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掉功率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光模块发光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功率不稳定会导致OLT不能发现ONU

光模块发光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功率不稳定会导致OLT不能发现ONU

一台OLT一块业务板下的0/0/2光口不能发现下挂ONU1、采用分段定位的方法,将可能出现问题点分为三段:OLT,光路,ONU。

2、OLT其他业务板工作正常,问题单板下的其他端口工作正常。

排除OLT故障
和业务单板故障。

3、更换0/0/2端口下的ONU,仍不能被发现。

排除ONU故障。

4、将0/0/2端口和其他正常端口倒换,两端口下均能发现ONU。

因为ONU放在
下面的乡镇,光传输质量与OLT与ONU之间的距离有关系,此时怀疑是光路问题。

5、在0/0/2口光线下加-15dB的光衰,测量光功率在-11dB与-12dB之间变动,波动在1dB左右,单从光功率上看属于正常值范围。

6、观察一端时间后发现,虽然倒换端口后,0/0/2光口下可以发现ONU,但是ONU不稳定,时上时下。

7、重新测量0/0/2口光功率,光功率变化极大,确定为可插拔光模块问题。

由于0/0/2口下的光模块异常,导致端口下ONU不能被发现。

由于该OLT需要扩容业务板,因此将0/0/2口下的数据换到扩容后的业务板上,故障恢复。

1、该问题虽然只是光模块异常,但定位时花费了较长时间,原因在于倒换光口
后ONU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被正常发现。

2、故障恢复后又测量了其他端口的发光功率,正常端口的光功率非常稳定,变
化在0.01dB到0.1dB之间。

3、尽管测量0/0/2端口时,发光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光功率不稳定造成了ONU不能被发现,此时光模块已经存在问题。

4、类似问题发生时,排除OLT和ONU故障后,可首先测量端口光功率,有功率
不稳定现象的可以更换光模块查看故障是否能够恢复。

光功率故障处理经验总结

光功率故障处理经验总结

光功率故障处理经验总结故障处理操作经验总结一、故障处理经常遇到的问题汇总及分析故障处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收光功率过低、收光功率过高、收无光、法兰头损坏、设备尾纤损坏、成端尾纤损坏、拔错纤、备品备件准备不足等,发生各种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下:1、收光功率过低造成收光功率过低的原因包括:调纤操作时有任何一端机房对设备尾纤头清洁不净或未清洗就直接应急跳纤;设备尾纤弯曲半径过小;设备尾纤没有准确插到位,造成耦合不好;成端内盒连接法兰头的成端尾纤头没有清洗干净;成端内盒连接法兰头的成端尾纤损坏;设备纤与法兰头(FC头)耦合时拧得过紧;备用路由的ODF法兰头(FC 头)损坏;法兰头(FC头)内有灰尘;设备尾纤损坏;备用路由纤芯衰耗偏大等。

2、收光功率过高造成收光功率过高的原因包括:备用路由比在用路由长度大大减少,而未加衰耗器;备用路由的纤芯衰耗比在用路由衰耗大大减少;原路由ODF上有衰减器,备用路由上未加衰减器。

3、收无光造成收无光的原因包括:调纤操作时调错备用路由;对备用路由ODF位置弄错,设备尾纤插错位置(例如调纤时某系统要调至备用路由第7、8芯,而调纤人员看错ODF位置,插到了第8、9芯,造成该系统收无光);两端机房设备纤收发误调(多数是由于设备纤的标签错误引起);法兰头损坏等。

4、法兰头(FC头)损坏,法兰头(FC头)内有灰尘造成法兰头(FC头)损坏的原因包括:调纤操作时拔插设备纤操作不当过度用力挤压损伤法兰头内的环状瓷片;平时对备用纤芯测试频繁,在机房的测试人员为了求快而导致测试纤拔插位置不准确,用力不当导致压损伤法兰头内的环状瓷片;经过频繁的纤芯测试会造成法兰头(FC头)内积有灰尘等。

5、设备尾纤损坏造成设备尾纤损坏的原因包括:设备纤清洁不净或未清洁,尾纤头端面有灰尘,造成设备纤与ODF成端法兰头耦合不佳,设备发光过强烧坏设备纤端面;连接ODF成端法兰头的成端尾纤头端面有灰尘,造成造成设备纤与ODF成端法兰头耦合不佳而烧坏设备纤。

光模块收发光功率范围

光模块收发光功率范围

深圳光路部分光模块的收发光功率范围速查表1、1000M-SFP属性(GigabitEthernet类型)
2、10G XFP光模块属性(GigabitEthernet类型)
属性描述
光纤类型多模单模单模单模
3、10G XFP光模块属性(POS类型)
属性描述
传输距离10km 40km 80km 中心波长850nm 1310nm 1550nm 1550nm 最小发送光功率–––0dBm 最大发送光功率––
接收灵敏度––––过载光功率–––光纤类型多模单模单模单模
1、正常情况
<ShenZhen_SR8805>dis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1/4 GigabitEthernet2/1/4 transceiver diagnostic information:
Current diagnostic parameters:
Temp.(°C) Voltage(V) Bias(mA) RX power(dBM) TX power(dBM)
39
2、异常情况
产品种类已扩大到包括CWDM粗波分/DWDM密集波混合传输设备、集成接入设备、协议转换器、三层交换机、光纤收发器、ONU、光模块、分路器、交接箱、熔纤盘、尾纤、法兰、衰减器无源波分复用器件等在内的十多个系列。

classb+光模块的接收功率范围

classb+光模块的接收功率范围

classb+光模块的接收功率范围
光模块的接收功率范围是指可以正常接收光信号的功率范围。

一般来说,光模块的接收功率范围由最小接收功率和最大接收功率两个参数来表示。

最小接收功率是指能够正常接收和解调出有效数据的最低光功率,一般以dBm或uW为单位。

当接收功率低于最小接收功
率时,光模块可能无法正常接收和解调出有效数据,信号质量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最大接收功率是指光模块能够承受的最大输入光功率,一般也以dBm或uW为单位。

当接收功率超过最大接收功率时,光
模块可能会发生损坏或失效。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光模块的具体规格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和传输距离,以确保光模块在其接收功率范围内正常工作。

光模块仿真分析报告

光模块仿真分析报告

光电模块热设计摘要:热设计是航天电子产品结构设计中的难题。

文中基于Icepak仿真软件,针对光电模块的空间工作环境和内部元器件热耗分布情况,建立热分析模型,评估了元器件在指定散热条件下的工作情况,分析模块内部敏感元器件的温度参数,并在仿真的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块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大热耗器件紧贴均热板技术的结构设计,验证了光电模块热设计的合理性,为其他航天电子产品热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0引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功率芯片等大功能模块日趋复杂,而功耗却越来越高,致使电子设备和组件的热流密度急剧增大。

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5%的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是由于结构设计时散热系统不良所产生的。

因此,电子产品热设计是系统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散热设计能有效改善电子设备和组件的工作环境,减少故障率。

基于航天领域的电子产品使用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其小体积、轻重量、可高靠性的严格指标要求,在系统结构设计时考虑热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结构热设计主要基于三种基本的热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及辐射。

三种热量传递方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两种方式出现或者三种方式同时出现。

当前,已经成功应用于结构系统热设计的散热控制方法有:液冷散热、风冷散热、喷雾散热、相变散热等[3]。

对于航天电子设备来说,在空间高真空环境中,由于不存在对流散热方式,因此,只考虑传导传热和辐射传热两种散热方式。

空间用光电模块内部由于激光器和控制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额外的热量,聚集的热量使光电模块内部工作温度不断升高,超过了元器件的额定温度,高温会影响内部温度敏感器件激光器和芯片的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激光器发射波长红移、阈值电流增加、以及模式不稳等现象,从而影响整个传输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真空环境中的热功率密度较高的光电子产品,采取合适的热控措施,合理布置元器件和设计散热系统,对于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变得非常关键。

光模块功率指标

光模块功率指标

光模块功率指标光模块功率指标(也称为光衰)是光通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衡量光模块的输出功率。

在光纤通信中,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输出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通信距离。

因此,光模块功率指标对于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非常关键。

光模块电导领域的一个主要功率指标是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是指一个特定时间段内的光输出功率的平均值。

典型的单位是毫瓦(mW)。

平均功率是对光模块的整体性能的总体评估,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光模块之间的性能差异。

另一个重要的功率指标是峰值功率。

峰值功率是指输出功率的最大值。

在一些应用中,需要短时间内传输高功率的光信号,这时峰值功率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峰值功率通常比平均功率要高很多,因此需要特殊的设计和监控来保证光模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模块功率衰减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逐渐减弱的现象。

光模块功率衰减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表示,一种是单位长度的功率衰减,典型的单位是dB/km;另一种是指整个传输链路上的总功率衰减,典型单位是dB。

光模块功率衰减的主要原因包括光纤本身的衰减、光连接器的衰减以及其他衰减源(如弯曲、插损等)。

除了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光模块功率指标还包括一些其他参数。

例如,光模块的输出功率稳定性是指在特定的工作条件下,光模块输出功率的波动范围。

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对于保证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另一个指标是光模块的功率控制能力。

光模块应该具备自动功率控制的功能,以便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自动调节输出功率,以保持在光纤上的光功率适当且稳定。

总之,光模块功率指标是衡量光模块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光模块的平均功率、峰值功率、功率衰减、输出功率稳定性和功率控制能力等指标都对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和选择光模块时,需要仔细考虑这些指标,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并提高系统性能。

光模块在饱和下使用损伤的具体原因

光模块在饱和下使用损伤的具体原因

光模块在饱和下使用损伤的具体原因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光模块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输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网络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光模块在工作中经常承受高频、大功率的光信号,因此容易受到损伤。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模块在饱和状态下使用损伤的具体原因,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 激光器寿命有限激光器是光模块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其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在光模块长时间工作时,激光器容易受到高温、电流过大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其势能损伤和光电性能下降,最终失去工作能力。

2. 饱和状态下受损在饱和状态下工作是光模块的常态,但同时也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光模块承受过大的输入功率时,激光器电流过载,导致激光器频繁调谐,长时间处于高功率状态下,加速激光器老化,出现斑点和退化现象,从而导致损伤。

3. 温度过高光模块的工作环境经常处于高温状态下,这对激光器和其他组件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激光器因为受热膨胀,容易引起光功率下降,光谱漂移等问题,甚至发生脱附、断裂等严重问题,这也是光模块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4. 防尘效果不佳光模块中的激光器等器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灰尘的容忍度较低。

长期工作下,光模块可能受到环境灰尘的影响,进而导致激光器出现散斑、耦合损伤,从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5. 光纤连接不良光模块在传输信号时,需要通过光纤进行连接,而光纤连接不良会导致光信号的损失加大,从而使得光模块需要更大的功率进行传输,这样就容易导致激光器等器件过载而损伤。

6. 视觉容易疲劳光模块在工作状态下会发出强光,而人眼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对人体造成损伤。

因此在使用光模块时应尽量避免人眼直视光源,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光模块在饱和状态下使用损伤的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激光器寿命有限、饱和状态下受损、温度过高、防尘效果不佳、光纤连接不良和视觉容易疲劳等多方面因素。

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需要加强光模块的维护和保养,合理控制光模块的输入功率和工作温度,提高光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障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

常用光模块的收发光功率范围速查

常用光模块的收发光功率范围速查

常用光模块的收发光功率范围速查表
1、1000M-SFP属性(GigabitEthernet类型)
2、10G XFP光模块属性(GigabitEthernet类型)
3、10G XFP光模块属性(POS类型)
1、正常情况
<GanZhou_SR8805>dis transceiver diagnosis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1/4 GigabitEthernet2/1/4 transceiver diagnostic information:
Current diagnostic parameters:
Temp.(°C) Voltage(V) Bias(mA) RX power(dBM) TX power(dBM)
39 3.35 17.16 -15.48 -5.62
2、异常情况
制度说明
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

“制度”之所以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

只有通过执行的过程制度才成为现实的制度,就像是一把标尺,如果没有被用来划线、测量,它将无异于普通的木条或钢板,只能是可能性的标尺,而不是现实的标尺。

制度亦并非单纯的规则条文,规则条文是死板的,静态的,而制度是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的,动态的,而且是操作灵活,时常变化的。

是执行力将规则条文由静态转变为了动态,赋予了其能动性,使其在执行中得以实现其约束作用,证明了自己的规范、调节能力,从而得以被人们遵守,才真正成为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对象为装配体 1
日期: 2012 年 9 月 26 日 设计员: Solidworks 算例名称:算例 1 分析类型:静态
说明
在跳线插入模块过程中,因插芯与跳线不可能完全同轴,为了 能与跳线同轴,那么跳线或插芯就需要做一定的位置调整,所 以跳线插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而这个摩擦力就来源 于跳线对插芯的径向推力。在模块中光器件因管脚焊接后固定 不动,故而要做位置调整,唯有光器件自身产生一定变形。本 模拟基于此假设而做出算例分析,以检验模块中光器件不同的 连接方式对变形影响,从而优化模块结构。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1
PDF pdfFactory

假设
管脚与 PCB 焊接面为固定面,不发生变形
模型信息
实体 <L_MdInf_SldBd_Nm/>
旋转 1
模型名称: 装配体 1 当前配置: 物料号<按加工>
单位
N
反作用力矩
选择组
整个模型
单位
N-m
总和 X
-10.0008
总和 X
0
总和 Y
0.00345771
总和 Z
0.000301138
合力
10.0008
总和 Y
0
总和 Z
0
合力
0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L_MdIn_ShlBd_Fr/> <L_MdInf_ShlBd_VolProp/> <L_MdInf_CompBd_Props/> <L_MdIn_BmBd_Fr/> <L_MdInf_BmBd_VolProp/>
<L_MdIn_ShlBd_DtMd/> <L_MdIn_BmBd_DtMd/>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零部件
SolidBody 1(旋转 1)(装配体 1)
载荷和夹具
夹具名称
夹具图像
固定-1
合力
零部件 反作用力(N) 反力矩(N-m)
载荷名称
X -10.0008
0
装入图象
力-1
夹具细节
实体: 9 面 类型: 固定
Y 0.00345771
0
Z 0.000301138
0
合力 10.0008
0
载荷细节
实体: 参考: 类型:
实体网格 基于曲率的网格 4点 0.882188 mm 0.176438 mm 高
820371 556446 34.408 99.3 0.0356 0 00:00:34 V-PC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视为 实体
容积属性
质量:0.0041206 kg 体积:5.15076e-007 m^3
密度:8000 kg/m^3 重量:0.0403819 N
文档路径/修改日期
F:\SAD0000054OSA+V1.0-OA58000093\
装配体 1.SLDPRT Sep 25 17:28:08 2012
<L_MdInf_ShlBd_Nm/> <L_MdInf_CpBd_Nm/> <L_MdInf_BmBd_Nm/>
算例 1 静态 实体网格 打开 包括温度载荷 298 Kelvin 关闭 FFEPlus 关闭 关闭 关闭 更精确(较慢) 关闭 打开 打开 5.000000e-002 关闭 SolidWorks 文档 (F:\SAD0000054-OSA+V1.0OA58000093)
单位
单位系统: 长度/位移 温度 角速度 压强/应力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8
PDF pdfFactory

结论
下图指示收发端硬链接和径向力施加方式及位置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7
PDF pdfFactory

横梁
无数据
算例结果
名称
位移 1
类型
URES:合位移
最小
4.39517e-009 mm 节: 5257
最大
0.00239918 mm 节: 523
装配体 1-算例 1-位移-位移 1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11
PDF pdfFactory

6
PDF pdfFactory

网格控制信息: 网格控制名称
控制-1
网格控制图像
控制-2
网格控制细节
实体:
单位: 大小: 比率:
1面
mm 0.215534 1.5
实体:
单位: 大小: 比率:
1 实体
mm 0.200496 1.5
传感器细节
无数据
合力
反作用力
选择组
整个模型
泊松比: 质量密度: 抗剪模量: 热扩张系数:
锻制不锈钢
线性弹性同向性
最大 von Mises 应力 2.06807e+008 N/m^2 5.17017e+008 N/m^2 2e+011 N/m^2 0.26 8000 kg/m^3 7.9e+010 N/m^2 1.1e-005 /Kelvin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2
PDF pdfFactory

算例属性
算例名称 分析类型 网格类型 热力效果: 热力选项 零应变温度 包括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中的液压效应 解算器类型 平面内效果: 软弹簧: 惯性卸除: 不兼容接合选项 大型位移 计算自由实体力 摩擦 摩擦系数 使用自适应方法: 结果文件夹
值:
1面 边线< 1 >
应用力 ---, ---, -10 N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4
PDF pdfFactory

接头定义
无数据
接触信息
无数据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9
PDF pdfFactory

收发端硬连接 发端硬连接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10
PDF pdfFactory

收端硬连接
在插芯端与 SC 插头接触面施加相同的径向推力,分别采用硬连接固定收发端、发端及收端,从分析图中不难看 出插芯焦点与激光器焦点相对距变化最大的是收发端都采用硬连接方式,其次是发端采用硬连接方式,而收端采 用硬连接方式相对距变化最小,而这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光 进入通道的多少。
公制 (MKS) mm Kelvin 弧度/秒 N/mm^2 (MPa)
使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进行分析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3
PDF pdfFactory

材料属性
模型参考
曲线数据:N/A
属性
名称: 模型类型: 默认失败准则: 屈服强度: 张力强度: 弹性模量:
<Label_Simulationof/><Model_Name/>
5
PDF 雅可比点 最大单元大小 最小单元大小 网格品质
网格信息 - 细节 节点总数 单元总数 最大高宽比例 单元 (%),其高宽比例 < 3 单元 (%),其高宽比例 > 10 扭曲单元(雅可比)的 % 完成网格的时间(时;分;秒): 计算机名:
Table of Contents
说明 .................................................. 1 假设 .................................................. 2 模型信息 ............................................. 2 算例属性 ............................................. 3 单位 .................................................. 3 材料属性 ............................................. 4 载荷和夹具 .......................................... 4 接头定义 ............................................. 5 接触信息 ............................................. 5 网格信息 ............................................. 6 传感器细节 .......................................... 7 合力 .................................................. 7 横梁 .................................................. 8 算例结果 ............................................. 8 结论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