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教育初中科学笔试试题

合集下载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5)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5)

2013年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43:电功和电功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用下述哪个物理量表示用电器耗电的多少?()A.电能B.电阻C.电压D.电流2.下图所示的几种用电器工作时,以电能转化为内能为应用目的是()A.电视机B.电动自行车C.抽油烟机D.电烤箱3.某家用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600r/kW•h”的字样,在电路中只接入一个用电器且正常工作时,电能表转盘在1min内转了10转,则该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A.3600W B.1000W C.500W D.100W4.如图所示的几种用电器中,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A.电风扇B.电饭煲C.台灯D.笔记本电脑5.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A.实验要选取规格不同的灯泡B.实验中将两灯并联控制了灯两端电压相同C.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于路中可以完成实验D.将题中并联电路改为串联电路也可以完成实验6.小明观察到傍晚时候家里的白炽灯比较暗,而在早晨时较亮,他进一步观察发现:傍晚电能表转动比早晨还快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A.傍晚时家里的同盏白炽灯的额定功率比早晨时的小B.傍晚时家里的同盏白炽灯电阻比早晨的大,实际功率减小C.傍晚时家里的同盏白炽灯实际电压比早晨的小D.傍晚时家里用电器的总功率比早晨的小7.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A.若将A、B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B两端的电压大B.若将A、B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B的实际功率大C.若将A、B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通过A的电流大D.若将A、B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A的实际功率小8.标有“6V 6W”,“3V 3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并连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L1比灯L2亮B.灯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C.电源电压为3V时,灯L2正常发光D.电源电压为9V时,灯L1、L2都正常发光9.额定电压相同的甲、乙两只白炽灯,串联后接人某电路,甲灯比乙灯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大B .甲灯的额定功率大,实际功率小C .甲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小D .甲灯的额定功率小,实际功率大10.小悦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支小灯泡L 1、L 2串连接在电源上,如图所示.闭合并关后发现L 1发出明亮的光,却看不到L 2发光,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L 2开路B .L 1的电阻相对太小C .L 2的额定功率相对太大D .L 1的实际电压相对太小11.小琳同学在“探究影响电灯亮度的因素”时,用甲、乙两个小灯泡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后,甲、乙两灯均正常发光,但甲灯亮度比乙灯亮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B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功率等于乙灯的功率C .若将两灯位置对换,则乙灯的亮度比甲灯亮度大D .如果将两灯串联在该电源上,甲灯的亮度仍然会大于乙灯的亮度12.某洗衣机说明书所列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洗衣机正常工作2h ,需耗电0.88kwhB .洗衣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0.5AC .这台洗衣机所受重力为29.4ND .洗衣机接在110V 的电路中,实际消耗功率为220w 13.在今年的实验技能考试中,实验桌上准备的器材有: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小灯泡及导线若干,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小明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由于疏忽,把两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他连接正确无误,当开关闭合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 .电流表将被烧坏B .电压表将被烧坏C .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0D .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014.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秀秀同学通过正确实验)A .灯丝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减小B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8WC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四次功率的平均值D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5.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 )A .灯泡的发光情况B .变阻器滑片的位置C .电压表的示数D .电流表的示数16.如图是小红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连接实验器材的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电流表没有串连接入电路中B.电压表没有与灯泡并联C.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连接D.开关没有串连接入电路中17.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应用的是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表明电流表断路;B、表明小灯泡断路;18.一支标有“220V100W”的电烙铁,为使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电功率为100W,而在不工作时,电烙铁的功率为25W,使之不会完全冷却.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S为单刀双掷开关,L为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选用的灯泡规格应为“220V 100W”B.当S拨向1时,电烙铁处于工作状态C.当S拨向2时,电烙铁处于工作状态D.在1s内,电烙铁在不工作状态下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与正常工作状态相比,可节约50J的电能19.如图是某家用电热器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R1、R2为加热电阻丝(R1>R2).电阻丝有四种连接方式可使电热器提供不同的发热功率,其中发热功率最大的连接方式是()A B C D 20.下列电路图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且U>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A B C D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7)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7)

2013年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45:人类生存的地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2、主要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灾害现象是()A.“莫拉克”台风在台湾登陆B.内蒙古遭遇沙尘暴袭击C.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发生7.0级大地震D.持续干旱肆虐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区3、近段时间内,地球活动比较剧烈,连续发生海地、智利等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A.海地、智利等大地震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C.烈度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等D.地震是天灾,是上天对犯错的人的一种惩罚,不可预防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椭球体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5、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至少造成11万以上的人死亡。

在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跑到窗口大声呼喊B.在高楼上的尽快乘电梯到地面C.马上从窗口往下跳D.躲到卫生间厨房间等狭小的空间内等待救援6、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一大胆假设一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7、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的崖壁上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状岩层。

这说明()A、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后来才下水B、远古人类曾把螺蚌带上山崖C、螺蚌可以在海中生活,也可以在山崖中生活D、那里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8、有关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六大板块中,唯一不与亚欧板块相接触的是南极洲板块B、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水覆盖的是太平洋板块C、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大西洋的面积随着时间推移将减小D、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9、如图是地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是震源,B是震中B、AB是震源深度C、BC和BD都是震中距D、地震对C的影响大于对D的影响10、右图是某同学在陆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28)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28)

2013年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27:常见的化学反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2.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B.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C.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NaOH跟稀硫酸混合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C.氢气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点燃铝箔4.“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之一.以下对该反应的部分见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NaHCO3不属于盐C.反应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D.该反应可获得氮肥5.下列物质与稀盐酸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NaOH B.Fe2O3C.Zn D.AgNO3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的是()A.NaOH和HCl B.KNO3和NaOHC.Ba(NO3)2和Na2SO4 D.NaHCO3和HCl7.在化学反应,2CuO+C 高温2Cu+CO2↑中,氧化剂是()A.CuO B.C C.Cu D.CO28.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SiO2+2C═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9.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A.H+、Na+、0H-、NO3-B.Na+、K+、Cl-、OH-C.H+、K+、CO32-、HCO3-D.K+、Ba2+、Cl-、SO42-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互反应后不产生沉淀的是()A.BaCl2、H2SO4 B.NaCl、AgNO3C.Na2CO3、HCl D.Na2CO3、Ca(OH)211.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OH、KCl、H2SO4 B.KCl、HCl、Cu(NO3)2C.Na2CO3、NaOH、CaCl2 D.Ba(OH)2、BaCl2、、Na2SO412.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u2+、K+、NO3-、OH-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B.H+和OH-来自同一工厂C.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D.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13.有失去标签的甲、乙、丙、丁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K2CO3溶液、AgNO3溶液中的某一种.按照表中所述进行的实验和结论推出“丙+丁”的实验现象是(已知Ag难溶于水)()A.一定有气体B.一定有沉淀C.可能有反应但无现象D.可能没有反应14.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SO4,这种废水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为了降低废水的酸性并且回收铜,通常需在此废水中加入适量的()A.熟石灰B.铁和生石灰C.银和石灰石D.氢氧化钠15.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①CaO+H2O═Ca(OH)2;②Mg(OH)2△MgO+H2O;③Ba(OH)2+2HCl═BaCl2+2H2O;④Zn+H2SO4═ZnSO4+H2↑;⑤2Mg+O2点燃2MgO.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C.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16.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7.金属钯在某新型药物合成反应的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你认为金属钯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A.催化剂B.乳化剂C.反应物D.生成物18.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B.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C.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D.百炼成钢--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19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答案A-2014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寒假A卷) 2

答案A-2014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寒假A卷) 2

2013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暑期B 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A B A C B C A B D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B D C D D B B C D A C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答案 C A B B A D B D二、非选择题(共74分)39、(1) 南(1分) (2)12月21日(1分) (3)昼短夜长(1分) 40、(1)气孔(1分)(2)酶活性(1分)(3)上 (1分)41.42.(1)肾单位(1分);(2)样品A (1分);(3) 过滤(1分);重吸收(1分)(4)水(1分);无机盐(1分)43.(1)Fe 2(SO 4)3 (2分);(2)Fe 2O 3 (2分)(3) Fe 2(SO 4)3 + 3BaCl 2 = 3BaSO 4 ↓+ 2FeCl 3 (2分)(4)CuCl 2(2分);CuCl 2+ 2NaOH = Cu(OH)2↓+ 2NaCl44.(1)NaOH 和 Na 2CO 3混合物 (2分)(2)解:生成CO 2的质量:148.5克-146.3克=2.2克 (1)氧气(1分)(2)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1分)(3)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 2,放出的CO 2被KOH 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1分) 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 2 (1分)(4)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1分)(5)1.55 (1分)设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2HCl = 2NaCl+H2O+CO2↑106 44x 2.2克106:44 =x:2.2克 x = 5.3 克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 5.3克/10.6克×100%=50%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0%。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22)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22)

2013年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21:空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3.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B.C.D.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的条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4.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一级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米3,二级标准为不超过75微克/米3.3月25日,温州等城市的检测结果如下表,则表中城市当日PM2.5达到一级标准的是()A.温州、舟山B.宁波、湖州C.温州、湖州D.宁波、舟山6.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7.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8.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9.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0.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11.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他们的性质完全不同1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1)用硫酸铜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二氧化锰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溶液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A.仅(1)(2)B.仅(3)(4)C.仅(1)(2)(4)D.仅(1)(3)(4)13.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4.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1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16.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塑料瓶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用图示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后,旋紧瓶盖振荡,则()A.甲瓶没有任何变化,乙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C.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甲瓶变瘪,乙瓶外形不变D.甲瓶变瘪,乙瓶试液变红18.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A.喷石灰水B.直接喷水C.直接放入CO2中D.喷水后放入CO2中19.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O2分子间有间隔B.CO2气体较易液化C.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D.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20.第16界世界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答案B-2013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寒假B卷)

答案B-2013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寒假B卷)

2013—2014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寒假B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A D B B B B A D B D A A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A B B D D C C D B C D C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答案 B D A B A D C D二、非选择题(共74分)39、(1)夏;(2)极夜;(3)昼夜等长40、(1)③(2)调节细准焦螺旋(3)右下方(4)A (5)A41.(1)尿液(2)2、3、5(3) A (4)肾小球(5)不对每天喝适量的水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每天喝适量的水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每天喝适量的水对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42.(1)小肠右心房(2)舒张(3)防止血液倒流43.【实验探究】: HCl 验证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 = CaCO3↓+H2O(2分)【实验结论】:①【交流反思】:①白色污染②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44、(1) Na2CO3 盐酸(硫酸,写化学式也对)(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3) ① Na2CO3+Ca(OH)2=2Na0H+CaCO3↓②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4)CO2 Na2CO3、CuSO445、(1)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2.4g (3)0.2g46.(1)(2)灯泡处断路(3)B 2.5(4)0.75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 定值电阻(6)PB 部分和PC 部分串联,电流相等,PB 部分比PC 部分的电阻大,根据焦耳定律Q=I 2Rt ,在通电相同的条件下,PB 部分产生的热量较多,所以热 47. 解:(1)车厢内所装沙子的质量:m =ρV =2.5⨯103 kg/m 3×10m 3=2.5⨯104 kg …2分 (2)货车的速度:8km80km/h 0.1hS V t ===……………… ……………2分 (3)沙子的重力:G =mg =2.5⨯104 kg×10N/kg =2.5⨯105N ……… ………1分 车轮对路面的压力为:F=G 总= G 沙+G 车=2.5⨯105N+0.5⨯105N =3.0⨯105N车轮对路面的压强为:5223.010N 31010mF p S -⨯==⨯⨯6110Pa =⨯… …2分 (4)货车匀速运动F 牵=F 阻=0.03 G 总=0.03⨯3.0⨯105N=9⨯103N牵引力做的功是W =F 牵S =9⨯103N ⨯ 8⨯103m=7.2⨯107J ……………………2分牵引力的功率是757.210J 210W 660sW p t ⨯===⨯⨯…………………………1分 (5)违规行为:超载(或超速)(答出一种即可)。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38)

星火教育中考科学 (38)

2013年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37:家庭电路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无需电源电压的转换设备,能直接在家庭电路220伏电压下正常工作的用电器是()A.手机B.手电筒C.电视机D.电视机遥控器2.有关测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B.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C.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D.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3.关于家庭电器中电器安装的说法错误的是()A.开关应接在火线上B.螺丝口灯泡的螺丝套一定要接在零线上C.开关应和灯泡并联D.三孔插座应有接地线4.如图所示,教室内两盏日光灯有一个开关控制,以下电路中能反映它们正确连接的是()A B C D5.在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并联的,与插座是串联的B.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C.增加大功率用电器时,只需换上足够粗的保险丝即可D.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是使用的电器总功率过大6.如图是人们在生活用电中的几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试电笔的握法B.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合格的三孔插座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D.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7.小明、小红学习了电学的知识后,有了以下对话,其中正确的有()A.小明:家里的电灯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B.小红: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C.小明:把三脚插头最上面一个脚弄断后,插入两孔插座一样能安全地使用D.小红:用试电笔检测电路时,只有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才能避免触电8.某同学在家中更换台灯的灯泡时,先将一只灯泡插入灯座,灯泡正常发光,再将另一只灯泡插入该灯座的一瞬间,灯泡接口冒出火花,同时家中停电,保险丝烧断.其原因是()A.灯座短路B.灯座断路C.灯丝断路D.灯泡的接头短路9.小明同学发现,每当晚上将标有220V 1500W的热得快接入电路时,房内的灯泡(220V 40W)就会变暗,他先后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小了B.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变大了C.干路中的电流变小了D.家庭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了10.小刚有一个带有开关、指示灯和多个插座的接线板,如图所示,每当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总出现“跳闸”现象.关于“跳闸”原因和接线板中的电路连接,下判说法中正确的是()A.“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断路B.“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C.接线板上的多个插座与指示灯串联D.接线板上的开关与指示灯并联11.小军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不亮,他兴冲冲地拿电笔测试如图中的a、b、c、d四点时,只有b点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发生的故障是()A.火线与零线短路B.电灯的灯丝断了C.a、d之间某处短路D.b、d之间某处断路12.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了,以下原因中不可能的是()A.家庭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B.电灯开关中的两根导线相碰C.保险丝的规格不合适,熔断电流太小D.插头中的两根导线相碰13A.铅B.铜C.铁D.钨14.如图所示,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左手接触零线,右手接触火线,则()A.人不会触电,因为没有电流通过人体B.人会触电,因为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的左右手和心脏C.人不会触电,因为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流过人体的电流很小D.人会触电,因为有电流经过人的右手、双脚流入大地15.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4个防灾减灾日,我市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某中学举办了关于家庭用电的“对”“错”抢答赛,提出以下说法,其中应回答“对”的是()A.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直接用金属杆去挑搭在触电人身上的电线B.若没有保险丝,可用细铜丝代替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安装在零线上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16.如图所示,多孔插座冒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路中()A.总电量太大B.总电阻太大C.总电流太大D.总电压太高17.如图甲所示为一个“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它连入电路如图乙所示。

试题B-2013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暑期B卷) 2

试题B-2013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暑期B卷) 2

2013年星火教育中考承诺班科学入学测试卷(暑期B 卷)温馨提示:1. 全卷共三大题,48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无效。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Ca :40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6分)本部分有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某同学建立一个生物分类图。

①~④各代表一类生物。

下列对应生物归类错误..的是( ) A. ①—细菌、真菌 B .②—被子植物C .③—蕨类植物D .④—藻类植物2.细菌与植物细胞比较,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下图两个椭圆分别表示细菌细胞和植物根毛的结构组成,其中B 区域表示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型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 A 、①②③⑥ B 、④⑤⑥ C 、④⑥ D 、④3.小鸟和果树都是生物,但它们在结构层次上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它们有无下列哪种 结构层次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4.植物分类的依据很多,根据有无种子这一特征,将下列植物进行分类,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一种植物 是( )A.蕨B.睡莲C.松树D.椰子树5.张红用显微镜观察到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后特别兴奋,一边向同学描述,一边把显微镜挪给李丽观察, 结果李丽什么也没看到。

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C .改变了光圈的大小D .改变了反光镜的采光方向 6.将一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如图,花盆中泥土湿润),从阴凉处转移到阳光下。

一段时间内,植物 的有关生理作用会明显增强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根的吸水作用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7.“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酒后驾车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火教育初中科学笔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全卷共8页,有4大题,38小题,满分为100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Fe—56 Cu—64。

4.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 O表示。

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中含有氢分子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2.嘉兴素有“浙北粮仓”的美誉,水稻是我们嘉兴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如图所示为一水稻植株,下面对于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茎能不断加粗B.根为直根系C.能开花结果D.种子中有两片子叶3.下列各种重要科学理论,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原子核式结构理论C.牛顿第一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4.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人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5.下列有关地球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B.地震和火山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D.流水、风都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6.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

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7.小王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跟一些特殊人群打交道,几年下来,小王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

有时候为了把手“洗干净”,他甚至会一连洗上一个多小时。

下面对于小王健康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小王的生理不健康B.小王的心理不健康C.小王的社会关系不健康D.小王是个完全健康的人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

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10.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11.五一节期间,小华一家坐火车外出旅行。

他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做了四个简单的实验,下列情形与实际相符的是( )12.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

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13.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

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14.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章车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B.机动车只要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C.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D.若将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并联,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 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一结合生成水16.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

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C.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D.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7.下列措施与保护易感人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C.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地服用预防药D.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18.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19.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

有科学家利用一种复杂的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20.如图是体育测试中某种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Ro 为保护电阻,握力大小可通过电压表示数来显示。

手握紧MN时,握力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则下列电路中符合这一原理的是( )卷Ⅱ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1.5分,共30分)21.硅烷(SiH4)与甲烷的性质具有许多相似性,如在点燃的条件下,都能燃烧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SiH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Si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

我国探月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是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以对月球表面进行进一步探测。

“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填“受"或“不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23.请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的问题。

(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强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的丝绸,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有关。

(2)旋转图中的吸管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能。

24.已知Fe2 O3在氢气流中加热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生成Fe3 O4、FeO或Fe,上述反应利用了氢气的▲性。

为了探究某次实验中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生成的固体称量后放人硫酸铜溶液中(已知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且不溶于水)。

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并再次称量,若发现固体质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可认为产物中有Fe。

25.乌镇的许多民居都依水而建,游客乘船游览别有情趣。

请你观察右图,并将下列两条科学知识填写完整。

(1)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重力。

(2)房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而成的像。

26.汽车在转弯时,位于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但偶尔也有车在转弯时只亮前灯或后灯。

则位于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

要打开转向灯,司机需拨动一下方向盘旁的一根杆子,这根杆子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27.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

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 5℃和3 0℃。

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移动(填“上”或“下”)。

28.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所谓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指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倡导低碳理念、争做低碳先锋”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1)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不同。

某班的50位师生准备同时出发去离校20千米的部队与官兵联谊,为低碳出行,他们选择了大巴作为出行工具(有关参数见右表)。

则他们这次出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千克(已知每消耗1升汽油排放二氧化碳2.7千克)。

而乘坐小汽车出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0.0 58千克。

(2)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即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

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1:4的分子数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X。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4 H2=X+2 H2 O,则X的化学式为▲。

(3)有人测算,一棵树龄为5 0年的大树,其产生的生态价值高达十多万美元。

树的生态价值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能吸收二氧化碳外,还表现在▲。

(请写出一条)2 9.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

绿茶和红茶的颜色、味道差异很大,但都取自茶树。

茶树的叶子里含有大量的儿茶素和咖啡因。

采摘后的茶叶经揉捻、切碎后,通过“发酵”使儿茶素变成茶黄素或茶红素,即为红茶;采摘后马上加以高温翻炒,没有经过“发酵”,即为绿茶。

(1)茶的“发酵”其实是指儿茶素在氧化酶作用下的一种氧化过程,而真正的发酵是指微生物的▲。

(2)泡茶时,水温不同,茶中各种成分的溶解型情况也不同,其中的儿茶素(带有苦味)、氨基酸(带有甜味)、咖啡因的溶解情况如图所示。

因此要使茶水显得甘甜,应用▲(填“低于”或“高于”)60℃的水冲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 5空格,每空格1分,共15分)30.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完成下列有关探究技能的问题。

(1)找证据:收集、分析各种证据是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