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夏 聪,许 军,吴伟旋Analysis of health status of aged population in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Xia Cong,Xu Jun,Wu Weixuan(Nanf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510515Chiana)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1.007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C-2580-04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1]。
伴随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关注死亡率、期望寿命等传统健康指标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即由关注疾病转向关注健康。
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亚健康、慢性病、心理疾病等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社会负担。
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及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成为各种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多发高危人群。
因此,开展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探索有效的健康干预机制,促进健康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也是解决我国老年医疗保障问题和养老问题的迫切要求。
1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1.1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 老年人口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老年人口界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中推荐的65岁;另一个是1982年联合国在《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文件中涉及的60岁[2]。
国外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进行老年人口相关研究时,多以65岁作为标准。
老年人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老年人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引言老年人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理论基础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系统理论:老年人的健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等。
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分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的框架。
2. 健康促进理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和提升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理论强调通过教育和行为改变来实现健康的目标。
3.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
老年人健康教育应该注重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从而增强他们参与健康行为的积极性。
实践方法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实践方法应简洁明了,避免法律复杂性,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多媒体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和图文等,向老年人传递健康教育信息。
多媒体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兴趣和参与度,增强教育效果。
2. 社区参与: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社区生活,组织老年人参与健康促进活动和讨论。
通过社区参与,老年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信息,提高健康素养。
3. 个体化计划: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
这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和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健康合作伙伴:与医疗机构、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老年人健康教育。
合作伙伴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结论老年人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都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我们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老年人健康指导

老年人健康指导1 饮食指导三高(即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应积极提倡以预防为主的饮食。
一般以少油少盐少糖的清淡饮食为宜,限制动物脂肪,适量的鱼、虾等蛋白质,充足的蔬菜水果,达到营养均衡。
禁忌烟酒。
根据老年人较常见的一些疾病具体指导如下。
(1)、心血管疾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富含纤维素饮食有利于保持排便的通畅。
餐后禁立即就寝;应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以免胃胀蠕动缓慢,影响消化吸收,横膈上移心脏活动受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疾病。
(2)、高血压病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可采取循序渐进的的方法,慢慢适应。
因为钠盐食用过多,会引起水钠潴留,造成血容留增多,心排出量增多,血压增高,加重病情。
(3)、糖尿病制定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自觉遵守饮食计划;避免进食高糖食物。
定时进餐避免低血糖。
饥饿时可增加蔬菜和豆制品等副食。
2 运动指导生命在于运动。
预防衰老的首要问题是改善循环。
老年人完全不运动不行,运动过度也不行。
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运动量以每天活动后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无疲倦感为宜。
一般开始每周可1~2次;每次时间15~20min。
逐渐增加至每日1~2次;时间可达0.5h以上。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慢跑、爬楼梯等运动。
注意(1)不饱餐后或饥饿时活动。
(2)不进行剧烈活动。
(3)活动时间不宜过长(4)气候变化大,太冷或太热时不宜户外活动。
(5)活动过程中注意有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不适。
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及健康卡,出现上述不适及时终止活动,采取适当急救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
3 家属指导使老年病人的健康指导最终达到切实有效的目的,家属的指导也是举足轻重的。
必须和家庭成员取得密切配合,给与病人必要的干预,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指导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根据老年病人不同层次的认知要求,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印刷资料、图片,交谈讨论、电话咨询等来开展。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的关注相对而言比较少。
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并运用个案访谈对以不同居住方式划分的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并结合需求层次理论、撤离理论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其关键因素为老年人对生活、人生的态度,即心态。
关键词:老年人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当今社会医疗、经济保障基本健全,老年人物质生活提高,身体健康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老年人安享晚年、家庭发展及社会和谐进步。
因此,在如今人口老龄化趋向加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堪忧的情况下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颇为重要。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概念及相关研究1、相关概念(1)老年人所谓老年人,是指其年龄起点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界定。
目前国际上对老年人的界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在1956年联合国推荐的65岁,另一个是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推荐的60岁。
前者一般被发达国家所采纳,后者则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我国在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及以上的公民”。
此外,学术界一般也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临界点。
由此可见,在中国将60岁及以上的人口界定为老年人是较为合适的。
因此,本文依据我国界定老年人的标准及相关社会制度,如退休制度等,倾向于将老年人界定为60岁及以上的人口。
(2)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划分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有很多角度,至今也都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亦是如此,学者们众说纷纭。
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倾向于人类心理持续状况、适应性及观念态度等。
对于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倾向于多条标准共同满足,多条标准涉及饮食运动、学习能力、社会规范等关于人类全面发展。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老年健康核心信息为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进一步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组织专家编写了《老年健康核心信息》。
该核心信息全文共20条,涵盖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可用于指导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供各地卫生计生部门传播使用。
1.积极认识老龄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自我监护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疾病,对于中晚期疾病以维持功能为主。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老年人饮食要定时、定量,每日食物品种应包含粮谷类、杂豆类及薯类(粗细搭配),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坚果类等,控制烹调油和食盐摄入量。
建议老年人“三餐两点”,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为早餐约30%,午餐约40%,晚餐约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3.适度运动,循序渐进。
老年人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极拳等。
上午10~11点和下午3~5点为最佳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
4.及早戒烟,限量饮酒。
戒烟越早越好。
如饮酒,应当限量,避免饮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5.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时左右。
如果长期入睡困难或有严重的打鼾并呼吸暂停者,应当及时就医。
如使用安眠药,请遵医嘱。
6.定期自我监测血压。
测血压前应当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憋尿。
每次测量两遍,间隔1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
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自测血压3次(早、中、晚各1次)。
警惕血压晨峰现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同时应当避免血压过低,特别是由于用药不当所致的低血压。
7.定期监测血糖。
老年人应该每1~2个月监测血糖一次,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时,每周至少监测1~2次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当适当放宽,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O%~7.5%即可。
老年人健康宣教ppt课件

03
影响老年人健康 的因素
生理变化和功能衰退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这会导致老年人的 健康状况下降。例如,心肺功能、消化系统、骨骼和肌肉等方面 的变化都可能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健康风险
老年人面临的一些健康风险,如慢性疾病、骨质疏松、行动不便 等,也可能对他们的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 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家 族史等,这些因素在老年人群中
较为常见。
预防和治疗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控制 血压、降低血脂、戒烟和保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及时诊
断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
疾病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预防与控制
通过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和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预防糖尿 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需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以控 制病情发展。
积极参与社交和文娱活动
保持社交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和文娱 活动,可以增加老年 人的社交互动和心理 满足感,有助于提高 他们的生活质量。
预防老年痴呆
积极参与社交和文娱 活动,可以刺激大脑, 提高认知能力,预防 老年痴呆。
应对老年人健康 05 问题的挑战和策
略
医疗保障和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老年人医疗保障
老年人健康的定义
老年健康问题 的类型和原因
老年健康问题类型
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关节炎等是老年人常见的 健康问题。
健康问题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抵抗力下降,加 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食不当等,增加了患 病的几率。
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
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熬夜等,容易导致老年人患上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2. 社会环境:城市老年人经常面临孤独、失去社交网络、空巢等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则面临贫困、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 疾病的积累:老年人容易积累各种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4. 老年人护理不足:许多老年人在生活中缺乏适当的照顾和护理,家庭或社区对老年人的健康关注不够,这可能导致老年人疾病的延误和治疗的不及时。
5.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常常面临退休、离别、丧偶等社会变化和人生转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老年人的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疾病累积、护理不足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
因此,要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需
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噪音污染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对老年人的听 力产生损伤,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睡 眠质量和心情。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也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负 面影响,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会 增加老年人患病的几率。
05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营养不良
老年人容易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特别是那些饮食不均衡或食物摄 入量不足的人。这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和更高的患病率 。
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总结词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可以缓解他们因疾病、生活环境变化等问题带来 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信心。
详细描述
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孤独、恐惧、焦虑、抑郁等,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通过定期的心理评估,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同时,鼓励 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提高他们的社交支持和幸福感。
生活质量。
03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老年人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例如,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的联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减少孤独感和抑郁 情绪。
不良的社会支持则可能导致老年人感到孤立和无助,增加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例如,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能导致老年人感到孤独和失落,增加抑郁和焦虑 等情绪问题。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居住环境
总结词
良好的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 要。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 的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 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 时,加强社区环境治理,如绿化美化、减少 噪音污染等。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 捷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婚姻状况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存在着有配偶率低、丧偶率高的现象。
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老年人的有配偶率男性为72.64%,女性为49.72%;丧偶率男性为23.60%,女性为51.44%.这种一高一低的现象,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高差别更加明显。
许多资料表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健康状况关系密切。
例如,丧偶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致使丧偶老人的死亡率较有配偶者高。
因为伴侣感情是老年生活幸福的重要支柱,任何其它方面的感情和社会支持,都无法代替婚姻伴侣的作用。
实际上,有不少寡居的老年人有再婚的愿望,前些年老年人再婚的社会压力较大,有的子女反对,有的(70%)怕社会议论,可谓“连做梦都在想,可是醒来不敢讲”。
这些年情况有所改观。
农村老年人再婚的有不少。
羊城晚报2002.4.24报道:广州一些老年人为续黄昏恋情,又无力冲破各种阻力,近年来不约而同将养老院当成世外桃源“私奔”而去。
两年来,广州寿星大厦里有22位老年人举行婚礼,其中,年龄最大的已85岁。
图1 为续黄昏恋,“私奔”老人院(二)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就成为老年人物质支持、精神安慰和生活照料的主要依托。
因此,家庭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当代的老年人还较传统,家庭观念较强。
喜欢家里,不喜欢老人机构。
同学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老人尽管住进了条件很好的老人院,可还是有被家人遗弃的感觉。
而目前,家庭结构变化的趋势是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发展,核心家庭逐渐增多,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广州市平均每家庭户人口为3.21人。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养老作用。
弥补方法是老年人住处应尽量靠近子女,以便得到子女的及时照护。
所以,一曲“常回家看看”让多少老年人感到欣喜不已,也让年轻人感慨良多。
图2 慈母囚(三)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对老年人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影响很大。
通常,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和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就越高,其健康状况也就越好。
此外,老年人文化程度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其再就业,或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对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1978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具有小学以上的文化程度的人数占21.26%,其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仅有4.12%.此外,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还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高龄、女性和农村老人文化程度更低。
(四)经济收入老年人的经济收入通常要低于一般人的水平。
我国1987年的抽样调查表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在职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两者的差异还在扩大。
城市老年人的平均收入,低于同期城市职工的平均收入。
老年人再就业是补助老年人经济不足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率很低,仅有15%左右。
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己劳动和子女接济,经济收入低的问题较为突出。
经济收入低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营养、生活条件、医疗保健等,从而影响其健康状况。
目前上海老年人经济供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9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为8359元;农村老年人的年平均纯收入为2766元;来自养老金的收入逐渐成为城市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差异十分明显。
(五)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在我国,有13.63%的老年人在自我照料方面有一定困难,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
调查发现,95.27%的老年人在遇到困难时由其子女或配偶照料,2.46%向亲友求助,很少有人向社会求助。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文化风俗对老年人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与子女分居。
从目前情况看,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比例低,只占老年人总数的13.38%,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其实,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