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器械总览

合集下载

陈式太极拳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7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
1 太极起势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 单鞭
6 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 斜行
9 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 搂膝
13 拗步
14掩手肱拳 15 金刚捣碓 16 撇身捶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 斜形
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拳
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来自27 云手28高探马
29 右擦脚 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 32 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 踢二起
35 护心拳
36旋风脚
37 右蹬一跟 38 掩手肱拳 39 小擒打 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 42 单鞭
43 前招
44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玉女穿梭
49 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 单鞭
52 云手
53 摆脚跌岔 54 金鸡独立
55 倒卷肱
56 白鹅亮翅 57 斜形第
58 闪通背
59 掩手肱拳 60 六封四闭
61 单鞭
62 云手
63 高探马 64十字脚
65 指裆捶 66 猿猴献果
67 单鞭
68 雀地龙
69 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 转身双摆莲 72 当头炮
73 金刚捣碓 74 收势

陈氏36式太极拳拳谱

陈氏36式太极拳拳谱

陈氏36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1.起势2.右金刚捣锤3.揽扎衣4.白鹤亮翅5.斜行拗步6.提收7.前蹚8.掩手肱捶9.双推手10.肘底捶
第二段
11.倒卷肱(三)12.退步压肘13.野马分鬃(二)14.左右金鸡独立(弓步擦掌转身右捋丁步收掌提膝上穿掌
震脚按掌擦布左退丁步收掌提膝上穿掌)
15.右如封似闭16.左单鞭
第三段
17.云手(二)18.高探马19.左右擦脚20.蹬一根21.撇身捶22.背折靠23.青龙出水
24.白猿献果25.左如封似闭26.右单鞭
第四段
27.双震脚28.玉女穿梭29.兽头势30.雀地龙31.上步七星32.退步跨虎33.转身摆莲
34.当头炮35.左金刚捣锤36.收势。

陈式太极拳34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4式拳谱
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揽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掩手肱拳12、撇身捶13、小擒打14、抱头推山15、前招16、后招17、野马分鬃18、玉女穿梭19、云手20、摆脚跌岔21、金鸡独立22、倒卷肱23、白鹅亮翅24、闪通背25、指裆捶26、猿猴献果27、单鞭28、雀地龙29、上步七星30、下步跨虎31、转身摆莲32、当头炮33、金刚捣碓34、收势
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揽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搂膝10拗步11掩手肱拳12撇身捶13小擒打14抱头推山15前招16后招17野马分鬃18玉女穿梭19云手20摆脚跌岔21金鸡独立22倒卷肱23白鹅亮翅24闪通背25指裆捶26猿猴献果27单鞭28雀地龙29上步七星30下步跨虎31转身摆莲32当头炮33金刚捣碓34收势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各式名称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各式名称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各式名称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第二金刚捣碓第七式白鹤亮翅第八式斜行拗步第九式初收第十式前蹚拗步第十一式第二斜行拗步第十二式再收第十三式前蹚拗步第十四式掩手肱捶第十五式第三金刚捣碓第十六式披身捶第十七式背折靠第十八式青龙出水第十九式双推手第二十式三换掌第二十一式肘底捶第二十二式倒卷肱第二十三式退步压肘第二十四式中盘第二十五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六式斜行拗步第二十七式闪通背第二十八式掩手肱捶第二十九式六封四闭第三十式单鞭第三十一式运手1第三十二式高探马第三十三式右擦脚第三十四式左擦脚第三十五式蹬一根第三十六式前蹚拗步第三十七式击地捶第三十八式翻身二起脚第三十九式兽头势第四十式旋风脚第四十一式蹬一根第四十二式掩手肱捶第四十三式小擒打第四十四式抱头推山第四十五式三换掌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七式单鞭第四十八式前招第四十九式后招第五十式野马分鬃第五十一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二式单鞭第五十三式双震脚第五十四式玉女穿梭第五十五式懒扎衣第五十六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七式单鞭第五十八式运手2第五十九式摆脚跌叉第六十式左右金鸡独立第六十一式倒拳肱第六十二式退步夺肘第六十三式中盘第六十四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五式斜行拗步第六十六式闪通背第六十七式掩手肱捶第六十八式六封四闭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运手3第七十一式高探马第七十二式十字摆莲第七十三式指裆捶第七十四式白猿献果第七十五式六封四闭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七式雀地龙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第八十式转身双摆莲第八十一式当头炮第八十二式金刚捣碓第八十三式收势。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1、预备式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十字手7、金刚捣碓8、庇身锤9、青龙出水10、双推掌11、三换掌12、倒卷肱13、退步压肘14、中盘15、白鹤亮翅16、斜行拗步17、闪通背18、掩手肱锤19、大六封四闭20、单鞭21、前招后招22、野马分鬃23、大六封四闭24、单鞭25、运手26、双摆莲27、铁叉28、上步七星29、退步跨虎30、转身双摆莲31、当头炮32、金刚捣碓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要领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

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

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中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鼻祖陈卜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

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

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史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四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王廷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

陈氏太极拳五十六势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五十六势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五十六势动作名称;1 起势2 右金刚捣碓3 懒扎衣4 六封四闭5 右单鞭6 搬拦捶7 护心拳8 白鹤亮翅9 斜行拗步10 提收11 前趟12右掩手肱拳13 披身捶14背折靠15青龙出水16斩手17翻花舞袖18 海底翻花19 左掩手肱拳20 左六封四闭21 左单鞭22 右运手23 左运手24 高探马25右连珠炮26左连珠炮27闪通背28指裆捶29 白猿献果30双推手31中盘32前招3 3 后招34 右野马分鬃35 左野马分鬃36 摆莲跌岔37 左右金鸡独立38 倒卷肱39 退步压肘40 擦脚41 蹬一跟42 海底翻花43 击地捶44 翻身二起脚45 双震脚46蹬腿47 玉女穿梭48 顺鸾肘49 裹鞭炮50 雀地龙51 上步七星52 退步胯虎53 转身摆莲 4 当头炮55 金刚捣碓56 收势九、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陈氏大架一路是陈家祖传套路简化而来,多以“太极”运行培元养气之功用,达强身健体与医疗保健之功用,陈氏太极拳养生功主要是以意引气,以气催形,形与呼吸配合运行,此套路柔寓变刚,具有行气易掌握,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养生套路,此套路亦称陈氏太极养生功。

陈氏太极拳大架一路动作名称:1 预备势2 金刚出庙3 六封四闭4 三换掌5 单鞭6 转身合手7 白鹤亮翅8 斜形9 初收10 前蹚步11 上步钩手12 神仙一把抓13 拦门捶14 护心拳15 十字脚16 单腿托日月17 前后招18 缠丝手19 云步合手20 收势十、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是由陈家祖传套路演变而来,此套路多以发劲为中心,更加体现出武术中的攻防意识形态,把陈氏太极拳中的跌、打、摔、拿及身法的变化以简便的方法表现出来,套路虽短,却不失陈氏太极拳“二路”的风格特点。

陈氏太极拳大架二路动作名称:1预备势2金刚捣碓3单鞭4雀地龙5上步捣叉6 左右三法7裹鞭炮8兽头势9劈手翻捶10 掩手肱拳11 十字手12 伏虎势13 立门肘14 单腿展翅15 转腰穿掌16 迎面斩身炮17弹腿当门炮18 扫荡腿19上步推掌20 收势十一、陈氏太极单刀陈氏太极单刀是陈氏太极套路中器械的一种,刀在冷兵器时代是常规兵器,常常使用于战场拼杀格斗,所以刀的演练风格更贴近实战,格架扫进,神出鬼没,劈砍撩扎、威猛异常,因而武术谚语中有“刀如猛虎,剑似游龙”描诉。

陈氏四十八式太极拳

陈氏四十八式太极拳

陈氏四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起势
一、白鹤亮翅
二、左搂膝拗步
三、左单鞭
四、左琵琶
五、捋挤势三
六、左搬拦捶
七、左棚捋挤按
八、斜身靠
九、肘底捶
十、倒卷肱四
十一、转身推掌四
十二、右琵琶势
十三、搂膝栽捶
十四、白蛇吐信二
十五、拍脚伏虎二
十六、左撇身捶
十七、穿拳下势
十八、独立撑掌二
十九、右单鞭
二十、右云手三
二一、右左分鬃
二二、高探马
二三、右蹬脚
二四、双峰贯耳二五、载蹬脚
二六、掩手撩拳二七、海底针
二八、闪通背
二九、右左分脚三十、搂膝拗步二三一、上步擒打三二、如封似闭三三、载云手三三四、右撇身捶三五、左右穿梭三六、退步穿掌三七、虚步压掌三八、独立托掌三九、马步靠
四十、转身大捋四一、撩掌下势四二、上步七星四三、独立跨虎四四、转身摆莲四五、弯弓射虎四六、右搬拦捶
四七、右棚捋挤按
四八、十字手
收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名称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名称

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白鹤亮翅7、斜行8、搂膝9、拗步 10、掩手肱拳 11、高探马12、左蹬一跟 13、玉女穿梭14、云手 15、转身双摆莲 16、当头炮 17、金刚捣碓18、收式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1 太极起势2 金刚捣碓3 懒扎衣4六封四闭 5 单鞭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 斜行9 搂膝 10拗步11斜形 12 搂膝13 拗步 14掩手肱拳15 金刚捣碓16 撇身捶17 青龙出水18 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21白鹅亮翅 22 斜形 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拳 25 六封四闭26 单鞭27 云手28高探马 29 右擦脚 30 左擦脚31 左蹬一跟 32 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 踢二起 35 护心拳 36旋风脚37 右蹬一跟38 掩手肱拳39 小擒打 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42 单鞭43 前招44后招45 野马分鬃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玉女穿梭 49 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 单鞭52 云手53 摆脚跌岔54 金鸡独立55 倒卷肱 56 白鹅亮翅57 斜形58 闪通59 掩手肱拳60 六封四闭 61 单鞭 62 云手63 高探马64十字摆脚65 指裆捶 66 猿猴献果67 单鞭 68 雀地龙69 上步七星 70 转身双摆莲71 下步跨肱 72 当头炮73 金刚捣碓 74 收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特点是:架式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练习时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蹋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裆劲开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太极拳器械总览
根据陈家沟所传,陈式太极拳器械有刀、剑、枪、棍、锏、双人粘枪、杆等。

其中双人粘枪及杆最具独创性,将陈式太极拳与众不同的缠丝劲用到长兵器上,为长兵器对练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迅速提高技术的途径,同双人推手一样,开辟了武术中的新天地。

器械套路在历代拳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而日臻完善。

古老的陈式器械套路多没有起势、收势,现代的大师们为使器械套路显得更科学、完整、严谨,多增加了此二势,本志所收录器械套路均采自当代名家著述。

太极单刀(又名十三刀)陈式太极单刀是太极拳器械功夫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古老套路只有13个动作,故称十三刀。

套路短小精悍,势势用法逼真。

它的滚、闭、扎、拦、劈、砍、撩、截、缠、抖、架、抹、挑等13种刀法,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蹿蹦跳跃、松活弹抖、沾粘连随、缠绕旋裹的特点,确有刀如猛虎、力劈华山之势,并兼有短兵长用之法。

太极单刀1930年至1938年,著名太极拳师、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在南京授拳时,在十三刀的基础上,增加了9个动作,形成了现在流行的陈式太极单刀套路,陈式太极拳大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双刀(34式)陈式太极双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

几百年来,34式双刀在陈家沟广为流传。

套路布局合理,衔接紧凑,刀法清晰,用法逼真。

它以劈、砍、撩、挂、扎、截、拦、压、推、抹、横、架及舞花等刀法,结合陈式太极拳舒展大方的身法,灵活稳健的步法,将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极双刀(24式)同太极双刀(34式)一样,也是陈家沟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器械套路,现陈式太极拳小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单剑(49式)陈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几百年来,在陈家沟广为流传。

太极双剑(39式)太极双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有刺、点、撩、挂等剑法,配合太极拳缠丝劲,动作灵活多变,腕力突出。

太极十三杆(13式)又称陈式太极十三枪(加上枪头即为枪),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

杆采用三米多长、尾部较粗的白蜡杆制成。

套路短而精,没有舞花动作,一招一式用法逼真,威力无穷。

它以劈、崩、点、穿、挑、拨、扫等枪法合以沾、缠、绞、拦、披、崩、拖、挂、横、扎、抖、架、挑等杆法,方便灵活,机巧多变,独具特点,是陈式太极拳器械中的佼佼者。

太极二十四枪(24式)是博采众家枪法之长,融入太极拳功法所形成的套路。

太极枪(77式)陈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

它汇集枪、棍的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有枪扎一条线,又有棍打一大片的技击效用,结合陈式太极拳中缠绕沾粘法,故称“陈式太极枪”。

太极单锏(34式)太极单锏是太极拳器械中单兵器的一种,原为铜铁所制,现多木制。

一般长70~90厘米,锏柄尾有孔,可穿绳套,用于套腕。

锏身方形凹面,四边角凸起成棱,无刃无突,故又有“凹面锏”、“方棱锏”之称。

单锏练习与运用在手、眼、身、法、步相结合并与内劲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结合掤、架、推、挂、截、点、压、横、拦、劈、砸、舞花等技击方法,体现出刚劲勇猛、力大无穷的神威。

太极双锏(28式)太极双锏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配合陈式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有各种挂、截、点、压、横、拦、劈、砸等锏法。

现习练者不多。

太极春秋大刀(37式)亦名“青龙偃月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
套路名称由三十句歌诀组成,与其他套路名称不同。

其他套路一个名称基本上是一个动作,此路刀一句歌诀包括几个动作。

太极棍(24式)棍是原始的长兵器械。

太极棍在演练时动作走圆弧,棍的扫、挑、扎、抖、崩、护要随身催动,左旋右转,前进后退,一气相连,人棍合一,刚柔并济。

太极齐眉棍(17式)棍子立于地,棍高以眉齐为度。

有劈、崩、点、拨、拦、封、撩、扫、缠绕等棍法,演练时要手臂圆熟,身棍合一,力透棍尖。

双手执棍开合,旋转时要圆熟自如,舞棍时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合一。

太极双棒棰(33式)棒棰亦称棒槌,是用来捶打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布匹。

太极双棒棰是将生活用具化作武术器械,将太极拳的手法、步法、身法融入棒槌中。

古代多为女子习练,现会者、练者较少。

太极狼牙棒(36式)狼牙棒系木制,长4~5尺,粗大的一端表面用铁皮包裹并带有铁钉,形似狼牙,故名狼牙棒,是一种古老的打击用冷兵器。

太极单锤(28式)为长柄单锤,技法有涮、曳、挂、砸、擂、云、盖等。

武术谚语说:“锤走曳式。


太极双锤(30式)为短柄双锤,用时双手各持一锤。

主要击法有涮、曳、挂、砸、擂、冲、云、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