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温度》 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温度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温度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 改进:在细管上校对刻度,并标出相 应的刻度值。
知识讲解
常用温度计
任务二、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 缩的规律制成的。 观察:温度计构造
由玻璃泡、玻璃外壳、刻度、毛细管、 液体、单位、符号等组成。
甲:实验室用温度计; 乙:电子数显温度表; 丙:寒暑表
知识讲解
常用温度计
液柱升高,反 映温度升高; 反之,反映温 度下降。
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
(2)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液体热胀冷缩。
知识讲解
任务二、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思考讨论 这个仪器有什么缺点吗?如果有那么该如何改进呢?
➢ 不足:这个自制温度计只能比较温度 的大小,不能准确测出温度值;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摄氏温度”部分内容。
掌握温度读法
➢ 口腔温度 37℃; 读作:37摄氏度; ➢ 用作深度制冷剂的液氮温度可低于-196℃;
读作:负196摄氏度”或“零下196摄氏度”。
知识讲解
想一想
任务三、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你都知道哪些呢?
①氢弹爆炸中心的温度超过107℃; ②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 ③压力锅内最高水温是120℃; ④我国最低气温是“-53℃”; ⑤我国最高气温是52.2℃。
单元知识架构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温度的物理意义,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科学思维 通过对生活中与温度相关事例的分析解释,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关注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个性化的生活观念。

鲁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公开课_1

鲁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公开课_1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

内容包括摄氏温度、温度计原理、温度计及体温计的使用。

物理课程标准把物态变化的内容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实践水平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实行的,它不但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实行的。

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所以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课前调查学生对本节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准,一般学生均知道物体的冷和热常会用温度的低与高来表达,知道热胀冷缩的特点,会说温度但不太清楚其规定及意义,对于零下温度值容易读错,温度计使用中不能规范测量,对体温计只知道用前摔几下。

所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在课堂教学时间上做相对应的调整。

教法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水平,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水平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

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

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

学法带着对科学的热情,有组织的实行探究与体验,用心观察,仔细体会。

大胆讲读,认真规范的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依据课标我制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计的原理。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温度》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温度》课件

生活中常见温度值
人体正常体 温:37℃左 右。
沸水的温度 :100℃左 右。
舒适室温: 20-25℃。
冰箱冷藏室 温度:4℃ 左右。
冰点温度: 0℃。
冷冻室温度 :-18℃左 右。
02
测量工具与使用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类型
80%
玻璃液体温度计
基于热胀冷缩原理,常用的有煤 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 度计。
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温度计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制成的温度计,可以测量 温度。
高压电线
夏天电线长而松,冬天电 线短而紧,就是由于热胀 冷缩的原理。
热气球
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就是利 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原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机械工程
在机械工程中,需要考虑 热胀冷缩对机械零件尺寸 精度的影响。
热传导
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热 量传递现象,由温度差引起。
热对流
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 的热量传递过程,常见于气体和
液体。
热辐射
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 ,无需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
热平衡条件及达到热平衡的途径
热平衡条件
两个系统在没有热量交换的情况下,各自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
达到热平衡的途径
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测 量范围、分度值和零刻 度线。
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02
01
03
误差来源
温度计本身的误差,如刻度不准确、玻璃泡不标准等 。 使用过程中的误差,如读数不准确、接触不充分等。
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01
减小方法
02
03
04
选择质量好的温度计,定期进 行校准。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册第31章《温度》。

具体内容包括温度概念、温度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以及温度测量工具——温度计使用方法。

我们还会探讨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概念,解温度对生活和自然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摄氏度和华氏度转换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

教学重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在课堂上,我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触摸并描述他们感受。

通过这个简单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概念。

2. 例题讲解(1)什是温度?温度表示什?(2)温度单位有哪些?如何进行转换?(3)如何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3. 随堂练习(2)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温度,并记录数据。

4. 温度计使用方法(1)介绍温度计结构和原理。

(2)演示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

(3)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体温度。

5.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1)讨论温度对天气、动植物生长等影响。

(2)举例说明温度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温度概念2. 温度单位:摄氏度、华氏度3. 温度计使用方法4. 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方法5.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温度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

(3)使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房间温度,并记录数据。

2. 答案:(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物理量,对生活和自然界具有重要影响。

(2)32°C、0°C、100°C(3)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和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掌握较好,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温度计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练习。

初中物理《温度》(共16张)ppt12

初中物理《温度》(共16张)ppt12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小分度值?
最低温度值?
°c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偏大
正确
偏小
小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量程 和 分度值 。 •温度计玻璃泡要 全部浸入 被测液体 中,不要碰到 容器壁 或 容器底 。 •待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 读数,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 液面 齐平 。
*为什么温度计内的液体有的是煤油,有
的是汞?
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泡 毛细管
玻璃外壳
刻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规定为0 ℃ 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 ℃ 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为100 等分每个等分为1 ℃
最高温度值?
°C
使用前 应认清 量程和 分度值
宇宙中的温度下限是-273 ℃,研究表明,无论 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即达 不到摄氏温度的-273 ℃。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
常 用 温 度 计
实 验 用 温 度 计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
第 1 节 温 度
一、温度
1、什么是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 3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加油站: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 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温度》初中物理教学课件

《温度》初中物理教学课件

《温度》初中物理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温度与热量》的第一节“温度”。

具体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单位、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盐、冰块、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块、热水、冷水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引出温度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温度的概念、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及测量工具(温度计)。

3. 例题讲解: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观察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

2. 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个温度变化实例,并分析温度对这些实例中物质性质的影响。

答案:实例1:热水袋取暖;温度升高,使人感到温暖。

实例2:冰箱冷藏食物;温度降低,抑制细菌生长,保持食物新鲜。

实例3:冰块降温;温度降低,使饮料变得清凉。

2. 作业题目:比较摄氏度与华氏度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区别:摄氏度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标准,华氏度以水的冰点和盐水的沸点为标准。

联系:两者都是用来表示温度的单位,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转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温度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及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024年)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物理《温度计》公开课课件

(2024年)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物理《温度计》公开课课件

2024/3/26
22
06
课程总结与反思
2024/3/26
23
本次公开课成果回顾
课程目标明确
本次公开课以初中物理《温度计 》为主题,通过讲解温度计的原 理、使用方法及实验演示,达到
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充实
课程中详细介绍了温度计的种类 、测量范围、精度等基本概念, 并通过实验演示了温度计的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更好地
2024/3/26
6
02
温度计基础知识
2024/3/26
7
温度定义及单位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024/3/26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其规定为: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8
温度计种类与特点
气体温度计
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 质来测量温度,多用于 低温测量。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 中物理《温度计》公
开课课件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温度计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与技巧 • 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 拓展应用与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反思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3/26
3
初中物理课程目标
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物 理现象的本质。
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课程中安排了实验环节,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温度计进 行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能 力。
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次公开课生动有趣,通过实验和演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 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了 良好的心理基础。

初中物理《温度》课件

初中物理《温度》课件

初中物理《温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热现象》中的第一节《温度》。

具体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温度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温度的测量。

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触摸热水和冷水,感受温度的不同。

(2)提问:为什么热水和冷水给人的感觉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2. 基本概念:(1)讲解温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介绍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讲解摄氏度与开尔文的关系。

3. 温度测量:(1)展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进行实验: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2)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温度差。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测量教室内不同位置的气温。

(2)计算气温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概念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3.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温度的概念。

(2)简述摄氏度与开尔文的关系。

(3)使用温度计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并计算与室温的温差。

2. 答案:(1)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度与开尔文的关系:0℃=273.15K。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温度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计有什么不同 ?
四、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温度前:
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
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 值。
测量温度时要注意: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
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 置; 然后把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 的位置。
热水
冷水
讨论: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
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
结论: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 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三、摄氏温度标准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 代表1 ℃ 。
图3
5.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
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B )
A
B
图4
C
D
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P52(1、2)。 2.思考:把一支无刻度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温合
物中时,水银柱稳定后长20cm,把它插入标准大气
压下的沸水里,水银柱稳定后长为40cm,将它放入 某液体中,水银柱稳定后长25cm,此液体的温度是
标准大气压下的 冰水混合物
标准大气压下 的沸水
将0 ℃和100 ℃之间均
匀地分成10个格,每格代
表多少℃ ? 如果均匀地分成100 个格,每格代表多少℃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常用温度计和自制温
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课堂检测: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 40 ℃ 10
3________的规律
制成的。 4.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温度的国际标准
• 以宇宙的最低温度为零度,
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 请你写在黑板上,并读出来。
我国漠河的最低气温为-52.3℃, 这个温度值怎么读呢?
这些温度值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 你能想办法给“自制温度计”标出 刻度吗?
讨论:在细管上的什么位置标 0 ℃? 100 ℃标在什么位置呢? 100 ℃ 0℃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温度
一、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一、温度
试一试
如上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
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二、温度计
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
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
______℃。
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
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测量冷水、温水和热水的温度
冷水 温度 / ℃
热水
温水
五、体温计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 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
思考:
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试着从书 中找到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