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体育名人的励志小故事三篇_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201X-实用word文档 (4页)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篇一:邓亚萍的故事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
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最新】体育明星名人励志故事3篇-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体育明星名人励志故事3篇你们知道体育明星的背后有怎么样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体育明星名人励志故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体育明星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
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体坛明星的励志故事分享

体坛明星的励志故事分享励志故事1:收获拐弯刘翔少年时,上海市普陀区体校的教练顾宝刚发现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出众,便将他招入名下练习跳高。
刘翔从小就十分好强,练习非常刻苦,成绩提高很快。
但横杆在快速提高一段时间后,再提高却变得困难起来。
刘翔很着急,以为是自己用心不够,就给自己加练,他想用更加刻苦的训练提升自己的成绩。
可一段时间后,横杆的提升高度微乎其微。
顾宝刚找到刘翔,无奈地表示:“你的腿如果再长五厘米就好了。
以你现在的身高最多也就是个亚洲冠军,你好好考虑一下是否放弃跳高刘翔因自身的不足而非常痛苦,但他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在顾宝刚的建议下,他开始改练跨栏。
日复一日,春秋交替,那个不足留下的遗憾沉沉地压在刘翔的心头。
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赛场,刘翔羚羊般跨越一个个横栏,风驰电掣地第一个冲过终点,震惊世界。
电视机前的顾宝刚感慨道:他幸亏矮了五厘米。
励志故事2:永远比第一名更努力全世界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在率领公牛队获得两次三连冠后,毅然决定退出篮坛,因为他已经得到世界上篮球运动史中最多的个人光荣纪录与团队纪录,甚至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体坛运动员。
在退役后,他说:“我成功了!因为我比任何人都努力。
”乔丹不只比任何人都努力,在他已经是最顶峰的时候,他还让自己更努力,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与纪录。
在公牛队练球的时候,他的练习时间比任何人都长,据说他除了睡觉之外,一天只休息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全部练球。
时常看到有的篮球运动员在罚球的时候投不进球,于是,对手就不断运用策略在他身上犯规。
但如果他一天也像乔丹一样只休息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在罚线练球增加自己的准确度,这样持续一年下来,他罚球的能力定会提高。
在美国,有一个卖汽车的业务员总是在他们公司销售成绩排名第一。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第一名?”他回答说:“因为我每个月都设法比第二名多卖一台车子。
”这么简单的一个方法,这样简单的一句回答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成功道理——永远比第一名更努力。
励志人物及其事迹(体育类)

励志人物及其事迹(体育类)1. 姚明背景: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NBA休斯顿火箭队前主力中锋,现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事迹:姚明在篮球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并非一开始就专注于篮球。
据透露,他小时候还练过水球,担任过守门员。
然而,那段经历很短暂,姚明最终还是选择了篮球,并凭借其身高优势和不懈努力,成为了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与努力并重,才能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2. 刘翔背景: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事迹:刘翔最初在跳高领域训练,但由于身高不够出众,教练认为他在跳高方面的发展前景有限。
于是,他转而练习跨栏,并凭借出色的速度和技巧,迅速在跨栏领域崭露头角。
刘翔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证明了在遇到困难时,勇于尝试和改变方向的重要性。
3. 伊辛芭耶娃背景: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撑杆跳高名将,被誉为“撑杆跳高女皇”。
事迹:伊辛芭耶娃小时候练的是体操,并梦想成为体操世界冠军。
然而,随着身高的增长,她在体操领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于是,她转行练习撑杆跳高,并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不懈的努力,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伊辛芭耶娃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改变方向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4. 勒布朗·詹姆士背景: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NBA克利夫兰骑士队和洛杉矶湖人队的前锋,被誉为“天之骄子”。
事迹:勒布朗·詹姆士从小就对篮球和橄榄球充满热情。
在学校里,他最初是美式橄榄球队的一员,并表现出色。
然而,由于一次受伤,他不得不面临选择:要么换位置,要么放弃橄榄球。
最终,他选择了篮球,并凭借出色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NBA的超级巨星。
詹姆士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坚持自己的梦想和选择同样重要。
5. 王家超背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铁人三项、游泳等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体育励志小故事

体育励志小故事【篇一:体育励志小故事】每一个运动员在成长路上都会遇到过很多很值得一提的,那么名人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孙杨孙杨,邦德杰出学员,邦德教育公益形象大使,2012伦敦奥运双冠王他与邦德教育,同样有着梦想,坚持,感恩,他们携手一起,为传递正能量而来!父母眼中的孙杨:聪明,懂事,和父母无话不谈,性格单纯,逐渐成熟父亲孙全洪用两个词描述了儿子孙杨:聪明、懂事。
在父亲眼里,儿子孙杨一直都比较聪明,在体育专业之前,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错。
有一次孙杨在武汉比赛,孙全洪提起: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出了一个歇后语:大热天盖被子,让他猜一个地方名。
结果他马上说捂汗(武汉) 。
这孩子还是比较聪明的,这几天还跟我提起了这件事,呵呵。
我也见过身边很多例子,男孩子到了15、16岁,就到了一个叛逆期。
一般这个时候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在这点上我们孙杨感觉很好,他非常愿意和我们沟通。
他和我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们讲。
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孙杨给人的印象是哭了好几次,孙全洪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2008年绍兴全国冠军赛,当时他觉得练得不错,能和张琳拼拼了,但是没想到张琳发挥得太好,他和张琳差距拉得很大,他挂着银牌哭得一塌糊涂。
另一次是去年的亚运会,400米他是奔着朴泰桓去的,但是没想到差了一点点,后来1500米夺冠他喜极而泣。
他是个单纯的孩子,哭可能是他的一种情感上的宣泄,这点我能理解。
最近两年孙全洪感觉到儿子越来越成熟了:有一次张院长(张亚东)跟我说,你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
自2009年罗马世锦赛后,教练布置任务,他不光想着完成任务,还想着要超额完成。
我也相信他会逐渐成熟起来。
有一次我邀请同事去看我儿子训练,众所周知,他的训练要游2万米,结果同事看一会就不敢看了,想想我也心疼。
孙全洪说: 2003年儿子被选拔到游泳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要求孙杨一定要得什么奖,只是告诉儿子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却没想到儿子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们也很欣慰!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2:郭晶晶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优质】体育名人孙杨的励志故事-范文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体育名人孙杨的励志故事孙杨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可以一个人报那么多项,而且每个项目都具备冲金的实力。
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名人孙杨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本文!孙杨,邦德教育杰出学员,邦德教育公益形象大使,201X伦敦奥运双冠王他与邦德教育,同样有着“梦想,坚持,感恩”,他们携手一起,为传递正能量而来!父母眼中的孙杨:聪明,懂事,和父母无话不谈,性格单纯,逐渐成熟父亲孙全洪用两个词描述了儿子孙杨:聪明、懂事。
在父亲眼里,儿子孙杨一直都比较聪明,在决定体育专业之前,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错。
有一次孙杨在武汉比赛,孙全洪提起:“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出了一个歇后语:大热天盖被子,让他猜一个地方名。
结果他马上说‘捂汗(武汉)’。
这孩子还是比较聪明的,这几天还跟我提起了这件事,呵呵。
”“我也见过身边很多例子,男孩子到了15、16岁,就到了一个叛逆期。
一般这个时候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在这点上我们孙杨感觉很好,他非常愿意和我们沟通。
他和我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们讲。
”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孙杨给人的印象是哭了好几次,孙全洪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201X年绍兴全国游泳冠军赛,当时他觉得练得不错,能和张琳拼拼了,但是没想到张琳发挥得太好,他和张琳差距拉得很大,他挂着银牌哭得一塌糊涂。
另一次是去年的亚运会,400米他是奔着朴泰桓去的,但是没想到差了一点点,后来1500米夺冠他喜极而泣。
他是个单纯的孩子,哭可能是他的一种情感上的宣泄,这点我能理解。
”最近两年孙全洪感觉到儿子越来越成熟了:“有一次张院长(张亚东)跟我说,‘你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心理健康。
’自201X年罗马世锦赛后,教练布置任务,他不光想着完成任务,还想着要超额完成。
我也相信他会逐渐成熟起来。
2018-2019-体坛风云人物名人故事-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体坛风云人物名人故事体育竞技是一场残酷的比拼,大多数体育风云人物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无法想象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位体坛风云人物成功背后的故事,欢迎阅读。
郭晶晶成功背后的故事郭晶晶曾在保定乐凯小学度过五年时光。
那时候郭晶晶进了跳水队。
一开始,郭晶晶的膝盖到脚尖伸不直,腿特别硬。
为了练韧带,坐老虎凳。
一次练习,郭晶晶腿骨摔裂,按理该回家休养。
但教练李芳怕回去“心散了”,因为她觉得郭晶晶性格外向,训练不专心,需要不断提醒。
因此,李芳让郭晶晶在游泳馆吃住,边养伤边观察别人训练,主要是把心收拢。
那段时间,郭晶晶就躺在小木床上,腿上绑着夹板。
一边养伤,一边看队员训练,听教练讲话。
即使在游泳馆养伤,她晚上照样做作业。
郭晶晶边学习边训练,每天都能完成作业。
这曾让班主任吴薇很奇怪,问她什么时候完成的。
郭晶晶说是利用休息的时候。
中午,还有下午训练结束后到吃晚饭前都是做作业的时间。
实在写不完,就在厕所写,因为宿舍到时间就要关灯。
对此,郭晶晶的姥姥很自豪,说,“我们家晶晶是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跳水,一个脑子学习。
”1996年奥运会后,郭晶晶训练时又摔坏腿,开放性骨折。
据时任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于芬回忆,训练时,一名广东队的教练开灯。
他准备开右边灯,结果关了左边灯。
当时郭晶晶正起跳,在半空中一下看不见,踩歪了。
于是骨折。
这是一次相当大的打击。
在北京看病,按常规处理是要打钢钉,一年后再取出。
对于运动员来说,多做手术会影响训练。
于是采取保守治疗,打着石膏的郭晶晶回到河北。
摔坏腿是1996年12月,第二年10月是全运会。
选择保守治疗的郭晶晶,花5个多月时间慢慢愈合。
等腿好了,离全运会也只有5个月了。
养伤期间,她身高长了5公分,体重增加20斤,而且腿很细。
伤好了,接下来是魔鬼训练,每天6点起床,练习到8点,再吃早餐。
体育明星励志故事精选

体育明星励志故事精选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
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
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
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体育明星励志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体育明星励志故事篇一:李宁带伤比赛夺金牌在奥运会上连夺3块金牌的李宁是带伤参加比赛的。
1984年5月,严重的伤痛使他放弃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体操赛。
奥运会临近,伤痛稍有好转,他就参加练习,去洛杉矶后,有一天做双杠后滚翻直倒立拉臂时,一使劲,胸肌拉伤了,肩背也受伤,痛得他痉挛抽搐,攥紧拳头。
可他瞒着教练,暗暗发誓:“拼吧,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俺也认了!”就列样,李宁不仅靠他的体力、技术,还靠他的坚强意志夺得了3块金牌。
分析:金牌是重要的,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精神。
体育场上最感动人们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话题:“最重的金牌”“精神无价”。
体育明星励志故事篇二:刘易斯威震洛杉矶奥运会和汉城奥运会的世界最著名的短跑名将刘易斯,小时候个子比同龄儿童要小,常被人嘲笑为发育不全。
他体育成绩也很差。
15 岁时急剧发育,不到两个月长高了三吋多,他欣喜若狂。
不料灾难同时来临,他的膝关节比普通人大了近一倍。
一位有经验的骨科大夫说,他患了一种顽症,搞不好要瘫痪。
很久一段时间,刘易斯彼病痛折磨,整天胡思乱想。
父母、亲朋好友和医生鼓励他振作起来,他也渐渐地树立起战胜病痛的信心。
后来他勇敢地忍受了治疗的痛楚和艰难。
伤痛全好后,刘易斯开始练习田径。
一年后,便向人们展示了超群的才能。
体育明星励志故事篇三:C罗与足球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来自葡萄牙的大西洋美丽海岛马德拉岛。
和与他名字差不多的两位巴西球星罗纳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一样,C罗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父亲迪尼斯·阿贝罗是个花匠,同时在一家小型俱乐部里管理设配,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体育名人的励志小故事三篇_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
201X
体育名人的励志小故事三篇,在体育界有很多很正能量的关于体育界名人
的励志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去看看的,那么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下
面是Vanky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201X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体育名人的励志小故事三篇_体育界名人励志故
事201X
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篇1:乔治-福尔曼传奇
1973年,乔治·福尔曼25岁生日那天,把弗雷泽——阿里最头疼的对手——两回合轰倒了六次,裁判中止比赛,让福尔曼成为了WBC和WBA拳王。
那
时他承认自己练拳击只是偶然:“我看了阿里和弗雷泽那次拳王争霸赛,觉得
拳击真是如此美妙,于是开始练这个了”。
后来的故事天下皆知:1974年,他在拳击史上最着名的传奇“丛林之战”
里被阿里打倒,成就了阿里最经典之战。
但是……这还不是结局。
1977年福尔曼退役去当了牧师,由凶猛的怪物变成了上帝的使者……十年
后他复出,以近四十高龄重新开始和年轻人们打拳击。
他已经失却了年轻时的
凶猛,只是不动如山的挨着对手的拳头,继续着自己回合间不坐下休息的习惯,然后——
1994年,他一拳打倒了米切尔·穆勒,获得WBA、IBF拳王。
距离他击倒
弗雷泽已将近22年,他45岁。
他最后一场拳赛时,将近49岁了。
败给布里格斯后他才彻底退役,但无所
谓了:45岁成为重量级拳王已经成为历史,无可更改。
如果还需要加一句的话,那就是:他职业生涯输过5场,但其中4场,他都撑到了12回合结束,像一头
大象一样魁梧。
哪怕在他40岁之后,他依然不动如山。
在他漫长历史上,只被
穆罕默德·阿里一个人击倒过。
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篇2: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
场上大显身手。
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
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
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
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
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
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
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
敞开。
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
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
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
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
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
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
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
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
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为了训练
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
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
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
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
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
层纱布接着练。
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
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篇3:郭晶晶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
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
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
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
到跳
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
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
于芬看上了。
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
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
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
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
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
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
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
晶晶的实力所在。
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
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
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
子跳板上的霸业。
201X年世锦赛、201X年世界杯、201X年世锦赛,每年跳水
最高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
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
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
颗平常心。
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
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
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
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
出
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体育名人的励志小故事相关文章:
1. 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
2. 体育界名人励志故事
3.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5个
4.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精选
5.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
6. 名人奋斗励志故事5篇
7.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