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美术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隋唐五代美术

凹凸花:指带有立体感建筑装饰图案,从六朝张僧繇开始表现,可能受希腊化艺术风格的影响。唐初于阗画家尉迟乙僧继续采用这种画法。
泼墨:中国画用墨名称。指画家以墨水泼洒再绢本或纸本上,随墨迹的形状,看出各种物象,然后用毛笔勾画,使这些偶然中获得的形象成为画面的构图内容。它可以是整幅的画面,也可以是局部的处理,完全因人而异。
破墨:中国画技法名称,指通过墨色干湿浓淡的相互协调所产生的层次变化,或以浓墨或淡墨,或者以干墨破湿墨,反之亦然。传六朝萧绎《山水松石格》最早有“或离合于破墨”的说法,到盛唐张子和、张璪等人,这一技法开始被重视起来。
皴法:中国画技法术语,主要用于山水画的表现。在勾线的同时,运用墨色的变化来表达物象的质感、肌理、阴阳向背等,对于山水树石的造型有决定性的作用。唐五代以来,皴法成为各地山水画家因地制宜表现自然景象的基本程式。
钩勒:中国画用笔名称。“钩”指以墨线钩画轮廓,“勒”指以墨线或色线复钩加工,可以增加线条的层次厚度,产生特殊的墨色效果。
吴带当风: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曹的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
变相:佛教绘画术语。讲说佛经故事叫“变文”,以视觉形象表现佛经故事叫“变相”。它在图解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佛经内容这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代的经变故事在吴道子等人的努力下,创造出了《净土变相》、《地狱变相》等新的样式,在佛教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卷轴画:指画在绢本或纸本上的绘画,其尺幅有横条状的手卷和竖条状的立轴两种形式,和汉代的帛画有直接的联系。卷轴的装裱形式因时代的不同而有若干差异。
(完整版)中外美术史-隋唐五代美术

教 案 用 纸
页
一、复习引入
二、讲授新课
石窟壁画
新疆的唐代石窟壁画,虽然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但中原的画风已逐渐波及。如克孜尔千佛洞第27窟的《说法图》与第80窟的涅槃变、菩萨、千佛等形象丰满。有的石窟根据佛经故事的情节,在须弥山之间加上大量的鸟兽花草,用色单纯而富丽。各种飞禽走兽姿态万千,极富情趣,体现了画工们对人物形象的人格化处理,使得佛经故事充满人情味。同时,在某些山水画中出现了比较简单的皴法。
五代绘画艺术
五代人物画
五代重要人物画家是南唐的周文矩与顾闳中。
周文矩现存作品有《重屏会棋图》与《宫中图》。据考证《文苑图》也是他的作品。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极得时人所重。
美术史家一般认为唐代鞍马画如此巨大成就的取得是由唐代统治阶层特别是皇室贵族对马的爱好决定的,因为马在唐代统一扩张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马所具有的进取精神和贤才、良将、忠臣等的象征意义也与唐代前期社会文化的辉煌气象相契合。鞍马绘画兴盛于唐代,与李唐统治基层的胡族血统相关,又是皇室贵族们胡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一、复习引入
1、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学习要求。作业、笔记、背诵。
2、检查并订正作业。
二、讲授新课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全面成熟、空前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主要体现在:各民族美术间的交流;文学与美术的关系较之魏晋时期更加紧密与自觉;同时除人物画之外,山水、花鸟、鞍马等画科开始出现并且独立成科。
吴道子为强调其线条的表现力和独立功能,有意识的在画中将色彩弱化,“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从而突破了南北朝以来的重彩风格,当时称为“吴装”。此外,他还创作有“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为后世白描之先声。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新篇章
01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达到了巅峰,开创了中国工
艺美术的新篇章。
对世界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对世界
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03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世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目录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画艺术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01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现了卓越的技艺和精细的工 艺水平。
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制作精良,技艺精湛,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效果的统一,充分体 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才华。
同时,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材料运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唐三彩、白瓷等新材 料的出现和应用,为工艺品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
总结词
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
详细描述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是一幅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画面 生动地描绘了男伺与各种鸟类的互动,展现了隋唐五代时期 壁画的细腻与生动。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
总结词
表现文人雅集的卷轴画
VS
详细描述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是一幅表现文人 雅集的卷轴画,画面描绘了七位文人一起 过桥的场景,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反映了五代时期卷轴画的艺术风格。
中国工艺美术史尚刚第六章隋唐五代

黄堡窑——
窑址: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前身)
历史:唐代初创,晚唐前较粗陋
品种:黑、白为主,也烧青、花、三彩;晚唐始,青瓷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五代,耀州窑,青瓷主导,官款、柴窑
四、彩绘瓷
1、长沙窑
窑址:望城铜官镇至石渚湖(铜官窑,石渚窑),民窑
历史:唐前期始,晚唐五代盛
品种:青釉为主
造型:壶最典型
技术提高:
胎细坚、釉莹纯(匣钵)、形周正
域外联系:
西方影响:造型、装饰、钴料
影响扩大:销往东亚、西亚、北非,改变当地面貌
二、白瓷
原料:
胎、釉氧化铁含量1%以下
历史:
北朝晚期出现,入隋成熟,入唐,烧造更多、产品更精
意义:
新品种、最宜彩绘
分布:
隋唐五代,尚主要在北方
1、邢窑
窑址:
河北内丘一带
历史:
始于北朝后期,隋短期繁荣(薄胎器),唐早期低靡,中期极盛,晚唐渐衰
第六章隋唐五代
隋:公元581~618年
唐:公元618~907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
第一节绪言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
唐是核心:
原因:时间长、成就高、影响大
分期:755年、756年
原因:755年末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之于工艺美术
与西方交流多寡
萨珊波斯、大食、拂菻与中亚(粟特)
主要产区转移
地域差异:
黄河中下游地区:吴越地区,扬州、益州(成都)
产地:主纹构图联系产地
单独:西北和中亚
对称:华夏文明中心区(两京、扬州,益州最可能)
题材的演进——
联珠圈纹:8世纪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联珠双龙纹绫(710年)
中国美术史_05隋唐五代_54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_

《关山行旅图》 关仝
144.4×56.8厘米 绢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画危峰巨石,高耸入云;秋山寒林,气氛逼真;皴 法严谨,顿挫有力;楼阁洞府,深幽邃远;野店村居, 意境超然。 但是关仝不擅长人物,因此画面上的人物多请他人代 笔。
• 此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山水画 中第一次出现了近、中、远三叠景致的山水楼阁,展示出山水画已由六朝以 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于成熟,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
大小李将军
• 唐宗室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是唐青绿山水的代表人物,以精美工细的画笔, 绚丽夺目的赋彩,在画坛上形成很大的影响。
李思训
• 李思训(651~718年),唐朝宗室,晚年曾任宗正卿,后任左羽林卫大将军 等职,史称大李将军。唐朝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
• 李思训画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为一家之法。继承、发展了六朝以来以色 彩为主的表现形式。
• 《历代名画记》言“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飘渺,时睹 神仙之事。”其对山水画的追求尚未脱离六朝以来求仙访道的范围,但绘画 则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中寄寓的情怀。
《明皇幸蜀图》宋—元摹本,李昭道(传)
• 绢本设色,55.9cm×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图中所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行于蜀中的情景。画面安排了
峻险的山岭,盘曲的石径,危架的栈道,云绕的天际,并巧妙地画出了随行 的庞大队伍。
• 画面构图雄奇,丘壑峭削,意趣微妙。山石以线勾勒,用石青、石绿等色渲 染,色彩明丽,无皴擦,画法古朴。虽为摹本,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唐代 绘画的风貌。
中国美术史笔记+口诀

(三)魏晋南北朝绘画时期特点: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其肉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四)绘画理论4、谢赫的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一)隋唐五代人物画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著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1.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周文矩:《宫中图卷》《重屏会棋图》等(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画1、隋展子虔的代表作品及其在山水画史上的意义展子虔《游春图》,今存最早的一幅完整的三水画。
2、唐青绿山水画派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及其作品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父< 江帆楼阁图> 子<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圖>4、王维的山水画及技法特点5、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荆浩、关仝及其作品、风格荆浩:北方山水,《匡庐图》关仝:师法荆浩传《山豀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6、五代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及其作品、风格董源:《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等,擅长用披麻皴巨然:董源弟子,其画轻岚淡墨、烟云流动。
(韩滉《五牛图》、4、五代花鸟画“徐黄异体”指哪两种风格,各自有何特点黄筌“黄家富贵”;首创没骨法(强调院体)徐熙“徐家野逸”;线条为主色彩为辅2. 范宽《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岭,雄奇壮伟,笔力坚实,山石作“雨点皴”3.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4.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5.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1. 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鱼隐图》大斧劈皴、水墨苍劲2. 刘松年:《四景山水》斯文细腻3. 马远《踏歌图》一角构图、人物情节与山水结合4. 夏圭《山水十二景》善于半边取景4、两宋其他的山水画家许道宁、翟院深、王诜等,燕文贵,赵令穰,米芾父子,王希孟萧照、马和之、江参等5、元初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画风《鹊华秋色图》;倡古排宋、清雅朴素、书画结合。
《中国美术史》授课PPT之二:魏晋及隋代、唐代的美术

2 人物画
捣练图 张萱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中晚唐 仕女画
周昉,社会环境影响其作品多反映贵族妇女奢侈生活后的不幸和苦闷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中晚唐 仕女画
2 人物画
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五代人物画
五代时期,画家笔下呈现更多的是日常生活、身边琐事;顾闳中、 周文矩等人物画作品不仅善于把握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而且十 分注意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的表现,从而较为深刻地 揭示出社会的本质。
雪溪图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三 五代山水画
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关仝
创作、理论
荆浩 匡庐图
理论创作:
《笔法记》 六要: 气:心灵主宰 韵:格调问题 思:构图立意 景:观察自然 笔:用笔节奏 墨:用墨浓淡
关 仝
关 仝
关 山 行 旅 图
山 溪 待 渡 图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
魏晋南北朝美术
2 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的兴起
社会动荡、战乱不息的乱世为 佛教的广泛传布提供了社会环境。 在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希望在 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宣扬的灵魂 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他 们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
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佛教美 术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而兴起的。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建筑、 雕塑和壁画。
隋唐五代美术 隋唐五代概况
1 概述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年—公元960年),是中国古代绘画 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代的相继大一统,政治昌盛,国力强大, 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 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摘要: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2.夏商周美术3.秦汉美术4.魏晋南北朝美术5.隋唐美术6.五代十国美术7.宋元美术8.明清美术9.近现代美术正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原始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夏商周美术夏商周美术以青铜器、玉器、壁画等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形式美和工艺技巧,呈现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3.秦汉美术秦汉美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4.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以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个性表现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隋唐美术隋唐美术以壁画、雕塑、书法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形式美和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6.五代十国美术五代十国美术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笔墨技巧,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7.宋元美术宋元美术以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强调意境、意趣,注重笔墨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明清美术明清美术以版画、年画、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9.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以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新和个性,吸收了西方艺术手法,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阎立本以画政治性 题材的历史画和肖像画 最著名。 这幅作品刻画了晋 武帝司马炎,表现了他 的威严仪态。
“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中国山水画总的认识构架
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六要”,发展了谢赫的 “六 法论”,特别是“笔”(用笔)和“墨”(用墨)两个内 容, 成为其重要成就。他总结前代,分析了唐人的成就和局 限,提出自己的艺术见解。《匡庐图》中描绘山石树木, 已不再单纯用线条勾勒,而是有笔有墨的“皴法”。这是 重 要的技术进步。 皴法——在勾线的同时,运用笔的不同姿态和墨色 变化表达物象的质感、肌理、阴阳向背等,用于山水树石
黄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同时 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让色彩交 错、间错地使用,经过高温烧制以后,又形 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 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 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 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 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唐三 彩的造型丰富,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 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
(局部)
《勘书图卷》 五代 王齐翰
《琉璃堂人物图卷》 五代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卷》 五代 周文矩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画面描写的是南唐大臣韩熙载夜间在家中饮宴听乐 观舞的场面。全卷分为五个场景,细致刻画了宴会上主 客调笑纵情的情态。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生动,主人公 韩熙载超脱不羁而又沉郁寡欢的复杂内心,刻画得尤为 深入。以屏障作间隔的连续构图,工整精细的线条,绚 丽清雅的敷色,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
第五章
关键词:
隋唐五代美术
• 唐代的人物画、动物鞍马画 • 唐三彩和金银器 • 五代时期的水墨山水画
在魏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主题下,经历隋代,到唐代 达到一个辉煌的境地。从初唐——盛唐的一百多年间,形成了 所谓“大唐气象”,唐朝成为世界最繁荣的文化中心。 隋代出现了最早的独立意义的山水画;唐代出现了以颜真 卿、张旭、吴道子、王维为代表的书画名家,同时这一时期的 宫廷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唐代绘画按照题材分科已开始 具体化, 分为人物、楼阁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 专题分科在古代绘画发展上是题材扩大和技术进步的征象。之 后,五代时期的水墨山水画有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
《江帆楼阁图轴》 唐 李思训
李思训,字建,官至左武卫 大将军,善画青绿山水,时人称 “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时 人 以“小李将军”称之。父子两人 被 尊为“金碧山水“的开派人物。
金碧山水——墨线勾勒后, 敷以重彩,再以泥金色重勾山石 轮廓的山水画法。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昭道
《历代帝王图》 唐 阎立本
(局部一)
(局部二) 这是“清吹”场景中描绘歌女吹奏笛萧的部分,人物姿态生动,勾线 细劲,设色富丽,是刻画中国古代女性优美形象的杰出画面之一。
(局部三)
从韩熙载擂鼓的局 部特写中,我们可以 看到画家刻画人物内 心世界的深厚功力, 主人公纵情声色而又 沉郁寡欢的精神状态 跃然纸上。
(局部四)
《神骏图卷》 五代
《关山行旅图》 五代 关辁
师从荆浩,作 品更为简括脱略, 被喻为“笔愈简而气 愈壮,景愈少而意 愈长。”
《潇湘图卷》 五代 董源 董源,多画江南山水景色,江南山水风格的代表人物。 宋代米芾曾评论“平淡天真,唐无此品”。作品表现出中国 山 水画的重大发展变化。
(局部)
《夏山图卷》 五代 董源
《万壑松风图轴》 五代 巨然
(局部)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人,《唐朝名画录》 记载他“凡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 草木皆冠绝于世”,有“画圣”之称。他的佛画成就巨 大,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他的线描风格不似顾恺之中锋直下,而是转动笔锋, 取自张旭的狂草,充满立体感。这种笔法被称为“莼菜 条”。
《送子天王图》
五代时期的西蜀和南唐提供了绘画艺术繁荣的社会条件.五代美术和宋 代美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游春图卷》
隋
展子虔
它是我国现在最古的一幅山水卷轴画(第一张独立意义的山水画),它 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作为陪衬而出现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形 态,使山水画有了咫尺千里之感。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意义。
《捣练图》(局部)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
张萱
人物布置错落有致、疏密相宜,注重刻画人物的动态神情,形 象地反映了盛唐时期贵妇的奢华生活。(局部)Fra bibliotek挥扇仕女图》 唐
周肪
生动表现了宫廷妇女的不同情态,人物体态丰满,衣 着华丽,但流露出寂寞、惆怅的精神状态。
《簪花仕女图》 唐
周肪
线描细劲有力,设色浓丽,大的色块与图案纹样对比,厚重的石质 颜色与透明的植物色对比,使画面具有装饰味道和衣衫薄纱的真实感。
(局部)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作品描绘了唐
太宗李世民接见吐 蕃使臣禄东赞的情 景,画家对人物肖 像的神情气质具有 高超的塑造能力。 这是一幅具有 重要历史价值和艺 术价值的作品。
(局部)
宫廷仕女画的代表人物:张萱 周肪
画面线条细润劲健,用笔流畅。在造型上,人物体态 丰满、肥硕。设色浓丽,整体效果丰富又统一。这是唐代 工笔仕女画的总体特征。 史称周肪画仕女“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体态浓艳 丰肥,“颇报风姿”,善捕捉人物“情性言笑之姿”,人 称其画风“周家样”。
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 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 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舞马衔杯银壶
《匡庐图轴》五代 荆浩
荆浩——字浩然,善画山 水,创北方水墨山水画派, 著山水画论《笔法记》。唐 人山水,开始形成青绿和水 墨两种风貌,而荆浩在水墨 上的的重大突破,扭转了画 坛上的主流倾向。 描绘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 结构严密,气势宏大,构图 以“高远”和“平远”二法 结合,画法皴染兼备,层次 井然。
本画兼工带 写,描写万壑松林、 涧水奔流的景象。 画家师承董源,善 用长披麻皴表现山 体。
《江行初雪图卷》
五代 赵干
《高士图轴》 五代 卫贤
此画描写汉代隐士 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 如宾,举案齐眉”的故 事。构图严谨,笔法坚 实,树石苍厚,多用干 笔皴染。 卫贤,善画楼台、殿 宇,是一位以“界画” 著 称的画家。
《牧马图》 唐 韩斡 画面上二马一黑一 白,牧马人骑于白 马之上,线条处理 疏密有致,结构生 动准确。
唐代佛学发展达 到鼎盛,因此也出现
较多佛画,特别是在
敦煌藏经洞和新疆地 区发现的一系列绘画 作品,对于了解西域 文化、艺术提供了形
象素材。
《菩萨像》
《引路菩萨》
《供养人像》
《回鹘贵人像》
乐舞屏风
唐
吴道子
《六尊者像页》 唐 卢楞伽
《真言五祖像》 唐 李真
《高逸图卷》
唐
孙位
(局部)
《五牛图卷》
唐
韩晃
唐代,被称为“鞍马人物”的动物画有了巨大发展,此画 勾勒用笔,造型准确,神态生动,设色轻丽又显沉着,出 色表现牛的筋骨和皮毛质感。
《照夜白图》 唐 韩干
韩干,陕西人, 尤以画马著名。画家 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 马的生性特点,把这 匹良骏矫健的体态、 桀骜不驯的神情表现 得淋漓尽致。
(局部)
《写生珍禽图卷》 五代
黄荃
黄荃——字要叔,成都人,尤为花鸟画最为著名,是西蜀、北宋宫廷 画家。画法精工富丽,对形象的把握准确生动,对北宋以后的花鸟画 有重大影响。
(局部)
《丹枫呦鹿图轴》 五代
《天王像》 五代
此画用“莼菜 条” 笔法,人物神态威 武,衣带飘举,形 神具备,有唐代风 格。在施彩方法上 承吴道子画风,重 彩轻施,用渲染笔 法,重而不滞,保 存了“吴装”遗风。
•
•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 唐朝的政治和社会经历着新的变化, 在古代美术中长 期占了主要地位的宗教美术规模缩小了, 中原地区造像石窟的活动已经基 本上终止了, 宗教美术的世俗化的倾向得到重要发展, 表现贵族的美术也 取得较重要的发展.中唐时期 (公元七六○—八五九年) 的周昉是有代表 性的画家,他和同流派画家的作品推动仕女画的发展.
•
贞观年间的唐代美术, 如画家阎立本的作品, 敦煌以220窟为代表的壁画, 昭陵六骏的雕刻等明显地代表了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高宗、武后到玄宗的盛唐时期 (公元六五○一七五五年) 是唐代美术最光 辉灿烂的时期, 出现了佛教美术中最成熟的中国学派的重要代表者——吴 道子和杨惠之.盛唐时期的美术, 不仅以风格的独创, 而且以宏伟气魄、 丰富的内容和兼容并包的精神, 成为中国古代美术发展中有广泛和长远影 响的巨流.
《牧马图》 (局部)
《奕棋仕女图》
《马球图》 李贤墓壁画 我国最早马球的形象记录
《三菩萨立像》 隋末唐初 敦煌244窟 隋唐两代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鼎盛时期,占现存洞窟的半数以上。
帝王图(局部) 初唐 敦煌220窟
《观无量寿经变乐舞》(局部) 中唐 敦煌112窟
唐三彩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白、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