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全)

合集下载

北京2023年中考数学题型分析及知识点复习(含练习和答案)

北京2023年中考数学题型分析及知识点复习(含练习和答案)

北京2023年中考数学题型分析及知识点
复习(含练习和答案)
引言
北京市的中考是全市初中毕业生的重要考试,其数学科目一直
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复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
地备战中考数学科目,本文将对2023年中考的数学题型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知识点复资料,包括练和答案。

数学题型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是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基础题型,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形式。

其中,单选题每题1分,多选题每题2分。

选择题在中考数学
试卷中占比较大。

填空题
填空题也是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常见题型,通常需要填写数字或者符号。

填空题比较注重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对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

填空题每题2分。

解答题
解答题是中考数学试卷中的重点,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解题。

解答题每题4-10分不等。

知识点复资料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中考数学科目,我们提供以下知识点复资料,包括练和答案:
-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
-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
- 整式的加、减、乘、除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 统计图及其应用
- 随机事件及概率的计算
结论
中考数学是考生普遍认为比较难的科目之一,考生需要花费大
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复。

本文对2023年中考的数学题型进行了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知识点复资料,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
和备考。

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

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

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一.实数的运算(共3小题)1.(2023•北京)计算:4sin60°+()﹣1+|﹣2|﹣.2.(2022•北京)计算:(π﹣1)0+4sin45°﹣+|﹣3|.3.(2021•北京)计算:2sin60°++|﹣5|﹣(π+)0.二.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共2小题)4.(2022•北京)已知x2+2x﹣2=0,求代数式x(x+2)+(x+1)2的值.5.(2021•北京)已知a2+2b2﹣1=0,求代数式(a﹣b)2+b(2a+b)的值.三.分式的值(共1小题)6.(2023•北京)已知x+2y﹣1=0,求代数式的值.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共1小题)7.(2023•北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装裱后,如图所示,上、下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和地头,左、右空白处统称为边.一般情况下,天头长与地头长的比是6:4,左、右边的宽相等,均为天头长与地头长的和的.某人要装裱一副对联,对联的长为100cm,宽为27cm.若要求装裱后的长是装裱后的宽的4倍,求边的宽和天头长.(书法作品选自《启功法书》)五.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共1小题)8.(2021•北京)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x+3m2=0.(1)求证: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m>0,且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差为2,求m的值.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共3小题)9.(2023•北京)解不等式组:.10.(2022•北京)解不等式组:.11.(2021•北京)解不等式组:.七.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共1小题)12.(2021•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由函数y=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x>﹣2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m≠0)的值大于一次函数y=kx+b 的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八.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共1小题)13.(202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过点(4,3),(﹣2,0),且与y 轴交于点A .(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及点A 的坐标;(2)当x >0时,对于x 的每一个值,函数y =x +n 的值大于函数y =kx +b (k ≠0)的值,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九.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共1小题)14.(2022•北京)下面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完成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如图,△ABC ,求证:∠A +∠B +∠C =180°.方法一证明:如图,过点A 作DE ∥BC .方法二证明:如图,过点C 作CD ∥AB.一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5.(2022•北京)在△ABC 中,∠ACB =90°,D 为△ABC 内一点,连接BD ,DC ,延长DC 到点E ,使得CE =DC .(1)如图1,延长BC到点F,使得CF=BC,连接AF,EF.若AF⊥EF,求证:BD⊥AF;(2)连接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CH,依题意补全图2.若AB2=AE2+BD2,用等式表示线段CD与CH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一十一.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共1小题)16.(2021•北京)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AD⊥BC于点E.(1)求证:∠BAD=∠CAD;(2)连接BO并延长,交AC于点F,交⊙O于点G,连接GC.若⊙O的半径为5,OE =3,求GC和OF的长.一十二.切线的判定(共1小题)17.(2022•北京)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一条弦,AB⊥CD,连接AC,OD.(1)求证:∠BOD=2∠A;(2)连接DB,过点C作CE⊥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DO,交AC于点F.若F为AC的中点,求证:直线CE为⊙O的切线.一十三.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18.(202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M(a,b),N.对于点P给出如下定义:将点P向右(a≥0)或向左(a<0)平移|a|个单位长度,再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点P′关于点N的对称点为Q,称点Q为点P的“对应点”.(1)如图,点M(1,1),点N在线段OM的延长线上.若点P(﹣2,0),点Q为点P 的“对应点”.①在图中画出点Q;②连接PQ,交线段ON于点T,求证:NT=OM;(2)⊙O的半径为1,M是⊙O上一点,点N在线段OM上,且ON=t(<t<1),若P为⊙O外一点,点Q为点P的“对应点”,连接PQ.当点M在⊙O上运动时,直接写出PQ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用含t的式子表示).一十四.旋转的性质(共1小题)19.(2021•北京)如图,在△ABC中,AB=AC,∠BAC=α,M为BC的中点,点D在MC 上,以点A为中心,将线段AD顺时针旋转α得到线段AE,连接BE,DE.(1)比较∠BAE与∠CAD的大小;用等式表示线段BE,BM,M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过点M作AB的垂线,交DE于点N,用等式表示线段NE与N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一十五.折线统计图(共1小题)20.(2022•北京)某校举办“歌唱祖国”演唱比赛,十位评委对每位同学的演唱进行现场打分,对参加比赛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得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甲、乙两位同学得分的折线图:b.丙同学得分:10,10,10,9,9,8,3,9,8,10c.甲、乙、丙三位同学得分的平均数:同学甲乙丙平均数8.68.6m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表中m的值;(2)在参加比赛的同学中,如果某同学得分的10个数据的方差越小,则认为评委对该同学演唱的评价越一致.据此推断:在甲、乙两位同学中,评委对 的评价更一致(填“甲”或“乙”);(3)如果每位同学的最后得分为去掉十位评委打分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最后得分越高,则认为该同学表现越优秀.据此推断:在甲、乙、丙三位同学中,表现最优秀的是 (填“甲”“乙”或“丙”).一十六.方差(共1小题)21.(2023•北京)某校舞蹈队共16名学生,测量并获取了所有学生的身高(单位:cm),数据整理如下:a.16名学生的身高:161,162,162,164,165,165,165,166,166,167,168,168,170,172,172,175;b.16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66.75m n(1)写出表中m,n的值;(2)对于不同组的学生,如果一组学生的身高的方差越小,则认为该组舞台呈现效果越好,据此推断:在下列两组学生中,舞台呈现效果更好的是 (填“甲组”或“乙组”);甲组学生的身高162165165166166乙组学生的身高161162164165175(3)该舞蹈队要选五名学生参加比赛,已确定三名学生参赛,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8,168,172,他们的身高的方差为.在选另外两名学生时,首先要求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方差小于,其次要求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尽可能大,则选出的另外两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 和 .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数的运算(共3小题)1.(2023•北京)计算:4sin60°+()﹣1+|﹣2|﹣.【答案】5.【解答】解:原式=4×+3+2﹣2=2+3+2﹣2=5.2.(2022•北京)计算:(π﹣1)0+4sin45°﹣+|﹣3|.【答案】4.【解答】解:原式=1+4×﹣2+3=1+2﹣2+3=4.3.(2021•北京)计算:2sin60°++|﹣5|﹣(π+)0.【答案】3+4.【解答】解:原式=2×+2+5﹣1=+2+5﹣1=3+4.二.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共2小题)4.(2022•北京)已知x2+2x﹣2=0,求代数式x(x+2)+(x+1)2的值.【答案】2x2+4x+1,原式=5.【解答】解:x(x+2)+(x+1)2=x2+2x+x2+2x+1=2x2+4x+1,∵x2+2x﹣2=0,∴x2+2x=2,∴当x2+2x=2时,原式=2(x2+2x)+1=2×2+1=4+1=5.5.(2021•北京)已知a2+2b2﹣1=0,求代数式(a﹣b)2+b(2a+b)的值.【答案】1.【解答】解:原式=a2﹣2ab+b2+2ab+b2=a2+2b2,∵a2+2b2﹣1=0,∴a2+2b2=1,∴原式=1.三.分式的值(共1小题)6.(2023•北京)已知x+2y﹣1=0,求代数式的值.【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x+2y﹣1=0,∴x+2y=1,∴====2,∴的值为2.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共1小题)7.(2023•北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装裱后,如图所示,上、下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和地头,左、右空白处统称为边.一般情况下,天头长与地头长的比是6:4,左、右边的宽相等,均为天头长与地头长的和的.某人要装裱一副对联,对联的长为100cm,宽为27cm.若要求装裱后的长是装裱后的宽的4倍,求边的宽和天头长.(书法作品选自《启功法书》)【答案】边的宽为4cm,天头长为24cm.【解答】解:设天头长为6x,地头长为4x,则左、右边的宽为x,根据题意得,100+10x=4×(27+2x),解得x=4,答:边的宽为4cm,天头长为24cm.五.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共1小题)8.(2021•北京)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x+3m2=0.(1)求证: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m>0,且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差为2,求m的值.【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1)证明:∵a=1,b=﹣4m,c=3m2,∴Δ=b2﹣4ac=(﹣4m)2﹣4×1×3m2=4m2.∵无论m取何值时,4m2≥0,即Δ≥0,∴原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方法一:∵x2﹣4mx+3m2=0,即(x﹣m)(x﹣3m)=0,∴x1=m,x2=3m.∵m>0,且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差为2,∴3m﹣m=2,∴m=1.方法二: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x1+x2=4m,x1•x2=3m2,∵x1﹣x2=2,∴(x1﹣x2)2=4,∴(x1+x2)2﹣4x1x2=4,∴(4m)2﹣4×3m2=4,∴m=±1,又m>0,∴m=1.六.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共3小题)9.(2023•北京)解不等式组:.【答案】1<x<2.【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2,∴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10.(2022•北京)解不等式组:.【答案】1<x<4.【解答】解:由2+x>7﹣4x,得:x>1,由x<,得:x<4,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11.(2021•北京)解不等式组:.【答案】2<x<4.【解答】解:解不等式4x﹣5>x+1,得:x>2,解不等式<x,得:x<4,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七.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共1小题)12.(2021•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由函数y=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x>﹣2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m≠0)的值大于一次函数y=kx+b 的值,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y=x﹣1.(2)≤m≤1.【解答】解:(1)函数y=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y=x﹣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由函数y=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2)把x=﹣2代入y=x﹣1,求得y=﹣2,∴函数y=mx(m≠0)与一次函数y=x﹣1的交点为(﹣2,﹣2),把点(﹣2,﹣2)代入y=mx,求得m=1,∵当x>﹣2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mx(m≠0)的值大于一次函数y=x﹣1的值,∴≤m≤1.八.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共1小题)13.(202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4,3),(﹣2,0),且与y轴交于点A.(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2)当x>0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x+n的值大于函数y=kx+b(k≠0)的值,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答案】(1)y=x+1,A(0,1);(2)n≥1.【解答】解:(1)把(4,3),(﹣2,0)分别代入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当x=0时,y=x+1=1,∴A点坐标为(0,1);(2)当n≥1时,当x>0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x+n的值大于函数y=kx+b (k≠0)的值.九.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共1小题)14.(2022•北京)下面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完成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如图,△ABC ,求证:∠A +∠B +∠C =180°.方法一证明:如图,过点A 作DE ∥BC .方法二证明:如图,过点C 作CD ∥AB .【答案】(1)见解答过程;(2)见解答过程.【解答】证明:方法一:∵DE ∥BC ,∴∠B =∠BAD ,∠C =∠CAE ,∵∠BAD +∠BAC +∠CAE =180°,∴∠B +∠BAC +∠C =180°;方法二:∵CD ∥AB ,∴∠A =∠ACD ,∠B +∠BCD =180°,∴∠B +∠ACB +∠A =180°.一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5.(2022•北京)在△ABC 中,∠ACB =90°,D 为△ABC 内一点,连接BD ,DC ,延长DC 到点E ,使得CE =DC .(1)如图1,延长BC到点F,使得CF=BC,连接AF,EF.若AF⊥EF,求证:BD⊥AF;(2)连接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CH,依题意补全图2.若AB2=AE2+BD2,用等式表示线段CD与CH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1)证明:在△BCD和△FCE中,,∴△BCD≌△FCE(SAS),∴∠DBC=∠EFC,∴BD∥EF,∵AF⊥EF,∴BD⊥AF;(2)解:由题意补全图形如下:CD=CH.证明: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EF,∵AC⊥BF,BC=CF,∴AB=AF,由(1)可知BD∥EF,BD=EF,∵AB2=AE2+BD2,∴AF2=AE2+EF2,∴∠AEF=90°,∴AE⊥EF,∴BD⊥AE,∴∠DHE=90°,又∵CD=CE,∴CH=CD=CE.一十一.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共1小题)16.(2021•北京)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AD⊥BC于点E.(1)求证:∠BAD=∠CAD;(2)连接BO并延长,交AC于点F,交⊙O于点G,连接GC.若⊙O的半径为5,OE =3,求GC和OF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答过程;(2)GC=6,OF=.【解答】(1)证明:∵AD是⊙O的直径,AD⊥BC,∴=,∴∠BAD=∠CAD;(2)解:在Rt△BOE中,OB=5,OE=3,∴BE==4,∵AD是⊙O的直径,AD⊥BC,∴BC=2BE=8,∵BG是⊙O的直径,∴∠BCG=90°,∴GC==6,∵AD⊥BC,∠BCG=90°,∴AE∥GC,∴△AFO∽△CFG,∴=,即=,解得:OF=.一十二.切线的判定(共1小题)17.(2022•北京)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一条弦,AB⊥CD,连接AC,OD.(1)求证:∠BOD=2∠A;(2)连接DB,过点C作CE⊥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DO,交AC于点F.若F为AC的中点,求证:直线CE为⊙O的切线.【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证明:(1)如图,连接AD,∵AB是⊙O的直径,AB⊥CD,∴,∴∠CAB=∠BAD,∵∠BOD=2∠BAD,∴∠BOD=2∠A;(2)如图,连接OC,∵F为AC的中点,∴DF⊥AC,∴AD=CD,∴∠ADF=∠CDF,∵,∴∠CAB=∠DAB,∵OA=OD,∴∠OAD=∠ODA,∴∠CDF=∠CAB,∵OC=OD,∴∠CDF=∠OCD,∴∠OCD=∠CAB,∵,∴∠CAB=∠CDE,∴∠CDE=∠OCD,∵∠E=90°,∴∠CDE+∠DCE=90°,∴∠OCD+∠DCE=90°,即OC⊥CE,∵OC为半径,∴直线CE为⊙O的切线.一十三.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18.(202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M(a,b),N.对于点P给出如下定义:将点P向右(a≥0)或向左(a<0)平移|a|个单位长度,再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点P′关于点N的对称点为Q,称点Q为点P的“对应点”.(1)如图,点M(1,1),点N在线段OM的延长线上.若点P(﹣2,0),点Q为点P 的“对应点”.①在图中画出点Q;②连接PQ,交线段ON于点T,求证:NT=OM;(2)⊙O的半径为1,M是⊙O上一点,点N在线段OM上,且ON=t(<t<1),若P为⊙O外一点,点Q为点P的“对应点”,连接PQ.当点M在⊙O上运动时,直接写出PQ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用含t的式子表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①由题意知,P'(﹣2+1,0+1),∴P'(﹣1,1),如图,点Q即为所求;②连接PP',∵∠P'PO=∠MOx=45°,∴PP'∥ON,∵P'N=QN,∴PT=QT,∴NT=PP',∵PP'=OM,∴NT=OM;(2)如图,连接PO,并延长至S,使OP=OS,延长SQ到T,使ST=OM,由题意知,PP'∥OM,PP'=OM,P'N=NQ,∴TQ=2MN,∵MN=OM﹣ON=1﹣t,∴TQ=2﹣2t,∴SQ=ST﹣TQ=1﹣(2﹣2t)=2t﹣1,∵PS﹣QS≤PQ≤PS+QS,∴PQ的最小值为PS﹣QS,PQ的最大值为PS+QS,∴PQ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PS+QS)﹣(PS﹣QS)=2QS=4t﹣2.一十四.旋转的性质(共1小题)19.(2021•北京)如图,在△ABC中,AB=AC,∠BAC=α,M为BC的中点,点D在MC 上,以点A为中心,将线段AD顺时针旋转α得到线段AE,连接BE,DE.(1)比较∠BAE与∠CAD的大小;用等式表示线段BE,BM,M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过点M作AB的垂线,交DE于点N,用等式表示线段NE与N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答案】(1)∠BAE=∠CAD,BE+MD=BM;(2)EN=DN.【解答】解:(1)∵∠DAE=∠BAC=α,∴∠DAE﹣∠BAD=∠BAC﹣∠BAD,即∠BAE=∠CAD,在△ABE和△ACD中,,∴△ABE≌△ACD(SAS),∴BE=CD,∵M为BC的中点,∴BM=CM,∴BE+MD=BM;(2)如图,作EH⊥AB交BC于H,交AB于F,由(1)△ABE≌△ACD得:∠ABE=∠ACD,∵∠ACD=∠ABC,∴∠ABE=∠ABD,在△BEF和△BHF中,,∴△BEF≌△BHF(ASA),∴BE=BH,由(1)知:BE+MD=BM,∴MH=MD,∵MN∥HF,∴,∴EN=DN.一十五.折线统计图(共1小题)20.(2022•北京)某校举办“歌唱祖国”演唱比赛,十位评委对每位同学的演唱进行现场打分,对参加比赛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得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甲、乙两位同学得分的折线图:b.丙同学得分:10,10,10,9,9,8,3,9,8,10c.甲、乙、丙三位同学得分的平均数:同学甲乙丙平均数8.68.6m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表中m的值;(2)在参加比赛的同学中,如果某同学得分的10个数据的方差越小,则认为评委对该同学演唱的评价越一致.据此推断:在甲、乙两位同学中,评委对 甲 的评价更一致(填“甲”或“乙”);(3)如果每位同学的最后得分为去掉十位评委打分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最后得分越高,则认为该同学表现越优秀.据此推断:在甲、乙、丙三位同学中,表现最优秀的是 丙 (填“甲”“乙”或“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m=×(10+10+10+9+9+8+3+9+8+10)=8.6;(2)甲同学的方差S2甲=×[2×(7﹣8.6)2+2×(8﹣8.6)2+4×(9﹣8.6)2+2×(10﹣8.6)2]=1.04,乙同学的方差S2乙=×[4×(7﹣8.6)2+2×(9﹣8.6)2+4×(10﹣8.6)2]=1.84,∵S2甲<S2乙,∴评委对甲同学演唱的评价更一致.故答案为:甲;(3)甲同学的最后得分为×(7+8×2+9×4+10)=8.625;乙同学的最后得分为×(3×7+9×2+10×3)=8.625;丙同学的最后得分为×(8×2+9×3+10×3)=9.125,∴在甲、乙、丙三位同学中,表现最优秀的是丙.故答案为:丙.一十六.方差(共1小题)21.(2023•北京)某校舞蹈队共16名学生,测量并获取了所有学生的身高(单位:cm),数据整理如下:a.16名学生的身高:161,162,162,164,165,165,165,166,166,167,168,168,170,172,172,175;b.16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66.75m n(1)写出表中m,n的值;(2)对于不同组的学生,如果一组学生的身高的方差越小,则认为该组舞台呈现效果越好,据此推断:在下列两组学生中,舞台呈现效果更好的是 甲组 (填“甲组”或“乙组”);甲组学生的身高162165165166166乙组学生的身高161162164165175(3)该舞蹈队要选五名学生参加比赛,已确定三名学生参赛,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8,168,172,他们的身高的方差为.在选另外两名学生时,首先要求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方差小于,其次要求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尽可能大,则选出的另外两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 170 和 172 .【答案】(1)166;165;(2)甲组;(3)170,172.【解答】解:(1)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161,162,162,164,165,165,165,166,166,167,168,168,170,172,172,175,则舞蹈队16名学生的中位数为m==166,众数为n=165;(2)甲组学生身高的平均值是:=164.8,甲组学生身高的方差是:×[(164.8﹣162)2+(164.8﹣165)2+(164.8﹣165)2+(164.8﹣166)2+(164.8﹣166)2]=2.16,乙组学生身高的平均值是:=165.4,乙组学生身高的方差是:×[(165.4﹣161)2+(165.4﹣162)2+(165.4﹣164)2+(165.4﹣165)2+(165.4﹣175)2]=25.04,∵25.04>2.6,∴甲组舞台呈现效果更好.故答案为:甲组;(3)∵168,168,172的平均数为(168+168+172)=169,且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方差小于,∴数据的差别较小,可供选择的有170,172,平均数为:(168+168+170+172+172)=170,方差为:[(168﹣170)2+(168﹣170)2+(170﹣170)2+(172﹣170)2+(172﹣170)2]=3.2<,∴选出的另外两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70和172.故答案为:170,172.。

北京市中考数学知识点分布与试卷分析

北京市中考数学知识点分布与试卷分析

北京市初中数学专题知识点I、数与代数部分:一、数与式:1、实数:1)实数的有关概念;常考点:倒数、相反数、绝对值(选择第1题,必考题4分) 2)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选择题第二题,必考4分)3)实数的运算法则:混合运算(解答题13题,必考4分)4)实数非负性应用:3、整式: 1)整式的概念和简单运算、化简求值(解答题5分)2)利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选择填空必考题4分)4、分式:化简求值、计算(解答题)、分式求取值范围(一般为填空题)(易错点:分母不为0)5、二次根式:求取值范围、化简运算(填空、解答题4分)二、方程与不等式:1、解分式方程(易错点:注意验根)、一元二次方程(常考解答题)2、解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解不等式组解集(常考解答题)3、解方程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若为分式方程仍勿忘检验)(必考解答题)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三、函数及其图像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1)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2)坐标系内点的特征;3)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选择8题)2、一次函数(通常与反比例函数相结合,以解答题形式出现。

)3、反比例函数4、二次函数(必考解答题,基本在24题出现,通常是求解析式以及与特殊几何图形综合,动态探究等,有时也在选择题第八题中出现。

)II、空间与图形一、图形的认识1、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不是常考题型,但是如果出现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线段、射线、直线(其中垂直平分线、线段中点性质及应用常在解答题中出现,两点间线段最短常用于解决路径最短的问题)3、角与角分线(解答题)4、相交线与平行线5、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三边关系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而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应用又是解答题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其中有关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判定是必考解答题,三角形运动、折叠、旋转、平移(全等变换)、拼接等又是探究问题中的重要考点之一)6、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该考点常与四边形与圆相结合在解答题中出现,而与函数综合形成代数几何综合题,也是必考的解答题)7、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定理(选择题)8、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以及与轴对称、旋转、平移和函数等结合应用以动点问题、面积问题及相关函数解析式问题出现,同时,梯形问题是中考中的必考解答题,而与四边形有关的图形探究题又是最后一道解答题25题的通常考察形式。

(完整版)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完整版)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第一章:实数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p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1)实数a(a ≠0)的倒数是a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0,0,00, a a a a a a(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有理数、无理数)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考点四、近似数、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考点六、实数的运算(做题的基础,分值相当大)考点七、实数的综合与创新第二章代数式考点一、整式的概念与运算考点二、分式考点三、多项式考点四、求代数式的值考点五、因式分解考点六、二次根式考点七、代数式的综合与创新第三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考点五、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考点六、不等式的综合与创新第四章方程与方程组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考点五、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考点六、分式方程考点七、二元一次方程组考点八、方程的综合与创新第五章函数及其图像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考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考点五、反比例函数考点六、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考点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考点八、二次函数的最值考点九、二次函数的性质考点十、函数的综合与创新第六章统计与概率考点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考点四、方差与极差考点五、频率分布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考点八、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考点九、古典概型考点十、列表法求概率考点十一、树状图法求概率考点十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考点十三、统计图考点十四、调查方式与随机事件考点十五、概率的计算与实际应用考点十六、统计与概率的综合与创新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考点一、角与线考点二、三角形的概念与全等三角形考点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考点四、命题、定理、证明考点五、投影与视图考点六、三角形的综合与创新第八章全等与相似考点一、比例线段考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考点三、相似三角形考点四、全等与相似的综合与创新第九章四边形考点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考点二、平行四边形考点三、矩形考点四、菱形考点五、正方形考点六、梯形考点七、四边形的综合与创新第十章解直角三角形考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二、勾股定理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解直角三角形考点四、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考点五、解直角三角形的综合与创新第十一章圆考点一、圆的概念与性质考点二、过三点的圆考点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点四、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考点五、三角形的内切圆考点六、正多边形和圆考点七、与正多边形有关的概念(对称性)考点八、圆的弧长及扇形面积考点九、圆的综合与创新第十二章图形的变换考点一、对称考点二、平移与旋转考点三、中心对称考点四、位似的概念、性质、画法、判定考点五、图形变换的综合创新、。

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知识点分类(含答案)

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知识点分类(含答案)

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知识点分类一.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共3小题)1.(2023•北京)截至2023年6月11日17时,全国冬小麦收获2.39亿亩,进度过七成半,将239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23.9×107B.2.39×108C.2.39×109D.0.239×109 2.(2022•北京)截至2021年12月31日,长江干流六座梯级水电站全年累计发电量达2628.8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2亿吨.将26288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26.2883×1010B.2.62883×1011C.2.62883×1012D.0.262883×10123.(2021•北京)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2014﹣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补助资金1692亿元,将1692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0.1692×1012B.1.692×1012C.1.692×1011D.16.92×1010二.实数与数轴(共2小题)4.(2022•北京)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2B.b<1C.a>b D.﹣a>b 5.(2021•北京)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2B.|a|>b C.a+b>0D.b﹣a<0三.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共1小题)6.(2021•北京)已知432=1849,442=1936,452=2025,462=2116.若n为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 )A.43B.44C.45D.46四.根的判别式(共2小题)7.(2023•北京)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值为( )A.﹣9B.C.D.9 8.(2022•北京)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值为( )A.﹣4B.C.D.4五.不等式的性质(共1小题)9.(2023•北京)已知a﹣1>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a<a<1B.﹣a<﹣1<1<a C.﹣a<﹣1<a<1D.﹣1<﹣a<1<a 六.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10.(2022•北京)下面的三个问题中都有两个变量:①汽车从A地匀速行驶到B地,汽车的剩余路程y与行驶时间x;②将水箱中的水匀速放出,直至放完,水箱中的剩余水量y与放水时间x;③用长度一定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y与一边长x.其中,变量y与变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七.二次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11.(2021•北京)如图,用绳子围成周长为10m的矩形,记矩形的一边长为xm,它的邻边长为ym,矩形的面积为Sm2.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y和S都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y与x,S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分别是( )A.一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B.反比例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C.一次函数关系,反比例函数关系D.反比例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八.认识立体图形(共1小题)12.(2022•北京)下面几何体中,是圆锥的为( )A.B.C.D.九.几何体的展开图(共1小题)13.(2021•北京)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三棱柱一十.余角和补角(共1小题)14.(2023•北京)如图,∠AOC=∠BOD=90°,∠AOD=126°,则∠BOC的大小为( )A.36°B.44°C.54°D.63°一十一.对顶角、邻补角(共1小题)15.(2022•北京)如图,利用工具测量角,则∠1的大小为( )A.30°B.60°C.120°D.150°一十二.垂线(共1小题)16.(2021•北京)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OD.若∠AOC=120°,则∠BOD的大小为( )A.30°B.40°C.50°D.60°一十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共1小题)17.(2023•北京)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在点A,C之间,点D,E在直线AC同侧,AB<BC,∠A=∠C=90°,△EAB≌△BCD,连接DE.设AB=a,BC=b,DE=c,给出下面三个结论:①a+b<c;②a+b>;③(a+b)>c.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一十四.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共2小题)18.(2023•北京)正十二边形的外角和为( )A.30°B.150°C.360°D.1800°19.(2021•北京)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最大的是( )A.B.C.D.一十五.轴对称图形(共1小题)20.(2022•北京)图中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为( )A.1B.2C.3D.5一十六.中心对称图形(共1小题)21.(2023•北京)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一十七.概率的意义(共1小题)22.(2023•北京)先后两次抛掷同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第一次正面向上、第二次反面向上的概率是( )A.B.C.D.一十八.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共2小题)23.(2022•北京)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绿小球各一个,除颜色外两个小球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放回并摇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那么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的概率是( )A.B.C.D.24.(2021•北京)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的概率是( )A.B.C.D.北京市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1选择题知识点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共3小题)1.(2023•北京)截至2023年6月11日17时,全国冬小麦收获2.39亿亩,进度过七成半,将239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23.9×107B.2.39×108C.2.39×109D.0.239×109【答案】B【解答】解:239000000=2.39×108,故选:B.2.(2022•北京)截至2021年12月31日,长江干流六座梯级水电站全年累计发电量达2628.8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2亿吨.将26288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26.2883×1010B.2.62883×1011C.2.62883×1012D.0.262883×1012【答案】B【解答】解:262883000000=2.62883×1011.故选:B.3.(2021•北京)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2014﹣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补助资金1692亿元,将1692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0.1692×1012B.1.692×1012C.1.692×1011D.16.92×1010【答案】C【解答】解:将1692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1.692×1011.故选:C.二.实数与数轴(共2小题)4.(2022•北京)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2B.b<1C.a>b D.﹣a>b【答案】D【解答】解:根据图形可以得到:﹣2<a<0<1<b<2;所以:A、B、C都是错误的;故选:D.5.(2021•北京)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2B.|a|>b C.a+b>0D.b﹣a<0【答案】B【解答】解:A.由图可得数a表示的点在﹣2左侧,∴a<﹣2,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a到0的距离大于b到0的距离,∴|a|>b,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a|>b,a<0,∴﹣a>b,∴a+b<0,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b>a,∴b﹣a>0,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三.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共1小题)6.(2021•北京)已知432=1849,442=1936,452=2025,462=2116.若n为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 )A.43B.44C.45D.46【答案】B【解答】解:∵1936<2021<2025,∴44<<45,∴n=44,故选:B.四.根的判别式(共2小题)7.(2023•北京)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值为( )A.﹣9B.C.D.9【答案】C【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b2﹣4ac=(﹣3)2﹣4m=0,解得m=.故选:C.8.(2022•北京)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值为( )A.﹣4B.C.D.4【答案】C【解答】解:根据题意得Δ=12﹣4m=0,解得m=.故选:C.五.不等式的性质(共1小题)9.(2023•北京)已知a﹣1>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a<a<1B.﹣a<﹣1<1<a C.﹣a<﹣1<a<1D.﹣1<﹣a<1<a 【答案】B【解答】解:∵a﹣1>0,∴a>1,∴﹣a<﹣1,∴﹣a<﹣1<1<a,故选:B.六.函数的图象(共1小题)10.(2022•北京)下面的三个问题中都有两个变量:①汽车从A地匀速行驶到B地,汽车的剩余路程y与行驶时间x;②将水箱中的水匀速放出,直至放完,水箱中的剩余水量y与放水时间x;③用长度一定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y与一边长x.其中,变量y与变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A【解答】解:汽车从A地匀速行驶到B地,根据汽车的剩余路程y随行驶时间x的增加而减小,故①符合题意;将水箱中的水匀速放出,直至放完,根据水箱中的剩余水量y随放水时间x的增大而减小,故②符合题意;用长度一定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周长一定时,矩形面积是长x的二次函数,故③不符合题意;所以变量y与变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是①②.故选:A.七.二次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11.(2021•北京)如图,用绳子围成周长为10m的矩形,记矩形的一边长为xm,它的邻边长为ym,矩形的面积为Sm2.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y和S都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y与x,S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分别是( )A.一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B.反比例函数关系,二次函数关系C.一次函数关系,反比例函数关系D.反比例函数关系,一次函数关系【答案】A【解答】解:由题意得,2(x+y)=10,∴x+y=5,∴y=5﹣x,即y与x是一次函数关系.∵S=xy=x(5﹣x)=﹣x2+5x,∴矩形面积满足的函数关系为S=﹣x2+5x,即满足二次函数关系,故选:A.八.认识立体图形(共1小题)12.(2022•北京)下面几何体中,是圆锥的为( )A.B.C.D.【答案】B【解答】解:A是圆柱;B是圆锥;C是三棱锥,也叫四面体;D是球体,简称球;故选:B.九.几何体的展开图(共1小题)13.(2021•北京)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三棱柱【答案】B【解答】解:∵圆柱的展开图为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展开图可得此几何体为圆柱.故选:B.一十.余角和补角(共1小题)14.(2023•北京)如图,∠AOC=∠BOD=90°,∠AOD=126°,则∠BOC的大小为( )A.36°B.44°C.54°D.63°【答案】C【解答】解:∵∠AOC=90°,∠AOD=126°,∴∠COD=∠AOD﹣∠AOC=36°,∵∠BOD=90°,∴∠BOC=∠BOD﹣∠COD=90°﹣36°=54°.故选:C.一十一.对顶角、邻补角(共1小题)15.(2022•北京)如图,利用工具测量角,则∠1的大小为( )A.30°B.60°C.120°D.150°【答案】A【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可得:∠1=30°,故选:A.一十二.垂线(共1小题)16.(2021•北京)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OD.若∠AOC=120°,则∠BOD的大小为( )A.30°B.40°C.50°D.60°【答案】A【解答】解:∵∠AOC+∠BOC=180°,∠AOC=120°,∴∠BOC=180°﹣120°=60°,又∵OC⊥OD,∴∠COD=90°,∴∠BOD=∠COD﹣∠BOC=90°﹣60°=30°,故选:A.一十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共1小题)17.(2023•北京)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在点A,C之间,点D,E在直线AC同侧,AB<BC,∠A=∠C=90°,△EAB≌△BCD,连接DE.设AB=a,BC=b,DE=c,给出下面三个结论:①a+b<c;②a+b>;③(a+b)>c.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D【解答】解:①过点D作DF∥AC,交AE于点F;过点B作BG⊥FD,交FD于点G.∵DF∥AC,AC⊥AE,∴DF⊥AE.又∵BG⊥FD,∴BG∥AE,∴四边形ABGF为矩形.同理可得,四边形BCDG也为矩形.∴FD=FG+GD=a+b.∴在Rt△EFD中,斜边c>直角边a+b.故①正确.②∵△EAB≌△BCD,∴AE=BC=b,∴在Rt△EAB中,BE==.∵AB+AE>BE,∴a+b>.故②正确.③∵△EAB≌△BCD,∴∠AEB=∠CBD,又∵∠AEB+∠ABE=90°,∴∠CBD+∠ABE=90°,∴∠EBD=90°.∵BE=BD,∴∠BED=∠BDE=45°,∴BE==c•sin45°=c.∴c=.∵=2(a2+2ab+b2)=2(a2+b2)+4ab>2(a2+b2),∴>,∴>c.故③正确.故选:D.一十四.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共2小题)18.(2023•北京)正十二边形的外角和为( )A.30°B.150°C.360°D.1800°【答案】C【解答】解: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正十二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选:C.19.(2021•北京)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最大的是( )A.B.C.D.【答案】D【解答】解:A.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B.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C.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D.六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720°;故选:D.一十五.轴对称图形(共1小题)20.(2022•北京)图中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为( )A.1B.2C.3D.5【答案】D【解答】解:如图所示,该图形有5条对称轴,故选:D.一十六.中心对称图形(共1小题)21.(2023•北京)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答案】A【解答】解:A、原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原图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原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原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一十七.概率的意义(共1小题)22.(2023•北京)先后两次抛掷同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第一次正面向上、第二次反面向上的概率是( )A.B.C.D.【答案】A【解答】解:先后两次抛掷同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总共有四种等可能结果,分别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则第一次正面向上、第二次反面向上的概率是,故选:A.一十八.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共2小题)23.(2022•北京)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绿小球各一个,除颜色外两个小球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放回并摇匀,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那么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的概率是( )A.B.C.D.【答案】A【解答】解:列表如下:红绿红(红,红)(绿,红)绿(红,绿)(绿,绿)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4种,其中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的有1种情况,所以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的概率为,故选:A.24.(2021•北京)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的概率是( )A.B.C.D.【答案】C【解答】解:画树形图得:由树形图可知共4种等可能的结果,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的有2种结果,∴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的的概率为=,故选:C.。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哎,一提到中考数学,我那颗小心脏就忍不住“砰砰”直跳。

毕竟,这可是决定我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战啊!不过,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让你在数学这条路上少走弯路,轻松拿高分!首先,咱们来说说代数部分。

代数可是数学的根基,一定要打好基础。

首先,你要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别小看这些,它们可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石哦!接下来,方程与不等式也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

方程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还有分式方程。

不等式呢,主要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这些内容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规律,其实很简单。

再来说说几何部分。

几何是数学的另一半天,也是中考的重头戏。

首先,你要熟练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角等。

然后,重点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相关性质和定理,比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圆的性质等。

立体几何也不可忽视哦!要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至于函数部分,你要了解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等。

重点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基本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这些函数在数学中可是无处不在,掌握了它们,你就能轻松应对各种问题。

最后,数学应用题也是中考的难点。

要掌握各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如方程法、图解法、枚举法等。

同时,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哦,对了,还有数学思想方法。

比如,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这些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好啦,这就是我总结的中考数学知识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住,数学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学,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加油吧,少年们!。

中考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详细、全面)

中考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详细、全面)

中考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详细、全面)第一章 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实质,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a <0) a ≥0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b2-4ac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②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X1+X2+…+X 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二、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 ,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147、S圆=πR^2 L圆=2πR l弧=nπr\180(n是圆心角度数)S扇形=nπR^2\360=1/2L R S球面=4πR²V球=4/3*πR³三、常用数学公式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 注:韦达定理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初中几何常见辅助线作法歌诀汇编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