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磁共振成像(第三节至第四节)
合集下载
《磁共振成像》课件

缺点
• 扫描时间较长 • 设备和维护成本较高 • 对金属患者和患有心脏起搏器等设备的
患者不适用
结语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 的工具。我们期待磁共振成像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3
频率编码
4
使用不同的频率编码来识别不同的组
织类型。
5
重建图像
6
通过计算和处理信号数据,将图像重 建出来。
静态磁场
通过产生强大的静态磁场对人体进行 磁化。
感应信号
检测和记录由磁共振现象引发的细微 信号。
空间编码
通过空间编码技术将信号对应到具体 的图像位置。
磁共振成像的应用
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用于检测和诊断各种疾病。
《磁共振成像》PPT课件
# 磁共振成像PPT课件 ## 一、概述 -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 本课件将介绍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前景以及与其他影像学的对比。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步骤
1
平行磁场
2
施加额外的平行磁场来磁化人体组织。
1 磁共振成像并发症
2 安全风险
虽然磁共振成像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检查技 术,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过敏反 应或晕厥。
由于磁共振成像使用强大的磁场,对于携 带金属和电子设备的患者,可能存在引起 伤害的安全风险。
磁共振成像与其他影像学对比
优点
• 无辐射,对人体无害 • 能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 可以观察软组织和细节
科学研究
磁共振成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帮助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PPT课件

1、钆与大分子的复合物
利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与大分子 物质如白蛋白、葡聚糖等连接,形成分子量 超过2000道尔顿的大分子复合物,使造影剂 在血管内停留时间延长。
-
8
2、极小超顺磁氧化铁颗粒
其基本成分与网状内皮细胞性造影 剂相仿,但直径要小得多(约为 20~30nm),可以躲过网状内皮系 统的廓清作用,因而在血液中的滞 留时间明显延长,最后仍被网状内 皮细胞清除。
按造影剂的生物学分布,可分为细胞外间 隙非特异性分布造影剂、进入细胞内或细 胞膜结合造影剂、血池分布造影剂等。
-
4
1、细胞外造影剂
Gd-DTPA为离子型细胞外液造影剂, 不具有组织特异性,但可用于全身MR 增强扫描。目前临床上Gd-DTPA
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5
Gd-DTPA应用
(1)脑和脊髓病变,由于Gd-DTPA不能透
MR造影剂及其应用
1044601 任志衡
-
1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 振所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 成像技术,人进入外磁场前, 质子处于无序状态,进入磁场, 呈有序状态。
-
2
-
3
MR造影剂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分类
MRI造影剂一定能影响周围组织的磁学性质, 目前我国医学界一般把MRI造影剂分为以下 三类:顺磁性、铁磁性、超顺磁性。
-
10
4、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
这类造影剂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因而能 被肝细胞特异性地摄取。目前,该类对比剂 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临床上,肝细胞特 异性对比剂主要用于提高肝脏肿瘤的检出率。
1、钆螯合物
利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与大分子 物质如白蛋白、葡聚糖等连接,形成分子量 超过2000道尔顿的大分子复合物,使造影剂 在血管内停留时间延长。
-
8
2、极小超顺磁氧化铁颗粒
其基本成分与网状内皮细胞性造影 剂相仿,但直径要小得多(约为 20~30nm),可以躲过网状内皮系 统的廓清作用,因而在血液中的滞 留时间明显延长,最后仍被网状内 皮细胞清除。
按造影剂的生物学分布,可分为细胞外间 隙非特异性分布造影剂、进入细胞内或细 胞膜结合造影剂、血池分布造影剂等。
-
4
1、细胞外造影剂
Gd-DTPA为离子型细胞外液造影剂, 不具有组织特异性,但可用于全身MR 增强扫描。目前临床上Gd-DTPA
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5
Gd-DTPA应用
(1)脑和脊髓病变,由于Gd-DTPA不能透
MR造影剂及其应用
1044601 任志衡
-
1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 振所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 成像技术,人进入外磁场前, 质子处于无序状态,进入磁场, 呈有序状态。
-
2
-
3
MR造影剂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分类
MRI造影剂一定能影响周围组织的磁学性质, 目前我国医学界一般把MRI造影剂分为以下 三类:顺磁性、铁磁性、超顺磁性。
-
10
4、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
这类造影剂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因而能 被肝细胞特异性地摄取。目前,该类对比剂 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临床上,肝细胞特 异性对比剂主要用于提高肝脏肿瘤的检出率。
1、钆螯合物
MR成像原理

二.化学位移 自旋核共振频率随其所在的化学环境不同而产
生微小波动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三.自旋-自旋劈裂
基团间核自旋磁矩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四.磁共振波谱仪
T1WI
T2WI
PdWI
水成像技术
第三节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一、磁共振成像的基本方法 1.层面的选择 沿空间某一方向,磁感应强度随距离呈线性 关系变化的磁场称为梯度磁场。 Bz= B0+BGz= B0+z· Gz 2.编码 (1)相位编码:设已通过沿z轴方向施加线性梯度场BGz选出了 一个层面,若沿x轴方向再施加一个线性梯度磁场BGx,则有 Bx= B0+BGx= B0+x· Gx (2)频率编码:在y轴方向施加一个线性梯度磁场BGy,此时, 有 By= B0+BGy= B0+y· Gy
110±40(80)
20±10 140±90 140±110 220±40
三、氢核密度与加权图像 1、自旋回波序列:自旋回波(spin echo,SE) 序列是目前临床磁共振成像中最基本、最常用
的脉冲序列,它包括单回波SE序列和多回波SE
序列。 1) 单回波SE序列在一个周期中,于90°脉冲后, 再以特定的时间间隔连续施加一个180°脉冲, 由此产生一个自旋回波。
T1WI(矢状位)
态;Z与B0方向相反时(反平行),系统处于高
能状态。
E gmI N B0
1 E g N B0 2 1 mI 2
对于氢核:
磁场中氢核能级分裂
二.核磁共振的条件和拉莫尔方程
核磁共振条件:原子核发生共振吸收时的射频
场的角频率等于自旋核在磁场中旋进的角频
率(拉莫尔频率0),这就是核磁共振条件。
最全的医学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PPT课件

第26页/共81页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每个自旋都受到 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 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 每个自旋都受到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第29页/共81页
• 2.横向驰豫时间 90°RF 脉冲关闭后,在XY 平面内的MXY 以T2速率特征进行 驰豫,呈指数衰减曲线形式,如下图所示。
第30页/共81页
• T2驰豫过程符合: • 式中:MXY(t)为t 时刻的横向磁化矢量值,M0为平衡态的磁化矢量值,t 为
驰豫时间,T2 为驰豫时间常数。 • 上式中当t=T2时,MXY=M0e-1=37% M0,即MXY 衰减至最大值的37%时所
• 1.空间分辨力低 与X 线摄影、CT 等成像技术相比,MR 图像的空间分辨 力较低。
• 2.成像速度慢 不利于为危重病人及不合作病人的检查。 • 3.禁忌证多 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金属假肢等病人不宜进行MRI
检查。 • 4.不能进行定量分析 因MRI 不能对成像参数值进行有效测定,所以不能
第19页/共81页
第20页/共81页
二、自旋质子弛豫
• (一)驰豫的概念 • 驰豫(relaxation):是指自旋质子
的能级由激发态恢复到它们稳定态 (平衡态)的过程。 • 驰豫过程包含着同步发生但彼此独立 的两个过程:①纵向驰豫 (longitudinal relaxation);②横 向驰豫(transverse relaxation)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每个自旋都受到 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 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 每个自旋都受到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第29页/共81页
• 2.横向驰豫时间 90°RF 脉冲关闭后,在XY 平面内的MXY 以T2速率特征进行 驰豫,呈指数衰减曲线形式,如下图所示。
第30页/共81页
• T2驰豫过程符合: • 式中:MXY(t)为t 时刻的横向磁化矢量值,M0为平衡态的磁化矢量值,t 为
驰豫时间,T2 为驰豫时间常数。 • 上式中当t=T2时,MXY=M0e-1=37% M0,即MXY 衰减至最大值的37%时所
• 1.空间分辨力低 与X 线摄影、CT 等成像技术相比,MR 图像的空间分辨 力较低。
• 2.成像速度慢 不利于为危重病人及不合作病人的检查。 • 3.禁忌证多 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金属假肢等病人不宜进行MRI
检查。 • 4.不能进行定量分析 因MRI 不能对成像参数值进行有效测定,所以不能
第19页/共81页
第20页/共81页
二、自旋质子弛豫
• (一)驰豫的概念 • 驰豫(relaxation):是指自旋质子
的能级由激发态恢复到它们稳定态 (平衡态)的过程。 • 驰豫过程包含着同步发生但彼此独立 的两个过程:①纵向驰豫 (longitudinal relaxation);②横 向驰豫(transverse relaxation)
【医学ppt课件】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

1 纵隔病变: 2 大血管病变:动脉瘤;夹层动脉瘤 3 心脏病变:先天性畸形;心肌病;缺血
性心脏病 4 胸壁病变: 5 部分肺内病变:CT定性有困难者
第三章 胸部病变MR诊断
第一节 胸部MRI检查基本情况
三;正常胸部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一 消化系统病变MRI 应用价值
梯度磁场(Gy Gx Gz) 交变磁场(RF) 中心空制系统—计算机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决定成像因素 1 组织内质子密度 2 T1值 3 T2值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信号强度与成像因素的关系 与组织内质子密度成正比 与T1值成反比 与T2值成正比
第一章 总 论
假牙、发夹等),并更换检查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一节 MRI检查方法
1 患者准备:去除一切金属异物 2 体位;仰卧 3 扫描方法: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4 扫描序列:T1WI / T2WI / MRA 5 增强扫描;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二节 正常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三 正常腹部MRI表现
1 肝实质: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
2 肝内血管: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3 胆管:不显示 4 胆囊: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内
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5 胰腺: T1WI均匀中等信号,与肝脏相近
第一章 总 论
第五节 临床应用
二: 禁忌征
1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 危重患者需要抢救者 3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4 体内有磁性金属异物者 5 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 6 幽前准备
性心脏病 4 胸壁病变: 5 部分肺内病变:CT定性有困难者
第三章 胸部病变MR诊断
第一节 胸部MRI检查基本情况
三;正常胸部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一 消化系统病变MRI 应用价值
梯度磁场(Gy Gx Gz) 交变磁场(RF) 中心空制系统—计算机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决定成像因素 1 组织内质子密度 2 T1值 3 T2值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信号强度与成像因素的关系 与组织内质子密度成正比 与T1值成反比 与T2值成正比
第一章 总 论
假牙、发夹等),并更换检查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一节 MRI检查方法
1 患者准备:去除一切金属异物 2 体位;仰卧 3 扫描方法: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4 扫描序列:T1WI / T2WI / MRA 5 增强扫描;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二节 正常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三 正常腹部MRI表现
1 肝实质: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
2 肝内血管: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3 胆管:不显示 4 胆囊: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内
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5 胰腺: T1WI均匀中等信号,与肝脏相近
第一章 总 论
第五节 临床应用
二: 禁忌征
1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 危重患者需要抢救者 3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4 体内有磁性金属异物者 5 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 6 幽前准备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 PPT

x梯度场 y 梯度场 Z 梯度场
病人左右方向,由低到高线性分布。 病人前后方向,由低到高线性分布。 病人上下方向,由低到高线性分布。
三个梯度场的一个完成层面定位与选择,另外两个完成 图像的空间编码。
四、层面选择原理
在病人长轴施加z轴梯度场,人体长轴的组合磁场强度 在不同层面质子有着不同的进动频率,人体的各个横断 面(xy平面)形成各不同的频率,呈线性的由低到高的排 列。
不能产生组织间纵向磁化量的对比(T1)与组织间横向磁 化量的对比(T2),磁共振信号特别弱。
假如我们使90°脉冲的时间间隔稍加长,使得纵向磁化 矢量能够有部分弛豫,产生一定的T1组织的对比度,我们 称为部分饱与。
第二节 弛豫与磁共振信号的产生
弛豫:核子受到外部能量激励后,在激发 态下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
为标准成像序列,适用于绝大多数MR检查的病 人。
其中T1WI适用于显示解剖结构,也是增强检查 的常规序列。
其中T2WI用于显示水肿与液体,为高信号。 其中PDWI可较好显示血管结构。
(二)MR信号对比度与加权
①T1WI: 短TE,10-20 ms。 短TR,300-600ms。 扫描时间一般为4-6min。 ②T2WI: 长TE,80ms。 长TR,2000-3000ms; ③PDWI: 短TE,20ms。 长TR,2000-3000ms。 T2WI与PDWI扫描时间比 TlWI长。
评 价:
SE序列能够克服外磁场不均匀造成的 许多弊端,对常见的伪影不敏感。
主要优点:图像质量高,用途广、可获 得对显示病变敏感的真正T2WI。
主要缺点:扫描时间相对较长。
二、其他成像序列
(一)多回波SE序列:
在90°脉冲后使用多次180°相位置聚脉冲,则 产生多个回波。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

(3)炎症:各种细菌、病毒、霉菌性脑炎、脑膜炎与 肉芽肿在MRI上可显示,加强后对定性更有价值;对 脑囊虫、脑包虫可定性诊断,并可分期分型。
第一节 MRI的适应征
中枢神经系统
(4)脑退行性病变:可清楚显示皮质性、髓 质性、弥漫性脑萎缩、原发性小脑萎缩;协助 诊断Wilson病、CO中毒、甲旁减等疾病。
TE:称回波时间,即射频脉冲发射后到采 集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
☝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一、射频脉冲序列 射频脉冲即一个短的无线电波或射频能量,
其作用就是如何有效获得MRI信号。序列 指检查中使用的脉冲程序。常用的射频脉 冲序列有: 1、自旋回波(SE)序列 2、反转回复(IR)序列 3、部分饱和(PS)序列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4、快速成像序列 :
(1)梯度回波(GRE)序列 (2)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 (3)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
5、脂肪抑制序列:包括STIR、Chemsat等。 6、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MRI成像中的伪影 MRI成像中的假影像称伪影(artifact)常
第五节 特殊成像
脑功能性MRI检查(f MRI)
fMRI主要有造影法、血氧水平依赖对比 法(BOLD)。虽然仍在研究阶段,但已 用于临床的如脑部手术前计划的制定,了 解卒中偏瘫病人脑的恢复能力的评估及精 神疾病神经活动的研究等。
第六节 磁共振对比剂
MRI影像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但正常与 异常组织的弛豫时间有较大的重叠,为提 高MRI影像对比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脉 冲序列和成像参数,另一方面则致力于人 为地改变组织的MRI特征性参数,即缩短 T1和T2弛豫时间,使用对比剂的意义乃在 于此。
第一节 MRI的适应征
中枢神经系统
(4)脑退行性病变:可清楚显示皮质性、髓 质性、弥漫性脑萎缩、原发性小脑萎缩;协助 诊断Wilson病、CO中毒、甲旁减等疾病。
TE:称回波时间,即射频脉冲发射后到采 集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
☝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一、射频脉冲序列 射频脉冲即一个短的无线电波或射频能量,
其作用就是如何有效获得MRI信号。序列 指检查中使用的脉冲程序。常用的射频脉 冲序列有: 1、自旋回波(SE)序列 2、反转回复(IR)序列 3、部分饱和(PS)序列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4、快速成像序列 :
(1)梯度回波(GRE)序列 (2)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 (3)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
5、脂肪抑制序列:包括STIR、Chemsat等。 6、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
第四节 射频脉冲序列和伪影
MRI成像中的伪影 MRI成像中的假影像称伪影(artifact)常
第五节 特殊成像
脑功能性MRI检查(f MRI)
fMRI主要有造影法、血氧水平依赖对比 法(BOLD)。虽然仍在研究阶段,但已 用于临床的如脑部手术前计划的制定,了 解卒中偏瘫病人脑的恢复能力的评估及精 神疾病神经活动的研究等。
第六节 磁共振对比剂
MRI影像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但正常与 异常组织的弛豫时间有较大的重叠,为提 高MRI影像对比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脉 冲序列和成像参数,另一方面则致力于人 为地改变组织的MRI特征性参数,即缩短 T1和T2弛豫时间,使用对比剂的意义乃在 于此。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PPT课件

射频脉冲与磁化矢量
射频脉冲
向样品发射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磁化矢量发生旋 转。
磁化矢量旋转
射频脉冲使磁化矢量从一个静息态旋转到另一态,产 生能量变化。
信号的产生
磁化矢量回到静息态时释放能量,被探测器接收并转 换为可测信号。
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接收线圈
环绕在样品周围的接收线圈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
信号处理
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使用大于或等于7 特斯拉(T)的磁场进行成像。超高场强设 备在图像质量和分辨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能够提供更深入的生理和病理信息,有助于 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功能与分子影像学在技术利用磁场变化 来研究大脑和其他器官的功能活动。通过测 量血液氧合状态的变化,fMRI可以揭示大脑 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活动模式。此外,fMRI 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他器官的功能和疾病进程。
射频电磁场安全
射频电磁场是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另一种能量形式, 需要确保其强度符合国际和国家安全标准,避免对患者的 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热安全
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设备会向人体发射射频脉冲,这些 脉冲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监测和限制患者的体温升高, 确保热安全。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
01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磁共振成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参数优化
根据不同的扫描目标和需求,优化扫描序列中的参数,如磁场强度、射频脉冲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以提高图像 质量和分辨率。
04
磁共振成像设备
磁体系统
01
02
03
磁体类型
超导磁体、永磁磁体和常 导磁体等。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决定了成像质量, 通常在0.5-3.0特斯拉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SE成像(5~15min) 几种序列成 像速度比较 应用 运动目标动态研究、功能性应用研究,如心血管运动、血流显示
FSE成像(1~5min)
EPI成像(30~100ms)
、脑的弥散成像、灌注成像、脑的功能成像、实时MRI等。
技术要求
梯度系统要求高,如提升速度快、切换率高、梯度强度大。主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多回波SE序列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先发射90º 脉冲,再连续发射多个180º 脉冲,从而形成多 个有一定间隔的自旋回波。与多回波SE不同的是每个回 波对应不同的相位编码梯度,对应一幅图像。 90º —TI—180º —TI—echo…180º—TI—echo…可消除磁场来自均匀性 梯度磁场引起的去相位影响
获得T2信号
一、梯度回波序列
成像时间 采集一幅图像
t TR NEX N y
SE和IR序列成像总时间要几分钟,而GRE由于大大缩短 了 成像时间缩短至几十秒甚至几秒。
一、梯度回波序列
(2)加权图像 T1加权图像 T2* 加权图像 质子密度加权图像 大翻转角70º 、短TE(5~10ms) 、短TR(<50ms) 形成T1加权图像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kx正负切换, ky 线性增加,k空间轨迹 FID-EPI序列 呈正弦变化。
(b)
(a) FID-EPI序列时序
(b)k空间轨迹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SE-EPI序列 kx呈正负切换, ky为脉冲梯度,读梯度 穿越零点时施加,空间轨迹为方波形。
和处理后最大的
小角度倾倒后在z方向留下较大的
横向磁矩, GRE序列中TR很短 TR T2 脉冲多次作
用下,纵向磁化会一步步变小,但恢复的速度又在一
步步加快,于是在脉冲的多次激励后这两种相反的趋 势达到平衡,纵向磁化和横向磁化在每一个的开始和 结束时都具有相同的幅值。纵向磁化和横向磁化处于 动平衡中,这就是稳态或稳态自由旋进(SSFP)。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2)相位编码与k空间填充次序 FSE序列中,k空间被分成ETL个区域或节段, 假定256×256像素的层面,ETL=4 经过 64 个TR周 期,k空间就被 填满,可形成
一幅MR图像。
二、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 , FSE )序列
64次激发的相位编码 ky 在k空间的填充顺序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2)快速反转恢复自旋回波序列 RF激励方式与IR-SE相同 采集方式与FSE相同 优点与缺欠与FSE相同 (3)短 TR, T2WI的实现:最后一个ETL采集结束后加 180º +(-90º )脉冲,相位重聚后磁矩返回z轴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4)k空间的旋转和放射状填充 螺旋桨技术(propeller) 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FSE和FIR序列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磁场
(2)利用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脉冲系列 序列名称 1)FISP序列 2)双回波SSFP 3)平衡式SSFP 特点
' M 采集SSFP-FID不抑制
FID和echo信号都采集 FID与echo横向矢量完全融合
(3)破坏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脉冲系列 扰相GRE序列 特点:破坏掉残余横向分量
短TR、小 角可实现T1加权
在信号读出时,大多数组织T2较短,横向磁化基本衰减完毕,
信号很低;静态液体T2较长,横向磁化衰减较少,信号较高。 特点 应用 安全、无需造影剂、无创伤 胰胆管、泌尿系统、椎管、内耳、延腺、泪
道、脑室和输卵管等器官成像。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正常胆系MR水成像
输尿管结石 MR水成像
内耳膜迷路MR水成像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1)EPI的射频激励
初始横向磁化强度准备方法 FID信号;IRSE信号;SE信号;GRE信号 初始横向磁化强度准备方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类别的EPI序列。 如FID- EPI 、 SE-EPI、 IRSE-EPI、 GRE-EPI 等。
(a) FID-EPI序列时序
(b)k空间轨迹
大大节省 了时间
。
梯度回波时序
一、梯度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重聚的原理
一、梯度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的形成原理
一、梯度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的形成
一、梯度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与自旋回波相位重聚的比较 GRE序列 SE序列
180º 相位重聚 读出梯度反转 产生相位重聚 能补偿梯度场引起 的去相位 无法消除磁场不均 匀性的影响 获得的是T2*信号
每一次相位编码过程中都会有上一次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 参与,每条相位编码读出线的强度都有所增加,反映在图 像上沿相位编码方向出现强信号亮线,称为横带干扰伪像。 为解决该问题梯度回波出现两大脉冲系统,一是合理利用残
留的横向磁化矢量脉冲系列,二是破坏掉横向磁化矢量的脉
冲系列。
一、梯度回波序列
(1) 稳态自由旋进 形成条件: TR T2
TR周期 echo train 1 2 3 1 2 … 31 … 32 33 34 … 6 … 3 6 4 9 7 6 5 3 3 节 段 四 三 二
- … 12 -97 -96 127 126 … 8 -95 -63 -94 -62 … -65 -64 96 … … -33 -32 64 …
12 … 9 7 … 8 95 63 … 6 … 6 … 3 … 4
一、梯度回波序列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四、快速成像序列应用
一、梯度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 gradient echo , GRE 或 GE )序列又称为场回
波(field echo,FE)序列
实现条件:主磁场均匀度达一定要求 缩短TR 方式
小角度激发
直接采集频率编码梯度的回波
采用小角度(<90°)RF激励、短重复时间,用反转梯 度取代180°,重聚脉冲在磁化强度矢量形成稳定平衡状 态下进行信号采集。
小翻转角 5º ~20º 、长TE(15~25ms) 、短TR (<50ms) 形成 T2*加权图像;
小翻转角5º ~20º 、短TE(5~10ms) 、短TR(<50ms) 形成质子密度加权图像。
一、梯度回波序列
2.常用的梯度回波序列
基本GRE脉冲序列没有实用价值 原因: GRE序列 TR T2
磁场均匀度要好。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1.EPI脉冲序列 EPI是一种数据读出模式,实质就是改进了的FID,IR,SE或 GRE等脉冲序列的信号读取方式。 对于单次激励EPI成像,在一次RF激励后,施加的读出梯度进 行快速往返振荡,梯度每反转一次就产生一个具有独立相位编 码的梯度回波,直至采集完重建一幅MR图像所需的全部回波。
磁化仍保持较大幅度,可短时间内再激励,缩短了激励 周期,横向磁化仍可产生较大幅度信号。 例如,当 =20º 时
Mxy=34%M0
Mz= 94% M0 仅过数十毫秒,纵向磁化即可恢复到平衡状态。
一、梯度回波序列
x方向施加梯度场,通过切换,用梯度回波代替180º 自旋回波, 同时作为频率编码梯度,与消除频率编码散相原理相同。 相位重聚梯度的持续时间为去相位梯度时间的一倍。
ETL对应不同的TE 模糊效应显著,对比度低于SE;回
波链的存在使TE 、 TR不能太短,影响T1WI质量;脂 肪信号超强;成像速度低于梯度回波。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3.FSE的拓展 (1)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采集正向相位编码、零编码以及少量负向相位编码数 据,根据对称原理,利用正相位编码数据复制负相位 编码数据,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一次RF激励后使用一 连串180º 相位重聚脉冲,采集一连串回波,一次激 励形成一幅图像。 HASTE序列主要用于生成T2 加权图像,采用单次激励快速 自旋回波序列,并结合半傅里叶数据采集技术,使一幅 256×256矩阵图像在1s内可采集完毕。
4
-31
-30
… …
-1
0
32
31
… 2 …
1
一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多回波与快速自旋回波k空间填充次序 比较
多回波1
多回波2 多回波3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3)有效回波时间与加权图像 数据采集中,Gy=0产生的回波信号被填入 k空间中心行 (ky=0), 该回波信号所对应的回波时间称为有效回波时
不均匀的不敏感性;提高对比度和信噪比;为后台数据处理
提供足够的基础信息;消除相位编码方向上的运动伪影。
图中一组平行线 表示一个TR采集 的一个ETL,这 里 ETL=4
k空间填充的螺旋桨技术,ETL=4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5) MR水成像 在FSE序列或HASTE序列中,选择长TE、长TR的T2加权成像,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左) SE-EPI序列时序(右)k空间轨迹
三、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2)EPI相位编码梯度与k空间填充 采用恒定相位编码梯度,利用相位累积形成
相位逐渐升高的相位编码;
采用脉冲式相位编码梯度,在每个读出梯度后
施加脉冲式相位编码梯度进行相位编码。
相位编码梯度种类不同
k空间数据采集轨迹不同
一、梯度回波序列
常规GRE序列; 三类GRE序列: 横向残余磁化矢量利用序列; 横向残余磁化矢量破坏序列。
GRE序列与SE序列主要区别
配制高强度的梯度场
使用反转梯度取代180º 相位重聚脉冲。
一、梯度回波序列
1.基本GRE序列 (1)信号产生的基本原理 小角度激励技术
GRE序列中,用小于90º 的脉冲,在脉冲结束时,纵向
一、梯度回波序列
稳态时MR信号包含两种成份: FID信号 echo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