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过敏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过敏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过敏性疾病研究新进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指人体对某些特定物质过敏的反应,如花粉、尘螨、食品、药物等。

这些物质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过敏性疾病的类型很多,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关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成果。

其中,最新的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研究基因是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反应的重要因素。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一些与过敏性疾病有关的基因。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增加个体对花粉过敏的风险。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从而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2. 免疫治疗目前,常用的过敏性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等。

然而,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过敏性疾病。

最新的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定期注射花粉抗原,可显著减轻花粉过敏症状,并延长其缓解期。

这种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症状。

3. 微生物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与过敏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与食物过敏、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有关。

此外,多项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移植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过敏性疾病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移植健康人的肠道微生物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总之,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因学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基因、免疫治疗以及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过敏性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有效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

食物过敏发病机制及诊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食物过敏发病机制及诊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食物过敏发病机制及诊疗策略的研究进展食物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当人体摄入一些特定食物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视为有害物质,进而产生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包括免疫细胞的激活、介质的释放以及免疫反应的调节等。

针对食物过敏的诊疗策略主要包括食物过敏的诊断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可以分为IgE介导型和非IgE介导型两种。

IgE 介导型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特定抗原与IgE抗体结合,并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引起过敏反应。

非IgE介导型食物过敏则不涉及IgE抗体的参与,免疫反应主要通过T细胞介导完成。

此外,肠道屏障的损伤、肠道菌群失调等也与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有关。

针对食物过敏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皮肤刺激试验以及食物挑战试验等。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可通过抽血检测特定食物的IgE抗体水平,了解患者对一些食物的过敏反应情况。

皮肤刺激试验则是用过敏原物质刺激皮肤,观察是否产生过敏反应。

食物挑战试验是通过让患者摄入可疑食物,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的发生,以确定确诊食物过敏。

预防食物过敏的措施主要包括母乳喂养、早期多样化膳食以及避免过度清洁等。

母乳喂养可以增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早期多样化膳食是指在婴幼儿膳食中引入多种食物,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以促进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发育。

过度清洁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增加,因此适当放松卫生措施有助于预防食物过敏的发生。

食物过敏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避免摄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物来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类固醇以及免疫调节剂等,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和控制症状。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渐暴露患者于小剂量食物过敏原,以增强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食品中过敏因素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过敏因素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过敏因素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黄海燕;张慧;陈亮;肖志刚【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物过敏这一食源性疾病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生产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依据近年来有关食品过敏的研究成果,从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食物过敏因素来源、食物过敏原的检测及食物过敏因素的风险控制等方面综述了食物过敏因素的研究进展.对过敏因素在食品加工处理的稳定性研究,过敏原检测方法,食物过敏与食物过敏研究现状,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颁布的法规,对食物过敏因素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新的展望,未来食品过敏的研究将从过敏食物或食品的适当标注,开发低敏食品并的建立和使用食物过敏数据库几个方面入手来控制食品过敏因素的风险.【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3)001【总页数】6页(P54-59)【关键词】食物过敏因素;过敏原检测;风险控制【作者】黄海燕;张慧;陈亮;肖志刚【作者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分院,吉林四平136001;黑龙江职业学院食品药品学院,黑龙江双城150111;吉林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分院,吉林四平136001;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食物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人们重视,食物过敏这一食源性疾病已引起广大消费者、生产者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食品安全性是食品质量最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有关专家认为食品安全性应该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

食用数量是否适当,还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良的食品反应,但只有少数人(大约8%的婴儿和2% 的成人)产生过强烈的因食品蛋白质引起的过敏反应。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学院在一年内对3 040名2岁以下儿童进行食物过敏流行病调查,确诊160名儿童产生食物过敏,发病率为5.2%,高于美国发病率[1] 。

中医药治疗食物过敏所致肠胃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食物过敏所致肠胃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食物过敏所致肠胃炎的研究进展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会导致肠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食物过敏所致肠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食物过敏肠胃炎的认识中医药将食物过敏肠胃炎归为“脾胃不和”、“湿热内蕴”等病理范畴。

认为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等原因所致。

中医药的治疗理念注重整体调理,旨在平衡人体阴阳,调理脾胃功能,解毒、祛湿等。

二、中药治疗食物过敏肠胃炎的研究进展在中药方面,许多药物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如黄连、黄芩、白术等。

这些中药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食物过敏所致肠胃炎,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及临床观察发现,某些中药可以减轻食物过敏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提供进一步的治疗思路。

三、针灸治疗食物过敏肠胃炎的研究进展针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药治疗方式,也被应用于食物过敏肠胃炎的治疗中。

针刺穴位、进行经络调理可以促进机体的气血运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改善脾胃功能失调等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针灸对于食物过敏引起的肠胃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四、饮食调理在食物过敏肠胃炎中的应用中医药认为饮食调理是治疗食物过敏肠胃炎的重要一环。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敏原食物导致的反应,加强营养摄入,恢复脾胃功能的平衡。

例如,常见的饮食调理方法有禁食过敏原食物、适当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品等。

五、植物药物在治疗食物过敏肠胃炎中的应用植物药物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食物过敏肠胃炎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苦参、金银花等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的植物药材,被用于制备中成药或者中药复方,用于治疗食物过敏肠胃炎,辅助改善症状。

六、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治疗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治疗在食物过敏肠胃炎中的应用。

这种综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效果。

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研究进展

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研究进展

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研究进展摘要食品过敏原导致特定体质的消费人群发生过敏反应属于相对安全性事件,而过敏反应的前提是机体与食品致敏成分的预先接触和前接触。

因此,切断具有过敏体质的消费者与食品过敏原的接触是防止因食物过敏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这两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食品过敏原、常见检测技术、安全管理措施、食品安全。

随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其中包括三鹿奶粉和苏丹红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主要分为绝对安全性和相对安全性两方面,一种食品是否安全,不仅取决于原料来源、加工方式和环境、食用数量和方式等与食品绝对安全性有关的因素,还取决于影响相对安全性的因素如消费者的身体状况[1]。

根据划分范畴,自然而然,食品因含有一些致敏性成分而导致某些特定的消费人群产生过敏反应则属于食品相对安全性问题[2]。

据相关资料统计,国外大约有1~2%的成年人和5~7%的儿童对食品有过敏症状[3],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对摄入食物中抗原物质产生的由免疫介导的一种不良反应,导致机体生理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4],局部反应主要体现在引发消化系统病症、呼吸病症、循环系统病症和皮肤病症,严重的话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5-6]。

一般来说,95%的食品过敏原的本质是蛋白质或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70000,引起90%过敏反应则有八大类食物,其中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小麦、甲壳类、豆类、坚果类和鱼类食品[7]。

由于食物过敏反应的前提则是机体与食品过敏原的预先接触及前接触,只有当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时,才可诱导已经处于致敏状态的机体产生变态反应[8]。

因此,切断具有过敏体质的消费者与食品过敏原的接触是防止因食物过敏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桃过敏的研究进展

桃过敏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桃过敏的研究进展陈 琳(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 要:桃过敏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水果过敏研究的深入,桃过敏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

本文在分析水果过敏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桃过敏发生条件、桃过敏症状、桃过敏原蛋白及桃过敏防治4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了解桃过敏研究现状提供了相关资料参考。

关键词:桃过敏;发生条件;过敏症状;过敏原蛋白Research Progress on Peach AllergyCHEN Lin(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 Peach allergy can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people’s normal liv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on fruit allergie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peach allergi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fruit allerg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s for peach allergy occurrence, peach allergy symptoms, peach allergen proteins, and peach aller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provid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peach allergy.Keywords: peach allergy; occurrence conditions; allergic symptoms; allergenic proteins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肠道益生菌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

肠道益生菌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
和应用 =
生 率 等 问题 同 时 治疗 剂 量 、 疗 时 问 . 一 菌 和 复合 菌 如何 治 单 选 用 等 问题 . 需 深 仍 凡的 临 床 试 验研 究 。
2 益 生 苗 治 疗 食物 过敏 的 机 制 研 究

般 认为食物过敏 时肠道 菌群改变、 道屏障 破坏 , 肠 同
时 伴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炎 症 反 应 i。 益 生 菌 作 为 一 种 肠 道 共 生
萄. 可通 过 调 节 苗 群 比 例 , 强 肠 道 屏 障 功 能 . 少 炎 症 舟 质 增 碱
的 释 放 , 制 外 周 血 Th 细 胞 上 扬 . 导 口服 耐 受 等 多方 面 抑 2 诱
文 章 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0 xr∞ 】20 l 3 0 53 6 : 0 —1 j
【 综
述】
肠道 益 生菌预 防 和治 疗食 物 过敏 的研 究进展
李斐, 海芪 黎 ( 重庆 医科 大 学 儿 童 薹 院 J 科 , 庆 绿 重
中 国分 类 : § 史 献析 阻码 : R3 7 A
1 益生 苗 治 疗 食 物 过 敏 的 疗 效 研 究 进 展
益 生 菌 在 ^ 体 中 主 要 双歧 杆 菌 和 乳 酸 杆 菌 为 主 . 有 具 粘 附 脑 牯 膊 、 定 胆 汁 酸 、 用 安 全 . ^娄 肠 道 共 生 细 菌 等 稳 使 是 共 同 特点 作 为 肠道 微 生 态 的 平 衡者 和肠 道 粘膜 免 疫 反 应 的 调 节者 , 生 菌 在 婴 蚶 儿 食 物 过 敏 中 的 疗 效 已得 到 部 分 临床 益 J 研 究 的证 实 Ka] ma i 临床 双盲 和 随机 安慰 剂 对 照 试验 1o k 在 i 中 发 现 - 少 有 一 亲 属 或 其 配 偶 患 过 敏 性 湿 疹 、 敏 性 关 至 级 过 节 炎 、 喘 等疾 病 的 孕 妇 服 用 乳 酸 杆 菌 c a 哮 】 cGG) 其 子 女 从 . 出 生 后 至 6月赞 也 给 予 L cG 结 果 婴 儿过 敏 性 湿 疹 的发 a— G. 生 率较 对 照组 下 降 约 一 半 , 示 益 生 菌 对 食 物 过 敏 的 发 生 有 提 预 防作 用 “ 同时 作 者 给牛 奶 过 敏 的婴 儿 喂 养 加 ^ L c G ] a G 的 配 方 奶 粉 一 月 后 . 儿 过 敏 眭皮 炎 的症 状 明 改 善 . 遭 婴 肠 炎 症 缓 解 . 周血 中 Y 】 Th 外 1 h / 2比率 上 升 Ma ̄ aH 给 乳 母 ]ma 服 用 L cG 后 发 现 湿 疹 患 儿 大 便 l抗 胰 蛋 白 酶 NF n a —G T — ( 瘤坏 死 因 子 一 均 明 显下 降 . 周 血 I 肿 ) 外 L 4下 降 . N v I 上 F

食物过敏原研究进展及我国应如何应对--访拜发分析系统销售(北京)有限公司贺丽丽

食物过敏原研究进展及我国应如何应对--访拜发分析系统销售(北京)有限公司贺丽丽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关注农残、兽残和添加剂的违规使用等问题。

食品中的转基因、过敏原等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德国拜发很早就开始关注过敏原的检测与标识问题,其研发和生产的过敏原检测系列试剂盒既保持了德国品牌一贯的高品质、高水平特点,同时又因其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力和信赖度,获得了国内相关部门的信任、好评和推荐。

食品过敏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目前国内外对其规定有哪些?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拜发分析系统销售(北京)有限公司贺丽丽。

记者:为何要对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进行标注?其重要性和紧急性体现在哪里?贺丽丽:过敏反应是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约2%的成人和约5%的儿童患有食品过敏症;美国每年发生大约30000例对食物严重过敏的病例,2000人需要住院治疗,其中有150人死于食品过敏。

而随着信息技术,临床医学等技术的发展,这一统计数字还在增长中。

过敏性疾病不仅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对于无过敏的人群而言,牛奶、花生、鸡蛋、鱼等都是健康美味的食品,然而对于那些有过敏反应的人来说,即使是微克级单位量的污染,也会是他们的梦魇,威胁生命安全。

更为可怕的是,截至目前,针对食物过敏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易敏者避开那些导致过敏的食物成分,所以对食物中的过敏原进行标注十分重要。

记者:既然食品中的过敏原标识对过敏人群如此重要,那么各国对过敏原的标识都有哪些法律或规定?贺丽丽:食品法典委员会及西方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食品过敏原的情况,他们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可以实施的法规或准则。

这些法规及准则对食品过敏原如何标识及各个国家认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限量值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如下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发达国家的标识法规及准则等。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有关食品致敏原的标识管理法规有CODEXSTAN 1-198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CODEX STAN 118-1979《针对麸质不耐受人群的特殊膳食食品》、CAC/GL 45-2003《重组DNA植物食品安全评估准则》、CAC/GL 68-2008《重组DNA动物食品安全评估准则等法规及准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食物过敏研究进展
作者:李志君, LI Zhi-jun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县卫生防病站,301900
刊名:
职业与健康
英文刊名:OCCUPATION AND HEALTH
年,卷(期):2006,22(13)
被引用次数:1次
1.邓平建;赵锦转基因食品致敏性检验和评价技术[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4(01)
2.付立杰现代毒理学及其应用 2001
3.刘谦;朱鑫泉生物安全 2001
4.聂凌鸿;周如金食物过敏原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命的化学 2002(05)
5.叶世泰变态反应学 1998
6.付萍食物过敏与营养健康[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4(02)
7.吕向征;刘秀梅转基因食品的致敏性评估[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03)
8.陈军石危险性评估与食品安全[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01)
9.胡燕;黎海芪0~24个月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 2000(07)
10.尹华英;张志贤进行食物过敏检测指导婴儿喂养[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2(03)
11.孙梅;毕旭明婴儿牛乳蛋白过敏症74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1(01)
1.付萍.马冠生食物过敏与营养健康[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2)
2.杨勇.阚建全.赵国华.付陈梅食物过敏与食物过敏原[期刊论文]-粮食与油脂2004(3)
3.李斐.黎海芪食物过敏治疗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29(2)
4.吕吉祥.刘均洪食物过敏症及其与工业食品蛋白质的关系[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2007,28(3)
5.曹军皓.CAO Jun-hao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学综述2011,17(13)
6.马瑞琴食物过敏[会议论文]-2007
7.白枫.黎海芪T细胞在食物过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4)
1.龙一梅.门胁真葛根汤对食物过敏模型小鼠腹泻抑制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1)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yjk20061300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