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田径运动员竞技状态临场培养

合集下载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赛前状态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赛前状态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南京体育学 院学报
J un l f a j gIsi t f h sc l du ain o ra o ni tueo y ia E c t N n n t P o vl N少年田 径运动员赛前状态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ajs ter r o et ns t io etmpr netteapineoterehiusads a ge.B sdo lt er s n er f rcc ,hs duthi pe—cmpti t e s f ra i ot c p l c it nq e n t t i io a g a oh a f h c r e s ae nr ae t o e dyas at e ti e dh i a op i esyi dan i o i icn sac t teajsm n epe o eio tt o et c n edah t ,nodrt poiesmer e- s el gwt smes nf ateerhi o h dut et t r —cmptins e fh akadfl tl e i re r d o e r a s i h gi r n f o h t a t r i es o v f
e e st mp oete eta urc lrt iigo a ka d f l tltsi d l c ol. n e oi rv h xrc riua r nn ft c n edahee n mide sh os a r i
Ke o d : u gt tl e; rc n e ;pe— o et ns t;ajs n yw r s Yons ra e s t kadf l r cmpti t e dut t e ht a i d io a me
日常训练 中, 常常遇见 训练型 与 比赛 型选手 , 前者 训练成

径赛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培养

径赛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培养

摘 要 :从田径径赛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心理训练、 赛前准备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在为田径运动员培 旨
养 最 佳 竞 技 状 态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关 键 词 :径赛运动员; 最佳竞技状态; 培养
中 图 分 类 号 :G 0 . 7 8 4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运 动 员 的 竞 技 状 态 直 接 影 响 着 比赛 成 绩 . 最 佳 使 竞 技 状 态 出 现 在 比赛 期 间 是 赛 前 训 练 的 重 点 和关 键 , 赛 前 训 练 的 成 功 与 否 , 键 是 运 动 员 在 比赛 时 的 身 体 关 状 态 、 术 状 态 以 及 心 理 状 态 等 . 正 常 的训 练 前 提 技 在 下 , 前 训 练 对 最 佳 竞 技 状 态 的 形 成 , 善 比赛 能 力 , 赛 完 并 使 影 响 专 项 成 绩 的 各 训 练 因 素趋 于 平 衡 , 证 运 动 保 员 在 比赛 中充 分 发 挥 训 练 水 平 或 超 水 平 发 挥 起 着 关 键 作 用 . 狭 义 上 理 解 , 前 训 练 往 往 指 大 赛 前 数 周 从 赛 乃 至 数 天 的训 练 安 排 , 要 在 于 调 整 体 能 , 高 专 项 主 提 训练强度 和心理准备.
13 .
心 理
渴 望 比 赛 、 跃 欲 试 、 绪 高 涨 、 满 自信 心 , 跃 情 充 同
时又能准确 地控制兴奋 的程度.
1 4 体 力 .
自感 精 力 充 沛 、 旺盛 、 疲 劳 、 伤 病 . 无 无
2 赛 前 整 体 训 练 水 平 的 提 高 是 竞
赛 取 胜 的 绝 对 因 素
前 要 有 比 较 系 统 的 训 练 , 过 训 练 加 强 实 力 , 超 量 通 为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田径运动员比赛前训练及参赛能力的培养吗?】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田径运动员比赛前训练及参赛能力的培养吗?】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田径运动员比赛前训练及参赛能力的培养吗?】大学生【你真的知道田径运动员比赛前训练及参赛能力的培养吗?】目的:1、了解运动员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了解运动员比赛中发挥运动水平的因素3、培养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4、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的能力一、比赛前训练的意义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使运动员达到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专项体能,具有训练实力,是在比赛中取得成功的基础。

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得到发挥是获胜的关键。

所以对比赛前训练计划的制定与控制,应是教练员合理安排赛前训练、提高运动员参赛能力的重要工作。

二、比赛前的准备与训练赛前训练是整个训练过程的组成部分。

训练——积蓄能量的过程;比赛——释放能量的精彩表现。

因此,赛前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一)思想与精神方面对参加比赛的时间、地点、报名标准(参赛资格)、赛次、对手情况等都要了解清楚,并拟定参赛目标成绩与名次。

根据实际训练情况制定出周密的赛前训练计划。

在训练过程中每一次课、每一个训练手段都要有利于赛前训练计划的完成。

(二)技术与专项方面在技术上要达到熟练、稳定,掌握好完整技术与节奏。

对技术动作本身不再进行大的改动,主要是巩固和熟练。

重视专项能力的训练,保持较高的专项训练水平,但不刻意追求强度的提高,而是轻松自然又有较高强度反复多次的练习,以利于巩固熟练技术,提高专项能力,使运动员有良好的专项感觉,如:短跑运动员速度感好,反应快;跨栏运动员节奏感好,感觉栏架矮、栏间短。

(三)身体素质方面要进行相当的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专项身体素质项目要达到较高水平,但又不要去追求强度的提高,要保持一般身体训练,以维持训练的平衡。

尤其要保持有氧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加速恢复过程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剂。

(四)体能(机能)方面通过赛前训练使强化训练过程中积累的疲劳逐渐消失,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态达到较高水平,并能平衡协调地发展。

训练后恢复过程缩短,能使运动员的潜在能力逐渐显现出来。

如何在田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姿态

如何在田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姿态

如何在田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姿态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的良好姿势和姿态对于提高跑步效率、减少受伤风险以及获得更好的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在田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姿态。

一、起跑姿势在百米赛跑中,起跑姿势决定了出发时的推进力和加速度。

正确的起跑姿势能够提高起跑速度和稳定性。

首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手指自然松开,手臂放松。

身体前倾约45度,保持整体平衡。

切忌过度前倾或后倾,以免影响起跑速度和平衡感。

二、跑步姿势1. 颈部和头部姿势在田径比赛中,颈部和头部姿势对于呼吸、视线和平衡都非常重要。

保持颈部伸直,头部稍微向前倾斜,视线集中在前方。

切忌低头或仰头跑步,以免造成呼吸不畅、失去平衡或视线不稳定。

2. 肩膀和背部姿势在跑步过程中,肩膀和背部的姿势直接影响身体的稳定性和呼吸效果。

肩膀要保持放松,放下,切忌高高抬起。

背部要保持挺直,不要弯曲或扭曲。

这样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跑步效率。

3. 手臂和手部姿势正确的手臂和手部姿势可以增加动力和推进力。

手臂要放松自然地摆动,以保持动作的协调和平衡。

手部弯曲成90度角,手掌自然弯曲,不要用力握拳。

这样可以减少上肢肌肉的负担,并提供更好的推力。

4. 臀部和腿部姿势在跑步中,臀部和腿部的姿势直接影响步幅和步频的调整。

臀部要稍微收紧,向前推进,以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

腿部要有良好的提膝动作,脚踝保持自然放松。

切忌乱摆腿、踢腿或者腿部过度伸展,否则会影响步频和平衡。

三、比赛中的注意事项1. 均衡呼吸在田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呼吸可以给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延缓疲劳。

要通过鼻子和嘴巴深吸浅呼,尽量保持均衡的呼吸节奏。

2. 放松肌肉比赛中,运动员的肌肉容易紧绷,影响正常的运动。

要通过深呼吸和放松的动作来减缓肌肉的紧绷感,特别是在比赛间歇时间内。

3. 注重心理状态在田径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增加自信心,提高专注力和耐力。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战胜压力和疲劳感,专注于自己的比赛节奏和目标。

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控

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控
第 2012 年第 5 期 (总第 398 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5,2012 Total No.398
[文章编号] 1009- 6043(2012)05- 0080- 03
浅谈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控
李波
(东北财经大学 职业继续教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 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心理训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培养田径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以及在比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连市业余体校短跑组 (年龄 14- 17 岁)男 10 名,女 5 名运动员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一是访谈法。通过日常训练中的接触进行 观察、询问。在比赛期间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座谈;二是文 献质料法。通过查阅各类体育期刊和体育著作等文献,借 鉴了其中一些对论文有指导性作用的研究和方法;三是 逻辑分析法:对调查中出现的难点,进行逻辑分析。
[收稿日期] 2012- 03- 19 [作者简介] 李波(1962- ),女,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职业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研究。 - 80 -
李 波:浅谈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控
(二)影响运动员临场情绪的客观因素 1.比赛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绝大多数运动员在参加 一般性测验赛时通常都能较好地控制情绪,很少出现过 度紧张的状况; 但当他们参加具有重要意义的比赛时,往 往会出现难以控制的紧张情绪, 而这种消极的紧张情绪 正是其正常发挥水平的大敌。 2.竞赛的激烈程度。过高或过低的应激都不能使运 动员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从而制约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 竞赛中的充分发挥。由于辽宁省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年龄、 训练年限、训练水平大致相同。而且比赛组别较多,因此 比赛较为激烈。正确的估计会起到良好的动员作用,有助 于运动员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正确对待比赛中的 各种困难。而错误的估计会出现信息加工失误,使运动员 倾向于把自己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往坏处想, 这种心理会 造成注意力分散,自制力、果断性下降,产生焦虑、恐惧等 消极情绪。 3.社会对比赛的期望。评定运动员社会价值的主要 因素是运动成绩, 而比赛是实现运动员社会价值的唯一 途径。除了运动员的主观意识外,社会对竞赛的期望是运 动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客观因素。在大学生田径比赛中, 这种社会对比赛的期望主要表现为运动员所在学校和教 练员对运动员的期望。 4.比赛 的 环 境 。 一 般 情 况 下 , 国 内 田 径 比 赛 参 赛 运 动员人数不多,观众也比较少,气氛平静,这种环境下运 动员易于控制情绪,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比赛。在世界级 大赛中,不但参赛运动员多,观众队伍也非常庞大,场面 热烈,加油呐喊声、喇叭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很少经历 这种场面的运动员通常难以适应,很难摆脱外界纷杂因 素的干扰,会因思想混乱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影响正常 发挥。 5.比赛的客观条件。由于比赛受许多客观条件的影 响,如天气、场地、器材等。有些运动员在客观条件不理想 时,心理上就形成较大障碍,情绪过度紧张,往往在比赛开 始前, 就已经输给那些水平相当但心理素质比其过硬的 运动员了。 (三)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状态典型表现及调控 1.赛前过度兴奋状态的表现及调控。赛前不良状态 的原因是由于过高激活水平所造成的。运动员的比赛经 验不足、自控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或由于比赛动机过强、期 望水平过高而刺激了大脑的兴奋性提高等都会导致这种 不良状态的出现。因此,在比赛前必须控制适宜的比赛动 机和期望水平,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 应采取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安慰疗法、催眠练习等方 法加以逐渐消除不良状况。 2.赛前冷漠状态的表现及调控。这种不良状态产生 的主要原因是过低的激活水平造成的。一般来讲,过度疲 劳,长期伤病不愈、比赛任务过重、困难过多而又缺少对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论文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论文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论文摘要:在田径比赛中,成绩的好坏,比赛的胜败,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

主要是围绕运动员的心理评定,心理选材,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的。

在田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参加比赛,不仅要消耗很大的体力,而且也要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

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手段进入运动训练的领域后,就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

在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的种种较量,无一不是身体的全方面的对抗。

许多赛事的实例可以证明,谁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机能,理智地面对紧张激烈的比赛。

谁就能在比赛中赢得主动。

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对比赛结果具有重大影响。

1.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特点田径竞赛是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结合,田径运动需要估计目标的方位、距离或高度,因此需要准确明晰的空间知觉以观测空间的大小、方位和距离,从而调整自己的动作、矫正错误的姿势。

这就对运动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比赛中不能对这些有一个良好的判断,那么在比赛中出现失误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了。

除此之外,运动员还应具备借以判断动作的速度、周期性动作的时距和到达终点的时间,从而调整动作的强度和速度。

由于田径成绩较为准确,所以稍有失误就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是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另一要求。

2.田径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体育赛事都一个样,比赛之前可能都会出现一些心理状况,田径竞赛也不例外。

具体表现如下:2.1 良好心理状态(最佳心理状态)最佳竞技状态是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的结果。

它是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对比赛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心理为基础,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和充分的赛前心理训练,及时地克服各样心理障碍,全面提升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更好地达到赛前最佳竞技状态。

2.2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是多样的。

最常见的有技能水平、身体状况、运动经验、气质与性格等。

不良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比赛失常的主要心理状态。

大学生业余田径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科学调控

大学生业余田径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科学调控

要在每一年 的重 大 比赛 中出现最 佳竞 技状 态 。前 者是按 照
多年训练 目标通过 系统化 地 实现每 个训 练 阶段 训 练 目标 的
必然结果 , 后者则是合理计划和完成 年周期 中每个小 中周期
训 练 目标 的必 然 结 果 。纠 【
1 3 使训 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可操作性 . 在周期性基础上 , 教练员对运动员 训练可 能达 到的总 目
中图分类号 : 88 1 G 0 .2
Ii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2 35 20 )3 09— 2 17 —16 (09 0 —02 0
o i0 Sce tfc Re u a in o h l n in i g l to ft e Unie st u n s To i v r iy St de t ’ p
年训练过程 可被分解 为若 干个 年度 训练计划 ( 年周 期或大周
期 )每一个年度训 练计 划依次 分为 数个称 为 中周期 的训 练 ,
方 面能够保 证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时间 , 到训练学 习两不 做
误。
阶段 , 每一个中周期又 分为 若干个 小周 期 , 小周期 由若 干节
训练课所组成 。实际训练过程 中, 从每节训 练课到 多年训练
计划 , 成 环环相扣的紧密结构。 形 1 1 整个 训 练 和 比 赛 是 一 个 系 统 工 程 .

2 最 佳状 态 的形成
最佳竞技状态是 指运 动员获 得优 异运 动成绩 的最 适宜
的准备状态 。对不 同的人 来说 , 竞技 状态 的规 律各不 相 同 , 因此 , 它具有 个性 ; 同一个运动员在不 同 的时期 , 对 也表 现为 时 间上 的相对性 。1与专业运 动员相 比, … 大学生业 余 田径运 动员获得最佳竞技状 态与平 时训 练 的系统性 与严 密性关 系 更为密切 , 而在运动训练过程 中一定 严格遵循 周期性调 控原 理, 有利 于最佳状态 的顺利形成 。

浅谈田径投掷项目中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浅谈田径投掷项目中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浅谈田径投掷项目中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刘艳霞 刘卫国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调节与心理平衡具有极其关键的含义。

经过定制严谨的赛前训练规划,科学分布赛前训练环节与内容,可以有助于田径投掷运动员维持最好的赛前准备,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示出最佳的力量。

本文对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规划和训练内容划分实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期待可以为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带来参考。

科学、系统、有效是田径训练的三个基本原则。

伴随体育事业的开展,田径投掷项目渐渐趋向“高、难、美、新”,并不断融入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竞争日趋激烈。

怎么做好合理的赛前训练,是加强投掷运动员竞技水准,竞争较好成绩的核心。

现代体育基本都重视科学训练,田径投掷项目的赛前训练第一要保证其科学性,就是从运动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的方面指引运动员实行赛前训练,以保证运动员的参与在竞争中处于最佳状态。

文章根据科学理念和真实规律,对投掷运动的赛前训练方案进行了研究,为投掷运动员提议了较为有利的依据。

1 田径投掷项目简介1.1田径投掷项目的基本内容田径投掷项目基本包含铅球、铁饼、铁锤和标枪。

按照田径四大投掷项目的特征而言,田径比赛中的投掷项目是经典的以体能为主的速度和力量项目。

它需要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长内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地投掷手持设备。

它是人身体不同运动器官在缺氧状况下的极限力量而不是周期性运动,是一种无氧代谢运动,基本是全部田径项目的重点。

1.2田径投掷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应关注的问题虽然前面提到了田径投掷项目的特征——身体优势、无氧代谢、速度和力量,那我们在赛前训练中就应该关注这些要点,一定注意不要由于急功近利而导致肌肉损伤,这可能会影响赛前训练更严重的会影响正式比赛。

运动员赛前训练要对赛前训练的不同项事项实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按照远程动员的身体情况与训练效果快速进行调整,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及时性,赛前训练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2 运动员赛前训练简介2.1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用处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最终和根本目的是使运动员能够展现出最好状态,到达最佳比赛效果,获得最佳比赛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田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临场培养
[提要] 本文以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从科学的角度对田径运动员临赛前运用“意念及模拟思维”培养良好竞技状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田径运动员这种“思维”能够为比赛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文中对运动员使用该“思维”模式的方法亦进行了具体探索,旨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比赛成绩。

[关键词] 田径比赛意念及模拟思维竞技状态临场培养
1.问题提出
“竞技状态”是指比赛时的技术状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田径项目竞赛的特点是力量、速度、耐力以及专项技术的较量,运动成绩发挥的好坏与比赛时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很大关系,运动员在具备较好身体素质和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前提下,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是最大限度发挥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条件。

运动员如何尽可能的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呢?笔者认为这与运动员临场比赛前的心理调整有密切关系,这种临赛前的心理调整笔者将之称为“意念及模拟思维”(以下简称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包含“意念思维”和“模拟思维”两部分,该“思维”模式对运动员在临场比赛时培养相对良好的竞技状态,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深深感到,田径运动员临赛
前通过该“思维”模式对促进培养赛中良好的竞技状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从科学的角度对该问题加以探索。

2.1 田径运动员临赛前运用该“思维”模式与竞技状态临场培养的内在联系
从运动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分析,状态的产生是外界因素对大脑中枢刺激后的机能表现。

外界因素有很多,但与运动员临赛时较为密切的主要有运动员所处的赛场环境,如比赛场面的壮观气氛,运动员激烈竞争的情景,以及比赛中场地、印象、天气、观众状况等等外界因素刺激,从而引起运动员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我们常听说某运动队(员)占尽“天时、地力、人和”的优势,比赛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充分说明外界因素对运动员比赛状态是有很大影响的。

外界刺激有强有弱,对运动员造成的心里感觉有好有坏,从运动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若刺激因素强弱得当,对运动员造成的心里感觉很好,那么在临赛时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若外界刺激过强,对运动员心里容易造成压迫感,导致肌肉过分紧张,这有可能破坏运动肌群收缩与放松的协调能力,然而协调能力好坏将对比赛的发挥有很大影响。

举个例子,如在跳远项目中,其助跑后的踏跳动作要求运动员在起跳脚着地后,进行“退让”,通过这个对全身协调性要求较高的细微动作以衔接起跳腿的“蹬腿”动作,若协调能力下降的话,这个“退让”动作就不可能做好,
从而会出现踏跳缓冲不够,动作僵硬而且会受到较大的反作用阻力,这就不能使起跳腿达到快速而有力地蹬伸效果,使得水平速度不能依附一个较好的起跳动作去充分发挥,这必然会影响到竞赛成绩。

相反,刺激过弱,兴奋性调动不起来,身体运动机能不能得到加强,表现为肌肉相对于在身体状态好,兴奋性强时收缩力量要小得多,这时肌肉就好似没有充足电的蓄电池不能释放大的能量。

外界刺激因素有些是客观存在不易改变的,而有些可以通过运动员的主观意识去“创造”,运动员临赛前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各种主客观因素刺激尽量进行“优化组合”,使其能促进良好心理、生理状态形成,这个“优化组合”的过程就是通过“意念及模拟思维”来实现,这对临场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2.2 运动员临赛前通过这种“思维”模式所产生效果的科学依据从运动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运动员临赛前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将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刺激“优化组合”后在大脑皮层引起兴奋,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冲动传导,把兴奋传至一定的效应器上,使得运动员在赛前就预先动员各器官,加强系统机能,为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做好准备,并能事先克服神经系统和各器官机能在运动刚开始的惰性,从而加强了某一比赛项目所要求肌肉活动的适应与反应能力,正是这种适应能力的提高,使得肌肉收缩的控制能力增强,比赛动作协调性及兴奋性增强,做动作比较自如,能较好地控制住比赛的速度、力量及动作节奏,以更好地发挥专项
技术水平,这是田径比赛中决定成绩的重要环节。

2.3 运动员掌握“意念及模拟思维”是临场比赛时培养良好竞技状态最有效方法之一
临赛前通过这种“思维”可以使运动员产生稳定积极的心境,从而使运动员在一定的时间里心情愉快,精神爽朗,在比赛中会表现出无限的勇气和力量,相反不稳定消极的心境,往往使运动员精神不振,思想负担沉重,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缺乏信心,比赛时动作僵硬,肌肉兴奋性调动不起来。

因此运动员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心情,绝对不能被消极心情所左右,要善于调整好自己的临场心理状态,这种临赛前的心理调整可通过大脑进行抽象或具体的“意念思维”去实现,这一过程要求运动员临赛前保持内心安静,思想集中,心情舒畅,通过意念去想象,感觉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积极主动地去实现舒畅的心境状态,这对提高神经兴奋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国内外就有许多运动员通过临赛前一段时间内听音乐来诱发产生这种使全身轻松舒畅的感觉,使得运动员的心理与生理状态都能达到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

运动员在赛前做完热身准备活动后,大约用15—20分钟的时间有意识地留意运动场上的景象,感受赛场气氛,如赛场中的广播声、观众的加油声,运动员做准备活动的场景,以及赛场上运动员激烈竞争的情景,感受这些环境气氛的同时,想想自己在赛场上竞争时的“画面”,将参赛项目的动作要领通过“模拟思维”方式反复在脑海中呈现,例如某运动员在四十分钟后将参加跳高比赛,热身准
备活动后用15—20分钟时间将跳高的动作要领通过运动表象思维的形式,反复在脑海中模拟几遍,根据运动心理学理论,肌肉动作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神经联系,它和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信号系统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这种“模拟思维”应采用语言“默念”方法引起动作表象思维,若该运动员使用背越式的跳高技术,“模拟思维”过程是:“弧形助跑”→“蹬地起跳”→“摆动腿摆动上提”→“拉开背弓过杆”→“下落挂膝放腿”。

对各个环节的动作速度控制、力量大小分配及节奏等都应在言语“默念”的思维过程中去充分感知。

在进行这种“模拟思维”时,运动员要思想集中,避免过多的与其他人在一起,否则会干扰“模拟思维”的进行。

通过上述“意念及模拟思维”运动员能在赛前短时间内培养出对跳高项目一种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身体运动机能达到“预热效应”,表现为对参赛项目的动作概念清晰,动作节奏感增强,身体运动系统兴奋性提高,心理上表现为参赛的信心与希望增强,从而具备了赛事所要求的良好的技术状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运动员临赛前培养良好竞技状态是完全可能的,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要使这种“思维”模式达到效果,运动员必须辅以大量的动作技能练习作为前提,大量动作技能练习就要靠平时刻苦努力的训练去完成,运动员只有在大量的肌肉动作练习中,才能了解动作规律,才能具备牢固的动作记忆,才
能形成清晰完整准确的动作表象思维。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运动员只有通过平时的刻苦训练,具备了较高的专项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在“临战”中才能更好的克服各种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为比赛培养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奠定基础,在具备这种基础的前提下,运动员临场比赛时通过上述“思维”模式是完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竞技状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