和分析解决等能力共同构成的。 二身心与情绪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情绪是心理的一种情感体验,心理健康的人情绪能够很好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良好的情绪能让自己更加有信心,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还能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创造的激情,让他们对生活充满更多的希望,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出融洽和睦,拥有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人与人之间和平的相处,自我感觉的定位比较好,人际关系的变化对学生的情感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遇到挫折以后,会表现出对学生、对教师的远离,表现出自卑、孤僻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利于自我的进步与发展,这也是心理健康重要的体现方式。 四适应能力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一定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学会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处理不同的事情,因此,一个健康的人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无论生活会产生怎样的改变,我们都能够很好地改变自己,去迎合周围的环境。 心理健康并不是说一个人在每个方面都很优秀,能够很好地展现自己,凡事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适应。 二、现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一家庭因素的诱导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对学生各种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形成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家庭中过度的疼爱孩子、教育方法的不恰当,以分数评价孩子的观念都造成孩子的心理上出现问题。 家长不注重与子女沟通,包揽子女的一切,潜移默化中,学生变的独立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软弱,意志力薄弱等。 有的家长盲目增加孩子课外学习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休闲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作用论文

休闲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作用的探析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的分析,阐述了休闲体育在提高大学生认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缓解心理压力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休闲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历次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健全或 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 以上,因此,改善大学生心理 健康水平已成为社会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其含义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三个维度。大学生对”健康”概念有很好的认识促使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功能产生新的认识,尤其是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与功能不仅仅只是健身,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鉴定为:第一,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心理健康的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而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 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不断地进取, 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突出反映在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

调、人际关系障碍、与性有关的适应不良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焦虑、自卑、偏执、强迫、恐惧、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神经衰弱和浮躁心理等.在有关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学生明显存在以自我 为中心、责任心不强、克制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以及缺乏务实、合作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社会对大学生的高期望值与实际状况的矛盾是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大学生需要独立地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心理活动很活跃,但心理自我调节的功能并 不完善.他们往往为自己迈向独立而欣喜,同时也因生活自理能力 不足、对父母的心理依赖难以割断而困惑.他们背负着社会、家庭、亲友的高度期望,满怀理想地迈进强手如林的大学,然而,过去的辉煌已是昨日黄花,新的竞争摆在面前,大学对学生的评价从单纯地 按成绩排名改为德、智、体的综合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坦然接受新的挑战和竞争,然而也有一些学生感到强烈的失落、悲观失望、浮躁不安,甚至有的学生不堪压力而自杀。 (2)社会生活的激烈变化使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出现多重矛盾,这些多重矛盾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原因.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从各个层面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使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心理上出现茫然、困惑、不安等现象.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感情,一些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游戏,对现实的学习、生活产生不满情绪,很少参加班集体活动,长期下去必将对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