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概论MA(马b)
航空航天概论习题及试题库加答案

习题及试题库•航空航天发展史(一)•航空航天发展史(二)•飞行器飞行原理(一)•飞行器飞行原理(二)•飞行器动力装置•火箭发动机和飞行器仪表•飞行器导航技术•飞行器结构•参考答案航空航天发展史(一)1. 第一个载人航天站是前苏联于______年4月发射的"礼炮号"。
美国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于______年试飞成功。
A 、1971 1984 B、1981 1981 C、1971 1981 D、1981 1982.2 、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它与自然天体不同的是______。
A. 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改变其运行B. 不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C. 其运行轨道固定不变D. 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但不能改变其运行轨道3 、______年,第一架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飞机,既______的He-178飞机试飞成功。
A.1949 德国B.1939 德国C.1949 英国D.1939 美国4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比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更早进入使用。
中国早在______就有可升空作为战争中联络信号的"孔明灯"出现,这就是现代______的雏形。
A.10 世纪初期飞机B.12 世纪初期热气球C.10 世纪初期热气球D.12 世纪初期飞艇5 、活塞式发动机和螺旋桨推进的飞机是不能突破"音障"的,_____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A. 内燃机B. 蒸汽机C. 涡轮喷气发动机D. 电动机6 、具有隐身性能的歼击机有______。
A.F-22B.F-117C.JAS-39D.B-27 、请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
A. 固定翼航空器是通过其螺旋桨的旋转来提供升力的;B. 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机翼安装形式不同;C. 直升机和旋翼机都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的航空器;D. 目前的航天飞机是可以象飞机一样在跑道上着陆的航空器。
8 、飞行器可分为三大类,下列器械属于飞行器的有______。
航空航天概论

第1章航空航天发展史1.1 世界航空发展简史1.1.1 远古的神话与传说1.1.2 气球和飞艇的出现与发展1.1.3 飞机的诞生1.2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1.3 中国航空发展史1.3.1 中国古代航空技术的萌芽1.3.2 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发展1.3.3 中国现代航空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第2章奋进中的中国航空航天2.1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现状2.1.1 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航空航天企业2.1.2 中国航空航天的主要成就2.1.3 主要航空航天企业介绍2.2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典型杰出人物2.2.1中国“起飞”第一人——冯如2.2.2中国火箭奠基人——钱学森2.2.3 中国强击机总体设计第一人——陆孝彭2.2.4杰出人物的精神实质2.3 中国独特的航空航天文化和民族精神2.3.1 新中国给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起飞带来了曙光2.3.2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2.3.3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2.4 投身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职业准备2.4.1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2.4.2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2.4.3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2.4.4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2.4.5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第3章飞行原理3.1 飞机的空气动力3.1.1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3.1.2 升力的产生和增升装置3.1.3 飞行的阻力及减阻措施3.2 飞行操纵3.2.1 飞机的重心和机体轴3.2.2 飞机的稳定性3.2.3 飞机的操纵原理3.3 飞机的飞行性能3.3.1 速度性能指标3.3.2 高度性能3.3.3 飞行距离3.3.4 飞机起飞着陆的性能3.3.5 飞机的机动性能3.4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3.4.1 直升机概况3.4.2 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3.5 航天器飞行原理3.5.1 F普勒三大定律3.5.2 宇宙速度第4章世界名机赏析4.1 航空先驱与早期飞行器4.2 军用飞机4.2.1 战斗机4.2.2 轰炸机4.2.3 攻击机4.3 民航客机4.3.1 第一代喷气式客机——“彗星”4.3.2 第二代喷气式客机——图-154 4.3.3 第三代喷气式客机——波音-747 4.3.4 第四代喷气式客机——A3204.3.5 第五代喷气式客机——波音-777 4.3.6 空客与波音的泰坦战争——A380 4.3.7 超声速客机——“协和”4.4 直升机4.4.1 单旋翼尾桨直升机4.4.2 单旋翼无尾桨直升机4.4.3 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4.4.4 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4.4.5 侧旋翼直升机(双旋翼直升机)4.5 无人机与其他特种飞机4.5.1 X-1——第一架突破音障的火箭飞机4.5.2 侦察机4.5.3 预警机4.5.4 空中加油机4.5.5 无人机4.6 航天器4.6.1 人造地球卫星4.6.2 宇宙飞船4.6.3 航天飞机4.6.4 空间站4.6.5 运载火箭第5章飞机结构与构造5.1 飞机结构的基本组成及其功用5.1.1 飞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5.1.2 飞机结构的功用5.2 飞机结构的基本要求5.2.1 飞机的战术技术和使用技术要求5.2.2 空气动力要求和设计一体化要求5.2.3 结构完整性要求5.2.4 最小质量要求5.2.5 使用维修要求5.2.6 工艺要求5.2.7 经济性要求5.3 机翼受力构件的基本构造5.3.1 翼梁5.3.2 长桁5.3.3 纵墙5.3.4 翼肋5.3.5 蒙皮5.4 机翼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4.1 薄蒙皮梁式5.4.2 多梁单块式5.4.3 多墙厚蒙皮式5.5 尾翼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5.1 安定面和操纵面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5.2 全动平尾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6 机身受力构件的基本构造5.6.1 隔框5.6.2 长桁与桁梁5.6.3 蒙皮5.7 机身结构的基本构造形式5.7.1 桁梁式5.7.2 桁条式5.7.3 硬壳式5.8 起落架5.8.1 飞机起落装置的类型5.8.2 起落架的功用5.8.3 起落架的组成5.8.4 起落架的配置形式5.8.5 起落架的结构形式和特点第6章飞行器动力6.1 概述6.2 航空活塞发动机6.2.1 活塞式发动机的主要组成6.2.2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6.2.3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辅助工作系统6.3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6.3.1 涡轮喷气发动机6.3.2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6.3.3 涡轮风扇发动机6.3.4 涡轮轴发动机6.3.5 螺旋桨风扇发动机6.4 冲压喷气发动机6.5 火箭发动机6.5.1 固体火箭发动机6.5.2 液体火箭发动机6.5.3 其他能源的火箭发动机6.6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型号第7章机载仪器与设备7.1 航空仪表7.1.1 飞行仪表7.1.2 发动机仪表7.2 导航系统7.2.1 无线电导航系统7.2.2 其他导航系统7.3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7.3.1 自动驾驶仪7.3.2 其他自动飞行控制系统7.4 其他机载设备7.4.1 电气设备7.4.2 通信设备7.4.3 雷达设备第8章航空新技术简介8.1 飞机设计新技术8.1.1 新的气动外形设计方法8.1.2 短距起降或垂直起降与推力矢量技术8.1.3 隐身技术8.2 航空发动机新技术8.2.1 脉冲爆震发动机8.2.2 多电发动机8.2.3 超燃冲压发动机8.2.4 特种能源发动机8.3 航空制造新技术8.3.1 大型宽弦风扇叶片8.3.2 整体叶盘结构8.3.3 航空新材料及其成型技术8.3.4 航空数字化制造技术8.4 民航客机新技术8.5 直升机新技术8.5.1 直升机动力8.5.2 直升机的材料与结构8.5.3 航空电子与二次能源8.5.4 直升机的制造技术8.6 空空导弹新技术8.6.1 远程推进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8.6.2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8.6.3 毫米波制导技术8.6.4 多模导引和复合制导技术8.6.5 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8.6.6 高效定向引战技术8.6.7 导弹模块化与开放式设计技术8.6.8 保形外挂和高密度内挂条件下的发射技术8.7 无人机技术附录附录A 航空大事记附录A.1 世界航空大事记附录A.2 中国航空大事记附录B 航模制作实践——手掷模型滑翔机制作与试飞附录B.1 弹射模型滑翔机的制作附录B.2 弹射模型滑翔机的调整试飞。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1.热气球:1783年6月4日,蒙哥尔费兄弟的热气球升空。
同年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
飞行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和空气浮力。
我国古代航空发明:孔明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风筝(,风力垂直于风筝表面,风力和风筝线的受力平衡)竹蜻蜓(利用叶片的旋转产生升力,从而克服自身重力)首次火箭升空飞行的发明人:万户2.第一架可载人动力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1903年飞行器分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3.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载人飞船:神舟5号,神舟6号,神舟7号探月卫星:嫦娥1号,嫦娥2号4.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57 苏联世界上第一个载人飞船:1961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登月飞船:1969 美国世界上第一个航天飞机:企业号美国5.地球大气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飞机飞行环境属于:平流层6.飞机主要组层部分及其辨认(大题):机翼,机身,尾翼,操纵面,起落架P116图(1)雷达 (2) 机身 (3) 水平安定面 (4) 机翼 (5)起落架 (6) 驾驶舱 (7) 副翼 (8) 发动机尾喷管 (9) 方向舵 (10) 襟翼 (11) 升降舵 (12) 垂直安定面 (13) 空速管 (14) 进气道 (15) 操纵杆 (16) 天线7.单旋翼直升机主要组层部分:旋翼:产生升力,推力和操纵力尾桨:平衡反扭矩,对直升机进行航向操纵发动机:提供动力机身:支持和固定直升机部件系统,装载人员物资设备8.直升机,旋翼机以及固定翼飞机之间的主要区别:旋翼机与直升机的最大区别是: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发动机不是以驱动旋翼为飞机提供升力,而是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像一只风车;而直升机的旋翼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既能产生升力,又能提供飞行的动力,象一台电风扇。
航空航天概论第2章 飞行器飞行原理

2.2.1空气流动基本规律
2、连续性定理
• 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变截 面管道时,在管道粗的地方流速比较慢,在管道细 的地方流速比较快。这是由于管道中任一部分的流 体不能中断也不能堆积,因此在同一时间,流进任 一截面的流体质量和从另一截面的流出的流体质量 应该相等。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2.1.2 大气的物理特性与标准大气
2、标准大气 • 前面所述的大气物理性质是随着所在地理位置、 季节和高度而变化的,这样就使得航空器上产生 的空气动力也发生变化,从而使飞行性能发生变 化。为了在进行航空器设计、试验和分析时所用 大气物理参数不因地而异,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 标准,即所谓的标准大气。 • 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1)大气被看成完全气体, 即服从状态方程。(2)以海平面的高度为零。在 海平面上,大气的标准状态为:气温t=15℃;压 强p=1 atm;密度ρ=1.2250kg/m3;声速 c=314m/s。具体的数据可以查《国际标准大气简 表》。
线与翼弦的交点叫压力中心。
3、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机翼表面的压力分布
• 机翼表面上各个点的压力大小,可以用箭头长短来表示如图。箭头方向朝外,表示比
大气压力低的吸力或叫负压力;箭头指向机翼表面,表示比大气压力高的正压力,简
称压力。
把各个箭头的外端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起来,这就是用向
量表的机翼压力 分布图。图上吸力
2、翼形几何外型的参数
翼型:用平行于对称平面的切平面切割机翼所得的剖面,称为翼剖面,简称翼型。 中弧线:翼型厚度中点的连线 弯度分布:有厚度的非对称翼,构造非对称翼型的“骨架”,称为中弧线的弯板,
它的高度yf的分布(即中弧线方程)称为弯度分布。 相对厚度:翼型最大厚度( Tmax )与翼型弦长(c)的比值Tmax /c
航空航天概论

大气的物理性质 6、马赫数
马赫数Ma的定义为
Ma v
a
式中v表示在一定高度下飞行器的飞行速度,a则表示该处的声速。
飞行器飞行速度越大,Ma就越大,飞行器前面的空气就压 缩得越厉害。因此,Ma的大小可作为判断空气受到压缩程度的 指标。
12
Ma与飞行器飞行速度的关系
Ma<0.4, 为低速飞行;
机翼几何外形可分为机翼平面形状和翼剖面形状。机 翼平面形状主要包括翼展、前缘后掠角等 。
43
机翼的剖面形状
圆头尖尾
尖头尖尾
对称翼型 非对称翼型
菱形翼型 平板翼型 弯板翼型
44
机翼几何参数
翼展b:机翼左右翼梢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 。
翼弦:翼型前缘点和后缘点之间的连线 。(c0翼根弦长,c1翼 梢弦长)
2
上式就是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它表示流速与静压
之间的关系,即流体流速增加,流体静压将减小;反之,
流动速度减小,流体静压将增加。
20
伯努利方程
21
伯努利方程
• 由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方程可知,流体在变截面管 道中流动时,凡是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就大,压 强就小;凡是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就小,压强就 大。
14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 质量守恒与连续方程
取横截面1,2,3,假设在流管中流动的流体质量既不会穿越流管流出,也不
会有其它流体质量穿越流面流入,则通过流管各截面的质量流量必须相等 。
15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 质量守恒与连续方程
在单位时间内,流过变截面管道中任意截面处的气体质量都应相等,即
该式称为可压缩流体沿管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当气体以低速流动时, 可以认为气体是不可压缩的,即密度保持不变。则上式可以写成(该式 成为不可压缩流体沿管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超音速战斗机分代一(50年代初) 二(60年代) 技术特点代表机型低超音速(1.3~1.5)飞行;最大升限达170米格-29;F-100 00m 速度普遍超过2;最大高度2万米并出现双米格-21、米格-23;F-104、F-105、F-三飞机 4;幻影-3、幻影F-1(法);英国P-追求高空高速 1闪电;瑞典SAAB-37雷、SAAB-35龙;J-7、J-8 保留高空高速,强调机动性能、低速性能;米格-29、苏-27;F-14、F-15、F-普遍装配涡扇发动机;大量采用新技术 16、F-18;狂风,幻影2000 超音速巡航、过失速机动能力、隐身能力F-、良好的维护性、短距起落能力 22(超视距作战、近距离格斗、隐身、相控阵雷达、中距空空导弹)、F-35;M1.44、S-37 三(70年代中期、80年代早期) 四(现在) 3.简述直升机的发展史、特点及其旋翼的工作原理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 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航空航天概论第一、二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绪论1.航空: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
航天:在大气层以外的近地空间,行星际空间,行星际附近以及恒星及空间的航行活动。
联系:地面发射的航天器或当航天器返回地面时,都要穿过大气层特别是水平起降的航天飞机,其起飞和降落过程均与飞机极为相似,就与航空航天的特点,因此航空与航天不仅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有时是难以区分的。
2.飞行器的概念:在地球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的空间飞行的器械统称。
分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3.航空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轻于空气的航天器(气球、飞艇)和重于空气的航天器(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旋翼机)。
航天器: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
导弹:依靠制导系统控制器飞行轨迹的飞行武器(弹道式导弹、巡航导弹、可高机动飞行的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
火箭:靠火箭发动机(化学、核、电)提供推动力的飞行器。
(无控火箭弹、探空火箭、远载火箭)。
4.⑴轻于空气的航天器:10世纪初中国“孔明灯”。
18世纪末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热气球。
1783年10月15日E.P.罗奇埃和达尔郎特,热气球1000m高度12min飞行12km。
⑵重于空气的航天器: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飞行4次。
⑶火箭导弹:1942年纳粹德国V-2火箭,发射第一个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弹道导弹。
⑷航天: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
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5.大气层①对流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对流运动明显。
②平流层:高度上升气温开始不变→略升高→20km-30km以上急升,气流平稳,能见度好③中间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有相当剧烈的垂直方向运动。
④热层:高度上升气温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⑤散逸层:空气稀薄,空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6.飞行环境:⑴自然环境--真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等离子体、微流行体。
航空航天概论课件

按发射和目标位置分: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地对空 导弹,岸对舰导弹
74
一、有翼导弹
1、组成和功用 战斗部系统:摧毁目标 动力系美统国航:天提飞机供飞行动力 制导系统:引导控制导弹以一定精度飞向目标 弹体:装载设备、承受载荷、维持外形
18
机翼的构造形式:蒙皮骨架式
19
机翼的构造形式:整体壁板式
20
机翼的构造形式பைடு நூலகம்夹层式
21
2、机身
(1)作用在机身上的外载荷 分布力——气动力,重力 集中力——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装载物等的作用力
(2)机身中的内力 垂直弯矩、水平弯矩、垂直剪力、水平剪力、扭矩
(3)机身的受力构件 桁梁、桁条、隔框、蒙皮
横向骨架——普通翼肋:维持翼型,把蒙皮和桁条 的力传给翼梁;
加强翼肋:除普通翼肋作用外,承受集中力。
蒙皮:维持气动外形,将气动力传给桁条和翼肋,
与翼梁纵墙的腹板形成闭室承受扭矩
14
机翼的受力构件:翼梁
15
机翼的受力构件:桁条
各种剖面的桁条
16
机翼的受力构件:翼肋
17
1、机翼和尾翼
(4)机翼的构造形式 a)蒙皮骨架式(单梁、双梁、多梁) b)整体壁板式 c)夹层式
专用系统 天文望远镜、光谱仪、摄象机、通信卫星的转发器等
专用设备
保障系统 结构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电源系统、
姿态控制系统、轨道控制系统、返回着陆系统。
44
卫星的基本结构
45
卫星的基本结构
46
卫星的基本结构
47
卫星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对于飞机高度测量表,有气压式高度表和无线电 高度表两种。
• 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产生的推力可从几千牛顿 到几百千牛(即几百公斤到几十吨)!
第2章
•
推重比-发动机推力(地面状态最大推力)与
•
其重量之比。
• 大推重比的发动机其推力大、质量轻、性能高。
目前,国际先进的空气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已达到10。
B757-200 装2台涡扇发动机
第2章
单位耗油率-产生单位推力(1个牛顿)每小 时需要消耗的燃油质量。
•
第2章
F q0 (ve v0 ) qe ve Ae ( pe p0 )
式中: q0-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流量(kg/s) ve-从发动机喷出气流的速度 (相对发动机的相对流速,可超音速也可亚 音速,m/s ) v0-进入发动机的气流速度(相对发动机,m/s)
第2章
qe- 从发动机喷出的气流流量( kg/s) Ae-发动机喷口截面积(㎡) pe- 喷口气流静压强(Pa) p0-发动机周围大气环境静压强( Pa)
•
★ 活塞发动机和涡桨发动机,通常都是以发动
机架的形式安装在机身或机翼上。
•
★ 大多装涡喷/涡扇发动机的飞机,尤其是大
型飞机,其动力装置多采用专门的吊舱型式。吊舱结
构与机身类似,此时动力装置的布置实际上是吊舱的
设计问题。
•
★ 对于歼击/战斗机,通常将1台或2台涡喷/涡
扇发动机装载机身尾段,并直接通过连接接头和拉杆
目前,大型风扇发动机单位耗油率在 0.04~0.05㎏ /(N·h) .
第2章
涡轮喷气发动机组成:简称涡喷发动机,由进气 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等组成。
.
第2章
• 工作原理:前方空气首先由进气道流入发动机。 在进气道内,空气流速降低,压强升高(减速增压)。 当气流通过压气机时,压气机对空气流逐级增压(可 使气体压力提高几倍到几十倍不等)。随后,具有高 的压力能的空气流入燃烧室,与从油嘴喷射出的燃料 充分混合,点火燃烧,燃料化学能转变为气体内能。 之后,燃烧生成的高能燃气即驱动涡轮转动,由涡轮 轴带动前面的压气机及其它附件运转。 经涡轮向后流过的燃气直接在尾喷管中 膨胀,高速流出喷口而产生反作用推力。
或机身外部引入外界冷空气,并安置一定的隔热层。
★ 发动机各支点接头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以承受发动机的轴向推力、惯性力和陀螺力矩等载荷,
同时应允许发动机因温度变化而可自由伸缩。
★ 应便于发动机的拆装、检测和维护。
•
第2章
•
发动机的具体安装形式和位置:
•
★ 1台或多台发动机在飞机上对称布置和安装。
飞机飞行中需要实时测量的参数种类有:
第2章
(1)飞行参数—飞行高度、速度、加速度、姿态角和 角速度等;
(2)动力系统参数—发动机转速、温度、燃油量、进 气压力、燃油压力等;
(3)导航参数—位置、航向、高度、速度、距离等; (4)生命保障系统参数—座舱温度、湿度、气压、氧 气含量、氧气储备量等; (5)飞行员生理参数—飞行员脉搏、血压、睡醒状态 等; (6)武器瞄准系统参数—目标的距离、速度、高度、 雷达警告、攻击警告等; (7)其他系统参数—电源系统参数、设备完好程度、 结构损坏程度等。
第2章
• 连接演示:
•
涡喷工作
•
演示涡扇工作
第2章
•
发动机在飞机上的布置和安装原则:
•
★ 在保证发动机与飞机其它部分互不干扰、相
互协调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减小飞机的总阻力、降
低发动机的推力损失。
•
★ 为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并保证发动机周围的
飞机部件或结构不致过热,需要对发动机及其尾喷管
采取冷却和隔热措施。通常可布置导风罩,从进气道
ZZIA
航 空 航天 概 论
授课教师:马震宇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教研室
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公选课)
第1章 航空和航天的基本知识
2h
第2章 飞行器的分类、功用与原理 6h
第3章 世界航空和航天事业发展概况 3h
第4章 我国航空工业与航天工业概况 3h
第5章 航空和航天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2h
合 计(总课时)
第2章
•
※ 武器装置:机炮、火箭和导弹等射击武器,
炸弹、鱼水雷等轰炸武器。
•
武器的布置应满足飞机总体性能的要求。保证
武器发射时,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导弹挂架
和炮口位置不要布置在发动机进气口之前,或尽量
远离进气口(否则须加消烟装置)。 保证维护和使
用方便等。
第2章
• ※ 飞机电气仪表系统
• 现代飞机上电气仪表的数目很多,大型运输机 上可达上百种。
消耗对飞机重心位置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小,设计让各
油箱的组合重心与飞机的重心重合或者靠近;燃油系
统可自动调节燃油的消耗顺序,控制燃油消耗所引起
飞机重心的变化范围(如战斗机应控制在5%平均气动 弦长的范围内)。
第2章
• ※人机(环境)工程系统
•
在飞机飞行的环境中,很大部分不适合人类生
存,地球大气随高度增加而变得越来越稀薄,空勤1Leabharlann h(第1~8周)第2章
随着对飞机速度不断增大的要求,活塞螺旋桨发动机
的功率重量比等无法满足这种发展的需要,尤其当飞行
速度接近音速或超过音速时。于是,研究发明了空气喷
气式发动机等新型的航空发动机,如涡喷发动机、涡扇
发动机、涡浆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等动力推进装置。
• 空气喷气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
推力 — 作用在发动机内外表面上压力的合力。
固定在机身的加强框上。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
※飞机燃油系统: 包括燃油、油箱、油泵、油管、
加/放油口及通气口等。
•
利用机翼和机身的内部空间,保证足够的燃油
装载容积,以尽量扩大机内的载油量。机身内空间较
大,常采用金属硬油箱或橡胶软油箱;机翼内部空间
较小,常采用整体油箱以充分利用空间。
燃油在飞行过程是消耗性的载荷。为了使燃油
人员要经受气压下降、氧气减少、温度降低等恶劣
环境。因此,现代飞机上都配置有良好的气密座舱
和座舱环境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氧气供应
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气压控制系统等设备。
第2章
环境防护个体防护系统包括:飞行服、抗过载服、 氧气面罩、头盔等设备。
军用飞机在作战时会被武器击中,甚至无法继续飞 行。因此,必须有一套保证飞行员在起飞、飞行和着陆 过程出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离开飞机、安全降落到地 面或水面的设备。如小火箭弹射救生装置等。动画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