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ppt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pptx

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人们所共有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构想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反映 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 就是士人的志向抱负。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只求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道 来融通解决人类间一切问题,而期求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太平的大理想。”由此可见,平天下的天下观” 体现着“和合”精神,以公治世的理念。期望能够消除一切分别,人人共同承担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达到大 同世界的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陛的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同中国当 代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B.疆域、地域 C.国都 D.都邑 .《说文》指出:“木下日本”,本指的是。 A.本质 B.根本 C.树根 D.纸张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睡的民族,历来讲求。 A.天下一家 B.公平正义 C.互助共赢 D.立己达人 .()是“天下观”的基本目标
A.和平 B.发展 C.共赢 D.合作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文化的概括?。 A.意 .志 C.行 D.仁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之道一意”的含义?。 A.仁爱 .正义 C.意念 D.恭敬
.“义”,即人际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期间应该追求的最高道德价值以及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 .经商为求利,但在明清时期,很多徽州商人经商却非义不取,甚至宁可失利,不可失义。 .“诚”“信”相通。古人有诚信相通的论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这里指出诚信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信是 人道的法则。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一、单选题(共25题,50分)1、()的“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潮的先河(2.0)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2、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2.0)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D、宋明理学的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3、最早发现茶并且利用茶的国家是:()(2.0)A、日本B、韩国C、中国D、印度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2.0)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5、宗法制度的核心是()(2.0)A、嫡长子继承制B、封邦建国制C、宗庙祭祀制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2.0)A、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D、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7、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2.0)A、周易B、中庸C、大学D、论语8、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2.0)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2.0)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0、孟子的儒学思想主张不包括()(2.0)A、施仁政于民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C、提出“三纲五常”D、主张人性本善11、“主席”、“列席”、“席位”三个词出自:()(2.0)A、服饰B、饮食C、婚俗D、节日风俗12、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2.0)A、孔子B、王夫之C、孟子D、墨子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先贤讲的?(2.0)A、孟子B、老子C、荀子D、孔子14、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2.0)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15、认为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这里的“格物”指的是()(2.0)A、客观存在的事物B、普遍存在的原理C、对各种知识的体会D、先天的“理”16、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17、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2.0)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18、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传统文化期末试卷

传统文化期末试卷

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卷)姓名、班级、分数、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写在方格内。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B )。

A、沂源人B、东夷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B )。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3、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4、“仁”的基本内涵是( D )。

A、王道B、霸道C、民本D、“爱人”5、在孟子的学说中,所谓“四端”是指( C )。

A、仁智礼信B、仁信礼智C、仁义礼智D、义信礼智6、孟子认为士君子修身的关键是( B )。

A、存心养气B、善良仁爱C、持志养气D、刚毅木讷7、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 B )。

A、墨子B、鲁班C、神农D、扁鹊8、甘德是战国末期的一位( A )。

A、天文学家B、物理学家C、数学家D、医学家9、魏晋南北朝时期评价、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是(B )。

A、荐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袭制10、《文心雕龙》共五十篇,可分为( A )。

A、五部分B、六部分C、七部分D、三部分11、“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的词作( D )。

A、《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B、《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C、《声声慢》“寻寻觅觅”D、《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2、我国古代书法家中被称为“书圣”的一位是( C )。

A、颜真卿B、张旭C、王羲之D、王献之13、《聊斋志异》是谁的著作( B )。

A、罗贯中B、蒲松龄C、朱熹D、范仲淹14、王羲之最喜爱、最常用也最能表现晋人风流潇散的韵致的书体是(D )。

A、楷书B、篆书C、行书D、草书15、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名的书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D )。

A、《乐毅论》B、《黄庭经》C、《东方朔画赞》D、《兰亭序》16、龙山文化又被称为( C )。

《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华传统文化》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框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合计40分。

) 1.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 )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2.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密)………………………………(封)………………………………(线)………………………………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无 效3.《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A. 薛蟠B. 贾琏C. 贾宝玉D. 贾珍4.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A. 京剧B. 秦腔C. 梆子D. 元杂剧5.“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A. 厨师B. 屠户C. 治国者D. 尸祝6.知音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A. 梅花三弄B. 广陵散C. 阳春白雪D. 高山流水7.“甲骨熊猫侠”表情包“活化·创新·传播”——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活动中,设计者将甲骨文变成了手机里的表情包,让甲骨文的图案意义跃然眼前,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文化符号,点击发送中,古老的甲骨文火了。

“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说明 ( ) ①甲骨文内涵丰富,是汉字的源头,是创新汉字文化的源泉和动力②甲骨文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甲骨文的内涵,激发更多人对汉字研究的兴趣④文化传承既要研究传统文化,又要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当中国人和西方人相遇时,双方应采用何种礼仪? ( )A. 客随主便B. 哪种都可以C. 双方都行西方礼仪D. 双方都沿用己方礼仪9.以下哪些节日全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春节、元旦节、中秋节 B.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 D.中元节、父亲节、感恩节10.男子行冠礼是在多少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11.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12.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的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13.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它说的是()A.杜甫B.薛涛C.诸葛亮D.李冰1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15.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下午16.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在古时是指结()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D.把头发都剪掉17.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时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D.堂弟、弟妹1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19.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20.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小题,合计20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框中,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作者:————————————————————————————————日期:内容有点多,给大家整理一下吧,,谢谢了,,涛哥整理,侵权必究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A 春秋左氏传B 国语C 史记D 资治通鉴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 仁、礼B 法、术、势C 兼爱D 无为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 家族观念B 忠君观念C 个体人格D 社会群体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D ),以示与汉学区别。

A 理学B 道学C 考据学D 宋学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A 德B 道C 君子D 仁6.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C )就开始的。

A 先秦B 秦C 西汉 C 东汉7."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A 阴B 阳C 阴阳互动D 阳胜于阴8.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 天人合一B 中庸C 阴阳D 无为9.《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 )A 违法犯禁之徒B 循规蹈矩之士C 好学谦虚之人D 仁慈善良之辈10.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A 仁义、忠诚B 正义、正气C 万物有灵D 驱邪逐怪11.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

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 B )等地区的统1治。

A. 台湾B.西藏C.云南D.青海12.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D )A.郑关应B.冯桂芬C.薛福成D.魏源13.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 A )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试卷一一、单项选择1.在《易·贲卦·彖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表示着()A.“文”与“化”合并使用B.‘文’的含义C.“化”的含义D.无表示意义2.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又称()A. 小文化B. 大文化C. 和文化D. 无意义3.人类历史是由三种再生产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的运动过程。

三种再生产分别是物质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再生产。

A.精神财富B.社会财富C.思想财富D. 银行财富4.,“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

一般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 )A.禹B.瞬C.国D.席5.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史称()A.东周B.西周C.晋国D.三国6.在《说文解字·序》中他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

A.假借B.转回C.世纪D.异化7.( )是指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它的形成经历了从春秋到南宋 1 000 多年的漫长岁月,包括历代儒家经典和人们对儒家经典的各种注疏。

A.礼B.书C.经D.孟子8.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魏文帝时编撰,自五经群书分类为篇,以供皇帝阅读。

A.黄篮B.黄览C.礼记D.黄书9.哪个朝代在都市繁华和音乐发达的基础上,产生了“参军戏”。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0.(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A.谷雨B.立春C.惊蛰D.雨水二、多项选择1.文化的功能()A.传承功能B.教化功能C.凝聚功能D.稳定功能2.汉字的起源( )A.结绳说B.八卦说C.仓颉造字说D.文解字3.依据题材不同,国画可分为( )A.人物画B.山水画C.花鸟画D.自然画4.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剧种()A.昆曲B.京剧C.元曲D.诗歌5.在体裁上有一些不同于传奇的特点:()A.话本小说正文之前有诗词或一两个小故事。

B.话本小说中间可加入诗词或者骈文,来渲染故事或者人物风貌。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考试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考试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考试一、单选题1.禅宗的代表著作是()A.《心经》B.《金刚经》C.《大藏经》D.《坛经》(正确答案)2.“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A.释迦牟尼B.慧能(正确答案)C.弘忍D.慧远3.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的是()A.图画见闻志B.林泉高致(正确答案)C.画继D.山水纯全集4.“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A.画山水序B.笔法记(正确答案)C.林泉高致D.山水纯全集5.天的含义包括:()A.神性义B.道德义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正确答案)6.《红楼梦》中《终身误》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中“木石前盟”是指哪两位的爱情。

()A.薛宝钗和贾宝玉B.贾宝玉和史湘云C.贾宝玉和林黛玉(正确答案)D.贾宝玉和妙玉7.“大音希声”出自()A.《孟子》B.《论语》C.《老子》(正确答案)D.《左传》8.下列不是曹操作品的是()A.《短歌行》B.《龟虽寿》C.《蒿里行》D.《咏怀诗》(正确答案)9.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治人事天莫若啬(正确答案)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10.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A.轮才讽说之徒B.任公子C.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正确答案)D.万物之一类11.制度完备的“史馆”出现在哪个朝代()A.北魏B.隋C.汉D.唐(正确答案)12.以下哪种不属于古琴的基本音色?()A.散音B.颤音(正确答案)C.泛音D.按音13.以下哪些不属于“六代乐舞”()A.云门B.九歌(正确答案)C.大濩D.大武1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班固B.司马迁C.赵壹D.许慎(正确答案)15.“二十四史”采用史学编撰体例是()A.纪传体(正确答案)B.编年体C.国别体D.典志体1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A.李成B.范宽(正确答案)C.许道宁D.郭熙17.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A.虢国夫人游春图B.捣练图C.挥扇仕女图(正确答案)D.簪花仕女图18.白描技法是哪位画家最先使用的()A.阎立本B.吴道子(正确答案)C.周防19.《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A.荆浩B.关全C.董源(正确答案)D.巨然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国策》是国别体(正确答案)B.《左传》是国别体C.《国语》编年体D.《春秋》是国别体21.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为()A.程顾B.陆象山C.朱熹(正确答案)D.张载22.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正确答案)D.怀疑论23.地簸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A.大地B.百围之木(正确答案)C.水面D.天空24.“十八相送”是哪部戏曲中的片段()A.《梁祝》(正确答案)B.《天仙配》C.《花木兰》D.《女驸马》25.朱彝尊提出:“国史,天下之至公,不得以一毫私意梗避其间者也。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中华传统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核心,其中“四书”指的是: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春秋、大学、中庸、孟子D. 易经、春秋、大学、中庸答案:B2. 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骆宾王D. 李白答案:D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来源于: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A. 秀才B. 举人C. 进士D. 状元答案:D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B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所著?A. 《国语》B. 《左传》C. 《史记》D. 《春秋》答案:C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文化理念?A. 儒家的仁爱思想B. 道家的无为思想C. 墨家的兼爱思想D. 法家的法治思想答案:A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孔子12. 中国传统戏曲中,扮演性格刚烈、有失忠厚的男性角色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净1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金代诗人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元好问14. “滴水穿石,非力也,而________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作者: 日期:内容有点多,给大家整理一下吧,,谢谢了,,1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A春秋左氏传B国语C史记D资治通鉴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B忠君观念C个体人格D社会群体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 ),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5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 )耳德B道C君子D仁6•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C )就开始的。

耳先秦B秦C西汉C东汉7."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2阴B阳C阴阳互动D阳胜于阴8■•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天人合一B中庸C阴阳D无为9•《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 )耳违法犯禁之徒B循规蹈矩之士C好学谦虚之人D仁慈善良之辈10.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A仁义、忠诚B正义、正气C万物有灵D驱邪逐怪11.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

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 )等地区的统1治。

L台湾B.西藏C.云南D.青海12.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九郑关应B.冯桂芬C.薛福成D.魏源I:•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 )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

梁漱溟B.熊十力C.冯友兰D.马一浮n.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耳秦B西汉C东汉D唐巧.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 )A唐诗B宋词C元曲D宋元话本16.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 )A宗天B尚鬼C嗜酒D以蓍草占吉凶17.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 )A吴起B孙武C苏秦D孙膑18.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19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A荀卿B孟轲C董仲舒D韩愈20.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第1步在第3页末“插入/分隔符/下一页”。

第2步“视图/页眉和页脚”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在第4页页脚处定位光标并单击工具栏上的“链接到前一个”按钮,关闭第4页与第3页页脚之间的链接。

(不点这个按钮则前边插入与后边同格式的页码)在第4页执行“插入/页码/格式/起始页码/1 (注意设置自己需要的页码格式)/确定”操作即可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 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 (D )A 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 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 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 ) A 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 政治上的大一统D 汉武帝独尊儒术 4、 道教的出现是在 (D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5、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 A 先秦时期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9、 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B )A 诗歌B 钟鼎C 书法D 舞蹈10、 "心性本觉"是(C )佛教的思想 A 印度B 西藏C 中国D 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B )A 《论语》B 《老子》C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A 敦煌B 洛阳 《庄子》D 《周易》(B )D 科举制的实施 D 韩愈的排佛 D )C 河北D 长安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 )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1、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B )A什么也不用做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B )两汉之际B东汉末年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D )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A )天人合一的思想B山水本身的秀丽■热爱祖国的情结D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

•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C )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A )'殷商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C )■■-东北亚文化圈B中原亚文化圈C南方亚文化圈D西北亚文化圈.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A)'正统B道统C文统D佛统'.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A )-在善地停止下来B停下来即是至善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11.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A )'气韵生动B朴质浑厚C小巧精美D怪诞离奇1 / 10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C)4礼B义C理D法二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C)魏源B冯桂芬C郑观应D孙中山..•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1 "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D)[侍仆对主人的忠诚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贞"在最初是从《易》中"元亨利贞"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C )'是古代一种变态的性意识B本质上是一种讲究卫生的思想'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D以女子童贞为吉祥的思想| •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C)■■-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D因为隐居而出大名上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是一种虚幻的图画景象B由创作主体心造之境'就是现实的物境D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 )的思想■■-道家B道教C神仙家D佛教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法家B道家C墨家D阴阳家5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