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 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2.1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的_相__互__排__斥__的现象; (1)举例: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
注意:不同种的草履虫
建构模型
生存能力相同 (“势均力敌”型)
营养关系图
生存能力悬殊 (“你死我活”型)
(2)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易错警示】 ◆种间竞争是两种或更多种生物之间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 条件而发生的斗争,两者不发生直接的斗争;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 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D. M、N将呈现“J”型增长
【解析】 A错误: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可能存在竞争,如争夺其他环境资源; B错误:b越大,说明生物摄取的食物种类越多,表明该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正确:d越小,说明M、N两种生物摄取食物的种类重叠越多,表明M与N的竞争激烈;
雪兔数量减少 猞猁数量减少
四、种间关系 5.寄生:
(1)概念: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_体__液__、_组__织__或已__消__化__的__物__质__ 中_获__取__营__养__,通常对宿主__产__生__危__害_的现象;
(2)举例:
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噬菌体和细菌
(3)特点: 寄主受害,寄生者受益,分开对寄生者不利。
群落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A
30
20
0
3
0
B
0
0
80
21
5
C
5
2
8
25
12
思考:哪个群落丰富度最大? 群落C
群落C中哪个物种数量最多,哪个物种最占优势?
物种4
优势种
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2-1 群落的结构 课件(44张)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2-1 群落的结构 课件(44张)

2.种间关系 【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 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 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 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
讨论3. 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
本章内容结构
从内
部结 构看
群落的结构
群落
物种组成 空间结构 季节性
物种丰富度 种间关系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原始合作 互利共生 种间竞争
捕食 寄生

生态位

群不

落 同 从生
及 其 演
视 角 看 群
物的 适应
群落的主要类型
性看
群落
替落
从动
态变 化看
群落的演替
荒漠生物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群落
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性特征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売 沙砾
甲壳类
其他
16 0 12 13.0 0 5.5
0.8 0 7.1 5.6 1.1 7.1
0 50 25 25 0
0
0 33 33 0 33 0.1
1.哪一种鸟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哪一种鸟的取食种类更广?
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
绿头鸭的取食种类更广。
2.不同的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不同,有何意义?
取样:选择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本,并标明取样地点和 时间等。 采集小动物: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 观察和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统计和分析: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搜集的数据。

【课件】+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课件】+群落的结构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 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
资料2 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 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 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 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据优势 的物种。
被较少、食物充足的地区生活。
➢ 旱獭、仓鼠等啮齿类动物在冬季会冬眠,有些动物则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夏眠。
五、生态位
1、概念: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 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栖息空间 天敌
某种动物的生态位
其他种间关系 食物
五、生态位
2、研究内容: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范围和边界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 哪些种群占优势? 物种组成、优势种群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 别占据什么位置?
生态位
研究群落的 核心问题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种间关系
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空间结构
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营养结构? 食物网的复杂性对于解决生态学问题有什么启示?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扁螺、中国圆 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稻田中饲养中华 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 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 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老虎。
数量坐标图 营养关系图
二.种间关系
1.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2.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 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原始合作(互惠)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
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 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 蟹提供保护。
数量坐标图 营养关系图
二.种间关系
● 互利共生(mutualism) 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B.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谢谢
捕食 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下列实例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 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物种丰富度
优势种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 哪些种群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势?
生态位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 据什么位置?
研究群落 的核心 问题
种间关系

4.2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2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藻类
❖种间关系——原始合作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壳上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种间关系分别画出各关系下的A种群和 B种群的变化曲线图。(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第一大组:种间竞争

第二大组:捕食
第三大组:寄生
第四大组:互利共生(原始合作)
❖种间关系——种间竞争
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 当双方实力悬殊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你死 我活)。当双方实力相当时表现为你增我就减,你减我就增。
❖种间关系——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种间关系——寄生
群落的结构
■问题探讨
1.稻田中生活着那些生物? 2.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3.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稻田里的生物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了?
一、群落的概念: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 落,简称群落。
所有生物
下列谁是群落? 1. 一片稻田里的全部中华绒螯蟹 2. 一片稻田里的全部螃蟹 3. 一片稻田里的全部田螺和螃蟹 4.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 5. 一片池塘里的全部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
苔原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三、物种组成
热带雨林
南方
北方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如何区分不同的群落呢?
苔原
针叶林
三、物种组成
◀ 福建武夷山 低等植物 84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动物 5000种

群落的结构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群落的结构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非洲狮和斑鬣狗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二、种间关系
5.种间竞争
生存能力不同
生存能力相同
两个物种在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或 “此消彼长”的同步性变化
注意: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重叠的范围。
现学现用
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
(体表)寄生
捕食
(体内)寄生
互利共生
原始合作
现学现用
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问题探讨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扁螺、中国 圆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稻田中饲养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 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 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讨论: 1. 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
【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yí)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 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²的实验样地 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 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
讨论: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关键:包括一个区域内全部生物
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
最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
直接 影响 迁入率 迁出率 出生率 出生率
数量特征 种群的数量 特征及其变 化规律
数量变化 包括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提示 生物与环境的不断变化及相互作用
4.为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种类的改变,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诱虫器。
(1)设计此诱虫器利用了土壤小动物具有_趋__暗__、__趋__湿__、__避__高__温__的习性。 (2)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空隙是为了__使__空__气__流__通_____。试管中的酒精 用于__杀__死__和__保__存__小__动__物_____。 (3)也可使用简易采集法对小动物进行采集。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 内(要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 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__包__着__纱__布__的__镊__子___将其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 物则可用__吸__虫__器____采集。

一区域内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对点应用•突破
突破点1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1.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 D.物种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种间关系越复杂
解析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A项错误;不同群落的物种 数目是不同的,即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B项正确;从赤道到北极,群 落的物种数目随着温度逐渐降低而逐渐减少,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减 小,C项正确;物种丰富度越大的群落,物种数目越多,其种间关系越复杂,D 项正确。
主题二 种间关系
基础知识•落实

种间关系 概念
实例
_原__始__合__作___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 但分开后,各自能独立生活
_海__葵__与__寄__居__蟹___
_互__利__共__生___
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群落的结构(28张)课件(1)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群落的结构(28张)课件(1)
②动物的分层: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07 ___栖__息__空__间__和__食__物__条__件________。
2.水平结构 (1)分布: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常呈 08 _镶__嵌___分布。 (2)决定因素: 09 __地__形__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10 __光__照___ _强__度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知识点四 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 01 _季__节___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 随 02 __季__节__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种群落特定的物种组成和种
3.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 间关系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
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 进化与适应观。
意义。
2.科学探究:研究土壤中
4.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 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知识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群落 在 01 ___相__同__时__间___聚集在 02 __一__定__地__域____中 03 ___各__种__生__物__种__群_____ 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提示: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 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
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如一瓶、一网
等)要相同。
提示
课堂小结
(3)优势物种: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 12 __很__多__,它们对群落中 其他物种的影响 13 __也__很__大___,往往占据优势。
(4)特点:群落中的物种组成 14 __不__是__固定不变的。 随 着 时 间 和 环 境 的 变 化 , 原 来 不 占 优 势 的 物 种 可 能 逐 渐 变 得 15 __有__优__势___;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 16 ___失__去__优__势___,甚至从群落中 17 _消__失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项
小结
1.基于对种群和群落水平研究问题的分析,认同 探究视角对认识事物很重要,尝试从不同的视角 提出问题。
2.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空间范围的各种生物种 群的集合就是群落。 3.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正是这些 复杂的种间关系,将群落内的多种生物联系成 有机的整体。种间关系包括原始合作、互利共 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If I had not been born Napoleon, I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born Alexander. 如果今天我不是拿破仑的话,我想成为亚历山大。
►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 永远不要低估你改变自我的能力!
种间关系
鹿石蕊(地衣)
任务2:请分析教材25页思考讨论“分析种间 关系对群落的影响”。
任务2:请分析教材25页思考讨论“分析种间 关系对群落的影响”。
任务2:请分析教材25页思考讨论“分析种间 关系对群落的影响”。
资料2说明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 的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第2章 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
年 级:高二 主讲人:梁东
学 科:生物学(人教版) 学 校: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问题探讨
讨论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 的关系是怎样的?
讨论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 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 变化?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 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观察和分类:
土壤动物—螨类(资料)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观察和分类:
蛛形纲—蜘蛛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统计和分析:
请根据介绍的丰富度统计方法,设计一个数 据统计表,分析所记录数据,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群落中有多少 种群?哪些种 群占优势?
群落中各个种 群之间相互关 系是怎样的?
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
种群的相 互关系及
其发展
群落具有怎样 的时空结构?
群落中各个种 群的地位和作 用是什么?
不同的生物群 落中,生物与 环境是如何相 互影响的?
群落的演替情 况是怎样的?
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 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任务3:请分析教材46页选择第3题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
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
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所示。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法,应提前统一衡量
的多标、准较,多以、“较非少常、多少、、节肢动物门
很少”等多度等级来
估计单位面积中的数 环节动物门
量。
软体动物门
小类群 软甲纲 倍足纲 唇足纲 蛛形纲 寡毛纲 腹足纲
1组 2组
3组 全班
原始合作
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捕食
寄生 种间竞争
种间关系
任务1:请将列举的生物案例与其相对应的 种间关系进行匹配连线。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统计和分析:
例如:采用记名计 大类群
小类群
算法,可使用统计
软甲纲
软件设计表格进行 记录、统计;可汇
倍足纲 节肢动物门
唇足纲
总全班各小组数据,
蛛形纲
并统计平均值。
环节动物门 寡毛纲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1组 2组
3组 全班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统计和分析:
例如:采用目测估计 大类群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仅数量很多,它们对 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狗脊
芒萁
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羊草为中国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天然草场上 的重要牧草
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糙隐子草
过度放牧后碱蓬占优势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采集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统计方法:1.记名计算法
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 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个群落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物种丰富度
热带雨林Βιβλιοθήκη 群落的物种组成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仅数量很多,它们对 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米槠
甜槠
木荷
群落的物种组成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
最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
直接 影响 迁入率 迁出率 出生率 出生率
数量特征 种群的数量 特征及其变 化规律
数量变化 包括
影响
年龄 性别 结构 比例
其他特征
“J” 形增长 “S” 形增长
波动
下降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群落的范围和 边界如何?
2.目测估计法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方法步骤: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 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视频选自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视频:用诱虫器采集
此图为视频截图, 请播放视频“人 教社视频”。
视频选自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观察和分类: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
►A man is not old as long as he is seeking something.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 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