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画 (1)
02-4 隋唐五代时期-张萱、周昉与仕女画

周昉
(生卒年不详)
阎立本(601年-673年 11月14日)
• 艺术特点
周昉的绘画艺术特色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他“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后人以周昉不在仕女耳根敷染朱色这一 “小异”来区别两人的作品。
周昉擅长的画科不及其师张萱广博, 但周昉有许多艺术上的独到之处,他创制 出体态端严的“水月观音”,将观音绘于 水畔月下,给男性菩萨增添了女性的美, 颇有艺术魅力。
1、时代背景 中唐晚期,仕女画盛行,唐开始走向没落,男子征战未归,女子内心郁闷惆怅。 2、作品内容 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奢侈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全图分为“戏犬”“漫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 3、艺术特色 ●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 ●人物形象丰颊肥体,神态安闲。 ●勾线细劲流畅,风姿毕现,设色富丽华美,表现出肌肤的细腻和服饰的轻薄,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雍容的情致。 4、作品影响 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艺术价值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表现 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第三组:熨烫
熨烫部分是《捣练图》最为精彩的部分。扇火女童,观看熨烫的女童,俏皮的小童为画面带来了童稚的纯真, 活灵活现。熨烫的女子仪态端庄从容,安逸宁静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左右两个蓝橙色块与中间的橙色块 呼应,中间的两个白色块增加了视觉的亮点,使得整幅画面看起来和谐自然)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 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 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画里的几位贵族人物,皮肤白皙细腻,脸庞丰润,体态丰姿绰约,服饰雍容华贵。都通过极细致的线 描和色彩敷设呈现出来。甚至是马的体形,都塑造得无比匀称、健硕。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宫仕女图》系列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挥扇仕女图》传为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33.7cm,横204.8cm,故宫博物院藏。
无作者款印。
引首清高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
钤明韩世能“韩世能印”、“韩仲子氏”、“世能”,清梁清标“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历“古希天子”、“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等鉴藏印,共31方。
此图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
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
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
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
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
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画家周昉出身于豪门显宦,因此,他对于贵族阶层绮靡奢华的生活非常熟悉。
其仕女画不以烈女、贤妇、仙女等为表现对象,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贵族妇女的行乐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从而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
其作品在张扬唐王朝繁华兴盛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亦揭示了贵妇们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
此图中嫔妃们体貌丰腴,衣饰华丽,但她们面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
《虢国夫人游春图》纵51.8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2025年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春秋时期,晋国的赵氏家族在晋卿内讧中失败,赵氏族人赵武(赵文子)年幼得以幸免,后依靠韩厥等人的帮助复兴赵氏。
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A. 宗法制的瓦解B. 贵族政治的特点C. 分封制的崩溃D. 礼乐制的破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
选项A,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和血缘关系的一种继承制度,春秋时期宗法制并未瓦解,只是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
选项B,春秋时期,赵氏家族在晋卿内讧中失败,但赵武依靠韩厥等人的帮助复兴赵氏,这体现了当时贵族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互扶持和影响的政治关系,即贵族政治的特点,故B项正确。
选项C,分封制是周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但在春秋时期,虽然分封制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崩溃,故C项错误。
选项D,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
春秋时期,礼乐制确实受到冲击和破坏,但材料并未体现礼乐制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2、唐代画家张萱和周昉以描绘贵族妇女生活为专长,其画在唐代绘画中独具一格,被后人誉为“唐宫仕女画”。
下列有关唐代仕女画的表述,正确的是()A. 绘画风格受宗教壁画影响B. 仕女画是唐代绘画的主流C. 体现唐朝国力强盛和开放D. 反映当时妇女地位的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要求结合材料选出相吻合的选项。
选项A,宗教壁画主要用于宗教场所的装饰和宗教故事的传播,其风格与唐代仕女画相差甚远,故选项A错误。
选项B,唐代绘画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唐代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仕女画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不能说它是主流,故选项B错误。
选项C,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这为唐代仕女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代仕女画以描绘贵族妇女生活为专长,展现了唐代妇女的风貌和时代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唐朝国力强盛和开放的特点,故选项C正确。
江苏省初中美术课件:仕女·簪花(共17张PPT)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古代妇女饰品
发簪
步摇
耳环
戒指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古代饰品分类
• • • • • 发饰——发簪、钗、梳、步摇等 耳饰——耳环、耳珠、耳坠 佩饰——项饰、腕饰、腰饰等 手镯 戒指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发饰欣赏
发簪、钗、步摇等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仕女·簪花
《簪花仕女图》简介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卷 绢本 设色 纵46公分横180公分 《簪 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 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 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 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 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点 翠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耳饰欣赏 耳环 耳坠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佩饰欣赏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手镯欣赏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戒指欣赏
设计工坊: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自己动手手绘设计一款首饰。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身着朱色长裙,外披紫 色的纱罩衫,上搭朱膘色帔 子。
唐朝服装的特点
高贵华丽 色彩浓艳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妆——唐代妇女面部化妆的顺序
• • • • • 贴花钿
唐代妇女的化妆真可谓是一件“盛事”!
簪花仕女图

文 赵喻亭 图 画之家簪花仕女图物语藏An t i q u e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门类丰富,包括水墨画、工笔画、白描画、写意画等,题材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
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以古代社会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发展于两晋时期,辉煌于唐代。
从仕女画的演变,可以看出古代女性审美意识之流变。
在东晋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中,魏晋美女秀骨清像,气度高古;到了唐朝,画家笔下的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气质雍容高贵,尽显大唐盛世女性的华贵之美。
唐代绘仕女图的画家很多,如张萱、韩干、周昉等人,周昉更是因用笔劲简,色彩柔艳,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
周昉何许人也?他是活跃在唐代宗李豫和唐德宗李适时期的贵族子弟。
当时,周昉在宗教画和人物画中均有建树,名声远扬。
他曾与绘画名家韩干,分别画了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的肖像。
郭子仪的女儿认为,韩干的画“空得赵郎状貌”,而周昉能够“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状”,可见周昉的人物画水平之高。
后人将周昉的人物画造型尊称为“周家样”,与“曹家样”(北齐曹仲达创)、“张家样”(南朝梁张僧繇创)、“吴家样”(唐代吴道子创)并立,合称“四家样”,成为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
因深入贵族圈子,周昉所作仕女画很多,包括《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簪花仕女图》等。
《簪花仕女图》可谓是唐代仕女画的一大典型,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尤为珍贵。
此画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描绘了夏始春余之际,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的情景。
画中有仕女5人,女侍1人,另有小狗、仙鹤、玉兰点缀其间。
人物体态丰腴,婀娜窈窕,或拈花,或抚蝶,动作从容悠缓,尽显贵族妇女的端庄典雅。
因画中五位贵族仕女的发冠之上,都插着一朵朵硕大显眼的鲜花,所以这幅画被称为《簪花仕女图》。
值得一提的是,全画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制,6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
用笔和线条则细劲有神,流动多姿。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但随着朝代更迭,这幅画作几经沉浮。
《簪花仕女图》ppt

作 品 欣 赏
看到《簪花仕女图》的第一印象,就像看见整个大唐王 朝雍荣华贵的缩影,尽显富贵荣华之气。此图是目前全 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现藏辽宁 省博物馆。
作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赏
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 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 绘画作品。这卷画用笔朴实,气韵古雅,以工 笔重彩依次描绘了5名贵族妇女和一名仕女的 形象。春夏之交,她们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 过着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这些贵族 妇女体态丰满,服饰豪华。高耸的云髻,前面 簪着步摇钗,头顶戴着不同的折枝花朵,身着 齐胸的贴身长裙,外披敞领宽肥纱衣。
作品欣赏
点缀在人物中间的有两只可爱的小狗与一只丹 顶鹤,画幅的尽头,竖立起一面玲珑石,它后面是 一株盛开的辛夷花,粉紫色的花朵陪衬着少许的绿 叶,把整个画面气氛装点得非常和谐。整幅画沉着 艳丽的色彩,更展现了唐代人物画富丽工整的风格。 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 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 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 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此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 宗教人物。
簪花仕女图
主讲师:刘老师 课件提供:刘同学
目录
directory
01 02 03 04 05
作品概述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作品赏析
观看视频
作 品 概 述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 传世孤本,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 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作品概述
《簪花仕女图》, 该图是贵族妇女 的生活写照。这幅画上共绘就6位丰颊 厚体的贵妇,她们打扮艳丽入时,云髻 高耸,顶戴的折枝花朵皆不相同,脸上 又晕染娥眉,衣饰华丽,身着低胸长裙, 外罩薄纱,显出半透明的质感,是中晚 唐以后典型的贵妇形象。贵妇的脸上、 手上罩染的白粉,千年而下,仍然给人 肤若凝脂、粉妆玉琢的细腻感觉。尤其 是纱衣透体和肌肉丰腴的描绘,表现了 画家勾线、赋色的高超技巧。全画光彩 照人,仕女们神态安闲,或戏犬、或漫 步、或赏花、或拈蝶,在庭院中闲散地 消磨着时光。
《簪花仕女图》赏析

《簪花仕女图》赏析一、作者简介《簪花仕女图》由唐代画家周昉所绘。
周昉,字仲朗,长安人,出身贵族,生卒年不详。
周昉擅长工笔人物画,是唐代仕女画的杰出代表。
他笔下的仕女,悠游闲适,容貌丰腴,衣着华丽,用笔劲简,色彩柔艳,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称绝一时。
周昉是是中唐时期继吴道子之后而起的重要人物画家。
是当时有名的宗教画家兼人物画家,早年效仿过张萱,后来加以变化,别创一体。
他的佛教画曾成为长期流行的标准,被称为”周家样”。
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卷、《挥扇仕女图》卷、《调琴啜茗图》卷等。
二、作品简介此图粗绢本,不设背景。
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仕女体态丰腴,婀娜窈窕,或戏犬,或拈花,或捕蝶,或沉思,尽显端庄典雅的贵族妇女形象。
发型皆为高耸云髻,依次簪有牡丹、芍药、荷花、绣球等折枝花及步摇。
其脸庞圆润,眉毛皆作蛾眉,中间饰有金花子。
衣饰具有唐代风格,均为透体敞领的宽肥外衣,内着束至胸部的长裙,并皆佩披肩。
1972年重新装裱时发现此图系后拼接而成,较明显者为左数第二人比例较小的仕女为后嵌入,又白鹤与画左小狗亦为剪裁而来,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其原为屏风画。
三、画面赏析(一)画面内容《簪花仕女图》描写宫廷贵族妇女于春夏之交在庭园嬉游之情景。
画面左端开始婷婷而立的是一个贵族妇女,体态丰硕,发髻高大,上她侧身作向右倾斜的姿势。
紫绿色花纹的洁白丝绸衬裙,长过纱衫,拖曳到地而上。
右手摆向前侧,靠着纱衫;左手执纬子前伸,纬穗的摆动,逗引着小狗作戏,而小狗深通人意,它朝纬穗不停地张嘴摆尾,作出扑跳的姿态。
而画面左起第二位妇女身材娇小,神情庄重,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罩,从远处巧移莲步而来。
发髻上插海棠花,脖子饰金质云纹项圈。
白裙上的紫色团花,从纱衫的下面透出,显得十分艳丽。
破子从后肩向两臂平分下垂,双手抓紧薄纱,掩着帔子,同时也紧束了宽大的衣服。
画面左起第三位贵族女人髻插荷花,身披白花格子纱衫,胸前束朱色斜格长裙曳于地而,紫色帔子上有粉和青花枝纹样。
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

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摘要:一、唐代仕女画的定义与背景二、唐代仕女画的特征概述1.人物形象2.线条技法3.色彩运用4.构图布局三、唐代仕女画的代表作品及艺术家四、当代仕女画的传承与发展正文:一、唐代仕女画的定义与背景唐代仕女画,作为中国古典绘画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的时期,仕女画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仕女画以描绘女性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二、唐代仕女画的特征概述1.人物形象唐代仕女画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画中的女性形象丰满健美,姿态优雅,体现了唐代崇尚丰腴美的人物审美观念。
同时,仕女画的女性形象还具有很高的辨识度,画家们通过对人物神态、服饰、发型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不同身份、阶层女性的生活状态。
2.线条技法唐代仕女画的线条技法独具匠心。
画家们运用流畅、柔美的线条,既表现了女性肌肤的细腻,又强调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在线条的处理上,既有精细的工笔,又有随性的写意,展示了唐代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
3.色彩运用唐代仕女画的色彩运用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画中所用色彩以矿物质颜料为主,色泽鲜艳、持久。
画家们善于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强调画面的张力和视觉冲击力。
同时,通过色彩的搭配与渲染,表现出女性人物的肌肤、服饰、背景等细节,使画面更具生动感和立体感。
4.构图布局唐代仕女画的构图布局讲究对称和均衡。
画面中,女性人物通常位于画面中央,周围配以相应的道具、背景,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视觉效果。
同时,画家们还善于运用曲线、对角线等元素,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变化,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三、唐代仕女画的代表作品及艺术家唐代仕女画的代表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唐宫仕女图》等。
这些作品堪称唐代仕女画的瑰宝,为后人研究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代著名的仕女画家有张萱、周昉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仕女画
中国仕女画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多彩,自唐代独立分科以来,经五代宋代提高发展,形成了中国仕女画基本格局和形式,到元,明清几代,仕女画家在民间画师在继承唐宋格调的基础上,不断地演变发展,使仕女画造型和技法具有独特的形式,成为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风格特点。
仕女画是中国画的一类。
“仕女画”原意为以士大夫与贵族女子为题材的人物画,后专指以古代女子人物为题材的中国画。
中国的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繁荣兴盛于唐代。
现存最早的仕女画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
“仕女画”作为一个概念、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
其代表画家有张萱、周肪等。
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和名门淑女。
他们用工整的笔法,艳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黄金时代。
画家们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尤其热衷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
张萱、周昉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仕女画家。
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在形神兼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画家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
丰腴雍容中的
雅致,正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
画家将帝国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颠倒沉醉。
这种美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而备受瞩目,并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根据历史研究,唐朝以丰肥浓丽为美。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我们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
虽然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从一定程度上说,仕女画是画家们按照自己心中理想的美人来塑造各类女性形象,不同时代的画家都是以当时对于“美”的理解来进行创作的。
仕女画的用笔既要有粗有细,也要有墨色浓淡的区别。
而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特别是在色彩的辅佐下成功地展示出纱罗和肌肤的质感。
画家在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
画家也很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外形特征更为显著,也更具有形式美感。
线描形式的笔法创造,是唐代工笔人物画的一个成就;用色的大胆、色彩的富丽,是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例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
仕女图》,佚名《宫乐图》等等,都主要采用朱砂和石绿这两种对比色,以突出人物的形体、服饰美,敷色精微,或典雅富丽、或柔丽多姿;构图注意远近高低、错落有致;勾线劲细,甚至使衣纹都显得圆转流畅,极具装饰意味,蕴涵强烈的装饰美感。
这些工笔人物画鼎盛时期的经典作品,体现了装饰性和绘画性的高度和谐。
尤为可喜的是,在工笔人物画跨入成熟期乃至于鼎盛期时,一些大画家以及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参与了绘画理论的总结提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传统绘画法则和审美理念的理论著作,对于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功不可没,也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创作技法及理论传承。
他们所提出的审美观念,概括了这个时期工笔人物画的艺术成就。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堪称最早的一部中国绘画史专著。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的代表作,也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周昉,名景元,字仲朗,出身贵族,世居长安,曾任宣州长史。
好属文,穷丹青之妙,擅画肖像、尤工仕女。
宋《宣和画谱》载:“传写妇女,则为古今之冠,其称誉流播,往往见于名士诗篇文字中。
”这幅画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景,画面共分为四段,是“采花”、“赏花”、“散步”和“戏犬”。
贵妇们一律是高髻簪花,蛾眉杏眼,步步春色,款款闲情,几位仕女,乍看近似,实际各有特点,不但服装、体态,连眉目、表情也不相同。
最右侧的仕女,发髻插一枝牡丹花,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
相邻的妇人轻提肩上柔滑
的丝衫,似乎不胜春阳的奥热。
手持团扇的侍女位置靠后,她的神态最为淡然,扇面上一簇灼灼的花朵远比她要光艳夺目,说明着她的独特身份。
接下来的一位妇人,髻插粉荷,右手拈一朵红花凝神观赏,与面前振翅的仙鹤,形成动静相宜的场景。
第五位妇人虽然位置稍远,体态显小,但她头戴海棠花,身披朱红披风的形象,却肃然而露显贵之气。
画面最左侧的妇人,头上的簪花应该是素淡的芍药,她右手里轻轻捏着一只蝴蝶,不胜娇羞,而她明显侧身顾盼的姿势,和最右侧的妇人侧身凝睇之姿遥相呼应,间有名獒瑞鹤花枝蝴蝶穿插,整幅画面便浑然一体了。
按时间来看,周昉创作这幅画的时代,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盛唐已经过去,可是,画中妇人们姿态娴雅得令人着迷,也许,画家无意让她们经历世间的繁复,只让她们在画面上慵懒着,在时间里闲逸着,尽管,这种闲逸里也会读出些“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虚空无奈。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在此之前,绘画大多表现的是历史宗教人物,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那种亦仙亦幻的美,如同隔着浩渺河汉,离凡尘中的我们有些遥远。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却是将唐朝贵妇真实的生活场景推到了前台。
这幅画没有背景,只描绘了栩栩如生的人物。
也许,周昉无意留给千年之后的品评者太多有关唐朝生活场景的记录,他甚至没有添加亭台楼阁做点缀,只是要把几位雅致的女子绘在薄薄的绢素上,用细而简劲的线条,淡而丰富的敷彩,一遍遍地描,一笔笔地画,描画出薄如蝉翼的衣裙下肤如凝脂的质感,描画出丰腴婀娜的身姿里柔和恬静的美感,让千年
之后的我们依然惊叹于她们遥远而生动的美丽。
这些簪花女子,神态悠然恬静,动作雅致,身边是瑞鹤孑孑蝴蝶翩翩,她们传世的美丽被画家精湛的笔法刻画下来使得其能够从唐朝流传至今。
这些唐代深闺里的妇人们,健康丰腴,仪态万方,移步回眸之间仿佛有满怀心事,却只是散怀于廊下庭前,任时光如水流淌。
唐代仕女画的气氛是轻松与美艳的,观者尽可以在艺术家们流畅舒缓的线条引导下,从容地去欣赏这个时代的美。
这些美轮美奂的仕女画像李太白的诗一样,浸泡在富足繁荣的金樽美酒之中。
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沉稳和恬静,令人心动。
现在社会风气浮躁,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的富裕,少了一份宁静,唐朝仕女图里的人物所表现的沉稳,值得我们学习。
女孩子的美可以美是多种多样的美,弱风拂柳是一种美,丰腴大气是另一种姿态。
现在的女孩子似乎很喜欢跟风,总用别人眼中所谓的美去改变自己本来的面貌,这种做法是不可取得。
参考文献:
张道一美术鉴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李蒲星美术视窗内的女性世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 黄辉中国仕女画技法江西: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0
摘要
介绍了唐代仕女画的一些知识,还有唐代女子的外表特征和个性,再介绍一下仕女画的画法技巧、构图特点等。
接下来以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为代表,仔细分析其描绘的场景、人物的形象、绘画技巧以及透过这幅画,我们怎么分析人物内心的世界。
再欣赏仕女画所呈现出来的形神兼具的美。
最后谈谈画中人物气质对现在人的启发和影响。
唐代仕女画
201270205
陈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