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常见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缺陷及改进方法

常见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缺陷及改进方法

常见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缺陷及改进方法一、引言脚手架作为一种临时工程设施,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的缺陷,经常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事故发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常见的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提高脚手架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 脚手架承载力不足脚手架的承载力不足是一项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设计者在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时未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不合理的设计容易导致脚手架的倾覆或坍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 支撑点设置不当脚手架的支撑点设置不当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常常减少支撑点的数量,导致脚手架的稳定性不足,容易发生支座松动甚至断裂的情况。

3. 防护措施不完善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缺失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没有设置脚手架边沿的防护栏杆、缺乏安全网等,都容易导致工人从脚手架上坠落,造成人身伤害。

三、改进方法1. 加强设计过程中的计算和评估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设计者应加强计算和评估工作,充分考虑脚手架材料的强度、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外力的作用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2. 合理设置脚手架的支撑点支撑点的设置对脚手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支撑点,保证脚手架的承重均匀分布。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可以采用增加支撑点的方法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3. 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应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一是应建立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并对危险区域进行明确划分。

二是在脚手架的边沿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栏杆,确保工人不会从脚手架上坠落。

三是建议使用安全网来遮挡脚手架的空隙,防止物体从脚手架上掉落。

四、结论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缺陷会直接影响脚手架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是用来考虑脚手架在不同地基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影响的修正系数。

脚手架的地基承载能力是指脚手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所施加的荷载对地基的影响程度。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不同类型的地基土质的承载能力是不同的,脚手架在不同地基土质上承载能力也不同。

常见的地基土质包括砂土、黏土、粉土等,其承载力调整系数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进行确定。

2. 地基的稳定性:地基的稳定性可能受到地震、冻融等外力的影响,这些因素会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

因此,地基的稳定性对脚手架的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也有一定影响。

3. 地基的厚度和坚实程度:地基的厚度和坚实程度也会影响脚手架地基承载力的调整系数。

如果地基较薄或者不够坚实,则地基的承载能力会较低。

4. 脚手架的安装方式和形式:不同的脚手架安装方式和形式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悬挑式脚手架需要更强的地基承载能力,而自立式脚手架相对要求较低。

在工程设计中,根据具体的地基条件和脚手架使用情况,可以通过相关的地质测试和计算方法来确定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以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脚手架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

脚手架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

脚手架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施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将对脚手架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脚手架施工质量问题分析1.结构不稳定脚手架结构不稳定是施工质量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原因主要有:杆件连接不牢固,立杆基础不坚实,架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等。

这导致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倾斜、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安全。

2.材料不合格脚手架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材料,导致脚手架承载力不足,抗风性能差。

架体材料规格不统一,也会使得脚手架结构不稳定。

3.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是脚手架施工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

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对脚手架施工技术要点掌握不熟练,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4.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方案是脚手架施工的指导文件,其合理性对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部分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未能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难以按照方案进行,从而产生质量问题。

5.现场管理不到位现场管理是保证脚手架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部分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安全隐患突出。

现场监督不到位,也使得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整改。

二、脚手架施工质量问题对策1.加强脚手架结构设计合理设计脚手架结构,确保其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气候等条件,提高脚手架的适应性。

同时,加强对架体结构的计算和验算,确保其承载力和抗风性能。

2.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选用合格脚手架材料,严把材料准入关。

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确保材料质量。

定期对现场使用的脚手架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施工质量意识。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脚手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

脚手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

脚手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结构,其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探讨脚手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以及相关标准和措施。

一、脚手架的安全性要求1. 承重能力:脚手架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施工现场的实际负荷,包括工人、材料和机械设备等。

设计中需考虑静载荷和动载荷,确保脚手架结构不会过载或发生破坏。

2. 稳定性:脚手架的设计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抵抗外部风力、地震力和重力等作用力,确保整个脚手架结构不会倒塌或倾斜。

3. 防护措施:脚手架设计中应考虑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护栏杆、网罩和安全网等,以防止人员和材料从脚手架上坠落。

4. 安全通道:脚手架应设计合理的安全通道,方便工人进出和紧急疏散,通道宽度和坡度需符合相关标准。

5. 脚手架材料:脚手架的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防腐、防火等性能,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二、脚手架的稳定性要求1. 基础承载力:脚手架基础应具备足够的承载力,能够稳定地分散并传递脚手架结构的荷载,防止沉降或下沉。

2. 连接与固定:脚手架各构件连接必须牢固可靠,不得使用捆扎、焊接或临时连接等不安全的方式。

同时,对于需要固定的脚手架,如墙体或地面固定,应采取适当的方式确保稳定。

3. 控制倾斜:脚手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控制倾斜的措施,如增加对角支撑或增设斜撑,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4. 耐候性: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其耐候性,抵御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和损坏,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抗风性:脚手架设计中需要考虑抗风载荷,采取措施增加结构对风力的抵抗能力,确保脚手架在风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结论脚手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不可忽视。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脚手架的持久稳定和安全施工。

注:本文题目要求为"脚手架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为满足文章字数要求,进行合理的扩展和论述。

盘扣式脚手架基础承载力

盘扣式脚手架基础承载力

盘扣式脚手架基础承载力
盘扣式脚手架的基础承载力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材料的牢固程度:盘扣式脚手架的主要材料通常是钢管和钢板,这些材料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材料质量好、强度高的脚手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2. 搭建方式:盘扣式脚手架的搭建方式也会影响其承载力。

正确的搭建方式可以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牢固度,从而提高承载能力。

3. 地基条件:脚手架所安放的地基条件也会对其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如果地基不稳固或不平整,脚手架可能无法平稳支撑重量,进而影响承载力。

4. 系统设计:盘扣式脚手架系统设计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其承载力。

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整个脚手架能够均衡承载。

根据以上因素,盘扣式脚手架的基础承载力一般在每平方米1000-1500千克之间,具体的承载能力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评估。

在使用脚手架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全使用。

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傅强【摘要】The fastener-style tubular steel scaffold is numerically modeled in ANSYS, some factors including vertical tube space, horizontal tube space, rigid connection and hinge connection which effect the eigenvalue buckling capacity are researched in the paper.%采用ANSYS软件对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考虑扣件式节点为刚接节点、铰接节点和半刚性节点对模板支架特征值屈曲承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立杆步距、立杆间距、剪刀撑等因素对支架特征值承载力的影响.【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1(033)007【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有限元;屈曲分析;脚手架【作者】傅强【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93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模板支撑体系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中由于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方便、快捷、灵活的特点以及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支持,使其在模板支架中的使用量占有绝对地位,被广泛的应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大跨建筑以及高架桥梁等结构施工中,但其频繁的工程事故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的主题。

从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事故中可以看出,在脚手架发生破坏时,大部分均为失稳破坏,而构件的承载力则远没有达到其极限承载力,因此,深入研究影响扣件式脚手架稳定承载力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1]。

1 有限元模型根据某项目脚手架的布置方案为基本骨架,对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脚手架承载力计算

脚手架承载力计算

脚手架承载力计算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上搭设的临时结构,用于支撑工人和材料。

在搭建脚手架时,必须考虑到其承载力,以确保工作安全和效率。

本文将从脚手架承载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了解脚手架的承载力是什么意思。

脚手架的承载力是指脚手架能够承受的负荷大小,包括人员和材料的重量以及其他附加力的作用。

准确计算脚手架的承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超过了承载力的极限,就会发生脚手架的倒塌,造成严重的事故。

接下来,介绍脚手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脚手架的承载力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强度、连接方式、支撑点的均匀性、横梁的跨度和荷载等。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静力计算法和模式试验法。

静力计算法是通过计算脚手架各个部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来确定其承载力的方法。

这个过程需要对脚手架的材料、连接方式和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根据设计规范和公式,可以计算出脚手架的安全工作荷载。

这种计算方法的精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计算和评估。

模式试验法是通过实际搭建一个模型脚手架,通过在模型上施加荷载,并观察和测量脚手架的变形和应力,来评估其承载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常见的脚手架类型和结构,但对于复杂的脚手架结构可能不够准确。

注意:无论采取哪种计算方法,都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评估,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

然后,探讨影响脚手架承载力的因素。

脚手架承载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质量。

合格的脚手架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荷载。

其次是脚手架的结构设计。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另外,脚手架的搭建、连接和固定也会影响其承载力。

搭建人员必须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连接紧固。

最后,外部环境因素如风速、震动等也会对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最后,总结一些脚手架承载力计算的注意事项。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使用的脚手架材料符合标准,结构设计合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受力分析及承载力影响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受力分析及承载力影响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受力分析及承载力影响作者:侯颖波杨志勇李纯清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4期摘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现代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主要由一些不同的杆件构成。

本文选取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连墙杆、立杆、扫地杆、垫块垫板以及架体基础对脚手架的受力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影响其承载力的6点因素,以期根据脚手架的原理和《规范》要求,提升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

关键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受力分析;承载力影响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受力分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最主要的杆件有8个,其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具体的受力分析如下所示:1.1 小横杆作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横向框架中最重要的杆件,小横杆承担着脚手架的所有垂直负荷。

在建筑学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设计和计算时,通常都是将其按照伸简支梁结构来进行计算,因此在项目应用中通常过考虑到其在收到压力条件下,会产生挠度的影响。

《规范》中有对此有清晰的说明,为了避免小横杆滑脱,其伸出长度要在10厘米以上。

除此之外,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而言,其受力系统属于偏心受压,小横杆利用和立杆之间的衔接部分——直角扣件来传力,因此,想要提升脚手架的牢固性,每个小横杆在同步内或同跨内都要保证两端牢牢扣紧。

对脚手架而言,横向失稳是其最主要的破坏方式,因此,小横杆作为其横向结构中最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职能。

而小横杆不仅可以减少立杆的长度,还能够有效防止内外立杆发生侧向的变形。

1.2 大横杆从图1可以看出,扣件式脚手架整体是一个具有高度、宽度和厚度的立体结构,且厚度要远远小于宽度和高度,而仅仅依靠横向结构很难去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

《规范》中要求大横杆必须要安装在立杆的内侧,这样在脚手架产生受力之时,内部和外部的立杆由于偏心矩的原理会发生对称变形,同时与小横杆发生联合作用,使得这种变形彼此抵消,这样就提升了整个外架结构的稳定性。

通常大横杆都按照三跨连续梁来进行计算,并且其长度要超过三跨,即长度在6米到6.5米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采用普通碳素钢管(或低合金钢管)和多种扣件连接形成的,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及施工作业用的临时性结构架。

因其具有搭拆方便、施工快捷、承载力大和较为经济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

然而,由于设计、施工、材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架体在搭设、使用或拆除过程,造成的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找出影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组成因素分析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由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斜撑及扣件组成的临时性附着式结构,主要承受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自重)、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施工荷载和风荷载作用。

当作业层铺设竹笆脚手板时,竖向荷载先由脚手板传递到大横杆,再由大横杆传递到小横杆,然后由小横杆通过直角扣件传递到立杆,最后由立杆传递到基础。

剪刀撑、横向斜杆和连墙件主要是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杆件较多,不同类型的杆件受力也大不相同,结构在搭设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同样多的杆件搭设方式不同,对结构的承载力影响也不同。

因此,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受力特征的复杂性。

2 结构模型分析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从结构力学角度分析,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结构的节点问题(即横、竖和斜杆扣件的连接点)。

而不同的节点假设
形成了不同的计算方法,目前常用的结构模型计算方法主要有:
2.1 刚接计算法
假设脚手架横杆和立杆节点为刚接,整体为无侧移多层刚架,该方法计算所得的失稳模态与试验结果完全一致,且计算值与试验值有相同的规律,但是计算结果在数值上较实验结果为大。

2.2 半刚性节点计算法
假设脚手架是由纵、横向水平杆组成的多层多跨空间框架结构,节点由于采用扣件连接而具有半刚性。

该方法比较符合扣件连接的实际特征,但无整体结构的计算简图,也缺乏半刚性假设的物理或力学意义。

2.3 铰接计算法
假定扣件的连接点为铰接点,把空间体系转化为平面体系计算,并认为横杆在体系中是不受力的,只是起到了减少立杆有效长度的作用。

该方法计算简便,理论分析较为成熟,使用最为普遍。

2.4 有限元计算法
假设立杆与立杆、纵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节点为刚节点,其它节点为铰节点,对无连墙件的立杆,假想为弹性支座并对之进行有限元分析。

该方法由于采用电算法,实用性方面相对较差。

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稳定承载力也会不同,本文分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时,以铰接计算法为理论依据。

3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一种临时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体系有两种可能的失稳形式: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

整体失稳破坏时,脚
手架呈现出内、外立杆与横向水平杆组成的横向框架,沿垂直主体结构方向大波鼓曲现象,波长大于步距,并与连墙件的竖向间距有关,整体失稳是脚手架的主要破坏形式。

局部失稳破坏时,立杆在步距之间发生小波鼓曲,波长与步距相近。

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3.1 材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材料是钢管和扣件,这些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架体的稳定承载力。

钢管由于经过多次周转使用,容易产生变形、弯曲,许多钢管的管端经多次切割,端面严重不平整,立杆对接部位会出现初弯曲,这些初始缺陷会显著降低立杆的稳定承载力。

市场流通的Ф48×3.5的钢管,由于锈蚀或者产品本身不合格等原因,实际壁厚往往只有2.8~3.0mm,设计时若未考虑钢管截面积的减小,仍按3.5mm计算,会使得立杆的稳定承载力降低19%~27%。

另外,扣件裂纹、螺栓滑丝(拧不紧)或扣件质量不合格等原因也会显著降低架体的稳定承载力。

3.2 步距
步距对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非常大,脚手架极限荷载随步距的加大而降低。

当步距由1.2m扩大到1.8m时,结构的极限荷载下降25%左右。

若按照公式N=φAf计算单根立杆的稳定承载力时,步距由1.2m 扩大到1.8m,立杆的稳定承载力下降幅度超过了50%。

因此,在进行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对步距的控制。

3.3 连墙件
连墙件主要承受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和施工荷载偏心作用所产生的水平力,脚手架整体失稳时,破坏首先发生在无连墙件、横向刚度较差或初始弯曲较大的部位。

脚手架坍塌事故,多数都是由于连墙件设置不足或连墙件被拆除而未及时补救引起的。

同时,连墙件还可以作为立杆的中间约束,影响立杆的计算长度(立杆计算长度L0=kµh,其中,µ与连墙件布置方式有关)。

当连墙件竖向间距由3.6m扩大到7.2m时,承载力降低30%左右;连墙件水平间距的增大也会使结构承载力降低,但影响幅度不大;连墙件竖向及水平间距采用花排方式较并排方式可提高承载能力11.06%。

因此,连墙件是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的关键因素,竖向间距一般不应超过3.6m。

另外,连墙件与建筑物的连接质量也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力,如果连墙件不够牢固,将使立杆的长细比加大,从而降低架体的稳定承载力。

3.4 剪刀撑及横向斜撑
剪刀撑可以加强脚手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空间作用,将整个结构纵向平面连成几何不变体系,以保证架体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提高立杆的稳定承载力。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设有剪刀撑的立杆比不设剪刀撑的立杆承载力提高10%左右。

由于纵向剪刀撑斜杆较长,如不将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斜杆将由于刚度不足而先失去稳定性。

为此在设计及施工时,必须注意纵向剪刀撑斜杆的长细比不得超过250。

横向斜撑可以提高脚手架的横向刚度,并能显著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设置横向支撑较不设置时,临界荷载可提高15%左右。

对于一字型脚手架,两端有横向斜撑(之字形),外侧有剪刀撑时,脚
手架的承载力比不设的提高20%左右,而施工过程中缺少剪刀撑及横向斜撑是脚手架丧失稳定承载力的致命伤害。

3.5 扣件螺栓扭力矩
扣件螺栓扭力矩与脚手架节点刚度紧密相关,在一定扭力矩范围内(40~60N•m),扭力矩愈大,脚手架节点刚度愈大,承载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当扣件螺栓扭力矩较低时,脚手架抗侧移刚度也较低,,螺栓扭力矩30N•m比50N•m的脚手架临界荷载力低20%左右。

但当扭力矩达到50N•m时,再增加扣件螺栓的扭力矩对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不大。

目前,规范规定对接扣件抗滑承载力为3.2kN,直角及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为8kN,若扣件螺栓扭力矩达不到40~65N•m时,脚手架即使达不到临界承载力,也可能由于扣件的滑移而使整个结构破坏。

3.6 立杆纵横向间距
纵横向水平杆和立杆共同组成了脚手架框架体系,以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但随着立杆纵横向间距的增大,纵横杆对相邻立杆的约束作用降低,脚手架临界荷载逐渐降低。

当立杆横距由1.2m增大到1.5m时,临界荷载力降低10%左右。

立杆纵距变大也会使脚手架临界承载力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

3.7 其他
纵横向扫地杆能够减小立杆计算长度,约束立杆位移,增强底层立杆稳定性,而底层立杆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架体的稳定性。

因此,减少或不设置扫地杆时,架体的稳定承载力将大大降低。

此外,脚手架搭设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搭设工序、立杆垂直度、荷载偏心作用、立
杆搭接、立杆悬空或立杆基础下沉等因素也会影响架体的稳定承载力。

4 结语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横向刚度相对较差,结构破坏形式一般是整体横向失稳破坏,稳定承载力由其整体稳定条件控制,增强脚手架横向刚度对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承载力至关重要。

脚手架的材质、立杆步距、连墙件间距及布置形式、剪刀撑及横向斜撑、扣件螺栓扭力矩及扫地杆对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影响巨大,在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中应进行重点控制。

立杆纵横向间距、搭设质量、荷载偏心作用等因素对结构的稳定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应严格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