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仕女

合集下载

唐朝仕女妆容特点

唐朝仕女妆容特点

唐朝仕女妆容特点
1. 唐朝仕女的妆容那可真是超级有特色啊!你看那白皙的底妆,就像刚下的雪一样纯净,像不像现在的我们追求的那种牛奶肌?就说杨贵妃,她的底妆肯定超级棒!
2. 还有那红红的脸蛋呀,跟红苹果似的,多娇艳欲滴!这不就是现在说的腮红嘛,唐朝仕女可真是会玩呢,武媚娘肯定也是个中高手!
3. 弯弯的柳叶眉,哎呀呀,多有韵味啊!这不就跟现在好多人纹的眉毛一样嘛,但唐朝的可更自然好看,太平公主肯定也是画着这样的眉呢!
4. 唐朝仕女那眼妆也特别有意思呢!用眼线把眼睛勾勒得又大又有神,这不就跟现在咱们化的眼妆差不多吗,说不定古代的美女们更厉害哟,像上官婉儿肯定超会化!
5. 额头上贴的花钿哟,多别致啊!就好像是给脸蛋戴了个漂亮的装饰,像极了现在我们贴的小亮片,高阳公主肯定也会用各种花钿来打扮自己。

6. 那朱唇一点红,哇,多迷人啊!简直像盛开的花朵,让人忍不住想亲一口呢,古代的美女们可真会涂口红呀,比如贞观年间的那些仕女们。

7. 唐朝仕女的妆容组合起来,那效果真是绝了!就跟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她们走在路上肯定超级吸睛,要是到了现在,那不得是时尚达人啊!
8. 看看那妆容的丰富多样,是不是让你很惊讶呀?这就是唐朝的魅力啊!仕女们的巧心思真是让人佩服,像贺兰氏那样的美女肯定也很擅长打造各种妆容。

9. 总之,唐朝仕女的妆容特点太独特太有趣啦!真希望我们现在也能多学学,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呀!。

形容唐代仕女大方

形容唐代仕女大方

形容唐代仕女大方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仕女们也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们大方得体,举手投足间充满了韵味和风度。

首先,唐代仕女的外表体现了大方之美。

她们常穿着华美而端庄的衣裳,精心打扮自己。

头戴凤冠,身上缀满珠片,美丽的腰带和衣衫的流线型设计,让她们看起来既高贵又典雅。

其次,唐代仕女的举止也体现了大方之风。

她们在行走间流露出的优雅姿态,优美的手势,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都让人感受到她们的大气和优美。

她们不仅注重外在美,同时也重视内在修养。

她们会背诵诗词、书法和音乐,甚至会参加文化活动,展现了她们渊博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最后,唐代仕女的性格也表现出大方之义。

她们有着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心态,总是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她们善于沟通,也善于包容,不会因小事而生气,也不会因大事而惊慌。

她们的大方性格让她们在社交场合中显得得体而自然。

总之,唐代仕女的大方之美体现在她们的外表、举止、修养和性格方面。

她们的文化内涵和高雅风度,使得她们成为了当时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 1 -。

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解读

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解读

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解读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术繁荣的时期,其中仕女画则是唐代绘画的一大特色。

唐代仕女画以其优美细腻的画风和丰富多样的服饰美而著名。

在唐代仕女画中,流行的服饰主要包括袍、衫、裙、裤等,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唐代女性的阔绰与华丽,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唐代仕女画中女性的服饰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宽袖长袍。

这种长袍的袖口宽松,可以露出手臂,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袍的下摆通常设计有多层,层层叠叠,如云状,使整个服装显得更加丰盈。

袍的领口、袖口和下摆都饰有绣花、金线等装饰,使服饰充满了华丽感。

衫也是唐代仕女画中常见的服饰之一。

唐代的衫与袍不同,它贴身而短,通常下摆到腰际位置。

衫的袖口宽大,犹如蝙蝠翅膀,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衫的领口通常设计有弧形,衬托出女性的颈脖和下巴线条,增加了面容的魅力。

裙是唐代仕女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尤以长裙为主。

唐代的长裙非常长,并且善于利用纺织工艺的巧妙,使裙摆形成各种各样的褶皱和流动感。

裙的布料通常是丝绸,颜色鲜艳,图案丰富多样。

女性穿上长裙后,身姿高挑,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裤是唐代仕女画中仅次于裙的服饰,它通常是配合着长袍或衫穿的。

唐代的裤子很宽松,类似于现代的宽腿裤,可以很好地展示女性的身材优美。

裤子的裤腿常常在膝部处装饰有花纹和绣线,使整个服饰更加精致。

除了常见的服饰外,唐代仕女画中还有许多细节的装饰。

头上戴的发饰,首饰等。

女性的发饰通常是长发编成发髻,加上珠子、翠花等装饰物,使头上的发饰华丽而精致。

首饰也是唐代仕女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例如耳环、项链、手镯等,都是由珍贵的宝石和贵重的金属制成,给人一种奢华感。

唐代仕女画中服饰的美,不仅仅是展示女性的容貌和身材,更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

这些服饰丰富多样,装饰繁琐,体现了唐代女性的自信和自由,并且让观者感受到了唐代的风俗和时尚。

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依然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唐代仕女雕塑艺术研究

唐代仕女雕塑艺术研究

唐代仕女腌艺术研究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发展的时期,基于此背景,雕塑艺术获得了空前发展。

唐代雕塑作品中,仕女雕塑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最突出,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艺术。

唐代工匠以高超技艺,将仕女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完美融合,通过“塑其形、绘其神”形式,将仕女的生动表情、优美形态、华贵气质充分展示了出来。

文章结合唐代仕女雕塑产生的背景和形象分类,探究唐代仕女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唐代仕女雕塑产生的背景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社会给予女性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空间相对较少,服饰装扮则成为女性进行艺术创造、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

唐代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政策开放、包容,唤醒了部分女性的独立意识,尤其是武则天即位之后,女性不仅可以参加公共体育活动,而且可参加政治相关社交活动,女性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

女性在婚姻上具有一些选择权,且拥有同等受教育权,可为官直接参政,在穿衣打扮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自由。

唐代政治体系下,各阶级等级观念并不森严,唐代贵族女性可以自由外出不受限制,很多平民效仿贵族女性的衣着、妆容,促进了女性服饰、饰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当时社会的流行趋势和审美方向。

唐代对外贸易频繁,民众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加上胡风的影响,唐代形成了以胖为美的时尚风气。

以胖为美的社会风尚影响着雕塑艺术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很多以丰腴仕女形象为主的雕塑作品。

工匠将仕女形象作为原型,用雕塑艺术展示唐代女性的人格魅力。

文化的影响唐代文化在继承前朝文化的基础上有许多创新,为雕塑艺术发展贡献了新思维。

首先,唐朝重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加强了经济贸易和文化互动,尤其在丝绸之路的助力下,唐王朝与外族之间实现了高度的文化互通局面,提升了唐代文化的多元性。

其次,唐代借鉴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女性受道德的约束逐渐降低,女性逐渐改变社会地位,在社会中承担更多责任。

最后,儒、道、佛宗教思想的影响,促使唐代形成对外开放、对内包容的文化审美风尚。

唐朝仕女的描写

唐朝仕女的描写

唐朝仕女的描写
唐朝仕女通常被描绘成容貌姣好、身材曼妙的美丽女子,身着华丽的衣裳,头戴发饰,梳着精致的发髻,手戴珠宝,脸上妆饰精致。

她们是受过良好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女性形象,通常能弹琴、吟诗、写字、绘画等,这些艺术才华充分表现了唐朝仕女的文化修养和高雅气质。

唐朝仕女形象通常被描绘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如宴会、游园、赏花等。

她们通常是主人家的贵客,也可能是自己家中的主人。

在这些场合中,唐朝仕女的礼仪规矩、风度翩翩等特点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唐朝仕女形象虽然是一个整体的形象,但其实包含了很多丰富多样的人物角色,如宫女、贵妃、文人女子、民间女子等等。

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这些都为创作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总之,唐朝仕女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女性形象,其优雅、高贵、才华和多样性都使得她们成为了艺术和文化创作的重要主题。

唐代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唐代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唐代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唐代仕女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主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其主要艺术特点如下:
突破传统: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趣味。

画家们更关注女性的日常生活、情趣和仪容风度,描绘了妇女的优雅、豪华和奢侈。

人物形象:唐代仕女画的人物形象丰满、肥胖、线条强劲,富有充沛的体力感。

面部特征丰富而具体,生动表现了女性的性格和情感,尤其是对于妆容服饰的描绘尤为精细,展现出独特的视觉魅力。

色彩饱满:唐代仕女画的色彩饱满、浓郁,富丽堂皇,匀净清新,具有鲜明的色彩特点。

画家善于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来刻画人物形象,使得画面色彩鲜艳、充满活力。

画面构图:唐代仕女画的画面构图丰富多样,画家们善于运用大胆的构图手法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同时,画家们还注重画面中物件的安排和布局,将各种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

唐代仕女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流派,其描绘妇女的生活情趣和仪容风度,展现了唐代上层社会女性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状态,对于中国古代绘画以及人类艺术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代仕女图妆容发式PPT课件

唐代仕女图妆容发式PPT课件
104
发式
分初唐、盛唐、晚唐发式。
105
发式
初唐时期发式挺拔、俊朗、简洁,后发展为 以珠翠满头,蓬松高大,且多朝一侧歪斜。
106
初唐发式
回鹘(hu1)07髻
盛唐发式
108
例子体现: “抛家髻” 晚唐 《宫心计》太皇太后 霸气十足 皇者风范
109
例子体现: 晚唐 《宫心计》 太后 相比(太皇太后)之下,霸气欠奉

110
晚唐发式
111
112
唐代女子 发式 小结
唐代女子的发式以发髻为主,或挽于头顶,或结于 脑后,形式十分丰富。
名目有半翻髻、云髻、盘桓髻、惊鹄(hu)髻、 倭堕髻、双环望仙髻、乌蛮髻、回鹘髻等数十种。
初唐时发髻简单,多较低平; 盛唐以后流行高髻,髻式纷繁, 发上饰品有簪、钗、步摇、铀、花等,工艺 精美。
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隋唐美女的主 导性标准。
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 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
女性穿着相当暴露,大有西方现代“性 感”倾向。
102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 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 ,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
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 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
唐代妆容发式
主讲:张帆
1
2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 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 了袒胸露臂的形象。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 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 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 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 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人物仕女画家——周昉

唐代人物仕女画家——周昉

唐代人物仕女画家——周昉他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也是仕女画方面与张萱足以比肩抗衡,同被后世公认为画史上深具开创贡献的二人。

论影响与地位,他似乎犹在张萱之上。

周昉,事略见载《唐书·艺文志》《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海岳画史》《广川画跋》等书。

他是长安人,字景玄(一字仲朗),生卒时年不详,活动时间依据各种数据显示,约从玄宗天宝八年至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49—804),与张萱同时而稍晚后。

出身阀阅世家,父亲周庆元,曾官监察御史;兄名周皓,善骑射,曾任官执金吾。

他本人则做过宣州长史。

为人好属文,工书,又善丹青之妙。

他于画广艺多能,擅画佛道、人物、写真,以及鞍马、鸟兽、草木和林石等,尤其长于仕女、婴孩。

他的写貌,能够“兼移其神气”;佛道画,则是“菩萨端严”,而且妙创“水月观音之体(造型)”,为后世画家所效法。

周昉把宗教美术世俗化。

促使绘画艺术走向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他创制出体态端严的“水月观音”,后人将周昉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和佛像画的造型尊为“周家样”,与“曹家样”(北齐曹仲达)、“张家样”(南朝梁张僧繇)、“吴家样”(唐代吴道子)并立,合称“四家样”,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为历代画家所推崇。

有关他绘画写貌、佛画,善于捕捉对象神气,以及如何谦虚学习的精神,画史记载故事两则:唐代周昉挥扇仕女图(局部)……时属德宗修章敬寺,召皓云:“卿弟昉,善画,朕欲宣画章敬寺神,卿特言之。

”经数月,果召之,昉乃下手。

落笔之际,都人竞观,寺抵国门,贤愚毕至,或有言其妙者,或有指其瑕者,随意改定,经月有余,是非语绝,无不叹其精妙,为当时第一。

郭令公(子仪)婿赵纵侍郎,尝令韩幹写真,众称其善。

后又请周昉长史写之。

二人皆有能名。

令公尝列二真置于坐侧,未能定其优劣,因赵夫人归省,令公问云:“此画何人?”对曰:“赵郎也。

”又云:“何者最似?”对曰:“两画皆似,后者尤佳。

”又问:“何以言之?”云:“前画者,空得赵郎状貌;后画者,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仕女-----志莲净苑
如果你来香港旅游,除了传统的景点外,我会推荐你去看看位于地铁钻石山附近的志莲净苑。

志莲净苑始建於一九三四年,当时占地三万多平方尺,坐向南,背山面海,当时志莲净苑的主持韦庵法师,购入此地预计兴建庵堂,但後来二战爆发及日本侵华,大批内地灾民逃至香港,韦庵法师及其他主持法师遂兴建孤儿院、护老安老院及义学。

八十年代末,连接沙田与东九龙的大老山隧道兴建,志莲净苑为配合规划,作出重大重修工程。

净苑得到著名建筑学家暨梁思成学生俞宗翘的协助设计,以及日本古建筑学者泷川昭雄的施工方案,由策划至完成历时二十载,建筑费用更超过七亿港元。

终由一个僧侣清修的寺场,摇身转变为一个中外触目的仿唐大型佛寺木构建筑群。

九八年一月佛像开光。

这个占地共三万平方尺的净苑中,每一花草瓦木,都体现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宝贵的文化积累和深邃的建筑智慧。

据说,除了志莲净苑外,现时全世界就只有山西佛光寺、南禅寺,以及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为唐式木构建筑群。

其特色有5:
1、志莲净苑不但仿照唐代宗教建筑的特色,亦沿袭了古时木建筑的技术,由中、港、日三地的古建筑师携手合作,全寺纯以木石建构而成,设计简单、天然、纯朴、没有刻意雕工,充分反映了唐代的古建筑特色,流露宁静详和的气氛,予游客「纯净」的感觉。

2、志莲净苑的布局非常着重庭院的绿化和园林的美化,参考唐式园林取法自然,清心雅致的格调,水池、花木、石景,都经过精心布置,使整座建筑彰显着自然与和谐。

园内更遍植古树奇花,最古老的更有千年以上的树龄,树材珍贵,形态各异。

其中大雄殿外的庭园种有四棵逾六百年历史的老树,兼有盘景,配合与大自然二合一的建筑主题。

3、志莲净苑收藏有大量美丽的红河石。

当年负责重建工作的善长仁翁为了找合适的是他,跑了千山万水,最后在广西合山市合里乡马鞍村,红水河的下游,找到红河石。

历经千辛万苦,运回香港,安置在这里。

红河石的表皮染有一层很柔和的色彩,犹如古代制作精良的陶器, 被涂上了一层美丽的釉色。

所以,当地人又自豪地称这是“彩陶石”。

红河石不仅美在色泽上,其造型也是独树一帜。

它的体量大的可达三四尺,小的也有拳头大小。

特别是大者,有阳刚之气,往往显得伟岸雄奇,内涵特别丰富。

红河石的现在的价格,据说已经是当年的几十倍了。

4、志莲净苑是一出家女众丛林,任何专心出家的女尼均可于此挂单,安身立命。

接待我们的住持面目清秀,大方自然,一看就是得道之人。

该寺于一九六三年正式注册为有限公司,已成为不牟利的慈善机构,在兴办佛学教育及开办安老服务方面,成绩卓著。

志莲净苑现在有佛学、哲学、建筑及艺术等藏书4万余册,可供公众人士查阅,并提供咨询服务。

该苑常年开办佛学夜校教育,设四年制佛学和哲学文凭,还开办有技能训练中心。

5、据说,整个建筑群上盖部份,真的没有用到一口钉,全是瓦片及木材组成。

而寺庙没有木柱、木梁,均以原木见人。

大雄宝殿的殿柱用的是黄桧木,更发出
阵阵的幽香。

而且木柱有裂纹,原来木柱有过百年历史,被砍下来时,放在海内经三年释放水份,半年阴乾,使木内只馀百分之二水份,裂纹留作木柱用作释放馀下水份,故木柱懂得呼吸、有生命的。

比起内地的寺院,志莲净苑显得很小巧和独特。

我每次来在这里,都能感受到一阵阵“唐风”吹来,恍惚间怀疑时空穿梭,回到了唐朝;每次,都一边感叹净苑是如此精巧雅致,一洗刚从烦嚣闹市带来的浮尘,感到心境特别舒坦平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