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测试题(含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7题,每题1分,共37分)1.在有线广播中的扬声器多数是采用( )扬声器。
A、号筒式高音B、电动纸盆式C、舌簧D、压电正确答案:A2.视频信号画面的像素数量D1指( )A、352 X 288B、704 X 576C、720 X 576D、1280 X 720正确答案:C3.属于集中控制方式的网络拓朴结构是( )。
A、树型结构B、总线结构C、环型结构D、星型结构正确答案:D4.以下数字码型中,不具备一定的检测差错能力码为( )。
A、NRZ码B、CMI码C、AMI码D、HDB3码正确答案:A5.100W扩音机输出阻抗是( )。
A、50欧B、36欧C、30欧D、60欧正确答案:B6.在设备ZXR路由2842路由器时COM口的速率应设置为( )A、6400B、9200C、57600D、115200正确答案:B7.纳入IP数据网的红外故障,IP网管机房人员要利用PING命令在( )内判断出故障区段,是属于IP网络故障还是地区接入或终端故障。
A、10分钟B、2分钟C、3分钟D、5分钟正确答案:D8.(考题) 郑西线北电BTS9000出现“Blockedairinlet”告警最可能是( )模块引发的。
A、DDMB、RICAMC、SICSD、RMBlockedairinlet:堵塞的空气入口正确答案:C9.视频会议终端设备的视频源切换属于( )检查项目。
A、月B、半年C、旬D、季正确答案:D10.扩音机开关置窄带时适用播放( )。
A、音乐B、语言C、录音D、扩音正确答案:B11.软件环回有( )。
A、外环回B、外环回,内环回C、设备环D、硬件环回正确答案:B12.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 )。
A、传输层B、网络层C、应用层D、数据链路层正确答案:B13.在下列各网络结构中,共享资源能力最差的是( )。
A、总线结构B、网状结构C、星型结构D、树型结构正确答案:C14.MP板为系统主处理板,M灯亮表示此板为( )。
电工类第五版《电子技术基础》全章节习题与及答案

电工类第五版《电子技术基础》全章节习题与及答案一.填空题:(共59题)1.PN结正向偏置时,应该是P区的电位比N区的电位高。
2.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为0.7V 。
3.锗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为0.2V 。
4.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的实质是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5.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可作为开关器件使用。
6.三极管的极限参数分别是I CM、P CM和U CEO。
7.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反。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8.小功率三极管的输入电阻经验公式= 30 09.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的根本原因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10.在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值越大其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11.反馈放大器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组成。
12.电压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
13.电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流。
14.反馈信号增加原输入信号的反馈叫正反馈。
15.反馈信号减弱原输入信号的反馈叫负反馈。
16.放大直流信号时放大器应采用的耦合方式为直接耦合。
17.为克服零漂常采用长尾式和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
18.集成运放按电路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
19.线性状态的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电位差=0。
20.线性状态的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的电流=0。
2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中的集成运放工作在开环状态。
22.单门限电压比较器中的集成运放属于线性应用。
23.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的过程叫整流。
24.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10 A。
25.在输出电压平均值相等的情况下,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2倍.26.整流二极管的冷却方式有自冷、风冷和水冷三种。
27.检查硅整流堆正反向电阻时对于高压硅堆应用兆欧表。
28.三端可调输出稳压器的三端是指输入、输出和调整三端。
29.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CW7812型号中的12表示为 12 V。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答案.doc

3、根据戴维南定理如图 所示的等效电流内阻RAB为( )
A、 K B、 K C、3K
4、如图 电路所示,A、B、C三灯相同,当SA合上瞬间( )
A、A灯最亮B、B灯最亮
C、C灯最亮D、A、B、C三灯一样亮
5、如图 所示三相电源或电压为380V,Ru=Rv=Rw=10,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
A、只含有放大了交流信号
B、只含有直流静态电压
C、既有直流静态电压又有交流信号电压
20、影响放大器工作点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偏置电阻的阻值 B、负载的变化 C、交流旁路电容的容量 D、温度
21、负反馈改善了放大器的性能,但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数( )
A、降低 B、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22、下列电路中,具有记忆、计数功能的电路是( )
4、同一组三相对称负载,联成三角形,接到三相电源上,与联成星形接到同一电源上作一比较,I相△=I相y, I线△=I相y。
5、常见的触电原因有三种:、、。
6、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联接,称作保护接地。而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联接,叫保护接零。
7、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吸收电源能量,通过,而输出电能的它起的只是的作用。
17、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 )
A、380VB、220VC、110VD、36V以下
18、当硅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输出电流不够时,应该采用下面( )种做法。
A、将两制相同型号的稳压二极管串联。
B、将两制相同型号的稳压二极管并联。
C、更换一只稳压值相同,功率更大的二极管。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学习情境一课后习题及答案1.低压电器是指工作电压在交流1200V或直流_1500_V以下的各种电器。
2.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它在电路中主要用作是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起过载保护作用。
3.接触器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直流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一种自动开关电器。
45.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为电击和电伤。
绝大部分的触电事故是由电击_引起的。
6. 交流接触器发热主要是指( C )。
A、线圈B、铁心C、触头D、短路环7.选用交流接触器应全面考虑( A )的要求。
A、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辅助接点数量B、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C、额定电流、额定电压、辅助接点数量D、额定电压、吸引线圈电压、辅助接点数量8.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 B )V。
A、 220B、 50C、 36D、 69. 所有断路器都具有(C )。
A、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B、短路保护和限位保护C、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D、失压保护和断相保护10. 热继电器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适用于( D )。
A、重载间断工作的电动机B、频繁起动与停止的电动机C、连续工作的电动机D、任何工作制的电动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课后习题与答案学习情境二课后习题与答案1.用指针万用表测量( BC )时,表笔接线的极性必须正确。
[多选题]A、直流电阻B、直流电压C、直流电流D、交流电流2.在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检测电流时:(ACD )。
[多选题]A、只能让被测导线(电线)穿过钳口B、需要将电路切断停机后才能进行测量C、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来测量电流D、钳形表一般准确度不高E、只能让被测导线(电线)压在钳口上3.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配合使用时其正确极性应是(B)。
[单选题]A、加极性B、减极性C、加极性或减极性均可4. 感应式电能表的驱动力矩是电压和电流元件产生的,电压元件的功率消耗要比电流元件(B)。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 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º)V ,则其最大值为 311 V ,频率为 100 Hz ,初相位为 -60º 。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º)V ,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º ,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 ,则相电压为 380 V ;若相电流为10 A ,则线电流为 17.32 A 。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 无功 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 2 。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 磁场 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第3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ab =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AB =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C>VB>V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三相芯式变压器的铁心必须接地,且只能有一点接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装用漏电保护器,是属于绝对保证安全技术措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通常万用表黑表笔所对应的是内电源的负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用万用表×10K档来判断二极管的极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二极管是线性元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地面、桌面、设备三整洁,减少安全隐患。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磁感线始于磁体的N极,终于S极。
A、正确B、错误9、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结,若每相负载的阻抗为38欧姆,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路中,则线电流为17.3A。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瞬时功率的最大值就是无功功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如果两正弦交流电的频率相同,则它们的相位差就等于初相之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其二次绕组不允许短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触电紧急救护法时,首先应进行触电解救,然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当三相负载越近于对称时,中线电流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机械特性决定电机稳定运行、起动、制动以及转速调节的工作情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交流电路中,容抗体现了电容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A、正确B、错误17、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表示感抗或者容抗与电源之间进行的能量交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用三根相线来供电的供电方式称三相三线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电线或电器起火后,可以用水灭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0、由于电度表的铝盘的转速与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成正比,所以通过观察铝盘转速的高低就可以判断电路是负荷的大小。
[工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工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3005d33d4b14e8424688e.png)
,(4?3+ 3?1+ 1?4)/ 4 ,19/4 Ω R,(R R+ R R+ R R)/ R 311223312 ,(4?3+ 3?1+ 1?4)/ 3 ,19/3 Ω 9
I, 69/31A 1
I,-45/31A 2
I,-72/31A 3
I, 114/31A 4
1-12 题略
解 :(1) 当电压源 Us 单独作用时,如图 (a) ,求各支路电流 I ′、 I ′、 I ′ 123
等效原则 : 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 I ′,I ′,Us /(R+ R),6 /(1+ 2),2A 1212 I ′,0A 3 12
解 : 设各支路参考电流 I 、I; 参考电压 U、参考电压 U,电压源 Us、 12AB1
电压源 Us、电压源 Us。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23 ,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Σ U,0 I R+ I R+ Us- Us111221 I,(Us- Us)/(R+ R) 11212 ,(6- 3)/(1+ 2) ,1A U,I R+ UsBA122 ,1 ×2 + 3 ,5V U,Us+IR B323 ,6+0 ×4 ( 因无电流回路,故电流 I,0) 2 ,6V U,U+ UABAB ,U- U BBA ,6-5 ,1V 3 1-5 题略
解 : 设各支路参考电流 I 、I 、I 、I ,电压源 Us、电流源 Is 。 12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题略(a)u=iR+Us(b)u=-iR+Us1-2题略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I;参考电压U AB,电压源Us、电流源Is。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ΣI=0I1 R1+U AB-Us=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ΣU=0U AB=I R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 R参数代入I1+ 2-I=0I1 +U AB-2=0U AB=I解得I1=0I=2AU AB=2V所求电流I=2A。
1-3题略解:(1)设电压源Us1、电压源Us2。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3=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A):ΣI=0-I1 R1+U3-U S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1):ΣU=0I2 R2+U3- Us2=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2):ΣU=0参数代入-0.003+ 0.001-I3=0-0.003·10000-30+U3=00.001·20000+U3- 80=0解得I3=-2mAU3=60V(2)说明元件3是电源,电压源Us1、电阻R1、R2是负载输入功率,电压源Us2、元件3是输出功率。
(3)演算电路功率总输出功率:P O=P US2+ P3=Us2·I2+(- I3)·U3=Us2·I2- I3·U3=80·0.001 -(- 0.002)·60=80mW+120mW=200mW总输入功率:Pi=P US1+ P R1+ P R2=Us1·I1 + I12·R1 + I22·R2=30·0.003 +(0.003)2·10000 +(0.001)2·20000=90mW +90mW+20mW=200mW电路功率演算结果:总输入功率等于总输入功率,功率平衡。
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参考电压U A、参考电压U B,电压源Us1、电压源Us2、电压源Us3。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R1+ I1 R2+ Us2- Us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ΣU=0I1=(Us1- Us2)/(R1+ R2)=(6- 3)/(1+ 2)=1AU BA=I1 R2+ Us2=1×2 + 3=5VU B=Us3+I2R3=6+0×4 (因无电流回路,故电流I2=0)=6VU A=U B+ U AB=U B- U BA=6-5=1V解:I=(6+2)/(2+3+1.5)=16/13 A U=U AB=6-I·1.5=6-(16/13)·1.5=54/13 V解:R1=U AB / I1=(U A- U B)/ I1 =(24 - 10)/(14·10-3)=1kΩI3=I1- I2=14mA- 6mA=8mAR2=U BC / I3=(U B- U C)/ I3 =[10-(-6)] /(8·10-3)=2kΩ实用文档1-7 题略解:I1=15 /(2+2+1)=3AI3=[3 /(4+2+3)]·I1=[3 /(4+2+3)]·3=1AU=I3·2=1·2=2V1-8 题略解:电阻R1的功率:P1=U2/R1则电阻的电压:U R1=(P1·R1)1/2=(48·3)1/2=12V电阻R2的功率:P2=U2/R2=122/6=24W则电阻的电压:U R2=U R1=12V (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1-9 题略解:(a)Rab=5Ω(b)Rab=2Ω(c)1/Rab=1/ R1+1/ R5+1/ R243 1/Rab=1/ 60+1/ 20+1/ 30Rab=10Ω1-10 题略解:(a)R12=(R1 R2+ R2 R3+ R3 R1)/ R3=(3·3+ 3·3+ 3·3)/ 3=9ΩR23=(R1 R2+ R2 R3+ R3 R1)/ R1=(3·3+ 3·3+ 3·3)/ 3=9ΩR31=(R1 R2+ R2 R3+ R3 R1)/ R2=(3·3+ 3·3+ 3·3)/ 3=9Ω(b)R12=(R1 R2+ R2 R3+ R3 R1)/ R3=(4·3+ 3·1+ 1·4)/ 1=19ΩR23=(R1 R2+ R2 R3+ R3 R1)/ R1=(4·3+ 3·1+ 1·4)/ 4=19/4ΩR31=(R1 R2+ R2 R3+ R3 R1)/ R2=(4·3+ 3·1+ 1·4)/ 3=19/3Ω(c)R1=R12R31 /(R12 + R23 + R31)=(1/3)·1/(1/3+ 1/2+ 1)=2/11ΩR2=R23R12 /(R12 + R23 + R31)=(1/2)·(1/3)/(1/3+ 1/2+ 1)=1/11ΩR3=R31R23 /(R12 + R23 + R31)=1·(1/2)/(1/3+ 1/2+ 1)=3/11Ω(d)R1=R12R31 /(R12 + R23 + R31)=5·5 /(5+ 5+ 5)=5/3ΩR2=R23R12/(R12 + R23 + R31)=5·5 /(5+ 5+ 5)=5/3ΩR3=R31R23/(R12 + R23 + R31)=5·5 /(5+ 5+ 5)5/3Ω1-11 题略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I3、I4,电压源Us、电流源Is。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R1+ I2R2-Us=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1):ΣU=0 - I2R2+ I3R3+ I4R4=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2):ΣU=0 U AC=I3R3(可省略列写)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3):ΣU=0 I1- I2- I3- Is=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A):ΣI=0 -I1 + I2+ I4=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B):ΣI=0 Is + I3 - I4=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C):ΣI=0参数代入I1·4+ I2·2 - 6=0 4 I1+2 I2- 6=0- I2·2 + I3·6+ I4·3=0 -2 I2+ 6I3+ 3I4=0U AC=I3·6U AC=6I3I1- I2- I3- 6=0 I1- I2- I3- 6=0-I1 + I2+ I4=0 -I1 + I2+ I4=06 + I3 - I4=0 6 + I3 - I4=0解得:I1=69/31AI2=-45/31AI3=-72/31AI4=114/31A1-12 题略解:(1)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如图(a),求各支路电流I1′、I2′、I3′等效原则: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I1′=I2′=Us /(R1+ R2)=6 /(1+ 2)=2AI3′=0A(2)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如图(b),求各支路电流I1〞、I2〞、I3〞I1〞=-Is·R2/(R1+ R2)=-3·2/(1+ 2)分流公式=-2A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取“—”I2〞=Is·R1/(R1+ R2)=3·1/(1+ 2)分流公式=1AI3〞=Is=3A(3)当电压源Us、电流源Is作用时,求各支路电流I1、I2、I3I1=I1′+ I1〞=2+(-2)=0AI2=I2′+ I2〞=2+1=3AI3=I3′+ I3〞=0+3=3A1-13 题略解:(1)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如图(a),求电压U ab′。
等效原则: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U ab′=-U ba′=- Us·R3 /(R2+ R3)=- 6·5/(2+ 5)=-30/ 7 V(2)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如图(b),求电压U ab〞。
I R3〞=Is·R2 /(R2+ R3)=2·2/(2+ 5)=4/7AU ab〞=I R3〞·R3=(4/7)·5=20/7V(3)当电压源Us、电流源Is作用时,求电压U ab U ab=U ab′+ U ab〞=-30/ 7 +20/7=-10/ 7V1-14 题略解:(a)开路电压Uoc=6V;等效电阻Req=3Ω(b)开路电压Uoc等效电阻ReqReq=R1·(R2+R3)/[ R1+(R2+R3)]=1·(2+3)/[1+(2+3)]=5/6Ω(b)开路电压Uoc=2.5V;等效电阻Req=5/6Ω1-15 题略解:(a)当负载电阻R L与等效电阻Req相等时,在负载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om负载电阻:R L=Req=10Ω负载电流:I L=U OC/(Req+ R L)=5/(10+10)=0.25A负载电压:U L=I L·R L=0.25·10=2.5V负载功率:Pom=U L·I L=2.5·0.25=5/8=0.625W(b)(1)等效电阻:Req=R AB=R4 R123 /(R4 +R123)=2·8/(2 +8)=1.6Ω(2)求开路电压UocR34=R3+ R4=6+ 2=8ΩR CD=R2R34 /(R2+ R34)=3·8/(3+8)=24/11ΩR AD=R1+ R CD=6+24/11=90/11ΩI1=Us/ R AD=24/(90/11)=44/15AI3=I1·R2 /(R2+ R34)=(44/15)·3/(3+ 8)=4/5A开路电压:Uoc=U BA=I3 R3+ I1 R1=(4/5)·6+(44/15)·6=112/5=22.4V(3)求负载功率当负载电阻R L与等效电阻Req相等时,在负载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om 负载电阻:R L=Req=1.6Ω负载电流:I L=U OC/(Req+ R L)=22.4/(1.6+1.6)=7A负载电压:U L=I L·R L=7·1.6=11.2V负载功率:Pom=U L·I L=11.2·7=78.4W(c)(1)求等效电阻ReqR23=R2+ R3=4+ 6=10ΩR AD=R1 R23 /(R1+ R23)=10·10/(10+ 10)=5ΩReq=R AB=R AD+ R4=5+ 6=11Ω(2)求开路电压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1、I2、I3I1R1+ I1R2- I2R3-Us=0 I1·10+ I1·4- I2·6-10=0 -I1-I2+I3=0 -I1-I2+2=0I3=2 I3=2I1=1.1AI2=0.9AI3=2A开路电压UocUoc=U AB=U AC + U CE + U EB=I1R2 - I2R3- I3R4=1.1·4-0.9·6- 2·6=-13V(3)求负载功率当负载电阻R L与等效电阻Req相等时,在负载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om 负载电阻:R L=Req=11Ω负载电流:I L=U OC /(Req+ R L)=-13/(11+11)=-0.59A负载电压:U L=I L·R L=-0.59·11=-6.49V负载功率:Pom=U L·I L=(-6.49)·(-0.59)=3.83W第二章2-1 题略(1)解:由题图2-1可知,周期T=0.02s;频率f=1/T=1/0.02=50Hz;角频率ω=2πf=2·3.14·50=314 rad/s电压波形的初相角φu=+π/ 6 相对t=0时刻,超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