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乃德之本》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 (11)(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 (11)(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月考语文练习卷一、基础知识(24分)1.(8分)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没透着作者的情感,闪烁着哲理的光彩。

凝望宗璞笔下的紫籐萝,开得是那样盛。

像迸.溅的水花,在和阳光互相挑dòu,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它们在努力告诉我们:生命可以如此绚丽多彩。

朋友们,走进大自然吧,在山川溪泉中听____(回荡回响)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迸dòu(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横线上。

2.(8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爱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美德。

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后反响热烈。

“李焕英”这一词条因此多次冲上微博热搜。

为了培养同学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

学校将组织开展“孝心伴我行”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我来写](1)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条简洁。

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我来请](2)请你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给导演贾玲打电话。

邀请她于5月31日下午两点在学校一楼报告厅做有关“中国孝文化”主题的报告。

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我来议](3)我学习工作忙。

我钱赚得还太少。

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

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

你怎么看。

谈谈你的看法。

3.(8分)诗、文名句默写。

①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③不畏浮云遮望亂,(王安石《登飞来峰》)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⑥,惟解漫天作雪飞。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1顾炎武《日知录》之《贵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北京市高考题)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贵廉汉元帝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

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

“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

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

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

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

郡国恐其诛,则择便巧史书①、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究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

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

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

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

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

’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

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②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

“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

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

”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③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

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

《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④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

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

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此议今亦可行。

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

(取材于顾炎武⑤《日知录》)【注】①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

②相守:诸侯国相、郡守。

③神宗:明朝皇帝,年号万历。

④“不肩好货”句:大意是不任用贪财的人,而举用懂得养民、能改善百姓生活的人。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组合循环练练习21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文阅读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组合循环练练习21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文阅读

练习21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2023·山东省临沂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每当夜幕降临,淄博俨然成为烧烤的世界,连风都带上了“孜然味儿”。

大街小巷,方桌排开,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散发出人间烟火的气息。

你要想知道某家烧烤是否正宗,只需要看烧烤桌上,是否有三样:一是小饼,二是小葱,三是小火炉。

这些都为淄博烧烤打造出别样的味道,似乎光用这些味道便可给这座城市一个完美的定义。

我想,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便是修辞格中的借代吧。

一般城市吃烧烤,都是将烤串烤好了端上桌,也就是即食烧烤。

正宗的淄博烧烤,每桌必有一个小火炉,上桌的肉串已经烤到半熟,食客接着烤,火候由食客自己掌握。

拿两串滋滋冒油的肉串,先裹上蘸料,然后摊在小饼上,手掌握住小饼将肉串攥紧,往后一①拉签子,几块肉就这样完整包裹在小饼里面了,再放一②段葱叶或者葱白,这么一③卷,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小饼。

小饼的麦香、蘸料里花生芝麻香和刚烤好的肉香混合在一④起,咬一大口细细品味:小饼让略咸的烤肉变得适口,蘸料又提供了足够的香味提成,而大葱又抵消了肉串的油腻,“君臣互佐”,相辅相成。

山东人已经“撸串”两千多年。

淄博烧烤虽为“网红”,却并非“新晋”。

在山东,烧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在临沂出土的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中,正在烧烤的庖厨,现代人谁看了不得说一句:“文物演我!”1.下列对文中加序号的“一”的用法与含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与④不同②与③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2.文中说“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便是修辞格中的借代吧”,你认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否使用了借代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答:3.请仔细观察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结合画中要素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含蓄表现出古人烧烤的悠然惬意。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不超过80字。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韦叔裕字孝宽。

大统五年,进爵为侯。

八年,转晋州刺史,寻移镇玉壁,兼摄南汾州事。

十二年,齐神武倾山东之众,志图西入,以玉壁冲要,先命攻之。

连营数十里,至于城下。

乃于城南起土山,欲乘之以入。

当其山处,城上先有两高楼。

孝宽更缚木接之,令极高峻,多积战具以御之。

齐神武使谓城中曰:“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遂于城南凿地道,又于城北起土山,攻具,昼夜不息。

孝宽复掘长堑,要其地道,仍简战士屯堑。

城外每穿至堑,战士即擒杀之。

城外又缚松于竿,灌油加火,规以烧布,并欲焚楼。

孝宽复长作铁钩火竿一来以钩遥豁之松麻俱落。

城外尽其攻击之术,孝宽咸拒破之。

神武无如之何。

俄而孝征复谓城中人曰:“韦城主受彼荣禄,或复可尔,自外军士,何事相随入汤火中邪?”乃射募格【注】于城中云:“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

”孝宽手题书背,反射城外,云:“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孝宽弟子迁,先在山东,又锁至城下,临以白刃云:“若不早降,便行大戮。

”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

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

神武苦战六旬,伤及病死者十四五,智力俱困,因而发疾。

其夜遁去。

后因此忿恚,遂殂。

(节选自《北史》)材料二: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

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

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

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

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

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

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

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节选自《三国志》)【注】募格:亦作“募征格”,募人从军、杀敌的赏格。

1.材料一中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孝宽复A长作铁钩B火竿C一来D以钩E遥F豁之G松麻H俱落2.下列对材料中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文中指面对、向,与《琵琶行并序》中“曲终收拨当心画”的“当”意思相同。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一)陈遗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②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③出征。

时遗已聚敛④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⑤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铛:锅。

②值:正好遇到,恰逢。

③即日:当天,当日。

④敛:积攒。

⑤馁:饥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遗至孝至:极,十分 (2)遗作郡主簿作:做,担任(3)辄贮收焦饭辄:就 (4)遁入山泽入:进入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2)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做人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的喜好;好人有好报。

附参考译文:陈遗十分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锅巴)。

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带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侵入吴郡,当天郡守袁山松就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底的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袁山松)和孙恩开战,(被孙恩)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当粮食的,有的人因为饥饿而死了。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二)金山寺(并序)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课_兼爱》2020年同步练习卷(10)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课_兼爱》2020年同步练习卷(10)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课兼爱》2020年同步练习卷(10)一、基础知识1. 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当察乱何自起________(2)故不孝不慈亡有________2. 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焉①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________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③子亦有不利焉________④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⑤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2)疾①不知疾之所自起________②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________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3)相①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________②苟富贵,毋相忘________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________(4)具①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________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③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________④问所从来,具答之________⑤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⑥仲永生,未尝识书具________3. 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古义:________今义:家庭,人家;家庭的住所。

4.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故亏父而自利________(2)故亏兄而自利________5.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句式:________译文:________(2)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句式:________译文:________(3)察此何自起?句式:________译文:________(4)当察乱何自起?句式:________译文:________6. 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墨子认为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爱无等差,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

专题15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练习)-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专题15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练习)-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考点十五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突破高考第10题(解析版)第一组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

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

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

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上书总裁A言要义八端B宜搜C采博而考证精D职任分而义E例一F秉笔直而持论G 平H岁月宽而卷帙简I总裁善其说J令K撰食货志L兼他纪传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

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

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

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

”庄宗以为然。

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

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注】①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

②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明宗使延光间行A求兵B夜至河上C为梁兵所得D送京师E下F延光狱G搒掠数百H胁以白刃I延光J终不肯言。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

父岳,后唐太常卿。

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

岳时退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

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

”故名之温叟。

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

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授驾部郎中。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8 文言文专题(解析版)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8 文言文专题(解析版)

08 文言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山东烟台·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曾国藩①家书【甲】纪鸿②吾儿: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受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乙】温甫③六弟: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

【丙】诸位贤弟足下: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注释】①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②纪鸿:曾国藩次子,数学家。

③温甫:曾国华,字温甫,曾国藩胞弟。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尔既看《史记》既:已经B.不敢稍染官宦习气稍:稍微C.亦复无益益:增加D.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负: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句意为:也没有益处。

益:益处;故选C。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仕宦之家先天下之忧而忧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为人谋而不忠乎C.常限以功课先帝不以臣卑鄙D.但须专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之: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为:动词,成为/介词,替;C.以:介词,用/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D.但:副词,都可译为“只,只是”;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乃德之本
谭用发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

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难以接受的,就是儿女给他们脸色
看。

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

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
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里好好待着,别到
处乱串。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想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

”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饭没事干。

”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竟然选择了轻生。

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
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

难就难在对自
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
正,特别是在外面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

难就难
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恒。

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
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
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

”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

《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怀恭敬之
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

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
和语气,自然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然会恭谨周到。

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
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

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
心灵。

当我们的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
2016年3月25日4版,有删改)
(1)本文所议论的“孝”,具体到行为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分析作答的?请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父母好脸色,与父母说话温婉谦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读全文,明确本文主要论述孝道问题,结
合倒数第二段内容,明确本文的“孝”主要是“给父母好脸色,与父母说话温婉谦和,照
顾侍候父母恭谨周到;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等方面。

(2)举例论证举一位儿子对待母亲的例子,从反面具体确切地论证了“给父母好脸色
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这个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论证方法的辨析。

注意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等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的辨析。

本句是举例论证,答题规范:举了什么例子,具
体论述了什么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①对老人的“毛病”理解宽容;②对自己的缺点反省纠正;③保持孝心,持之以
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概述能力。

结合文章第三段,提炼2~4句话,能概括出三点内容即可。

(4)[示例]①给父母好脸色,多与父母交流沟通;②搞好自己的学习;③适当分担家
务;④多关心父母,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们,尤其是在他们生病或事业不顺利的时候;⑤认
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注意回答本题时要结合本文作者所论
述的观点和自身实际,设身处地地谈出对父母尽孝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