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海淀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届北京市初三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北京市初三语文(上)期中考试卷一、基础题(1-10题每题3分,11题16分,共46分)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严峻敝帚自珍讪讪(shàn)踟(zhí)蹰不前B.木讷竭泽而渔茶峒(dònɡ)稗(bài)官野史C.踌躇美仑美奂慰藉(jí)揠(yà)苗助长D.蜷缩名燥一时摒弃(bìnɡ)锲(qì)而不舍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这样的改革试验,开始时轰轰烈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为人淡忘,最后大都无疾而终。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曾几何时,国际体育赛事赞助商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品牌开始在各大赛场崭露头角。
D.纪检委从党政机关内部挖出了一批与走私分子沆瀣一气的蛀虫,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要展现老一辈“绿色先驱”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大力宣传他们的精神,勉励新一代林场人矢志不渝地传承。
B.《中国好声音》是当下最火爆的娱乐节目之一,其年度总冠军借此契机,走上商业舞台,一时间炙手可热。
C.率队赢球后,主教练接受采访,他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场很艰难的比赛,所幸我们拼到了最后。
”D.汉雅典奥运会冠军李珊被委以重任,无独有偶,江苏击剑名将肖爱华不久后也获履新职。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散文蓬勃发展,出现了诸如《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优秀的历史散文。
B.《古诗十九首》起于汉代,后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代表作《迢迢牵牛星》等篇传唱后世。
C.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D.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边城》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善良美好的人性。
年北京海淀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0.1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祈.祷(qǐ)避讳.(huì)装模.作样(mú)B.自诩.(xǔ)倔.强(jué)负载.(zài)刚正不阿.(ē)C.邮戳.(chuō)惩.罚(chéng)游弋.(yì)脍炙.人口(zhì)D.联袂.(mèi)字帖.(tiè)脊.梁(jǐ)不屑.置辩(xu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恻隐掂记分歧眼花缭乱B.镂空蔓延闲暇断壁残垣C.毕竟斟酌真谛破斧沉舟D.秘诀谦逊修茸各行其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经过十几天的追踪调查,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现在终于水落石出....。
B.经过三年的危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全市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豁然开朗....。
C.随着“嫦娥二号”的顺利升空,围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的大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D.灾难可以毁掉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因为我们知道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剧是国之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和折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修改:删去“倾倒和”。
B.这张照片再现了勇往直前的健儿们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汗水浸透了衣衫。
修改:在“汗水浸透了衣衫”后增加“的情景”。
C.今年国庆,北京有上万名民警、千余辆警车,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修改:将“坚守”改为“坚持”。
D.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确实是一本好书,它催人奋进,引人深思。
修改:将“引人深思”与“催人奋进”调换位置。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C.《背影》老舍现代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6.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
北京2023年九年级语文前半期期中考试试卷完整版

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绯红(fēi)订正(dìng)仍然(réng)水涨船高(zhǎng)B. 哄骗(hǒng)翘首(qiáo)强劲(jìng)量体裁衣(liàng)C. 怪癖(pǐ)当晚(dàng)祈祷(qí)脉脉含情(mò)D. 滑稽(jī)游说(shuì)挑剔(tì)处变不惊(chǔ)【答案】D【解析】D项加点字注音有错误。
改为:挑剔(tī)。
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提防分歧相辅相承手不释卷B. 手饰猝然唯利是图洗耳恭听C. 嗤笑混淆郑重其事首当其冲D. 发髻修葺源远流长毋庸质疑【解析】C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
A相辅相成。
B首饰。
D毋庸置疑。
综合性学习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黄庭坚尤其擅长行书、草书,从他流传至今的手札墨迹上看,他的行书撇捺开张、字势向右上扬、笔画瘦长且多波折。
苏东坡曾经笑称:“鲁直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
”请根据上述内容,从以下四幅图中选出黄庭坚的行书作品。
()A. B.C. D.【答案】AA项是黄庭坚的行书作品。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
“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这件书迹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像是船夫摇桨用力的样子。
不论收笔、转笔,都是楷书的笔法,下笔平和沉稳,变化非常含蓄,轻顿慢提,婀娜稳厚,意韵十足。
在后段提到前一年已去世的苏轼时,心中不免激动,笔力特别凝重,结字也更加倾侧,传达出与东坡笃厚的情谊,是尚意书风的典型。
语言表达下面是某学校的一则通知,请选出其中表达欠妥的两句:第_______句和第_______句①为了提高校园环境品质,感受学校的关怀与温暖,总务处为全校师生无偿提供共享雨伞总计60把。
海淀语文初三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漫步(màn bù)悠闲(yōu xián)暴躁(bào zào)B.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C. 恣意(zì yì)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鸿毛微力(hóng máo wēi lì)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本书不仅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而且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C. 我们在比赛中奋勇拼搏,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他的演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被誉为“天才演讲家”。
答案:C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描写了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
答案:B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答案:C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鸿毛微力(hóng máo wēi lì)B.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恣意(zì yì)风驰电掣(fēng chídiàn chè)D. 漫步(màn bù)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鸿毛微力(hóng máo wēi lì)答案:B二、填空题6. 《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为______,其诗风以______著称。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3分)中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初三年级开展“舌尖美味,人间烟火——探寻中华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拟定了三个探究专题。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每个专题下的任务。
专题一天南海北美食丰中国菜有“八大菜系”【甲】即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徽菜、浙菜和湘菜。
你都品尝过吗?鲁菜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犹如___①___的北方汉子;川菜尚滋味,好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就像___②___的魏晋名士;粤菜选料珍奇,用料讲究,配料精巧,宛如___③___的翩翩公子;淮扬菜制作精细,色泽淡雅,口味清鲜平和,就好比的江___④___南女子……“八大菜系”烹调技法各具特色【乙】菜肴口味各有千秋,莫定了中国菜精细、中和、美味、美观、健康的良好基础。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冒号【乙】顿号 B.【甲】冒号【乙】逗号C.【甲】逗号【乙】逗号 D.【甲】逗号【乙】顿号2.根据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厚朴中正②文雅脱俗③潇洒随性④清丽秀美 B.①厚朴中正②潇洒随性③文雅脱俗④清丽秀美C.①文雅脱俗②潇洒随性③清丽秀美④厚朴中正 D.①清丽秀美②厚朴中正③潇洒随性④文雅脱俗3.学校餐厅推出特色小吃窗口,年级邀请同学们来写推介语。
参考下面的示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吃,为其写一段推介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3分)专题二佳肴妙笔情思长4.文学兴趣小组研究报告的主题是“美食与诗歌”。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笨拙(zhuó)订正(dìng)既往不咎(jiù)B.濒临(bīn)魁梧(wú)称心如意(chèng)C.哺育(bǔ)巢穴(xué)刚正不阿(ē)D.解剖(pōu)机械(jiè)斤斤计较(jiào)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崇拜提防侧隐目不暇接B.恳切怠慢穿戴重蹈覆辙C.淳朴慨叹过分各行其是D.戳穿摆渡端详焕然一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打折优惠活动开始后,康乐馆一时门庭若市....,前来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量激增。
B.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城市秋季运动会的各项比赛正在千姿百...态.地进行着。
C.回想往事,许多欢乐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不由得感受到昔日校园生活的美好。
D.“独木不成林.....”,惟有全体队员团结协作,球队才有可能在联赛中获得好成绩。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融入诸多国际文化元素的图书节,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参展国家的文化。
修改:删去“通过”或“让”。
B.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修改:将“公布”改为“提交”。
C.只有学校开设多门选修课,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和选择学习内容。
修改:将“确定”与“选择”调换顺序。
D.一个真正的探险者,应该是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与敢于挑战自己的非凡勇气。
修改:去掉“是”。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龟虽寿》——曹操——东汉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C.《陋室铭》——柳宗元——唐朝D.《绿》——朱自清——现代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卡车,你怎么跑得缓慢了?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
海淀初三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 漫步(màn bù)慢步(màn bù)漫步者(màn bù zhě)B. 轻松(qīng sōng)轻松者(qīng sōng zhě)轻松愉快(qīng sōng yuè kuài)C. 沉默(chén mò)沉默者(chén mò zhě)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D. 奔跑(bēn pǎo)奔跑者(bēn pǎo zhě)奔跑如飞(bēn pǎo rú fēi)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小明非常喜欢画画,他每天都要画一幅画。
B. 她的微笑像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C.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得非常详细,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答案:C3.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天景色的一句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D.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与“山水甲天下”意思相近的是:A. 山清水秀B. 风景如画C. 风和日丽D. 繁花似锦答案:A5. 下列成语中,表示“坚持不懈”的是:A. 勤能补拙B. 勇往直前C. 坚持不懈D. 持之以恒答案:C二、填空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_,书中主要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历程。
答案:曹雪芹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之涣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初三语文上学期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AnlPHA

初三语文上学期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笔试)第I卷积累·运用(25分)一.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共25分)1. 给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分)应酬()褴褛()玲珑剔透()分道扬镳()ǎ()然松()xièw ng无精打()c iǎ言简意()g iā2. 写出下列富有哲理的句子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
(4分)(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出处: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2)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出处: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3. 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___________,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_________。
(2)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
__________,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A. 泉水激石猛浪若奔土地平旷豁然开朗B. 游鱼细石在昼犹昏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 游鱼细石猛浪若奔豁然开朗土地平旷D. 泉水激石猛浪若奔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6个,默写出上句或下句。
(不能多选)(6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
(《诗经·蒹葭》)(2)晨兴理荒秽,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3)绿树村边合,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4)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6)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上)期中语 文2023.10学校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中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初三年级开展“舌尖美味,人间烟火——探寻中华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拟定了三个探究专题。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每个专题下的任务。
专题一 天南海北美食丰中国菜有“八大菜系”【甲】即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徽菜、浙菜和湘菜。
你都品尝过吗?鲁菜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犹如___①___的北方汉子;川菜尚滋味,好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就像___②___的魏晋名士;粤菜选料珍奇,用料讲究,配料精巧,宛如___③___的翩翩公子;淮扬菜制作精细,色泽淡雅,口味清鲜平和,就好比的江___④___南女子……“八大菜系”烹调技法各具特色【乙】菜肴口味各有千秋,莫定了中国菜精细、中和、美味、美观、健康的良好基础。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冒号【乙】顿号 B.【甲】冒号 【乙】逗号 C.【甲】逗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顿号2.根据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厚朴中正②文雅脱俗 ③潇洒随性 ④清丽秀美 B.①厚朴中正②潇洒随性 ③文雅脱俗 ④清丽秀美 C.①文雅脱俗②潇洒随性 ③清丽秀美④厚朴中正 D.①清丽秀美 ②厚朴中正 ③潇洒随性 ④文雅脱俗3.学校餐厅推出特色小吃窗口,年级邀请同学们来写推介语。
参考下面的示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吃,为其写一段推介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3分)4.文学兴趣小组研究报告的主题是“美食与诗歌”。
阅读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美食拓宽了诗歌创作的题材,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
还未经时代动荡的杜甫与友人游山林,尝野味,留下的“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诗句,读来让人口舌生津,唇齿留鲜。
“先忧后乐”的__________(人名)写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诗句,感慨来来往往的人们只顾着享受鲈鱼的鲜美,哪里会想到滔滔风浪中渔人捕鱼的风险。
诗人们用生花的妙笔,在美食与文字间架设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传递着悠悠的情思。
(1)《现代汉语词典》中“津”有“唾液”的意思。
根据这一释义,结合语境,下列词语能够口舌生津”的一项是(1分)A.馋涎欲滴B.津津有味C.脍炙人口D.耐人寻味(2)文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一副对联来小结上面文字的内容。
请你帮助补全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上联:杜子美游山林,尝____①____,心悦野趣下联:____②____伫江畔,察人间疾苦,____③____A.①山肴野蔌②范仲淹③先忧后乐B.①自然美味②范仲淹③情系苍生C.①自然美味②柳宗元③先忧后乐D.①山肴野蔌②柳宗元③情系苍生专题三中华饮食智慧多中华饮食文化特别讲究“五味”的调和,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都有其独特的内含和用途。
各种味道要适度搭配,才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
这种对味道的调和,呈现了中国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
“治大国,若烹小鲜”,君主治理国家,与烹煎小鱼的手法是一样的,要有耐心,掌握火候,不宜.翻来覆去乱拆腾。
这样天下人就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中国古人的理念与智慧,在浩瀚无垠的历史星空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5.判断画线词语中的错别字的修改与加点字的读音,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A.“内含”应写为“内涵”B.“拆腾”应写为“折腾”C.“宜”应读为“yì”D.“璀”应读为“cuǐ”6.文段中画线句存在问题,请做出修改。
(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
(共4分)7.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1分)8.亭台楼阁常常成为文人墨客登临远眺、驰骋情思的场所。
崔颢于黄鹤楼观景,“_______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两句诗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失意游子浓浓的乡愁;张岱在湖心亭赏雪,借金陵客之口呼出的“_______③_______”一语,潜藏着深沉绵密的故国之思。
(3分)(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9-10题。
(共6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词前的小序可知,这首词为词人中秋酒醉后抒情遣怀、思念兄弟子由之作。
B.“欲”“恐”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写出了词人向往天上却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起舞弄清影”解释了词人留恋人间的原因:人间歌舞升平,不像天庭清寒孤寂。
D.“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词人以埋怨的口吻,表达了月圆而人难圆的愁苦之情。
10.皎洁的明月照着丙辰中秋夜的苏轼,也照着元丰六年十月十五日夜的苏轼,却引发了苏轼不尽相同的“月下之思”。
结合本词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相关内容,分别说说苏轼借月表达了怎样积极的人生思考。
(4分)(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11-13题。
(共7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甲】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乙】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翼然.临于泉上把酒临.风临.溪而渔如临.大敌B.云归.而岩穴暝吾谁与归.殊途同归.归.心似箭C.山间之.四时何陋之.有心乐之.当之.无愧D.往来而不绝.沿溯阻绝.络绎不绝.恩断义绝.12.虚词“也”在文中出现了21次,却毫无重复冗余之感,让人读来颇有意味。
下面对甲、乙两句中“也”字朗读处理方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解说:句中的“也”字要读得舒缓,延长,应读出作者陶醉于山间四季美景中悠闲自在、快意自得的心境。
【乙】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说:句中的“也”应读出伤感、惆怅的语气,因为同游者难以理解太守之乐,太守忧从中来,难以排遣。
13.根据《醉翁亭记》和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材料一承惠《答苏轼书》,甚佳,今却纳上。
《农具诗》不曾见,恐是忘却将来,今再令去取。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可喜可喜。
(节选自欧阳修《与梅圣俞四十六通》)材料二欧公①下士,近世无比。
作河北转运使,过滑州,访刘義叟②于陋巷中。
義叟时为布衣,未有知者。
公任翰林学士,尝有空头门状③数十纸随身,或见贤士大夫称道人物,必问其所居,书填门状,先往见之,果如所言,则便以延誉④,未尝以位貌骄⑤人也。
(节选自朱弁《曲洧旧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①[欧公]指欧阳修。
②[刘羲叟]北宋天文学家、历法学家,学问广博。
曾屡试不第,后被欧阳修举荐为大理评事。
③[门状]又称名帖,古代交际礼仪中拜谒用的帖子。
④[延誉]传扬声誉。
⑤[骄]宠爱,抬举。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身处忧患时所作,却用一个“___①___”字贯穿全文,可见他能超越个人凄苦,做到与民同乐。
材料一中欧阳修在写给好友梅圣俞的信中,提及读到苏轼《农具诗》赞叹不已,从“___②___”的言语中,足见他能够提携后辈,胸襟宽广。
材料二中欧阳修尽管身居高位,但每闻贤士,都要亲往见之,可见他___③___。
三、名著阅读(5分)14.请以下面《艾青诗选》的两首诗为例,从主要意象选取和主题表达两个角度,探究诗人艾青被称为“土地的歌者”的原因。
(12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
(共7分)材料一2023年暑期是恢复旅游后的第一个暑假。
延续上半年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双增长”的趋势,暑期旅游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6月至8月),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多数景点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1万亿元。
由此可见,2023年___________。
今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7月启动了全国暑期消费季,将其作为“2023消费提振年”六大主题活动之一。
商务部组织各地举办了多种消费促进活动,包括北京“夜京城”、江苏“苏新消费·夏夜生活”、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点活动,持续至8月底暑期结束。
同时,北京、重庆、浙江、广西、湖北等多地均在暑期到来之际推出了暑期消费券。
例如,武汉在8月11日发放了第一批2023年文旅消费券,可用于夜上黄鹤楼、武汉极地海洋公园、琴台大剧院等500余项文旅消费。
表1 2023年暑期旅游相关数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结果这个夏天,一种名为“城市漫步”的旅行方式悄然流行,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荔湾区散步”“小众胡同骑行路线”“特色小博物馆打卡”“寻觅有格调的咖啡厅”……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城市漫步路线和方式五花八门。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或设计好漫步主题和路线出行,或随遇而行、随心而行地“瞎溜达”。
他们用双脚丈量一座城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不同方面去解锁这座城市。
这种新的旅游方式为什么会悄然走红呢?新生代旅游消费群体对体验感和参与感产生了更高需求,传统的旅游路线、固定安排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催生出新的消费模式。
深度游、舒适游、文化游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游玩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