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子学与核辐射仪器(部分答案)第三章

合集下载

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期末复习题

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期末复习题

《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a 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 两种: 激发、电离Y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 三种: 康普顿散射、光电效应、形成电子对B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 四种: 激发、电离、形成离子对、形成电子 -空穴对、轫致辐射由Nal (TI )组成的闪烁计数器,分辨时间约为:几卩s ;G - M 计数管的分辨时间大约为:一百卩s 。

电离室、正比计数管、 G-M 计数管输岀的脉冲信号幅度与 入射射线的能量 成正比。

半导体探测器比气体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高, 是因为:其体积更小、其密度更大、其电离能更低、其在低温下工作使其性能稳定、 气体探测器有放大作用而使其输岀的脉冲幅度离散性增大由ZnS (Ag )组成的闪烁计数器,一般用来探测 a 射线的强度由NaI (Tl )组成的闪烁计数器,一般用来探测 丫、X 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电离室一般用来探测 a 、B 、Y 、X 、重带电粒子 射线的 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

正比计数管一般用来探测 B 、Y 、X 射线的 能量 G - M 计数管一般用来探测 a 、B 、Y 、 X 射线的 强度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一般用来探测 亠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Si (Li )半导体探测器一般用来探测 a 、B 、Y 、 X 射线的 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HPGe 半导体探测器一般用来探测a 、B 、Y 、 X 、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 射线的 能量对高能Y 射线的探测效率则主要取决于 探测器的有效体积 对低能Y 射线的探测效率则主要取决于 “窗”的吸收 G - M 计数管的输出信号幅度与工作电压无关。

前置放大器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 三种:电压型、电流型、电荷灵敏型 前置放大器的 两个主要作用是:提高信-噪比、阻抗匹配 。

谱仪放大器的 两个主要作用是:信号放大、脉冲成形滤波成效电路主要作用是:抑制噪声、改造脉冲波形以满足后续测量电路的要求微分电路主要作用是: 使输入信号的宽度变窄和隔离低频信号积分电路主要作用是:使输入信号的上升沿变缓和过滤高频噪声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作用是:选择幅度在上下甄别阈之间的信号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道数(M )指的是:多道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分辨率谱仪放大器的线性指标包括: 积分非线性INL 、微分非线性DNL名词解释及计算题(10分,每小题5分)能量分辨率:表征Y 射线谱仪对能量相近的Y 射线分辨本领的参数,可用全能峰的半高宽度 FWHM 或相对半高宽度表示探测效率:定义为探测器输岀信号数量 (脉冲数)与入射到探测器(表面)的粒子数之比 仪器谱:由仪器(探测器)探测(响应)入射射线而输出的脉冲幅度分布图,是一连续谱 能谱:脉冲幅度经能量刻度后就可以得到计数率1.2.3. 4. 5.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2.23.24.25.26.、1. 2. 3. 4. 5. 6.全能峰:入射粒子以各种作用方式(一次或多次)将全部能量消耗在探测器内而形成的仪器谱峰逃逸峰:若光电效应在靠近晶体表面处发生,则X射线可能逸岀晶体,相应的脉冲幅度所对应的能量将比入射光子能量小,这种脉冲所形成的峰称为全能峰7. 特征峰:许多放射源本身具有特征X射线它们在能谱上形成的峰为特征X射线峰8. 分辨时间:第一个脉冲开始到第二个脉冲幅度恢复到Vd的时间,该时间内探测器无法记录下进入计数管的粒子9. 死时间:入射粒子进入计数管引起放电后,形成了正离子鞘,使阳极周围的电场削弱,终止了放电。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e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e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一章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0C0<<τ的情况。

V0(s) = I0(s)·[R0∥(1/sc)]= I0[1/(s+1/τ)]·[R0(1/sc0)/( R0+(1/sc0))=( I0/ c0)·{1/[(s+1/τ) (s+1/ R0 c0)]}∴当R0 c0<<τ时,τ-R0 c0≈τ∴1.5 如图,设,求输出电压V(t)。

1.6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ENV ENC ENN ENE η (FWHM)NE不是1.7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D=10-8A,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D的比值。

1.8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5M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并与1MHz能量在20pF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1.9U求单个矩形脉冲f(t)通过低通滤波器,RC=T,RC=5T,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1.10 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信号Vi(t)=δ(t),求输出电压信号V0(t),并画出波形图,其中A=1为隔离用。

由,得:1.12 设一系统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当此噪声通过下图电路后,求A点与B点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与噪声均方值。

对A点:,噪声均方值:对B点:,噪声均方值:第二章2.1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优点:VOM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Cf起积分作用,当A很大时,2.2 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I(t)=Q·δ(t)时,(1)求Vo(t)的一般表达式(2)当Cf=1pF, Rf=109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Rf→∞时作比较。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A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A

探测器中的噪声
半导体探测器是反向偏置的PN结,其中存在着三种噪声源。 •并联电阻Rp的热噪声,Rp是耗尽层或补偿层的电阻 •串联电阻Rs的热噪声,Rs为探测器非灵敏区的材料体电阻 与引线电阻之和 •探测器漏电流ID的散粒噪声
iD CD Rp
Rs
vo(t)
对于面垒型探测器,Rp约为108-109Ω,在低温下工作的P-I-N 探测器, Rp可达1012Ω或更高。通常Rp比前置放大器或探测器 的偏置电阻大很多,因此, Rp及其热噪声可以忽略。 串联电阻Rs的影响虽然比Rp大,但是对性能良好的探测器来说 Rs也可忽略。
R1
iD(t) R C -高压
探测器和放大器 距离要足够短, 避免震荡
Z0 A
+
vo(t ) iD(t )R1
前置放大器的特点与选择(重点)
前放种类
电压灵敏 前放
特点
VoM=Q/Ci 电压幅度稳定 性较差 VoM=Q/Cf 电压幅度稳定 性较好 V(t)=Ri(t) 电压波形与探 测器电流相同
应用
慢计数系统、 能量分辨要求 较低的能谱测 量系统 能量分辨要求 较高的能谱测 量系统 快计数系统、 时间测量系统
注意事项
电荷灵敏 前放 电流灵敏 前放
系统的时间分辨本领除了与 所用探测器有关外,前放的 噪声也必须加以考虑。一般 情况下,前放上升时间选为 探测器上升时间的0.5-2倍之 间。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前放要根据探测器的种类来 决定前放种类,同时注意前放上升时间应远小于 后面成形电路的成形时间。前放选定后,它和探 测器的连接要尽可能近,连接端要接触良好,电 缆要尽可能短。
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当A0>>1时 则Ci 、A0分别变化时,有

核电子技术原理 (王芝英 着) 原子能出版社 部分课后答案

核电子技术原理 (王芝英 着) 原子能出版社 部分课后答案

(1)求 Vo(t)的一般表达式 (2)当 Cf=1pF, Rf=109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 Rf→∞时作比较。
(1)



∵VO ( s) = −Q ⎜⎜⎝ Rf
1 //
sC f
⎞Q ⎟⎟⎠ = − C f
⎜ ⎜
1
⎜ ⎜ ⎝
s
+
1 Rf C
f
⎟ ⎟ ⎟ ⎟ ⎠
( ) ∴VO
t
=
Q
−t
e RfCf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一章
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 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 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 io (t) = I0 ie−t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 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 R0C0<<τ的情况。
3.7 试说明核信号通过图示的滤波成型电路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画出图形。
得到能量信息,失去了时间信息。 极零相消,两次无源积分,加两次有源积分。
3.8 说明弹道亏损的原因。
输入电流的脉冲宽度有限时,在信号的宽度内,电容 C 被充电,且通过 R 放电, 故产生弹道亏损。
3.9 什么是信号的峰堆积和尾堆积?对输出信号的幅度产生什么影 响?引起什么样的谱形畸变?
第三章
3.1 试论述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对各个性能指标应如何协 调考虑?
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主要有放大和成形作用。,且必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 信息。 对各个性能指标应从能量测量和时间测量分别考虑。

核电子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

核电子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
对A点:
,
噪声均方值:
对B点:

噪声均方值:
第二章
2.1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
优点:VOM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
Cf起积分作用,当A很大时,
2.2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I(t)=Q·δ(t)时,
1
【判断题】
电荷灵敏和电流灵敏析系统。

2
【判断题】
要提高放大电路输出稳定性,减小相对变化量,一般要求放大器开环增益A0必须很高。

3
【判断题】
信号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叫射极跟随器。

4
【判断题】
放大电路中的自举电容,从本质上来说起到一种特殊形式的正反馈。
7.定时误差通常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类:___时移___和___时晃_。
8.放大器输出信息中,总是由:_信号__,__噪声__,__干扰__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探测器中,能量分辨率最佳的是(B)
A.闪烁体探测器B.半导体探测器C.电离室D.气体探测器
2.CR微分电路(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A)
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4.改善放大器线性的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1)合理选择工作点__。
(2)__采用负反馈_。
5.谱仪放大器基本上由____放大电路__和滤波成形电路组合而成,对滤波成形电路来讲,有_弹道亏损_____和__堆积畸变_两种信息畸变。
6.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__模拟脉冲__转换成__数字逻辑脉冲_输出的一种装置。

《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复习题

《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复习题

《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复习题《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α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康普顿散射、散射、光电效应、激发、形成电子对、电离、发射电子、发射光子、形成离子对、形成电子-空穴对、轫致辐射。

2.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康普顿散射、散射、光电效应、激发、形成电子对、电离、发射电子、发射光子、形成离子对、形成电子-空穴对、轫致辐射。

3.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康普顿散射、散射、光电效应、激发、形成电子对、电离、发射电子、发射光子、形成离子对、形成电子-空穴对、轫致辐射。

4.NaI(Tl)组成的闪烁计数器,分辨时间约为:零点几、几、十几、几十、几百μs;G-M计数管的分辨时间大约为:零点几、几、十几、几十、一百、几百μs。

5.电离室、正比计数管、G-M计数管输出的脉冲信号幅度与入射射线的能量、初始电离产生的离子对数、初始电离产生的电荷总数成正比。

6.半导体探测器比气体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高,是因为:其体积更小、其密度更大、其电离能更低、其在低温下工作使其性能稳定、气体探测器有放大作用而使其输出的脉冲幅度离散性增大。

7.ZnS(Ag)组成的闪烁计数器,一般用来探测α、β、γ、X、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8.NaI(Tl)组成的闪烁计数器,一般用来探测α、β、γ、X、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9.电离室一般用来探测α、β、γ、X、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10.正比计数管一般用来探测α、β、γ、X、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11.G-M计数管一般用来探测α、β、γ、X、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12.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一般用来探测α、β、γ、X、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13.Si(Li)半导体探测器一般用来探测α、β、γ、X、带电粒子、重带电粒子射线的能量、强度、能量和强度。

核电子学与核仪器

核电子学与核仪器

1.说明:核辐射探测器辐射探测器是将入射射线的信息(能量、强度、种类等)转换成电信号或其它易测量信号的转换器,即传感器或换能器。

是用来对核辐射和粒子的微观现象,进行观看和研究的传感器件﹑装置或材料。

2.核辐射探测的要紧内容有哪些?辐射探测的要紧内容有:记录入射粒子的数量(射线强度),测定射线的种类,确信射线的能量等。

应用要求不同,探测的内容可能不同,利用的辐射探测器也可能不同。

3.常见的核辐射探测器按工作原理可分成哪几类?常见的辐射探测器,按工作原理可分成以下几类:①利用射线通过物质产生的电离现象做成的辐射探测器,例如,电离室、半导体探测器等。

②利用射线通过物质产生荧光现象做成的探测器,例如,闪烁计数器。

③利用辐射损伤现象做成的探测器,例如,径迹探测器。

④利用射线与物质作用产生的其他现象,例如,热释光探测器。

⑤利用射线对某些物质的核反映、或彼此碰撞产生易于探测的次级粒子做成的探测器,例如,中子计数管。

⑥利用其他原理做成的辐射探测器。

4.闪烁计数器由哪几个部份组成?答:闪烁计数器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等组成。

5.核辐射探测器输出的脉冲,其哪些参量与射线强弱、能量大小有着什么样的定性关系?入射射线强时,单位时刻内产生的脉冲数就多一些;入射粒子能量大时,产生的光子就多,脉冲幅度就大一些,从这些情形即可测知射线的强度与能量。

6.对用作核辐射探测器的闪烁体有哪些要求?①闪烁体应该有较大的阻止本领,如此才能使入射粒子在闪烁体中损耗较多的能量,使其更多地转换为光能,发出较亮的闪光。

为此,闪烁体的密度及原子序数大一些对测量γ射线是适合的。

②闪烁体应有较大的发光效率(也称转换效率)。

③闪烁体对自己发出的光应该是透明的,如此,闪烁体射出的光子能够大部份(或全数)穿过闪烁体,抵达其后的光电倍增管的阴极上,产生更多的光电子。

④闪烁体的发光时刻应该尽可能短。

闪烁体的发光时刻越短,它的时刻分辨能力也就越强,在必然时刻距离内,能够观测的现象也就更多,能够幸免信号的重叠。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汇总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汇总

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核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①时间测量。

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是测定核粒子的寿命或飞行速度的基本参数,目前直接测量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已达到皮秒级。

②核辐射强度测量。

核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核信息出现的概率,对于低辐射强度的测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低的噪声本底,否则核信息将淹没于噪声之中而无法测量。

对于高辐射强度的测量,由于核信息十分密集,如果信号在测量仪器中堆积,有可能使一部分信号丢失而测量不到,因此要求仪器具有良好的抗信号堆积性能。

对于待测核信息的辐射强度变化范围很大的情况(如核试验物理诊断中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可达105倍),如测量仪器的量程设置太小,高辐射强度的信号可能饱和;反之,如量程设置太大,低辐射强度的信号又测不到,因此对于这种场合的测量则要求测量仪器量程可自动变换。

③能谱测量。

辐射能谱上的特征是核能级跃迁及核同位素差异的重要标志,核能谱也是核辐射的基本测量内容。

精确的能谱测量要求仪器工作稳定、能量分辨力达到几个电子伏特,并具有抑制计数速率引起的峰位和能量分辨力变化等性能。

④位置测量。

基本粒子的径迹及空间位置的精确测定是判别基本粒子的种类及其主要参数的重要手段。

目前空间定位的精度可达到微米级。

⑤波形测量。

核信息波形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某些核反应过程的变化,因此核信息波形的测量是研究核爆炸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而该波形的测量往往是单次且快速(纳秒至皮秒级)的。

⑥图像测量。

核辐射信息的二维空间图像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辐射图像的测量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利用辐射源进行透视以摄取被测物体的图像;第二种是利用被测目标体的自身辐射(如裂变反应产生的辐射)以反映目标体本身的图像。

图像测量利用计算机对摄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与重建,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和提高清晰度。

CT技术就是这种处理方法的代表。

2、抗辐射加固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抗辐射加固的研究重点最初是寻找能减弱核辐射效应的屏蔽材料,后来在电路上采取某些抗辐射加固措施,然后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器件的抗辐射加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幅度过载:放大器工作有一个线性范围,当超过这个线性范围很大时,放大器在一段时间内就不能正常工作,这种现象称为幅度过载。

计数率过载:由于计数率过高所引起的脉冲幅度分布的畸变。

区别:幅度过载使得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在幅度过载期间,正常信号无法正常放大,从而产生误差;而计数率过载会造成信号的堆积,使谱线产生严重畸变。

3.12
高能量分辨率和高计数率谱仪放大器通过加入堆积拒绝电路来消除峰堆积现象。

加入堆积拒绝电路在计数率很高的时候不能提高谱仪放大器的计数率。

这是因为堆积拒绝电路是由逻辑展宽电路来执行堆积判别的,对输入的计数率有一定的要求,当计数率过高的时候,输出计数率反而减小。

3.10
基线偏移的主要原因是堆积的存在,此外,即使是无
尾堆积的脉冲通过尾堆积的脉冲通过CR CR CR网络时,由于电容上电荷在放电
网络时,由于电容上电荷在放电时间内,未能把电荷放完,那么下一个脉冲到达的时候,电容器上的剩余电荷将引起这个新出现脉冲的基线偏移。

CDD 基线恢复电路的工作原理见P103,输出波形见P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