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

合集下载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采用合适的理念与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下面将从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有效教学的要点。

一、教学理念1.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中心: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倡导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

3.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探究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构建知识结构,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境教学:强调将学习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学习方式等因素,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激励教学:通过奖励、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趣味性。

5.多元评价:通过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和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有效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跟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运用合适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在教学中注重全面发展、学生中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情境教学等要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有效教学参考文献【范本模板】

有效教学参考文献【范本模板】

参考文献一、著作部分1、(美)加里·鲍里其:《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丁舒:“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7.?3、葛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组织与问题建构",《现代教学》,2006.11。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李进材.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6、.林培英.课堂决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8。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9、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尹祖琴。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成长篇[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3、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杨桂青。

英美精彩课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5.、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7、《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师大出版社,2009。

18、史洁荣、刘小禾:《讲解技能提问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9、汪新华:“关于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二、期刊文献资料(部分)1、关文信.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变量及其特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7:1—3?2、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崔允沸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崔允沸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崔允沸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真是笨啊,有些问题我都讲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可他们还是弄不明白。

”的确,有很多时候,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痛苦,但总感觉收效甚微。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有效教学的科学内涵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关于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对“科学”和“效率”的追求,“科学管理原理”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引发人们特别关注教学的效率。

有效教学的理念就此应运而生了。

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有效教学的本质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学生的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二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追求教学效益。

在教学的质和量上,更注重质;在教学速度和效益上,更注重效益;“有效”和“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效是目的,教学是手段。

二、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

1.统筹规划,心中有局兵法云“上兵伐谋”,是说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谋划。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应该有全局意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检测等。

2.备好学生,心中有人备课时若忽略了学习者的因素,往往就会出现“对牛弹琴”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学”,就无所谓“教”。

学是教的前提,教是学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就应该关注学生。

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确定合理的教学期望。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铁律之一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铁律之一

(四) 适时与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
(五) 使学生对学习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六) 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1
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
五、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有效备课:备教材——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备学生——学情分析 ■有效课堂:新的教学方式;传统讲授法的改造和创新;多媒体手段; ■有效练习 ■有效实验 ■有效反思
(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基础
(四)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
7
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
三、有效教学:守望与等待
☆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透彻思考 ☆相信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能力 ☆调动学生的经验和储备 ☆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8
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
四、有效教学:现实与预设
◆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社会的理解是其学习的重要基础 ◆分析学习的逻辑起点,实现认知迁移 ◆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实现有效预设
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模式 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课程体系的学习
15
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
六、有效教学:情感与情怀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处境和感受
16
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
书 名: 有效教学
作 者:崔允漷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61770412 开本: 16开
17
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
18
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 学。
4
新课程实施与有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含义与条件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

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也需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进行改变和调整。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探究性、合作性和综合性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也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需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展开,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

让学生在互动、探究、合作、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有效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具备自主、批判和创新思维的新一代人才。

2.多元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需求。

教学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学习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信息技术应用等。

例如,富有探究性质和探究精神的“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多重的学习情境下获得能力的提升。

3.着力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倡导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设计过程中,着力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为王”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教学设计的实施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科学和数学时,老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有效促进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新策略新课程下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当前社会情况来调整和改进,对现有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升级。

新时期我国大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探析

新时期我国大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探析
2 0
新时期我国大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探析
近些年来 , 大学生的就业 以及就业以后的工作能力 学 目前也不能培养学生胜任未来工作所必需 的全部技
人们 活动 的条 件和 手段 变化 成 为 较为 突 出 的问题 , 其原 因不外 乎 两个 方 面 , 先 是 巧和 技能 。在这 样 的时代 , 首
这就要 求今 天受 过高 等教育 的人 要具 有在 社 会就 业竞 争 的加 剧 , 就是 大学 毕业 生的整 体素 质 的异 常迅 速 , 另外 问题 。 对于 大学毕 业生 的素 质起 到重要 作用 的除 了 自 而 缺乏 经验 的前 提下作 出 明智决 定的能 力 。
身 因素外 , 是大 学 的教育质 量 问题 。关 于 大学 教育质 就
( ) 三 对教 学真谛 的探 寻
量 的问题 , 有学 者 指 出 , 国高 校存 在 盲 目追 求高 层 次 我
什么才 是大学 教学 的真谛 ? 或者说 什 么才是 真正 的
这个 问题一 直是 教育 理论研 究者 探讨 的 的现 象 与教 学质 量 滑坡 的 问题 ,由于 教 师精 力投 入 不 人才 培养 方式 ? 问题 。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 足、 教学经 费投 入不 足 、 学生 的学 习精力 投入不 足 , 校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 ) 息 时代对 高等教 育的挑战 二 信

当前 我国大 学教 学存在 的 问题 和 面临 的挑
在信 息革命 的前 提下 , 有知识 老化 的速 度也 非 常 现
快 。因此 , 大学 就不 能把 学生毕 业后 长期 胜任 工作 所必

( ) 一 社会 对 大学教 学质量 的批判

实施“有效教学”的七大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的七大策略

多元化评价原则
有效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 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和学 习态度等方面,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 据。
02
策略一:明确目标与期望
设定清晰、具体教学目标
01
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 ,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
教学目标。
02
分解目标
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 标,使学生能够逐步达到整体
让教室更加灵活多样。
环境美化
教室的环境美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植物、装饰 画、标语等,让教室更加温馨、
舒适、有文化氛围。
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使用PPT等课件
01
教师可以利用PPT等课件,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
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播放视频、音频等素材
02
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
作品展示
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 创意。
交流互动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促进彼此之间 的合作与成长。
多元评价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确保评价结 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08
策略七:完善评价与反馈 机制
开展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让 教师相互学习、借鉴优秀教学 经验。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供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帮 助教师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 术,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
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为 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工作压 力。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 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增强教师职业 认同感。

“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策略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课堂教学不甚如人意——教师缺乏教的兴趣,学生缺乏学的兴趣,这样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也学的很累。

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

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希望可以通过有效教学的实施,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念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便是教育教学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而有效教学的真正兴盛则是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之后才真正产生。

之后在二十世纪末才传入我国,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才逐步的了解了有效教学。

然而有效教学迅速发展,从西方到东方,逐渐并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教学命题。

对于有效教学,也产生了一些丰硕的成果。

1有效教学理念1.1有效教学的涵义自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不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育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和变化。

所以对于有效教学的确定涵义,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综合国内外的教育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有效教学的界定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追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一种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效益;一种是从学生的角度,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还有就是从结构化的角度来看,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有效教学从“理想”层次转化为“思维”的层次,在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