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

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

场合。

3 定义

3.1 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

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3.2 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于空间内可

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

4 检测实施

4.1 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4.2 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

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

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

4.3 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

5 气体检测标准

5.1 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

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5.2 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

应为19.5%~23%,若空,应有报警信号。23%%或高于19.5 气中含氧量低于

5.3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

下限的10%。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

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

5.4 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

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

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

相对密度最高容许时间加权平均短时间接触容(容爆炸范围%气体明容许浓度(取空气相对密许浓度浓度说

名称积)333度为1)(mg/m)(mg/m)(mg/m)

4.3 ~4

5.5——硫化氢—101.19

—非高原3020

2000m ~拔海200.97一氧化碳74.2—12.5 —~

3000m

海拔高于3000m——15

12.8~5.6 ——氰化氢—10.94

15.0~5.0 甲烷————0.55

8.01.45 ~—苯—62.7110

4.001.4 ~7.63.00 ~——溶剂汽油—300

——不燃—一氧化氮151.03

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

超过的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 工作日、40h 工

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6气体检测要求

6.1 应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气体。

6.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30 分钟应重新取样检测,严格控制可

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

许进入作业。

6.3 如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间长,应至少每隔15 分钟取样分析

一次,并做好记录(见附件1)。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7检测方法检测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当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

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7.1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应在人员进入作业之前进行,检测人员应

首先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检测,当进入密闭有限空间检测时,应有

一人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

7.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对其中的气体成分应进行连续不

断的检测,并有一人在有限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以避免由于人员进

入、突发泄漏、温度等变化引起挥发性有机物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

浓度变化。

7.3根据检测气体的性质,考虑可能悬浮、沉积或积聚的死角,

合理选择检测点。

7.4 密闭有限空间内部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应配戴使用相应的防

护用品。

8检测人员的资格

进行气体检测的人员必须经专项技术培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