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绘画

合集下载

唐代绘画艺术

唐代绘画艺术

三、唐代的人物画
唐代人物画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无论是阎立本、吴道子、周昉还 是带有西域画风的尉迟乙僧,均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且唐 代人物画在北宋大量的遗存对两宋人物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流传至今的唐代人物画虽然总量不少,但可以确认为真迹的
却非常稀少,且少数真迹的归属也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对于阎立
本的画风,我们可以从传世的《步辇图》《萧翼赚兰亭图》等北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周肪 《挥 扇仕 女图》
四、唐代的画鸟走兽画
唐代的画马与画牛是相当的著名,可谓名家辈出。然而流传至今 的作品却非常的稀少,大部分都是后人妄加的名款。但从这些后 人的作品及各个时代的摹本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这些画家的风 采。
画马的名家中,曹霸、韩幹、韦偃是最著名的三位。曹霸的
一、青绿山水画的发展
山水画独立成科得时间大致在六朝的末期,这一时期的山水 画可以从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与《女史箴》图中窥见一 般。在隋朝,青绿山水画基本开始成熟,《游春图》中所表 现的,已经是山水画摆脱了原始的形态,中国山水画的空间 与透视已基本形成。
随后,在《明皇幸蜀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山水画已更
进一步得完善了,直至《江帆楼阁图》,可以说青绿山水画
得基本形态已经形成。
在传世得作品中,有一批金壁山水画作品相传为李思训
及其画派的作品。然经傅熹年先生的考证,应该与这一画派
无关,我们暂且收入,作为旁证。
此外,传世得唐人《雪景》图应该加以重点得关注。这
件作品相当完美得体现了早期青绿山水画得风格,且相比于
重视。
韩滉的《五牛图》是公认的唐代真迹,声名远播,这里就不
多加介绍了。戴嵩及戴峄的作品传世较少,两件《斗牛图》似乎
处于同一稿本,其年代尚有争议,但却是表现唐代走兽作品的重

唐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

唐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

唐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唐代是我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绘画艺术在唐代尤为繁荣与创新,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呢?本文将从笔墨、色彩、构图、题材等方面来一一探讨。

一、笔墨笔墨是绘画艺术的灵魂,唐代绘画艺术在笔墨运用上独具匠心,尤其擅长肆意挥洒,充分展现出丰富韵味。

首先是笔法。

“拙劣”是唐代绘画艺术最为独特的笔法,它在运用笔触方面非常自由,画家可以随意发挥,有很强的表现力,在人物、山石、观赏物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其次是线条。

“金粉丝、紫绀丝、老虎毫”等笔名在唐代绘画艺术中极为流行,并被称为“浓墨重彩、力度纵横”的代表,这些线条饱满有力,具有独特的韵味。

最后是墨色。

“唐墨墨色浓厚,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艺术感受。

唐代画家崇尚黑墨,认为黑墨能表现出最深邃的意境,创造出一种宛如“泼墨山水”的意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唐墨”的艺术特点。

二、色彩唐代绘画艺术在色彩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们形态各异而又和谐,展现着唐代艺术所追求的“自然”与“意境”。

首先是色调。

“唐僧游戏图”、”王维《山坡羊曲》”中的皖黄青绿色调、玄黑诸彩色调及其他大量的画作中的明度暗度掌握都充分体现着唐代画家的卓越工艺。

其次是釉彩。

“釉彩”就是在图案上用颜色进行彩绘,唐代绘画艺术十分善于釉彩的运用,大量的山水画作中皆用了釉彩,使作品朝气蓬勃,色彩艳丽。

最后是笔墨与色彩的结合。

唐代画家不仅精于笔墨,同样擅长用色,他们善于将各种颜色融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组合,渲染出一种别样的意境,从而打破了传统画作的色彩组合模式,成为唐代画家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

三、构图唐代绘画艺术在构图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构图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是形象的描绘。

唐代山水画在构图和形象描绘方面都非常突出,在画中山、石、水、树等形象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其次是透视的运用。

唐代绘画艺术在透视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画家善于将透视技巧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达到全新的视觉效果,非常的美妙。

唐代绘画

唐代绘画
பைடு நூலகம்
经可以看到的比较简单的斧劈皴【cūn】 。以薛稷、殷仲容为 代表的花鸟画,则设色和水墨的形式都已出现。此外,这时最 著名的画家还有阎立德与康萨陀等。他们的作品和作风丰富了 初唐时期的画坛,为盛唐画风的突变奠定了基础。虽然,他们 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但是我们从乾陵各陪葬墓的壁画、新疆 出土的绢画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他们不同 的风格。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在唐代绘画中,寺观、石窟壁画中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 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附于壁 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的壁面,绘画趋于世俗化的倾向。墓 室壁画,亦随着帝王厚葬之风的发展,以及国力的强大,经 济的繁荣,其规模和艺术水平均令前代望尘莫及。 唐代的卷轴画,并因便于创作、收藏、观赏而逐渐流行。 画家的创作载体更为自由广阔。使众多当时名家的优秀作品 得以流传后世。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
主。
而后,宫廷、衙署、寺观、墓室的壁画作
为主要的绘画形式占据了相当比重,石窟及 寺观壁画较之前的南北朝有更大的发展,其 规模之宏伟、技艺之精湛在历史上都是空前 的。
盛唐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题
材大大开阔,画法也有新的创造,人物画 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初唐时的人物画发展最大,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
作风,花鸟画已经出现个别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逐渐 明显和增多。从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画的山水画中,我们已

隋唐五代绘画

隋唐五代绘画
精选
5、韩干 、韦偃、曹霸 画马专家
精选
韩晃 画牛羊最佳 《五牛图》
画中的五只牛或行或立,或正或侧,或俯或仰,姿态生动,将牛憨态可掬的 模样描绘得惟妙惟肖。牛以较粗的墨线勾勒轮廓,赋色清淡,尤其对牛的眼 睛、鼻子、蹄趾、毛须等部位作了着意渲染,凸显出牛强劲有力的筋骨和逼 真的皮毛质感。最值得称道的是韩晃对牛的结构比例以及透视关系的准确把 握生。硬无之论感是。牛的正面站立,还是回首精顾选盼,他都处理得生动巧妙,丝毫没有
精选
3、张萱和周昉 善画仕女
张萱 盛唐 绘画风格:注重画面的“赋色”和“补景” 代表作品:《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 晚唐 作品多以描绘妇女不幸和苦闷 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
描绘一组妇女劳动
的《情虢景国,夫捣练人、游理春图卷》贵妇游春情景,笔法精细,设色浓艳。
线和熨平的过程, 富有生活情趣。
精选
如“观舞”一段,画韩熙载亲自击鼓配乐,名伎王屋山跳舞 精选
2、山水画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趋于成熟,出现了以荆浩 、关仝 为代 表的北方画家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家。
荆浩:擅画北方崇山峻岭,在绘画理论上提出“非自然 观”,散点透视 作品: 《匡庐图》
《匡庐图》采用高远、平远布局描 绘北方山川壮阔雄伟气象,皴染笔 墨兼备。
精选
《历代帝王图卷》画汉昭帝 至隋炀帝共十三皇帝,刻划 细微,人物神态各异。
精选
2、吴道子 盛唐时期的人物画家 绘画风格: (1) 简括的笔墨技巧 (2) “莼菜条”即运用线描表现物象 (3)强调线条,有意压缩色彩的比重,其作品 多设色简淡
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 《维摩诘变相》
精选
《维摩诘变相》
精选
《秋浦蓉宾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崔白 《秋浦蓉宾图》绘荷叶枯黄,

唐代绘画艺术特点

唐代绘画艺术特点

周晨恺
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

盛唐时期宗教绘画更趋世俗化。

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为一,产生了颇受欢迎的新样式,以"丰肥"为时尚的现实妇女进入画面。

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从初唐的政治事件描绘转为描写日常生活,造型更加准确生动,在心理刻划与细节的描写上超过了前代的画家。

而山水画则在此时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破墨山水也开始出现。

花鸟画的发展虽不象人物画和山水画那样成熟,但在牛马画方面却名家辈出。

中晚唐的绘画,一方面完善盛唐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新的领域。

此时,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画更见完备。

而王洽等人的山水画则发生了变异,盛行树石题材,渐用重墨,泼墨山水也开始出现。

边鸾、滕昌祐、刁光胤等的花鸟画作品则体现出了花鸟画的日臻完善。

唐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唐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唐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引言
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中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本文将探讨唐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其独特的特点。

1. 唐代绘画的背景和起源
•简述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对绘画艺术产生的影响。

•介绍唐代绘画起源于盛唐时期洛阳和长安两大中心地区,并受到佛教艺术和中央亭楼壁画等传统影响。

2. 唐代绘画的发展阶段
•描述初唐时期的初始阶段,注重装饰性和笔墨技法,如“平面写实”、“骨法线条”等。

•探讨盛唐时期的高潮阶段,出现了以仕女、人物、山水等题材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分析晚唐时期由于社会动乱而对绘画产生一定影响,尚有不少优秀作品出现。

3. 唐代绘画的特点
•强调写实性和审美表达,描绘对象比较真实,丰富多样。

•着重线条表现,注重笔墨技法、构图和结构的创新。

•崇尚平面表现,追求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效果。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

4. 唐代绘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简要介绍一些著名的唐代画家,如吴道子、僧释文同等,并列举他们的经典作品。

•分析他们在唐代绘画发展中的贡献以及绘画风格特点。

5. 唐代绘画对后世影响
•讨论唐代绘画对后世中国绘画艺术产生的影响,如宋代、元代等不同时期都有所接纳或承袭。

结论
总结唐代绘画艺术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并评价其对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意义。

同时强调唐代绘画在技法、题材以及审美观念上的突破与进步。

唐代绘画艺术特点

唐代绘画艺术特点

唐代绘画艺术特点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绘画艺术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势宏伟的山水画唐代山水画的特点是气势宏伟、形式自由和意境深远。

这是因为唐代社会风气浩荡,达官贵人爱好豪迈的山水景色,画家们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进行了真实而热情的表现。

他们在画中常常描绘巍峨的山脉、悠扬的江河、浩渺的云雾和广阔的背景,给人以雄浑豪迈之感。

同时,唐代绘画注重创新,画家们自由发挥,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层次在画中展现出了多样的意境。

二、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唐代人物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追求栩栩如生的表现效果。

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技法,成功地表达出不同人物的神态、容貌和气质特征。

他们能够充分捕捉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使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同时,唐代人物画也注重人物的场景设置,通过背景和配景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

三、富丽堂皇的花鸟画唐代花鸟画以细腻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展现出富丽堂皇的风格。

画家们通过精确的描绘和细致的细节展示了花鸟的栩栩如生之美。

同时,他们也注重寓意的表达,通过花鸟的姿态和环境的设置,传达出吉祥、繁荣和美好的愿望。

唐代花鸟画在艺术表现上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使作品更加鲜明而有层次感。

四、空旷简洁的仕女画唐代仕女画以空旷简洁而脱俗的风格著称。

画家们将仕女的形象放在空白的背景中凸显出来,让人物更加清晰而突出。

他们注重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的表达,通过细腻的细节刻画表现出女性的婉约之态。

同时,唐代仕女画也注重服饰和配饰的绘制,通过衣裳的图案和颜色,以及配饰的选材和摆放,进一步表现了女性的身份和品味。

五、墨色浓郁的工笔画唐代工笔画以墨色浓郁而见长。

画家们在作品中注重墨色的渲染和描绘,通过精湛的技法,将墨汁抹在纸上,形成浓重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

他们善于运用墨色的变化和对比,展现出形象的准确和鲜明,同时也为作品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

综上所述,唐代绘画艺术在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仕女画和工笔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唐代社会生活画与宗教绘画

唐代社会生活画与宗教绘画

捣 练 图 局 部
捣 练 图 局 部
捣练图局部周昉《簪花仕女图》来自簪花仕女图五代时期
• 五代时期周文矩、顾闳中继承了前朝的勾 勒技法并有所发展,受后主李煜的书法影 响,喜用颤动的“战笔”线条表现衣纹。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第1段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第2段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第3段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第4段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第5段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
北宋
• 到了宋代绘画进入鼎盛时期。 • 《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副两宋时期社会生 活画的重要代表,他描写了当时的都成汴 梁和汴河两岸清明节风俗民情,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宋代社会与生活 研究价值。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唐代社会生活画与宗教绘画
初唐宗教绘画
• 初唐时期宗教绘画(壁画)相对比较盛行 • 以吴道子为代表。
维 摩 诘 图
天 王 送 子 图
八 十 七 神 仙 图 卷 局 部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步辇图
张萱 《捣练图》
• 唐代的绘画题材多样,表现多元,开 始注重表现社会事件与不同阶层生活, 《捣练图》表现的就是唐代贵族妇女 捣练、理线和熨烫的生活场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萱《捣练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③绘画风格
唐代人物画的创作则扩大了绘画创作的现实主 义范围,由对虚幻人物的僵硬描写转变到对现实人 物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从而掀起了唐代绘画世俗 化的高潮。如张萱就擅长刻画仕女的精神世界,他 的代表作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伎女图》、《簪花仕女图》等。张萱不但描写了 她们华丽的外表,而且也刻画了她们的神态,从而 准确地反映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又如周昉也擅长绘 画世俗人物,派
唐代的青绿山水派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 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突破了单纯的勾勒填色, 而以遒劲并带有变化的勾皲手法表现山石结 构,形成山水画中独具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思训的儿子李 昭道继承并发展了李思训的青绿山水技法。 李昭道发展了其父的画法,他用细笔勾描, 无皲法,用石青、石绿、丹粉施以重彩,显 得得富丽堂皇。

墓室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一) 》
《章怀太子墓壁画(二) 》
三﹑绘画著作的出现
绘画著作是随着绘画的发展而出现的。 唐代高度繁荣的绘画艺术也造就了诸多绘画 著作,其数量超过唐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唐代绘画著作主要有张彦远的《历代名画 记》、《法书要录》,朱景玄的《唐朝名画 录》,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史》,释彦惊 的《后画录》,李嗣真的《续画品》等。这 里重点介绍价值较高的《历代名画记》和 《唐朝名画录》。
唐代绘画艺术
10级中文2班 李娟 1005019083

唐代时期(618年—907年),是中国 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 代的相继全国大一统,特别是唐代贞观 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政治昌盛,国力 强大,版图扩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 族关系融洽,中国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 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绘画 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②构图
中国人物画的构图在魏晋南北朝时尚未 形成一定的程式,大抵仍沿用汉画的平列人 物形式。到了唐、五代时期,人物画已经善 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人物活 动。这以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南唐顾闳 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最具代表性。
敦煌壁画《飞天》
《文殊伎乐图 》

世事斑斓的墓室壁画 唐代的墓室壁画,亦随着帝王厚葬之风 的发展,规模和艺术水平均令前代望尘莫及。 特别是乾陵内章怀太子李贤墓、永泰公主李 仙惠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壁画,篇幅宏大, 布局严谨,内容丰富,如驯豹、客使、宫阙、 宫女、伎乐、马球等宫廷奢逸生活内容,皆 在画面上一一展现,反映了王室贵族至死仍 迷恋人世的荣华富贵,希图死后继续穷奢极 逸。
②制作技艺得以提高
唐代壁画的制作技艺得以提高,并达到了成熟 阶段。如在创作手法上,当今壁画创作所使用的方 法几乎都可以在唐代壁画中找到,除了各种勾填晕 染等描绘手法外,利用石色、粉色造就的“滿粉”, 利用雕塑手法造就的“影塑”,利用其他材质镶入 的“镶嵌”,利用表面不同工艺处理所造成的“质 感”等等常用手法,在唐代壁画中都有运用。可见, 唐代壁画的创作方法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又如,在 色彩植染方面,唐代也已日趋多样并发展成熟。唐 代壁画设色的方法主要有勾勒、勾填、平涂、晕染、 罩染、积染、没骨、贴金、勾金、拨金几种。唐代 匠师们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场景而使用不同的设色 方法。
其中鹤踏、斑鸡、黄酷、蝶、炸猛、蜀 葵、百合、色蕉、鸡冠花等都是自唐代开始 兴盛的题材。可见,唐代花鸟画上的动植物 纹样的种类较前代增多了不少。这主要是由 于唐代中外交流异常频繁,很多域外的奇禽 异兽传入中国。 唐代花鸟画题材的拓展还表现在动植物 姿态的多样化方面。唐代的花鸟画家已能捕 捉到同类动物形态的细微差别,并用高超的 技艺将它们表现出来。
③内容更加现实化 唐代壁画的内容较前代更加现实化,如 在墓室壁画方面,除了有传统的日月星辰、 神仙鬼怪、四方神兽外,壁画上更多的是人 间的屋宇、桥梁、庭院、佛寺、床榻、屏风 等日常用品以及狩猎、宴饮、出游、赏乐、 打球、农耕、放牧等生活场景,表现出浓厚 的生活气息。又如在石窟壁画方面,唐代的 画师们已以唐人形象为标准,把传统佛像进 行了改造,使它们体态丰腴、面部表情平和 安详,已基本摆脱了印度佛像造型的影响。
①壁画和画家数量多
唐代的壁画画家很多,除了大量名不见经传的 民间画匠外,还有数百名著名画家,如阎立本、尉 迟乙僧、吴道子、卢梭伽、杨庭光、王维、李思训、 韩幹、周防等,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前代。唐 代的壁画创作也非常兴盛,因此壁画的数量很大。 如唐代的石窟壁画就很多,陈绶祥在《隋唐绘画史》 中说:“据史籍记载,唐代的石窟几乎遍及全国, 只要有条件的地方都幵窟造像作画。”
张萱《唐宫仕女图》
2﹑山水画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 却出现较迟。它萌芽于汉代,形成于魏晋南 北朝,但当时的山水风景只是人物的背景而 已。降及唐代,山水画才从人物画中完全分 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画科。唐代山水画较前 代有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唐代开创了两 大流派,一是以武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俗称大小李将军)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 是以文臣王维(俗称王右丞)为代表的水墨 山水。

维《雪溪图》
青绿和水墨效能的发挥这二种流派 的出现,体现了审美情趣向多元化的发 展,它们都受到后世的推崇仿效。到了 明代,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南北之分来譬 喻李思训、王维、称李氏为北宗山水的 鼻祖,而将王维视作南宗山水的奠基人。
3﹑花鸟画
花鸟形象作为绘画题材,出现得比人物、山水 都早,早在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 绘有鸟纹的骨雕品。但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 现了擅长花鸟画的画家,但此时花鸟画还依附于山 水画。直至唐代,花鸟画才从山水画中分离出来, 并成为独立的画科气唐代的花鸟画虽然十分稚拙, 尚不能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但较前代已有了显著 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题材的拓展和绘画技艺的提 高两方面。
《御马图》

唐德宗时的丞相韩滉,擅长画牛,传世的 《五牛图》运用粗放豪迈的劲挺的线条来表 现牛的健壮朴厚,画风朴实、沉着,结构严 谨,五牛各具特征,形态各异。笔法简朴而 变化多趣,曲尽其妙。
4﹑壁画
唐代的壁画艺术也有了极大发展,这主要表现 在壁画和画家数量多、制作技艺得以提高和内容更 加现实化三方面。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② 水墨山水派
盛唐时期,青绿山水派发展成熟,画作 也更加明丽、富贵,但却缺少含蓄、深沉、 沧桑之美,这时,水墨山水派应时而生。水 墨山水派是以水墨渲淡为写意画风的一个绘 画流派,它主要通过单纯的墨色变化表达朴 素、平淡的景色和心境。此派最具代表性的 画家为王维和张操。
① 题材的拓展
唐代花鸟画的题材较前代有了极大拓展,变得 更加多样化了,这主要表现在动植物的种类越来越 多和动植物的姿态越来越丰富。综合文献资料和文 物资料,唐代花鸟上的植物形象有松、柳、色蕉、 玉兰、石榴、桂、柏等树木及莲、菊、蜀葵、百合、 牡丹、兰花、鸡冠花等各种花舟,而动物纹饰则包 括狮、象、路驻、豹、熊、虎、庫、牛、马、羊、 鹿、猴、兔、狗、孔雀、蛇鸟、鹰、鹤、鹤、雁、 雉鸡、鹤鹤、斑鸡、鸾鸯、燕子、黄鹂、麻雀、鱼、 龟、蜂、蝶、赠、蚱猛等。
② 绘画技艺的提高
唐代花鸟画的绘画技艺较前代也有了发 展,前代的花鸟图案多是纹饰性描绘,不大 讲究技法,因此也不够真实、生动。而唐代 的花鸟画已发展成为写实性的描绘,画家们 更重视运用方法和技巧来如实地摹画花鸟虫 鱼。边鸾的花鸟画作就形象逼真、生动自然, 表现出高度的写实性。

幹《照夜白图卷》



与人物、山水画一样,唐代的花鸟走兽画也进 入了独立发展的阶段,受到宫廷与民间的广泛欢迎, 并涌现出一批专画花鸟,或专画牛、马的杰出画家。 如薛稷擅长画仙鹤,杜甫有诗称其画鹤“低昂各有 意,磊落如长人”。姜皎擅长画鹰,画面突兀逼人, 充满肃杀之气。 再如曹霸,精于画马,生机勃勃,超凡脱俗。 其弟子韩幹,有出蓝之胜,所绘《照夜白图》,用 洗练而富有弹性的铁线勾勒后稍加渲染,将一匹烈 马狂暴不羁的神情刻划的栩栩如生,四蹄腾越,昂 首嘶鸣,有脱缰而去的势态,不愧为大手笔之作。 他向唐玄宗说,皇宫禁苑内的良马皆是他绘画写生 的范本。韩幹画的马脚短而身肥,强悍威猛,具千 里之相,有“唐马”之誉,对后世影响较深。 此外,腾昌佑的花鸟、刁光胤的羊、萧悦的竹 等,皆以独门专科见称于时,给花鸟走兽画的全方 位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画史著作。 《历代名画记》共10卷,1至3卷为专论,介绍了 绘画的源流、兴废、画体、收藏、装裱等知识;4 至10卷为史传,以时间顺序辑录了上自原始社会, 下至晚唐间的诸多著名画家的生平、绘画特点、画 作等,并加以评论。 《唐朝名画录》又称《画断》或《唐朝画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唐朝名画录》评 价了 120位唐代画家,按照神、妙、能、逸四品排 列?。朱景玄在此书中还提出了 “画乃心印”的观 点,对后世的绘画创作有极大的影响。 意义:标志着以往仅仅被视为“匠事”的绘画已上 升到文与史的地位,确立了绘画艺术和绘画艺人在 整个学术文化中的地位。
壁画的种类

丰富多姿的敦煌壁画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半数以上为隋唐创建,这 些洞窟内至今仍保留着大量以“经变”与供养人为 主的壁画,或叙述佛经故事,或描绘供养人物,与 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说法图有所不同,光彩焕然,驰 誉中外。这显然与当时封建社会高度发展有关。欢 快明亮的气氛,代替了阴森悲惨的情调;喜庆升平 的极乐幻想,成为人们理想中的佛国世界。围绕着 经变内容的描绘,穿插了宴饮、阅兵、行医、旅商、 农耕等生活场景,简练真实而富有情趣。
唐代人物画十分繁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 安)人才济济。初唐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 来自西域的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及梁 令瓒;中唐时期的张萱、周昉及后期的卢楞 伽、孙位等,皆名著一时。 其中以盛唐时期的吴道子最为出名。他一生 作过无数佛教、道教壁画,仅长安、洛阳两 京的寺观壁画就达300余幅。他的画艺全面, 人物以外,山水、鸟兽也无所不精,被后世 奉为“画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