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摘要:脚手架是建筑工人用来在高处工作的临时结构,但其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脚手架的倒塌会导致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脚手架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方法和相关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引言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一种临时结构,它提供了工人在高处施工和进行其他任务时所需的支撑和平台。
然而,由于工人在脚手架上的活动等原因,脚手架的稳定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脚手架的倒塌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伤亡,因此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估。
2.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可以通过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来实现。
脚手架承受的力主要包括自重、负荷和风力等。
在计算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脚手架的结构类型和材料- 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 脚手架上的负荷和工人的活动- 风速和其他环境因素3.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步骤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3.1 确定脚手架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包括杆件和连接件的强度等参数。
3.2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脚手架的高度和宽度。
3.3 确定脚手架上的负荷,包括自重、工人和材料的负荷等。
3.4 根据脚手架的结构和负荷情况,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
3.5 如果脚手架的稳定性不符合安全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例如加固杆件和加装风撑等。
4.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安全措施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工人的安全,以下安全措施应当采取:4.1 使用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的脚手架材料和连接件。
4.2 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工作。
4.3 在脚手架上设置安全栏杆,以防止工人意外坠落。
4.4 定期检查和维护脚手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件。
4.5 遵守工人在脚手架上的行为规范,包括限制负荷、防止超负荷作业等。
5. 结论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是确保建筑工人安全的关键步骤。
通过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和考虑各种因素,可以计算和评估脚手架的稳定性。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稳定性计算一、引言脚手架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稳定性是脚手架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模板,以供参考和实际应用。
二、脚手架设计参数在进行脚手架稳定性计算之前,需要确定以下设计参数:1. 脚手架类型:确定所使用的脚手架类型,如悬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等。
2. 脚手架高度:测量脚手架的总高度,从地面到最高平台的高度。
3. 脚手架荷载:计算脚手架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人员负荷、材料负荷等。
4. 基础条件:评估脚手架的基础条件,包括地基承载力、基础稳定性等。
三、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方法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1. 静力弹性法:基于静力平衡和弹性理论进行计算,得出脚手架各节点的受力情况。
2. 有限元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脚手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求解得出各节点的位移和应力。
3. 经验法:基于实际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通过经验公式和指标来评估脚手架的稳定性。
四、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步骤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脚手架的几何形状和荷载情况。
2. 编制脚手架的节点受力平衡方程。
3. 求解并计算各节点的受力情况。
4. 分析脚手架各节点的位移和应力,评估其稳定性。
5.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和调整设计。
五、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的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案例,详细介绍计算步骤和方法,以及结果的评估和分析。
六、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测量和确定脚手架的设计参数。
2. 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3.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4. 考虑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调整。
七、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脚手架设计图纸2. 脚手架荷载计算表3.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结果八、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 建筑法规: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在建筑施工领域,脚手架是一种常用且至关重要的临时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同时也用于承载施工材料和设备。
然而,若脚手架的稳定性不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准确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
脚手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在进行稳定性计算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脚手架的搭设高度、立杆间距、横杆步距、荷载分布、节点连接方式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脚手架所承受的荷载类型。
主要包括恒载和活载。
恒载指的是脚手架自身的重量,包括立杆、横杆、脚手板、防护栏杆等构件的重量。
活载则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的重量以及风荷载等。
对于立杆的稳定性计算,通常采用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要考虑立杆的截面特性,如截面面积、惯性矩等,以及所承受的轴向压力。
轴向压力是由恒载和活载产生的竖向力通过一定的分配方式传递到立杆上的。
在计算横杆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其在水平方向上所承受的荷载,以及横杆的跨度和支撑情况。
横杆的稳定性对于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节点连接的可靠性也是影响脚手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节点连接方式有扣件连接、焊接和螺栓连接等。
在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强度来评估节点的承载能力。
风荷载对脚手架的稳定性影响不容忽视。
风荷载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基本风压、脚手架的挡风系数以及搭设高度等因素。
在强风地区或高层建筑施工中,风荷载可能成为导致脚手架失稳的主要因素。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脚手架稳定性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高度为 20 米的双排脚手架,立杆间距为 15 米,横杆步距为 18 米。
恒载标准值为 03kN/m²,活载标准值为 2kN/m²,基本风压为 05kN/m²。
首先计算恒载和活载产生的轴向压力。
恒载产生的轴向压力:N1= 01248×20 = 2496kN。
脚手架稳定性验算

附件:脚手架受力验算1、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本计算书按照脚手架搭设高度拟定为20米来计算;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2.438米,立杆的横距为1.268米,大横杆和横撑(以下称小横杆)的步距为0.495 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3.2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为系数为0.80;(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标准值:1.500kN/ m3;脚手架用途:施工行走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层。
(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基本风压取0.2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 z为1.86,风荷载体型系数U s为0.65;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 0.1126;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3) : 0.50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3) : 0.005;脚手板类别:5分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3.84kg。
2、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0.0384kN / m静荷载的计算值q 1.2x0.0384 1.2x0.25 0.3461kN/mq 1 q 1(2) 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 2 M 1max 0 .08q 1l0.10qd跨中最大弯矩为 M 2max 0.08x0.3461 0.10x1.05 x120.1327kN 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 2 M 2max0.10q* — 0.117q 1l 支座最大弯矩为 M 2max 0.10x0.3461 0.117x1.05 x 12 0.1575kN 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0.1575 106 /5080 31.004kN / mm 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 2,满足要求。
脚手架的计算公式

脚手架的计算公式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搭建临时支架结构的工具,它的计算公式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安全系数、荷载、材料强度等。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脚手架计算公式的解释,帮助您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1.荷载计算脚手架的荷载计算是为了确定支架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这个负荷可以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
-静荷载:包括脚手架本身的重量、工人和材料的质量以及外部环境对脚手架的压力等。
-动荷载:包括风力、地震力和其它外部影响力。
2.结构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是指其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能否保持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稳定性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脚手架杆件和铰接构件的材料强度和刚度;-脚手架杆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稳定性;-脚手架支撑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3.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脚手架的材料通常包括钢材、木材和铝合金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刚度特点,根据脚手架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强度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脚手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脚手架杆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杆件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
4.安全系数计算-荷载的不确定性;-材料强度和杆件的变形特性;-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5.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稳定性的计算是为了确定其抗倾覆、抗滚动和抗平移的能力。
这个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脚手架支撑杆件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点;-杆件的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接触点的稳定性和摩擦力;-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以上是脚手架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实际的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最重要的是,脚手架的计算和设计需要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
脚手架强度稳定计算

13.3、碗扣支架受力计算13.3.1、立杆计算模型立杆选用φ4.8×3.5钢管,计算模型为两端铰支。
1)、弹性模量E=2.1×105 MPa;2)、截面惯性矩 I=10.78×10-8 m4;3)、截面抵抗矩 I=4.4×10-6 m3;4)、惯性积 i=1.59×10-2 m;5)、柔度λ=ul/i=1.0×1.2/1.59×10-2 m=75.4713.3.2、单根立杆承受的荷载:支架每根立杆承受最大荷载:顶板F’=0.5 ×1.2+1×0.8×25+1.4×1+1.4×1=23.4KPa顶板为:F1=23.4×0.6×0.9=12.64KN≤Pmax=30KN顶板最大梁:F’=0.5 ×1.2+1.2×2×25+1.4×1+1.4×1=63.4KPa顶板梁为:F2=63.4⨯0.6⨯0.6=22.83KN≤Pmax=30KN中板F’=0.5 ×1.2+1×0.4×25+1.4×1+1.4×1=13.4KPa中板为:F3=13.4⨯0.9×0.9=10.86KN≤Pmax=30KN中板最大梁:F’=0.5 ×1.2+1×0.9×25+1.4×1+1.4×1=25.9KPa中板梁为:F4=25.9×0.6×0.6=9.33KN≤Pmax=30KN均符合要求。
13.3.3、立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A、单根立杆强度检算σ=F/A=22.83×1000N/478mm2=47.8MPa≤[σ]=170 MPaK=A[f]/F=170/47.8=3.5>1.3,(安全系数K≥1.3;)B、立杆稳定性检算λ=75.47,查规范得稳定系数为φ=0.76σ=F/A=22.831000N/478mm2=47.8MPa≤φ[σ]=0.76×170=129.2 MPa 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稳定计算公式

满堂脚手架稳定计算公式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工具,用于搭设工人、材料和设备的
临时工作平台。
脚手架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进行计算和设计,以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下面是满堂脚手架稳定计算的公式(使用Excel):
1.工作平台面积计算公式:
工作平台面积=平台长度x平台宽度
2.悬挑脚手架支撑点计算公式:
支撑点数目=平台长度/支撑间距-1
3.脚手架荷载计算公式:
脚手架荷载=(平台面积x载荷系数1)+(支撑点数目x载荷系数2)载荷系数1:根据脚手架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值,一般为0.3-
0.6kN/m²
载荷系数2:根据支撑点的类型和间距选择合适的值,一般为1-4kN
4.脚手架竖向稳定计算公式:
脚手架竖向力=公用竖向附加力+竖直荷载
公用竖向附加力: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一般为2kN
竖直荷载:根据脚手架的荷载计算结果确定
5.脚手架水平稳定计算公式:
脚手架水平力=公用水平附加力+横向施工力
公用水平附加力: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一般为2kN
横向施工力:根据脚手架的荷载计算结果确定
6.横档折算长度计算公式:
横档折算长度=横档长度+支局间距x(支局数-1)
横档长度:根据实际脚手架设计确定
7.横向荷载计算公式:
横向荷载=横档折算长度x荷载系数
荷载系数:根据横向施工力计算结果和脚手架类型选择合适的值,一般为1-2kN/m
以上是满堂脚手架稳定计算的一般公式,具体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细化。
在Excel中可以使用这些公式进行快速计算和调整,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脚手架受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

脚手架受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一、荷载计算可调立杆承受荷载分为恒载和活载,活载主要为风载及施工中产生的动载,由于风载和施工动载影响很小,计算中不予考虑。
恒载:Gk=Gk1+Gk2Gk1─混凝土自重,混凝土比重ρ=3000Kg/m3,考虑最不利情况下混凝土自重主要有框架梁、框架柱及钢筋重量,其中钢筋考虑2400kg。
Gk2─脚手架自重,可调支撑钢管Φ48×3.5,自重3.84kg/m,扣件取1.32kg/个。
Gk1=(0.5×1.0×6.6+0.5×1.0×7)×3000+2400=22800kgGk2=(2.5×6+3.5×6)×3.84+18×1.32=162kg则Gk=Gk1+Gk2=22800+162=22962kg单根立杆承受荷载Gk=22962÷6=3827kg(38.27kN)二、可调支撑杆支座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验算1、可调支撑杆底座验算N≤Rb,其中Rb取40 kN。
N=38.27 kN<Rb=40 kN,满足要求。
2、可调支撑杆的地基承载力验算N/Ad≤K*f kAd—可调支撑底面积,取0.01m2。
k—混凝土面,取1.0。
f 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试验取40Mpa。
N/Ad=38.27/0.01=3.83×103kN/m2<40Mpa三、可调支撑杆稳定性验算N/ψA≤fψ—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λ—长细比,λ=L0/ⅰ。
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
L0=kμh,其中k取1.155,μ取1.05,h取0.35。
则L0=1.155×1.05×0.35=0.42。
经查表得ⅰ=1.58cm,ψ=0.97。
截面面积A=4.89cm2。
N/ψA=38.27/(0.927×4.89×10-4)=84×103kN<205×103kN,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2010-09-12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按照均匀受力计算稳定性。
稳定性计算考虑风荷载,按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不同高度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k=0.7μz μs ω0其中ω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ω0=0.37kN/m2;μ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μz= 0.74,0.74;μ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132;经计算得到,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风荷载标准值分别为:Wk1=0.7 ×0.37×0.74×1.132=0.217kN/m2;Wk2=0.7 ×0.37×0.74×1.132=0.217kN/m2;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 分别为:Mw1=0.85 ×1.4Wk1Lah2/10=0.85 ×1.4×0.217×1.5×1.82/10=0.125kN•m;Mw2=0.85 ×1.4Wk2Lah2/10=0.85 ×1.4×0.217×1.5×1.82/10=0.125kN•m;1. 主立杆变截面上部单立杆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 + MW/W ≤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Nd=8.487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N'd= 8.991kN;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 c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μ=1.5 ;计算长度,由公式l0=kuh 确定:l0=3.118 m;长细比: L0/i=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φ= 0.188立杆净截面面积:A=4.5 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73 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N/mm2;考虑风荷载时σ=8486.64/(0.188?50)+125476.137/4730=126.843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σ=126.843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不考虑风荷载时σ=8990.64/(0.188?50)=106.272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σ=106.272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2. 架体底部立杆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 + MW/W ≤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GD+ NGS)+0.85×1.4×NQ]/2=7.673kN;不考虑风荷载时,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GD+ NGS)+ 1.4×NQ]/2=7.925kN;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 c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μ=1.5 ;计算长度,由公式l0=kuh 确定:l0=3.118 m;长细比: L0/i=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φ= 0.188立杆净截面面积:A=4.5 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73 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N/mm2;σ=7673.49/(0.188?50)+125476.137/4730=117.231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σ=117.231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不考虑风荷载时σ=7925.49/(0.188?50)=93.682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σ=93.682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脚手架扣件抗滑力的计算2010-09-12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2.5):R ≤ Rc其中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5×1.5×2/2=0.053kN;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5×0.8/2=0.014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0.3×0.8×1.5/2=0.18kN;活荷载标准值: Q=2×0.8×1.5 /2=1.2kN;荷载的设计值: R=1.2×(0.053+0.014+0.18)+1.4×1.2=1.977kN;R < 8.0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脚手架工程量计算2009-09-07第十节脚手架工程知识回顾:1,本章有关建筑工程量的计算学了哪些分部土方工程,打桩工程,砌筑工程,砼及钢砼工程,门窗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及防水,保温隔热工程,装饰工程,脚手架工程.2,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注意点:⑴内墙面粉刷—净长×净高. 洞口侧壁及顶面粉刷不增加,墙垛,附墙柱侧面并入内墙面粉刷.⑵外墙面粉刷—外包线长×高度.用于砌筑,粉刷内墙和围墙.洞口侧壁及顶面粉刷,墙垛,附墙柱侧面并入内墙面粉刷.⑶块料面层—墙裙定额取定高1.5m,1.5m以外按墙面计算,30cm以内,按踢脚板定额计算.一,类型1,按材质分:⑴竹制—采用较少,适用于小工程.⑵钢管—目前采用广泛,能适应各类建筑物平,立面的变化.2,按搭设部位分:⑴外脚手架—用于外墙砌筑,外粉刷.新课内容:⑵里脚手架(砌筑用里脚手架,粉刷用的里脚手架)—用于内墙和围墙砌筑,粉刷.⑶满堂脚手架—用于室内顶棚粉刷,做吊天棚.二,计算条件(竹制,钢管)1,外脚手架—当外墙高度大于3m时,方可计算.2,里脚手架(砌筑用里脚手架,粉刷用的里脚手架)—当内墙,围墙高度(净高)大于3.6 m时,方可同时计算.3,满堂脚手架—当室内净高大于3.6m时,且板底粉刷,做吊天棚时,方可计算.注意:1)当室内净高大于3.6m时,板底不粉刷,只刷白,油漆时,按悬空脚手架计算.2)计算满堂脚手架后,不再计算粉刷脚架.三,定额套用1,外墙脚手架⑵钢管:12m内,20m内,30m内,45m — 270m.⑶定额取定高度—设计室内地坪±0.000至檐口屋面结构板面.2,里脚手架(竹制,钢管)⑴砌筑用脚手架净高3.6m上.⑵粉刷用脚手架净高3.6m上.四,定额综合内容1,超过20m钢管外脚手架定额中综合了防护安全笆及悬挂安全网.2,外脚手架定额子目中综合了斜道,上料台,铁梯等用料,屋面顶部滚出物防患措施.3,满堂脚手架(竹制,钢管)⑴3.6~5.2m为基本层.⑵h>5.2m每增加1.2m为一个增加层(≤60cm不计) 五,工程量计算1,外脚手架—按外墙面垂直投形面积计算.长度:外墙外包线.高度:挑檐——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屋面板面.女儿墙——设计室外地坪至女儿墙压顶面.4.2600-0.3±0.004.2-0.3±0.006002,里脚手架⑴内墙砌筑里脚手架,粉刷脚手架—净长×净高.粉刷里脚手架32406000已知墙厚为240mm,层高为4.1m,板厚为100mm. 砌筑里脚手架3,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地面净面积(净长×净宽)计算,不扣除柱,附墙垛所占面积.注意:1)计算满堂脚手架后,不再计算粉刷脚架.2)悬空脚手架~按水平投影面积.⑵围墙(砌筑脚手架,粉刷脚手架)长度:围墙中心线.高度:设计室外地坪至围墙顶.注意:不扣除围墙的门所占面积,独立的柱砌筑脚手架面积也不增加.六,注意点1,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⑴斜屋面的山尖部分—只计面积,不计算高度.⑵屋面坡度>450铺瓦脚手架—(A+B)×2×h⑶屋面上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定额套用高度,按主体确定.-0.30⑷埋深3m以下地下室,设备基础必须搭设脚手架—按基础垫层面至基础顶板面垂直面积.2,并入砌筑里脚手架计算—砌独立砖柱用脚手架,按(柱断面周长+3.6m ) ×柱高.练习:试根据图纸列项计算脚手架工程量.L=( 9×2 +0.24 × 3+6.6+0.24 ×2)×2 =51.6 m H=4.8+0.45=5.25 mS=L × H=270.9 m21,外脚手架工程量计算:2,砌筑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L=6.6 mH=4.0-0.12=3.88 mS=L × H=25.61 m23,满堂脚手架工程量计算:S=9× 6.6×2 =118.80 m2总结1,外脚手架2,里脚手架3,满堂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