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国家畜牧养殖扶持政策-范文word版 (13页)

合集下载

2018年农村养殖政策辽宁-范文word版 (5页)

2018年农村养殖政策辽宁-范文word版 (5页)

2018年农村养殖政策辽宁-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农村养殖政策辽宁
辽宁农村养殖政策【1】
一、补贴范围及数量
对全省13个市(大连市除外)的77个县(区、市)的20.7万头荷斯坦奶牛能繁母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项目(见附表2-1,分市印发)。

二、补贴对象、标准及补贴方式
补贴对象:项目县(区、市)内使用良种奶牛冻精开展人工授精的奶牛养殖场(户、小区)。

补贴标准:每头能繁奶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每剂冻精补贴15元。

补贴方式: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种公牛进行评选,确定入选种公牛站,公布入选种公牛编号及其生产性能等技术指标。

省畜牧局会同省财政厅按照要求,组织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以下简称省牧经站)面向全国入选种公牛站集中招标,确定可以在我省销售良补冻精的种公牛站的资格,之后,由奶牛养殖场(户、小区)确定具体的公牛编号。

汇总后,省畜牧局与中标的种公牛站签订采购合同,并报农业部备案。

省财政厅根据省畜牧局提供的采购合同、销售发票和验收凭证与中标种公牛站结算补贴资金。

三、项目进度安排。

【2018最新】养殖业政府扶持政策-word范文模板 (10页)

【2018最新】养殖业政府扶持政策-word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养殖业政府扶持政策养殖业政府扶持政策农业部发布《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粮改饲、发展杂粮产业和畜牧业,并且特别指出用5-10年时间,北方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来自畜牧业和饲草产业的比重超过50%。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哪里?北方农牧交错带,指的是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宁夏省(自治区)等地。

农合论坛总设计师赵财神认为,未来几年,杂粮产业和畜牧养殖业将快速发展。

以前国家过于重视小麦、水稻和玉米生产,现在提出了“大食物”的概念,大力鼓励种植各种杂粮种植和牛羊养殖,因此可以预言,201X年的杂粮补贴和养殖类补贴力度还会加大。

《意见》中的主要政策有:1、减粮增饲,做大草产业。

减少籽粒玉米的生产,发展全株青贮玉米,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扩大苜蓿、燕麦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努力建设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推进牧草产业化。

【相关补贴】苜蓿种植补贴合作社1年以上。

饲草生产加工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含)以上。

奶牛养殖企业(场)须存栏300头以上。

补助标准:3000亩以上180万元资金使用: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

2、增牛稳羊,做强草食畜牧业。

突出发展奶牛,稳定发展肉牛肉羊。

重点发展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做强奶业,促进奶业一体化发展。

支持发展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相关补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畜牧局、发改委申报条件:存栏奶牛300头以上补助标准:300—499头80万元500—999头130万元1000头以上170万元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畜牧局、发改局补贴标准:肉羊:300—499头15万元;500—699头25万元;700—999头35万元;1000头50万元。

【最新2018】特种养殖政策-优秀word范文 (16页)

【最新2018】特种养殖政策-优秀word范文 (16页)

【最新2018】特种养殖政策-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特种养殖政策
6特种养殖补贴政策【1】
一、优惠政策类水电等政策
1、鼓励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发展养殖
2、免收地下水资源费
3、享受农业用电价格
二、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1、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政策
2、畜禽疫病捕杀补助政策
3、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4、猪定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
三、农机补贴政策一般农机单台不超5万,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8-2019-陕西养殖业扶持政策-优秀word范文 (6页)

2018-2019-陕西养殖业扶持政策-优秀word范文 (6页)

2018-2019-陕西养殖业扶持政策-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陕西养殖业扶持政策
陕西养殖业扶持政策
201X 陕西省山羊养殖业补贴政策
1. 种羊场建设。

扶持西安、宝鸡和咸阳市奶山羊基地县以及杨凌示范区各新建1个存栏基础母羊1000只以上种羊场,每场补助100万元。

2. 规模养殖场建设。

扶持临潼、蓝田、泾阳、三原、武功、淳化、凤翔、陈仓、千阳、陇县等10个奶山羊基地县每个县建设5个存栏基础母羊300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每场补助20万元。

3. 家庭牧场建设。

扶持临潼、蓝田、泾阳、三原、武功、淳化、陈仓、凤翔、千阳、陇县等10个奶山羊基地县,建设150个存栏200只以上的家庭牧场,其中陇县申报30个,其它县各申报10个。

每个家庭牧场申报省级补助资金控制在10万元左右,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种养引进,饲草、防疫、培训补助等。

4. 羊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

扶持陕西红星乳业公司、西安百跃羊乳集团和陕西飞鹤关山乳业公司建立自控奶源基地,重点支持机械化挤奶站、奶山羊养殖场和品牌建设等环节。

国家2018年畜禽养殖政策

国家2018年畜禽养殖政策

国家2018年畜禽养殖政策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畜禽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粪便处理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规范畜禽养殖行业,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权益,国家于2018年出台了一系列畜禽养殖政策。

首先,国家加大了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力度。

政府要求养殖场必须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否则将面临罚款和相关法律制裁。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政府将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政府倡导绿色养殖和生态养殖。

鼓励农民采用可持续的养殖模式,减少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政府对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限制也逐渐加强,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此外,政府鼓励农民加强兽医防疫工作,提高畜禽养殖的健康水平。

兽医防疫工作不仅能够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

政府将加大对兽医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政府鼓励养殖户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饲养方法等,提高养殖场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政府将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养殖户走科学发展之路。

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还将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

农业保险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保障,减少损失,提高生产的稳定性。

政府将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更加合理和便捷的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养殖户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将推动畜禽养殖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畜禽养殖产业链的延伸。

通过深加工,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政府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参与农副产品加工业。

总之,国家2018年的畜禽养殖政策主要是为了规范行业秩序,提高养殖水平,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权益。

政府将加强监管,倡导绿色养殖和生态养殖,鼓励科学管理和兽医防疫工作,推动农业保险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将进一步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018-2019】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精选word文档 (7页)

【2018-2019】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精选word文档 (7页)

【2018-2019】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近年来没有对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目前都是按照前几年的政策
落实。

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1】
从201X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

201X年国家将继续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农业部《201X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提出,重
点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基础好,并在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
质量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产基地。

其中,畜牧业主要支持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畜种,重点扶持
主产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根据《意见》,种植业重点布局在《全国蔬菜规划发展规划》(201X-2020年)的580个产业重点县和201X年当年实施改扩建的农业部已公布确定的819个园艺作物标准园,产地环境条件符合安全食品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的要求,生
产基地集中连片,承担单位须是具有一定基础、技术力量较强、管理规范、示
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

畜牧业重点扶持主产省(区、计划单列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优先安
排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陕西、。

【最新2018】国家养殖业补贴政策-范文模板 (5页)

【最新2018】国家养殖业补贴政策-范文模板 (5页)

【最新2018】国家养殖业补贴政策-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国家养殖业补贴政策
国家养殖业补贴政策【1】
国家对农村养殖业优惠政策和补助标准
养猪补贴政策规定:
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今年每头补助50元。

2.实行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3.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年出栏300-4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10万元; 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25万元; 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50万元; 年出栏201X-2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70万元; 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80万元。

以上补助,必须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自繁自养场,由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由财政兑现补助。

4.人工授精液补贴:每窝补助20元,今年只限于达县试点。

5.疫苗补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疫苗实行补贴。

养牛养羊补贴政策规定
1: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3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贴50元。

2018畜牧业补贴的政策有什么变化

2018畜牧业补贴的政策有什么变化

2018畜牧业补贴的政策有什么变化畜牧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那2018年补贴的政策有没有变化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2018畜牧业补贴的政策有什么变化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2018畜牧业补贴的政策的变化一、生猪养殖重要性大,规模越大补贴越多。

最近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猪肉价格实在是太贵了,为了缓解猪肉短缺造成的猪价压力,国家在生猪补贴上面还是很给力的,不然人民吃不起肉心里不爽啊。

当然,国家的补贴主要是补贴那些规模化的养殖场,而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来说,就没有资格享受这些了。

具体的生猪养殖补贴标准如下:1.生猪养殖规模3000头以上的,补贴80万。

2.生猪养殖规模2000到2999头的,补贴60万。

3.生猪养殖规模1000到1999头的,补贴40万。

4.生猪养殖规模500到999头的,补贴20万。

各位养猪专业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进行补贴的申请。

二、养牛补贴分两种,奶牛补贴最高!中国人每天消耗这么多奶,奶牛的养殖功不可没。

国家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儿,所以,对于奶牛养殖的补贴也是非常大方的。

具体如下:1.奶牛养殖1000只以上,补贴170万元。

2.奶牛养殖500只到999只,补贴130万元。

3.奶牛养殖300只到499只,补贴80万元。

至于肉牛的话,补贴的钱就远远不如奶牛了,毕竟虽然牛肉好吃而且贵,但吃牛人的人数远远不及喝牛奶和吃猪肉的人数。

肉牛养殖的补贴只有两种,一种是100只到299只养殖规模的,补贴30万;第二种是30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补贴50万。

三、养羊补贴也很给力。

在我国目前吃羊肉的人越来越多,这代表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撸羊肉串吧。

国家对于养羊的补贴也是不遗余力的。

具体如下:1.养羊300只到499只的,补贴15万元。

2.养羊500只到699只的,补贴25万元。

3.养羊700只到999只的,补贴35万元。

4.养羊1000只以上的,补贴5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国家畜牧养殖扶持政策农业部发布201X年国家畜牧业补贴政策【1】据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介绍,201X年国家将实行52项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政策措施,其中涉及畜牧兽医行业的有11项。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其中与畜牧行业有关的主要有2项,分别是挤奶机械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牛羊)养殖积极性,促进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市场供应,201X年中央财政安排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5亿元。

奖励资金管理坚持“引导生产、多调多奖、责权对等、注重绩效”的原则。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包括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牛羊调出大县资金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三个部分。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分配因素包括过去三年年均生猪(牛羊)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因素权重分别为50%、25%、25%,奖励资金对生猪调出大县前500名、牛羊调出大县前100名给予支持。

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支持范围包括:生猪(牛羊)生产环节的圈舍改造、良种引进、污粪处理、防疫、保险、牛羊饲草料基地建设,以及流通加工环节的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省级统筹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切块到省(区、市),分配因素包括各省(区、市)生猪(牛羊)生产量、消费量等。

统筹奖励资金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省(区、市)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

201X年继续实施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粮改饲”支持政策201X年,国家启动实施“粮改饲”试点工作,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亿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10省区,选择30个牛羊养殖基础好、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开展以全株青贮玉米收储为主的粮改饲试点工作。

201X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并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实施范围。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从201X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201X年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精液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

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1X元。

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并开展优质荷斯坦种用胚胎引进补贴试点,每枚补贴标准5000元。

201X年国家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201X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3亿元支持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安排3亿元支持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

201X年国家继续支持奶牛、肉牛和肉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X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和每户牧民每年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201X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山西、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等5省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牧区半牧区县,全国13省(区)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政策实施范围内。

201X年,中央财政对13个省(区)投入的补奖资金达到了169.49亿元。

201X年,国家继续在13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并适当提高补奖标准,完善政策内容。

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为提高我国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从201X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

201X年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在河北、天津等14个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

退耕还林还草支持政策201X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全国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以及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区域县市的15度~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退下来,还林还草。

201X年~201X年,中央共下达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500万亩,其中201X 年500万亩、201X年1000万亩,还草两年共计77万亩。

201X年12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明确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主要政策有四个方面:一是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陡坡耕地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

由各有关省在充分调查并解决好当前群众生计的基础上,研究拟定区域内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范围;二是加快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进度。

从201X年起,重点向扶贫开发任务重、贫困人口较多的省倾斜;三是及时拨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

为确保各地结合实际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新一轮退耕还草的补助标准为:退耕还草每亩补助1000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现金补助850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种籽种草费150元),退耕还草补助资金分两次下达,每亩第一年600元(其中种籽种草费150元)、第三年400元。

四是认真研究在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坡耕地以及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动物防疫补助政策我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主要包括5个方面:一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政策。

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

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标采购。

上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疫苗费用。

二是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助政策。

国家对因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的动物及同群动物,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

对因上述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养殖场(户)按比例承担。

三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

补助经费主要用于支付村级防疫员从事畜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劳务补助。

四是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给予每头80元的补助,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中央财政对一、二、三类地区分别给予60元、50元、40元补助,地方财政分别承担20元、30元、40元。

五是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

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费用予以补贴,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头800元,无害化处理标准为每头80元,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中央负担部分采取一般转移支付方式定额拨付地方。

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政策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其中第二条是支持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01X年,中央财政安排1.8亿元,在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南、福建、重庆等9省(区、市)开展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

资金主要用于对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的主体工程、设备(不包括配套管网及附属设施)及其运行进行补助。

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形成能够推广的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商业化运作模式。

201X年,中央财政安排1.4亿元,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秸秆养畜项目,带动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2.2亿吨。

201X年,上述项目在调整完善后将继续实施。

农业保险支持政策目前,中央财政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3大类,共15个品种。

201X年,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条款拟定工作的通知》,推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升级,在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涉及养殖业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扩大保险范围。

养殖业保险将疾病、疫病纳入保险范围,并规定发生高传染性疾病政府实施强制扑杀时,保险公司应对投保户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可扣除政府扑杀补贴)。

二是提高保障水平。

要求保险金额覆盖饲养成本,鼓励开发满足新型经营主体的多层次、高保障产品。

三是降低理赔门槛。

要求能繁母猪、生猪、奶牛等按头(只)保险的大牲畜保险不得设置绝对免赔。

畜牧业养殖国家补贴政策【2】据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介绍,201X年国家将实行52项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政策措施,其中涉及畜牧兽医行业的有11项。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其中与畜牧行业有关的主要有2项,分别是挤奶机械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牛羊)养殖积极性,促进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市场供应,201X年中央财政安排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5亿元。

奖励资金管理坚持“引导生产、多调多奖、责权对等、注重绩效”的原则。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包括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牛羊调出大县资金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三个部分。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分配因素包括过去三年年均生猪(牛羊)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因素权重分别为50%、25%、25%,奖励资金对生猪调出大县前500名、牛羊调出大县前100名给予支持。

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支持范围包括:生猪(牛羊)生产环节的圈舍改造、良种引进、污粪处理、防疫、保险、牛羊饲草料基地建设,以及流通加工环节的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