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问答 (2)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 (1)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 (1)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一、单选题(15题,各4分)1.同时使用两种防腐剂A(最大使用量为0.95g/kg)和B(最大使用量为0.01g/kg),两者在混合使用时应当满足:()。

分值:4您的回答为:C、A实际添加量/0.95+B实际添加量/0.01≤1(得分:4)答案解析:考点: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录A.22. 下列物料不能用于食品用香精的生产。

()分值:4您的回答为:C、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得分:4)答案解析:考点:GB 3061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表A.13. 《复合硫酸铁》(Q/75877724-3.01)标准括号内的代码说明这个标准属于()标准。

分值:4您的回答为:D. 企业标准(得分:4)4.食品检验机构或科研院所等单位在食品检验中发现可能有食品安全问题,且没有食品安全检验标准的,可以向()提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建议。

分值:4您的回答为:B. 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得分:4)5.《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要求“起草单位应根据所起草方法的技术特点,原则上选择不少于()家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实验室间验证。

”分值:4您的回答为:B.4正确答案为:C.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规定的是食品营养强化剂的()。

分值:4您的回答为:D、既可以是添加量又可以是终产品含量正确答案为:A、添加量答案解析:解答:直接参见标准问答十七问7. 营养标签中的糖是指()分值:4您的回答为:C 单糖和双糖(得分:4)8. 以下关于食品产品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值:4您的回答为:D. 执行食品产品标准时,应同时符合基础标准(得分:4)9. ()不适用于GB 149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粕类》标准规定。

分值:4您的回答为:D. 菜籽粕(得分:4)10. 在我国,下列()属于食品添加剂。

分值:4您的回答为:A.苯甲酸;(得分:4)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______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国家级标准问答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国家级标准问答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国家级标准问答一、制定修订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目的是什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但当少数乳母因患有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需要通过配方食品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

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无法实现母乳喂养婴幼儿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营养物质来源。

制定修订并实施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是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的重要手段,是指导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科学生产的技术要求,也是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以下简称GB10765)、《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以下简称GB10766)、《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以下简称GB10767)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以下简称GB25596)。

本问答内容仅适用于GB10765、GB10766和GB 10767,不涉及GB 25596。

二、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修订背景是什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安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强标准引领和创新驱动,加快修订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0版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自发布以来,在规范引导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母乳成分、婴幼儿营养素需要量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研究不断深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澳新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陆续开展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修订工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婴幼儿的营养健康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三、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修订原则是什么?标准修订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充分保证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保障婴幼儿营养和健康;二是全面贯彻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充分考虑标准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三是吸取国内外婴幼儿营养学最新研究成果,充分考虑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素需要量;四是科学借鉴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管理经验,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生产企业工艺现状及市售产品营养素含量分布情况;五是坚持公开透明,深入调研,广泛收集行业、科研院所、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多方意见建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问卷调查表(油脂专项跟踪评价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问卷调查表(油脂专项跟踪评价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问卷调查表(油脂专项跟踪评价用)(产品标准名称)【调查目的与填写指南】此问卷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的食品产品专项评价问卷。

请您从您熟悉或关注的食品产品入手,从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完整性等方面对该类食品所涉及的产品标准、通用标准、生产经营规范及检测方法进行整体评价,以便我们了解标准的执行情况,验证标准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

您的评价结果将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您所在省、市、县(市、区):省市县(市、区),您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电子箱。

您属于以下哪类人员(在相应类别打√)○食品生产企业人员○监督管理人员(市场监管)○监督管理人员(卫生系统)○食品检验/检测人员○其他人员2.您工作中主要关注哪种食品产品?请填写该食品产品的具体名称3.请根据您的工作经验,选择该食品产品所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填写您对该产品标准有何意见和建议(在相应类别打√)○《食用植物油料》(GB 19641-2015);○《食用动物油脂》(GB 10146-2015);○《食用油脂制品》(GB 15196-2015);○《植物油》(GB 2716-2018);○《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 8955-2016);○上述产品标准中涉及的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方法、产品标准中涉及的通用标准中的相关指标。

○其他您对该产品标准有何意见、建议?注:意见类型包括标准实施效果方面,标准文本内容方面,标准指标和技术要求方面,以及其他问题和建议。

4.该食品产品在生产、经营、流通、销售等环节涉及以下哪些通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多选题〕□ GB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9921-2013《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3.1-2018《食品中百枯草等 43 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13432-2013《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GB2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31621-2014《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不清楚请针对上题中您选出的食品安全标准回答问题 5-7,如选择“不清楚”,请直接跳过问题 5-7。

食品安全监测的标准

食品安全监测的标准

目前,我国已制定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指标进行了规定。

其中,《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对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等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病菌限量规定。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对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类、调味品、饮料、食用菌、肉类、蛋类等12大类38种农药进行了限量规定,涉及3650项农药限量指标。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规定了水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将类、乳及乳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饮料类、酒类、特殊膳食用食品10大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 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了铅、镉、汞、砷、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那么,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拜恩检测的工程师具体介绍: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应当包括八项内容。

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新需求。

但如果滥用食品添加剂,则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90-2012),规定了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名称,每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等内容,同时还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食品安全标准(1)

食品安全标准(1)

二、食品安全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 的食用农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 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
包括: 1、基础(通用)标准: 2、食品产品标准: 食品添加剂规格标准: 食品相关产品: 3、技术规范标准: 4、检验方法标准:
二、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 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 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10、GB1343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11、GB2992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四、食品安全(基础)通用标准的 相关主要内容
一、 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1、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23类 2、食品的分类系统:16大类300余种 3、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系统(INS)和中国编码系统CNS) 4、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5、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6、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 7、熟悉标准结构,确切的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表A1,A2,A3,B1,B2,B3,C1,C2,C3,E1)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

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2018年版)为规范我省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及考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标通过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使食品安全管理员具备岗位要求所必需的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掌握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制度,自觉并有效地做好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适用对象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拟任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人员;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3.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关键岗位人员。

三、培训内容根据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不同,培训内容分为食品生产、特殊食品生产(包括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餐饮服务、食品销售、食用农产品销售五大类。

根据对初、中、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要求的差异,培训内容要求有所不同。

(一)食品生产1.培训重点:食品安全基本概念、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风险分级管理、食品添加剂管理有关规定;生产工艺、车间管理、一般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清洁作业区、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三防措施、预进间、仓储、产品标签标识、个人卫生防护要求;人员培训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事故演练(处置)、出厂检验、食品安全追溯、食品召回要求;*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操作规范(GMP)、原位清洗系统(CIP)为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要求掌握内容。

2.培训时长: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12学时;中级食品安全管理员8学时;初级食品安全管理员6学时。

五、培训组织按初、中、高级3个程度组织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培训课程与具体内容如下: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课程设置章节培训内容具体知识点学时分配高级中级初级第一章基础知识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概念及法律层级和效力。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二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二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答题人:***答案解析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1) 姓名:(2) 工作单位:(3) 执法证号: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填空题]*您的回答为:一、单选题(15题,各4分)1. 下列物料不能用于食品用香精的生产。

()[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C、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得分:4)答案解析:考点:GB 3061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表A.12.当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单件预包装食品时,外包装上标示的保质期应按()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计算。

[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B、最早到期(得分:4)答案解析:考点: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4.1.7.23. 关于“无蔗糖”食品的标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B.需要明确标示出蔗糖在该产品中的含量(得分:4)4. 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得分:4)5. 企业所生产食品执行企业标准的,必须提供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得分:4)6. 以下哪项食品产品标准没有对酸价作出要求()[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D.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得分:4)7. 对《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理解错误的是()[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D清洁作业区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控制在300CFU/皿以下。

(得分:4)答案解析:出处:8.3.2.2、9.1.1.3、9.1.38._________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A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分:4)9.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时,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C、25% (得分:4)10. 在GB 29921中,下面哪类致病菌的限量规定执行的是三级采样方案:[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A 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分:4)答案解析:《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11. 下列关于微生物检验采样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B. 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 值(得分:4)答案解析:《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1-2016)12. 下列属于我国按照污染物管理的物质有()[单选题]*分值:4您的回答为:D 铅(得分:4)答案解析: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1年第3号公告废止GB 15199-1994《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等3项国家标准13.食品中污染物定义,是指食品在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3、食品安全标准试题-监督抽检篇

3、食品安全标准试题-监督抽检篇

(第三部分监督抽检)一、选择题1、在小麦粉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食品安全指标是(B)A、铅B、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C、六六六D、金黄色葡萄球菌解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2016年6月7日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科学解读”中指出,DON是各国谷物中检出率最高的一种真菌毒素。

2017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中小麦粉也将其列为抽检项目。

2、以下选项中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没有进行限量设置的是(B)。

A、沙门氏菌B、志贺氏菌C、大肠埃希氏菌O157:H7D、金黄色葡萄球菌解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表1“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主要涉及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未涉及志贺氏菌的限量要求。

同时GB 29921问答其他问题中指出:3、以下食品中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是(B)A、大豆B、花生C、芝麻D、橄榄油解析: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对于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要求如下,对于花生及其制品的限量要求与其他相比较,为最高。

4、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的限量指标。

A、苯并(a)芘B、赭曲霉毒素AC、N-二甲基亚硝胺D、镉解析:GB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适用范围包括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

5、下列选项中(C)不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的限量指标。

A、黄曲霉毒素M1B、展青霉素C、亚硝酸盐D、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析:GB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适用范围包括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问答一、标准的制定目的?致病菌是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

食品中的致病菌主要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据统计,我国每年由食品中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数约占全部报告的40%至50%。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目前,我国涉及食品致病菌限量的现行食品标准共计500多项,标准中致病菌指标的设置存在重复、交叉、矛盾或缺失等问题。

?为控制食品中致病菌污染,预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同时整合分散在不同食品标准中的致病菌限量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起草《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以下简称GB29921)。

标准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3年12月26日发布,自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

?GB29921属于通用标准,适用于预包装食品。

其他相关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标准执行。

其他食品标准中如有致病菌限量要求,应当引用本标准规定或者与本标准保持一致。

?二、标准的实施要求?GB29921实施日期(2014年7月1日)前,允许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本标准执行。

在标准实施日期之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检验机构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在实施日期前已生产的食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进口食品的标准执行时间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致病菌检验应按照GB29921引用的检验方法执行。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或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严格生产经营过程的微生物控制,确保产品符合GB29921规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组织对GB29921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根据评价情况适时修订完善标准。

?三、标准的制定原则与制定过程?(一)以健康保护为目的。

GB29921制定目的是控制食品中致病菌污染,预防食源性疾病。

起草组分析我国2005年至2011年食源性疾病发生原因,参照国际管理经验,对“致病菌-食品”组合开展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优先制定高危食品中的重要致病菌限量,降低高危致病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二)以科学为依据。

起草组在食品中致病菌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基础上,综合分析相关致病菌或其代谢产物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原料中致病菌情况、食品加工、贮藏、销售和消费等各环节致病菌变化情况,充分考虑各类食品的消费人群和相关致病菌指标的应用成本/效益分析等因素,科学设置致病菌限量指标。

?(三)参考国外评估结果和标准,完善标准规定。

GB29921参考了相关国际组织致病菌风险评估结果和标准规定,包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微生物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原则、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评估报告、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微生物危害及其潜在风险分析及分级采样方案等。

标准还借鉴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规定。

?(四)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公开透明。

标准起草过程中多次召开研讨会,听取相关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意见,两次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向世贸组织成员通报,在分析反馈意见基础上,完善标准文本,确保了标准制定过程公开、透明。

?四、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GB29921适用于预包装食品。

GB29921规定了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等11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5种致病菌限量规定。

?非预包装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生产经营过程卫生管理,尽可能降低致病菌污染风险。

?罐头食品应达到商业无菌要求,不适用于本标准。

?五、标准适用的主要食品类别?(一)肉制品。

GB29921中的肉制品包括熟肉制品和即食生肉制品。

熟肉制品指以猪、牛、羊、鸡、兔、狗等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酱、卤、熏、烤、腌、蒸、煮等任何一种或多种加工方法制成的直接可食的肉类加工制品。

即食生肉制品指以畜、禽等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或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直接可食的生肉制品。

?(二)水产制品。

GB29921中的水产制品包括熟制水产品、即食生制水产品和即食藻类制品。

熟制水产品指以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动物性水产品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烘烤、油炸等加热熟制过程制成的直接食用的水产加工制品。

即食生制水产品指食用前经洁净加工而不经过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可直接食用的生制水产品,包括活、鲜、冷冻鱼(鱼片)、虾、头足类及活蟹、活贝等,也包括以活泥螺、活蟹、活贝、鱼籽等为原料,采用盐渍或糟、醉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腌制水产品。

即食藻类制品指以藻类为原料,按照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藻类制品,包括经水煮、油炸或其他加工藻类。

?(三)即食蛋制品。

GB29921中的即食蛋制品指以生鲜禽蛋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直接可食的再制蛋(不改变物理性状)及蛋制品(改变其物理性状)。

?(四)粮食制品。

GB29921中的粮食制品指以大米、小麦、杂粮、块根植物、玉米等为主要原料或提取物,经加工制成的、带或不带馅(料)的各种熟制制品,包括即食谷物(麦片类)、方便面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熟制)和焙烤类食品。

焙烤类食品指以粮食、油脂、食糖、蛋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经配制、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各种焙烤类食品,包括糕点、蛋糕、片糕、饼干、面包等食品。

?(五)即食豆类制品。

GB29921中的即食豆类制品包括发酵豆制品和非发酵豆制品。

即食发酵豆制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和其他湿法生产的发酵豆制品。

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豆腐干(含豆干再制品)、大豆蛋白类和其他湿法生产的非发酵豆制品,也包括各种熟制豆制品。

?(六)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

GB29921中的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包括巧克力类(包括巧克力及其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相应的酱、馅)、可可制品(包括可可液块、可可饼块、可可粉)。

GB29921未对作为原料的各种可可脂进行致病菌限量规定。

?(七)即食果蔬制品。

GB29921中的即食水果制品指以水果为原料,按照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即食水果制品,包括冷冻水果、水果干类、醋/油或盐渍水果、果酱、果泥、蜜饯凉果、水果甜品、发酵的水果制品及其他加工的即食鲜果制品。

即食蔬菜制品指以蔬菜为原料,按照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即食蔬菜制品,包括冷冻蔬菜、干制蔬菜、腌渍蔬菜、蔬菜泥/酱(番茄沙司除外)、发酵蔬菜制品及其他加工的即食新鲜蔬菜制品。

?(八)饮料(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除外)。

GB29921中的饮料包括果蔬汁类、蛋白饮料类、水基调味饮料类、茶、咖啡、植物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等(不包括饮用水和碳酸饮料)。

(九)冷冻饮品。

GB29921中的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类、雪糕(泥)类和食用冰、冰棍类。

冷冻饮品指以饮用水、食糖、乳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用油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制成的冷冻固态饮品。

?(十)即食调味品。

GB29921中的即食调味品包括酱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酱(酿造酱、配制酱)、即食复合调味料(沙拉酱、肉汤、调味清汁及以动物性原料和蔬菜为基料的即食酱类)及水产调味料(鱼露、蚝油、虾酱)等。

GB29921不对香辛料类调味品规定致病菌限量。

?(十一)坚果籽实制品。

GB29921中的坚果籽实制品包括坚果及籽类的泥(酱)以及腌制果仁类制品。

?六、标准中的致病菌指标设置?(一)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全球和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各国普遍提出该致病菌限量要求。

起草组梳理我国现行食品标准中沙门氏菌规定,参考CAC、ICMSF、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即食食品中沙门氏菌限量标准及规定,按照二级采样方案对所有11类食品设置沙门氏菌限量规定,具体为n=5,c=0,m=0(即在被检的5份样品中,不允许任一样品检出沙门氏菌)。

?(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

鉴于我国没有充足的临床数据支持,根据我国风险监测结果,从保护公众健康角度出发,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风险评估报告和CAC、欧盟、ICMSF等国际组织和地区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限量标准,按二级采样方案设置了高风险的即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限量规定,具体为n=5,c=0,m=0(即在被检的5份样品中,不允许任一样品检出单增李斯特菌)。

?(三)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美国、日本等相关国家曾发生牛肉和蔬菜引起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食源性疾病。

我国虽无典型的预包装熟肉制品引发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食源性疾病,但为降低消费者健康风险,结合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情况,按二级采样方案设置熟牛肉制品和生食牛肉制品、生食果蔬制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限量规定,具体为n=5,c=0,m=0(即在被检的5份样品中,不允许任一样品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致病力与该菌产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有关。

根据风险监测和评估结果,参考CAC、ICMSF、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别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标准,按三级采样方案设置肉制品、水产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及即食调味品等8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具体为n=5,c=1,m=100CFU/g(mL),M=1000CFU/g(mL),即食调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为n=5,c=2,m=100CFU/g(mL),M=10000CFU/g(mL)。

?(五)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沿海及部分内地区域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主要污染水产制品或者交叉污染肉制品等,其致病性与带菌量及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密切相关。

起草组梳理现行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相关标准,结合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参考ICMSF、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香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限量标准,按三级采样方案设置水产制品、水产调味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限量,具体为n=5,c=1,m=100MPN/g(mL),M=1000MPN/g(mL)。

?七、其他问题?乳与乳制品、特殊膳食食品中的致病菌限量,按照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