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ppt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

两个意义基本相同,但还有差 别的同义词的差别体现在:
理性意义方面:两个同义词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以 有所不同,如: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 文化,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修饰可数名词,
附加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励——怂恿 风格色彩不同,如口语—书面语:生日—诞辰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大—小、多—少。
三、反义关系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在同一个范围中的反义,如:黑、白属于颜色范围的反义,多、少属于数量范围的反义。这种 反义关系里往往可以加入别的成员,如:大、小中可以有“中”,热、冷中有“温、凉”。
非此即彼的反义,如男—女,正—反、整体—局部。这种反义关系里不能加入别的成员。
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p.135
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
同义词中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 微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言内意外: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等,都很注 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 外”来概括。
“言不尽意”与“言内意外”的关系:言内意外包括言不尽意,言内意外既是消 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言不尽意的消极结果就是使人们不得不言内意外),也 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有了言不尽意,人们往往利用言内意外进行积极 的语言表达,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 教学课件

C、地域方言词: 来源于特定地域的方言词→共同语吸收:搞;名堂;蹩脚 仅存在于特定地域的方言词→方言词 D、社会方言词:不同阶级、阶层、社会行业或集团的人经常使 用的词。 行业词语:特别是专业术语(数学:加减乘除;物理:摩擦、正 极;工业:定额、指标;语言:音位) 隐语/黑话:某些社会集团为了掩饰活动而使用的一种语言。
如:“人”“树”——名词,作主语、宾语
3、附加意义/色彩意义/附属意义
理性意义以外的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它是附着在理性意义之上的语义内容,通常体现语言单位的 某种倾向、韵味、格调等方面的意义。
常见的附加意义有:感情意义、形象意义和风格意义。
(1)感情意义:语义中所包括的语言社团对客观对象 所作的主观评价或态度方面的内容。
2、一般词汇:除去基本词汇之外的内容。
一般词汇的特点:变化快,不稳定;非常用性;灵活性;
时间短。
一般词汇的内容:一般词汇的内容丰富,容量大,很复
杂,包括古语词、新词、地域方言词、社会方言词和外 来词。
A、古语词:古代流传下来(古代流行)现在口头交际 中一般不再使用(或不常用)的词。 历史词汇:古代用,现在不用。宰相、皇帝、宫殿 文言词汇:古代常用,现在为了增强文雅色彩重新启用。 怎奈、荣任、若干、令尊 书面词汇:古代常用,现在沿用。固有词,但使用不普 遍。 苍穹、鼻祖、造诣、徜徉、白皙、卫冕 B、新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新产生不久的词→不 稳固 下海、知识产权、按揭、炒股、软件、硬件、 生造词、仿造词不是新词。体坛、文坛、足坛、乒坛→ 排坛、操坛
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
(1)成语: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结构的 定型化 特点:
A、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改变增删。黄粱一梦 B、意义的整体性:不等于单个词义的相加。两面三刀 C、语法作用相当于词。充当一个句子成分。 有时候约定俗成,可以改变→拔(揠)苗助长、知难而 进(退)
语言学纲要讲义.ppt

(3)语言的相对性(Linguistic relativity) 山/mountain hill 江、河/river 语言符号所指的任意性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为什么用符号来交际? 符号的定义(参见邢吴P3)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符号和征候的区别
1.思维能力 思维方式 2.语言符号所指、语法的多样性
3.Sapir-Whorf hypothesis(胡P239-246) (1)人必须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语言好比一层过滤膜,不会
原原本本的反映现实;语言会影响和控制人的思维。
(2)语言决定思维(Linguistic determinism) 语义 :颜色 亲属称谓;语法:时体
普通话的sh [ ] \r[Z]是否是一对清浊对立的音?
一般情况下,r的摩擦很轻微,甚至完全没有摩擦,是典型的 浊通音[}]。过去一般用[Z]来描写这个音,并不十分恰当。 所以,r不是和sh对立的浊擦音。
英语中有舌尖通音[]和舌尖闪音[R],例如
第五节 音位(参看邢吴版P82-91)
一、对立和互补 是否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 二、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位的定义(邢吴版P82) 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被归纳为同一个音
四、思维离不开语言的考古学证据(胡壮麟P238) 1750000年前到10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简单的工
具没有进展;100000年前,飞越性的发展,精细 的石器和骨制工具。10万年前产生了真正的语言。 五、聋哑人的思维
抽象思维需要物质形式,视觉、触觉、动觉均可 充当,声音是最重要的。
六、思维和语言
逊的区别特征理论:12对区别特征。 定义(参看两种教科书) 二、聚合群 音位系统性的表现:聚合群平行、对称;具有相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语义学 语言学课件(共45张PPT)

• 义素分析法的缺乏(quēfá): • 第一,主观色彩较浓。例如: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 第二,义素数量较多。 • 第三,缺乏周遍性。只适合于局部(júbù)实
词,很难对全部实词做义素分析。比方, 打、搞、为、爱、恨等等。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三 语义的聚合(jùhé)
第二十二页,共45页。
动词(dòngcí)模式〔例3〕
• 炒: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反复翻动使熟或使干。 • 熘:烹调方法,把菜肴油炸、水煮或清蒸后,参加用作料、淀粉等调好的卤汁,
使卤汁均匀(jūnyún)地裹在菜肴上并加热。 • 炸:把食物放在沸油里使熟。 • 煎: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少量的油里炸到外表变黄。 • {炒}=[-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 {熘}=[-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 {炸}=[-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 {煎}=[-用水、-u)及其分析
• 1、定义:述谓结构,是指由一个谓词和假设干 谓项组成。谓词是句义的核心成分,一般(yībān) 就是句子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 2、谓词类型:根据谓词需带谓项〔一般(yībān) 只包括施事、受事、结果、与事,不包括时间、 处所、工具等〕的数目,谓词可以分为
第三页,共45页。
• 2. 事物的非重要属性及对它的理性评价。比 方:
• ①木头 • 无灵性 • ②石头 • 不通人情 • ③家 • 温馨 • ④妇女(fùnǚ) • 柔弱
第四页,共45页。
• 3. 理据义。比方汉语的“青蛙〞又叫“田 鸡、水鸡(shuǐ jī)、长股〞等。再来看向日 葵:
• 汉语的“向日葵〞:是“朝向+太阳+葵花 〞
《语言学纲要》课件

研究方法:观察、 实验、调查、分 析
研究内容:语言 结构、语言使用 、语言变化
应用领域:语言 教学、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研 究语言与认知的 关系
研究方法:实验、 观察、访谈、问 卷等
研究内容:语言 结构、语言功能 、语言使用等
研究目的:揭示 语言与认知的关 系,为语言教学 提供理论支持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语用 结构,包括语境、语用关 系、语用策略等
03
语言的要素
语音
语音的性质:具有物理属性 和社会属性
语音的定义:语言的声音形 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的构成:音素、音节、 重音、语调等
语音的功能:传递信息,表 达情感,实现交际
词汇
词汇的定义: 词汇是语言中 词的总和,是 语言的基本单
07
语言学研究方法
传统语言学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语言 的历史发展,探究语言演变规律
功能主义法:研究语言在社会交 往中的作用和功能
添加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构主义法:分析语言的结构, 揭示语言内在规律
认知语言学法:从认知心理学的 角度研究语言理解和生成过程
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反映了文化的特点和 价值观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 互促进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社会文化影响语言的形成和发 展
社会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传 播
社会文化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功 能
社会文化影响语言的变异和演 变
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和传 播工具
位
词汇的分类: 名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 介词、连词等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语义和语用)【圣才出品】

第5章语义和语用5.1 复习笔记一、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词汇和词义的研究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是语义研究的主体。
1.含义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词汇的分类(1)基本词汇①定义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
基本词汇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且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②主要特点a.全民常用性;b.稳固性;c.构词能力强;d.使用频率高。
(2)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的主要特点为: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比较弱。
【名师点拨】基本词汇的概念和特点是本章的重要概念,经常出现在各校的考研真题中,且考查方式十分灵活,因此需要考生灵活掌握。
同时,需重视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是词的“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此外,词汇意义还包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意义相关的意义。
1.概念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词具有指称某类现实现象的功能,就在于它是作为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体,具有说这种语言的人共同认可的概念义(人们心理中的现实映像)和特定的语音形式。
2.其他意义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
(1)感情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terglass(玻璃水杯)、waterhead(水源)
waterline(水线)、watermark(水印)
眼-眼镜、眼前、眼眉、眼线、顺眼、刺眼、眼袋
这就是语言中高频词最前面的部分以单音词为主的原因。
-
4
2.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之外的词汇属于一般词汇。特点是: 不是全民常用;
或者虽然在短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容易发生变化;构
-
7
词义的形成和词义的组合的过程正好相反:从特殊到一般,从一 般到特殊。如多义词虽然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只适用 一个义项。
a.这本书人手一册。(每人)
b.小明已经长大成人。(成年人)
c.人是高等动物。(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d.这是给人捎的东西。(别人)
e.他人很好。(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
牛、羊、马、酒、日、月、见、大、小”
-
3
C.能产性:构词能力强,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大多是一个词根构成,意义重要,容易成为构造新词的基干。 要注意的是,基本词汇中的词在参与构词时一般要由词降格为 语素。如:
water-watercourse(水渠)、waterer(给水器)
waterfall(瀑布)、watergate(水门)、
转喻有以下几种类型:
工具—使用者:“笔杆子”指“写作者”;“便衣”指“穿着 便衣执
行任务的军人、警察
材料—制成物:pen原义“羽毛”,后指“羽毛做成的笔”, 现泛
指“笔”。
产地—产品:“茅台”是镇名,现在更多指该镇出的酒。
地点—机构:“白宫”指“美国总统府”,又指“ 美国政
-
11
有的转喻有特定的出处: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古稀 泰山 东床
另一个层次是语用学研究的内容,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涉 及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例如“同学们都来 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所处的语境等等外部条件的不同都 会影响意思的表达。这一层次的意义是语言外部的意义。
-
1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词汇和词义的研究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是语义研究的主体。 词汇的范围大于词的范围。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包括: 词、成语、表专名凝固词组、俗语、惯用性词组等,因此叫 “语汇”更合适,本书依然采用传统的术语——词汇。
词的派生不止以上两种方法: a.特指:“喜事”:一切高兴的事。现特指结婚。 b.谐音法:“二百五”“半封(半疯)”、“气管炎-妻管严”
“床头柜-床头跪”
-
12
练习:
下列句子通过隐喻产生的派生意义是哪些?通过换喻(转喻) 产生的派生义是哪些? 1.你不要背着这么沉重的思想包袱。 2.他正处于事业的巅峰状态。 3.由于家里穷,他没有念过一天书。 4.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5.对于语言学研究,我才刚刚入门。
似而功用不同的其他新生事物,“飞碟”、“光碟”
入门:“进门”(尚未登堂入室),后来指结构关系相似的
“学习的开始阶段”,
window:窗户、出口。获得信息的渠道。计算机桌面操作 系统。
包袱:包裹。负担。
-
10
b.转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也 即人们由现象甲总是可以找到现象乙。(借代)
第五章 语义和语 用
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语义学研究的内容,指语句及其组成单位所具有的惯 常意义,即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例如: “同学们都来了。”它的语义就是“同学”、“都”、“来”、 “了”等意义的叠加,同时表明动-名之间的关系。这一层次的意义 也叫语言内部意义或狭义的语言意义。
-
5
二、词的词汇意义
词的意义包括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两个方面。 语法意义: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如语法范畴“性”、“数”、 “格”,词类配列的语法意义“支配”、“修饰”等。 词汇意义:是语义研究的基础。包括“概念意义”(也称作 “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还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 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词义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
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对词义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为;为达到交际目
-
8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1.多义词(一个词有多个意义,意义之间有联系)
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它是这个词产生其 他意义的基础。
派生义:指一个词由本义衍生出来的后起意义。(引申义)
中心义:是从共时来看最常用的意义,是离开上下文人们就
能知道的那个意义。
兵:本义是“兵器”、“武器”,短兵相接
派生义:战士;战争、军事。
中心义:战士
-
9
2.派生的途径——引申
引申有两种方式:隐喻和转喻
a.隐喻:隐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比喻)
一般是具体-抽象 例如:
碟:一种“圆形、较浅的盛食物的器皿”后来用来指外形相
-
6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的特点)
词义的重要特点是概括性,具体表现在: 1.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一般性。
a.可以利用必要的手段表达对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认识。如汉语用复 合词和词组来表示对事物进一步分类或直指某一个体。
鸟-海鸟-蜂鸟-鸵鸟,南美洲的蜂鸟,那一只蜂鸟。 b.典型样本和非典型样本。 “麻雀”是“鸟”指称范围内的典型样本,“鸵鸟”则是非典型的。 2.词义的模糊性 边界模糊,内核清晰。 科学术语没有模糊性 3.对于具体语言社团而言具有全民性
-
2
词汇的构成
1.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它们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 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作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
a.全民常用性 是一个语言社团日常生活交际中经常、普遍使用的词,表示 最常见的现实现象和基本概念。如:水、衣服、走、大
b.稳固性
大多是自古就有世代沿用,较少发生变化。如甲骨文中就有”
词能力不强甚至没有构词能力。
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包括:
a.新词,如“创业板”、“幸福指数”、“知识经济”
b.古词,如“若干”、“吾辈”、“屹立”
c.外来词,如“克隆”、“桑拿”、“CT”
d.行业用语,如“印张”、“主语”、“制片人”
e.科技术语,如“函数”、“微分”
f.方言俚语,如“肥仔”、“妹子”
隐喻:1.2.5
换喻:4
-
13
3.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