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釉
陶瓷工艺学 3.3 釉的种类与制釉原料

配料中常采用CaCO3,因其密度小,易悬浮在釉浆主要由滑石、碳酸镁、白云石引入。作用:
1) MgO在低温时起耐火作用,在高温下,是强的活性助熔 剂,可提高釉熔体的流动性;能降低釉的膨胀系数,可促 进坯釉中间层的形成,从而减弱釉面的龟裂。 2)提高釉面硬度,用作建筑瓷釉可提高釉面耐磨性,作卫生 瓷可耐酸碱。 3) MgO在用作低温无光釉组分时,以滑石加入,有提高乳 浊性的作用,与锆英石同时引入,乳浊效果更为明显,可 提高白度。
2、Al2O3
主要由粘土、长石、氧化铝、氢氧化铝等引入。在釉中的 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釉的硬度和机械强度; 2)提高釉的耐化学侵蚀能力; 3)降低釉的膨胀系数,用以解决熔块釉的釉面龟裂; 4)增加釉的耐火度,提高它的熔融温度。 5)可通过调整Al2O3/SiO2摩尔比来控制釉的光泽。在明亮的 光泽釉中,Al2O3/SiO2的摩尔比在1:6~1:10之间;在无光 釉中为1:3~1:4。增加Al2O3的含量,能获得好的无光效果。
⑶镁质釉:为了克服石灰釉熔融范围较窄、烧成方法难于 控制自如的困难,在石灰釉中引入白云石和滑石。其MgO 的含量大于0.5mol。
优点:熔融温度比石灰釉要高,熔融范围宽,对坯体适应性 强,膨胀系数小,不易出现发裂,对气氛不敏感,不易发生 烟熏,有利于白度与透光性的提高。 不足之处:釉浆易沉淀,与坯粘着力差,烧后釉面光亮度不 及石灰釉。 ⑷锌釉:ZnO的含量大于0.5mol,是制结晶艺术釉的一个 重要体系,组成调节适当,亦可获光泽透明釉,用于陶器、 炻瓷器。
9、其它原料:碳酸钡、碳酸锶、锆英石、骨 灰、瓷粉、色料等。
(1)碳酸钡:用量较大时(通常大于0.15mol),起耐火 作用,可提高熔融温度;如用量较小时(通常小于 0.15mol),可改善制品釉面的光泽度和力学强度。但大 部分钡的化合物有毒性,在使用时应注意。
陶瓷工艺学-第四章 釉层的性质-1节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 施釉的作用
光滑、明亮、美观 不透水、不透气 易洗涤、耐污染 提高陶瓷的其他各种性能(强度、耐热、电性能)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 陶瓷制品对釉的基本要求
有均匀的、光润的、有玻璃光泽的表面 (特殊效果的 釉除外) 不可发生开裂或剥落现象(特殊效果的裂纹釉除外) 高温流动性好,釉面易于平滑 耐酸碱腐蚀 其他特殊要求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 什么是釉
什么是釉?釉的本质是什么? ……。这些问题却不是 每一个人都能回答出来的,它是“陶瓷“这门学科所 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釉“的配制与烧成,是一门很神秘、很具挑战性的 学问,古代的许多名窑、名瓷都是以独特的釉来命名 的:祭红、郎窑红,美人醉、唐三彩、兔毫、油滴、 窑变花釉、……。万变不如其宗,我们可以用一句简 要的话进行概括: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 薄的、均匀的玻璃质薄层。
长石釉、石灰釉(石灰—碱釉、石灰—碱土釉)、锂釉、 镁釉、锌釉、铅釉(纯铅釉、铅硼釉、铅碱釉、铅碱土 釉)、无铅釉(碱釉、碱土釉、碱硼釉、碱土硼釉) 铜红釉、镉硒红釉、铁红釉、铁青釉、玛瑙红釉 透明釉、乳浊釉、虹彩釉、无光釉、半无光釉、金属光 泽釉、闪光釉、偏光釉、荧光釉(发光釉)、单色釉、 多色釉、变色釉、结晶釉、金星釉、裂纹釉、纹理釉、 水晶釉、抛光釉 低膨胀釉、半导体釉、耐磨釉、抗菌釉 玻璃态釉、析晶釉、结晶釉、分相釉 装饰釉、粘接釉、丝网印花釉、商标釉、电瓷釉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 颜色釉装饰
陶瓷工艺学--3.1-3.2_釉的作用,特点,性质

具有光泽; 硬度大; 能抵抗酸和碱的侵蚀(氢氟酸和热碱除外); 质地致密,对液体和气体均呈不渗透性质。
h
4
2、具有和玻璃不同的特点 ①釉不是单纯的硅酸盐,经常还含有硼酸盐、磷
酸盐等。
②大多数釉中含有较多的Al2O3,而玻璃中Al2O3 的含量相对较少。
弹性:当物体受外力时,其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同时在其 内部产生抵抗外力的应力,外力解除后,即恢复到原来状态。
如果釉的弹性很小,尽管坯与釉的膨胀系数一致,但仍难免 有碎纹产生;相反,如果釉的弹性大,即使釉与坯的膨胀系 数相差较大,也不一定会产生碎纹。
釉的组成对弹性模量的影响非常复杂,一般认为碱金属氧化 物能降低釉的弹性模量,碱土金属氧化物能提高釉的弹性模 量。B2O3的含量不超过12%能提高弹性模量,若含量增加, 则弹性模量降低。
h
19
③润湿性。釉熔体对坯体的润湿性可以用釉熔体 与坯体的接触角来表示。其测定方法可将干釉制 成直径10mm、高10mm的圆柱形试样,置于坯体 上,烧后测定其接触边角,以此来判别它的润湿 性。
从图3-1(P160)可以看出熔融釉与坯体接触 边角θ>90o时,熔体不能将坯体润湿;θ<90o时, 则坯表面被完全润湿;θ=0o时,熔体扩散开。θ值 愈大,润湿性愈不好。
c)三价及高价氧化物,如Al2O3、SiO2、TiO2等都会提高釉的 粘度。而B2O3对釉粘度的影响比较特殊,常出现“硼反常”现 象,当加入量较小(一般<15%左右)时,B2O3处于[BO4]的网 络结构状态,粘度随B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超过一定量时 又起到降低粘度的作用。
h
18
②表面张力。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 很大。表面张力过大,阻碍气体排除和熔体均化, 在高温时对坯的润湿性不利,容易造成“缩 釉”(滚釉)缺陷;表面张力过小,则容易造成 “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况更严重), 并使釉面小气泡破裂时所形成的针孔难以弥合。
釉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
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
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婵与化学性质。
以石英、长右、黏土等为原料。
化学组威为氧化硅、氧化铅、氧化铁等。
釉不仅使瓷器增加机械强度、介电强度,防止液体和气体的侵蚀,也是对瓷器进行美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瓷器所施釉经研磨加水调和后,涂敷于坷;体表面,经·定温度焙烧熔融。
以釉为装饰历史要早于以纹样为装饰,早存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原始青瓷上赫使用这种装饰方法。
釉的种类很多,按配料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尢铅釉、食盐釉等;按制备方法可分为生料釉、焰块釉;核烧成温度町分为难熔釉、易熔釉;按外观特征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无光釉、裂纹釉、变色釉等;按坯体种类可分为陶器釉、瓷器釉、炻器釉等。
清《南窑笔记》:将其分为两大类,凡在窑内烧成的称高温釉,在彩炉内烧成能称低温釉。
今人按烧成温度将颜色釉分咒高温釉,即烧成温度成1250度以上;中温釉,即烧成温度住1100至1150度之间;低温釉,即烧成温度成1100度以下。
由于所含金属氧化物不同,以及烧成气氛的各异,釉色有红、黄、绿、精、紫等。
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1、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黄色釉,11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2、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3、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
釉是什么_精品文档

釉是什么釉是一种在陶瓷工艺中使用的涂层材料。
它通常由粉状矿物质和化学成分混合而成,经过特殊的处理和火烧,形成一层光滑、坚硬的表面。
釉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陶瓷制品的外观和质感,同时提供保护和防水功能。
釉的制作过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古人发现,釉能够改善陶瓷制品的质地和色彩,因此开始研究和使用釉来装饰陶瓷器皿。
随着时间的推移,釉的材料和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和效果的釉。
釉的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玻璃化釉和晶体釉。
玻璃化釉是由氧化物、硅酸盐和玻璃粉等制成,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
晶体釉是由金属氧化物制成,通过调整成分和烧结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和效果。
釉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釉料的准备、涂釉和烧结三个阶段。
首先,需要将釉料的原料研磨成细粉,并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和颜料。
然后,将釉料均匀涂抹在陶器表面,通常可以使用刷子、喷枪或浸泡等方法。
最后,将涂上釉的陶器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使釉料与陶器表面融合成一体。
釉的种类繁多,每种釉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透明釉能够使陶瓷制品具有光泽和平滑的表面,同时保护陶器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
彩色釉则可以为陶瓷制品增添亮丽的色彩,使其更加吸引人。
还有一些特殊的釉,如金属釉、珐琅釉和铜红釉等,它们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和纹理。
釉不仅在陶瓷工艺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在建筑和装饰方面,釉常用于制作瓷砖、瓦片和洗手盆等产品,以提供美观和保护功能。
在化工和电子工业中,釉被用作抛光剂和绝缘材料。
此外,釉还应用于制作艺术品和珠宝等领域。
在釉的使用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釉料的选择应根据陶瓷制品的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以保证釉的效果和耐久性。
其次,涂釉应均匀且完整,以免产生釉层不均匀或缺陷。
最后,烧结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釉料和陶器的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釉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釉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通过为陶瓷制品提供外观装饰和保护功能,使其更具魅力和实用性。
第六章 陶瓷工艺学 釉

按烧成温度分: 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
按釉面特征分类: 白釉大概是人们出于对银器的钟爱,颜色釉是以其
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
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 致。除上述外,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 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 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3.乳浊剂-保证釉层有足够的覆盖能力
熔体析出的晶体、气体或分散粒子折射率不同,光线散射产
生乳浊。
1)悬浮乳浊剂-不溶于釉,以悬浮状态存在 SnO2、CeO2、ZrO2、SbO3 2) 析出式乳浊剂-冷却时从熔体中析出微晶 ZrO2、SiO2、TiO2 3) 胶体乳浊剂-C、S、P、F
4.着色剂- 釉层吸收可见光波,呈现不同颜色。
RO•(0.2~0.6)Al2O3• (2.0~5.0)SiO2 炻瓷器生料釉
RO•(0.5~1.2)Al2O3• (5.0~12)SiO2 瓷器或硬质精陶 SiO2/ Al2O3=7:1 ~10:1 2.利用釉的组成—成熟温度图。
3.参考测温锥的标准成分进行配料。
S•K 1a 2a 3a 4a 5a 6a 7 8 9 10 11 12 K2O 0.198 0.220 0.244 0.260 0.274 0.288 0.3 0.3 0.3 0.3 0.3 0.3 Na2O 0.109 0.085 0.059 0.043 0.028 0.013 — — — — — — 化学成分(摩尔数) CaO MgO Al2O3 0.571 0.122 0.639 0.599 0.096 0.652 0.630 0.067 0.667 0.649 0.048 0.676 0.666 0.032 0.686 0.685 0.014 0.693 0.7 0.7 — 0.7 0.8 — 0.7 0.9 — 0.7 1.0 — 0.7 1.2 — 0.7 1.4 — SiO2 5.320 5.687 6.083 6.339 6.565 6.801 7.00 8 10 10 12 14 B2O3 0.217 0.170 0.119 0.086 0.056 0.026 — — — — — — 熔融软 化温度 1100 1120 1140 1160 1180 1200 1220 1240 1260 1280 1300 1350
陶瓷工艺学第3章

a b
R2O RO
}
c
R2O3
dRO2
3.2.3 釉中各氧化物的作用
(1)SiO2 釉玻璃的主体(50%以上),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
赋予釉高的力学强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高的 白度和透明度。引入矿物:石英、长石、粘土。
(2) Al2O3 网络中间体,在釉中的作用类似于 SiO2,但是提高熔
• 3.2.2.2 镁质釉及其特点
(1) 由滑石等镁质原料引入的熔剂性氧化物MgO在釉式中的含 量不小于0.5 mol。
(2) 热膨胀系数小,不易烟熏,有利于白度和透光度的提高, 2.3 熔块釉
(1) 低温熔块釉(添加含PbO、B2O3等强熔剂的原料) (2) 高温熔块釉 (添加含ZnO、BaO、SrO等熔剂的原料)
(2) 改善制品的各种性能: 化学稳定性、防污性(平滑、表面积减小) 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抗菌性能等等。
五彩缤纷的外衣——釉
• 什么是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 有油状的光泽,所以古代用“油”字表 示陶瓷制品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 字这个字代表食物,后人经过种种考虑, 修改结果就取表示光彩的“采”合成为 “釉”。陶瓷制品表面多半穿着一件光 滑、平滑、漂亮的外衣,“赤膊上阵” 的很少。这件五彩缤纷的外衣就是我们 所要介绍的“釉”。
3.3.2 制釉原料
制釉原料:天然原料和化工原料 •天然原料:石英、钾钠长石、粘土、滑石、石灰石、
白云石、硅灰石、锂辉石、锆英石、萤石等 。
• 化工原料:ZnO、 SnO2、 ZrO2、Pb3O4、BaCO3、Al2O3、
SrCO3、硼砂、硼酸、铅白、密陀僧(PbO)等。
原料
陶瓷工艺学——釉层的性质

常见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计算因数见P158表3-7
陶瓷课件
釉层的性质
规律:K2O、B2O3、PbO、Na2O等能明显降低表面张力; Al2O3、V2O5、MgO等能明显提高表面张力; 一、二价金属离子半径越大,对的降低能力越强。
▪ (2) 烧成温度: 釉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0 1 b • T ………(3-6)
陶瓷课件
釉层的性质
7.1.2 釉熔体的高温粘度与表面张力
❖ (一) 高温粘度——高温流动性 ▪ 影响高温粘度的主要因素:
• 烧成温度: 温度升高粘度下降 • 化学组成:硅酸盐熔体结构网络的影响程度:
三价及高价阳离子如Al3+、Si4+、Zr4+等提高粘度 一价金属离子降低粘度 , 能力顺序: Li1+>Na1+>K1+ 二价金属离子高温下降低粘度 , 能力顺序:
软熔剂RO:CaO、MgO、ZnO、BaO…
硬熔剂R2O:Li2O、Na2O、K2O、PbO、B2O3
陶瓷课件
釉层的性质
❖ 釉的烧成温度的估算
(1)酸度系数法 (C.A) C.A =(酸性氧化物mol数)/(碱性氧化物mol数)
C.A
RO2
R2O RO 3R2O3
式中:RO2— 酸性氧化物mol数;
坯釉的化学组成 Lg
Sg
SL
坯釉的
坯釉的润湿角()。
cos sg sl lg
……(3-7)
注意: <90°时釉完全润湿坯体表面,才能得到质量良好的釉面。 一种釉料在不同的坯体上润湿性能不同。
陶瓷课件
釉层的性质
陶瓷课件
釉层的性质
7.1.1 釉的熔融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熔剂CaO(>0.5mol),主要用于各种陶器、瓷器 特点:适应性强、透光性好、硬度较高、还原焰烧成,白里泛青、
利于釉下彩饰,不足点:熔融范围窄、白度差、气氛不当易产生气
泡等缺陷,近来已被滑石釉、长石釉等所取代。
2021/3/15
镁质釉
在石灰石釉中引入白云石或滑石, MgO>0.5mol 特点:熔融温度提高、温度范围拓宽,白度、透光度均提高。 不足处:釉浆易沉淀、与坯的附着力差。
2021/3/15
二、釉的作用
一般釉的厚度只有坯体厚度的1%-3%,但经过窑火焙烧
后,就紧• 紧1附. 着使在坯瓷体胎对上液,气使瓷具器有致不密透化过、性光泽;柔和,又不 透水和气• ,2给. 人艺明术亮效如果镜;的感觉。同时可以提高使用强度,
• 3.起易到于防清止污洗染;,便于清洗等作用。 • 4. 改善性能。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流 动釉、神奇莫测的变色釉、霞光闪烁的彩虹釉、贵如明珠 的夜光釉等新品种。
2021/3/15
1.按制备方法分类
生料釉: 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选熔制,直接加水调制而成浆。 熔块釉: 釉料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制成玻璃状物质并用水淬
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球磨成釉浆。
陶瓷的衣裳——釉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 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 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 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 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 字。
2021/3/15
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 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灰釉(主要 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 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 进其它化学成份,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
2021/3/15
第三章 釉
• 一 釉的作用及特点 • 二 釉的分类、制釉氧化物 • 三 确定釉配方的依据* • 四 釉料配方计算 • 1.釉式的表示方法 2.釉式的计算 • 3.釉料配方计算(生料釉、#熔块釉) • 五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粘度与表面张力、 *机械性质、化
学稳定性、 *光学性质、 *坯釉适应性等
烧成温度<1150 ℃的釉,为低温釉。 烧成温度介于1150~1250 ℃的釉,为中温釉。 烧成温度>1250 ℃的釉,为高温釉。
2021/3/15
第二节 制釉原料
一、釉用原料的分类
按照各成分在釉中所起的作用: 1.玻璃形成剂(网络形成剂) 2.助熔剂 3.乳浊剂 4.着色剂 5.其它辅助剂
2021/3/15
3)极性共价键-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氧化物易形成玻璃 既具有离子键,易改变键角形成不对称变形的趋势--远程无序又具有共价 键的方向性与饱和性,不易改变键角与键长的倾向――远程有序 4)熔体的结构: 熔体中阳离子团聚合程度大,形成玻璃倾向大,因高聚合的阳离子团难以位 移和重排,结晶激活能大,不易组成晶体,阳离子团的对称性低,也容易形成玻 璃玻璃20。21/3/15
0.5PbO 铅硼釉
0.3~0.4R2O
0.6 ~ 0.7RO
(0.2~0.3)Al2O3•(2~2.5)SiO2 960~1100℃陶器、炻瓷器
(0.2 ~ 0.3)Al2O3 •
3
(2~2.5)SiO2 1100~1160℃ 0.1~0.5 B2O3 日用、卫生精陶
2021/3/15
(3)按照烧成温度进行分类
2021/3/15
釉层是附着在坯体表面的平均厚度为120~140μm的硅酸盐 玻璃。
一、釉的特点
1.与玻璃有相似的性质:如玻璃的通性;有光泽,硬度大; 抗酸碱的侵蚀;质地致密,对液气均呈不渗透性质。
2.不同之处:玻璃组成类型多,如磷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 ,釉属硅酸盐玻璃;釉中Al2O3多;坯釉接触面上相互作用; 釉的均匀程度较差,含有气泡、未反应石英或新生成的晶体。
2021/3/15
第一节 釉的种类
按坯体类分: 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 按烧成温度分: 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 按釉面特征分类:
白釉大概是人们出于对银器的钟爱,颜色釉是以其 五彩缤纷受到人们的欢迎,结晶釉的纹样变幻美丽动人, 窑变纹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裂纹釉清晰古朴、高雅别 致。除上述外,还有无光釉、乳浊釉、食盐釉等。
1. 玻璃形成剂: 玻璃相―釉层的主要物相 网络形成体―《材料科学基础》中讲过:
1)氧离子场强要大 (阳离子电荷与其离子半径平方之比)一般来说,电 荷较高,离子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及其化合物是玻璃网络形成剂 SiO2-硅酸盐 玻璃 B2O3 P2O5
2)氧化物的化学键键强要大,单键强度(化合物分解能与阳离子配位数之 比)>335KJ/mol
盐釉: 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时,向窑内投
入食盐,盐的挥发物使坯体表面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土釉: 此釉是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用。
2021/3/15
2.按熔剂类型分:
长石釉
熔剂成分主要是长石,主要用于硬质瓷和卫生瓷器 RO<长石釉中KO2+NaO2<0.6mol, SiO2含量高 主要原料:长石、石英、石灰石、粘土, 1250℃以上 特点:硬度较大、光泽强、略呈乳白色、熔融范围宽、较适合 釉上彩饰,与含SiO2较高的坯体结合良好。
2021/3/15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 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 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 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 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到了汉代又发明了用铅作助熔剂 的低温铅釉,后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 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
锌釉—ZnO>0.5mol
制造结晶釉的一个重要体系。
铅釉及铅硼釉
成熟温度低、熔融温度范围宽、光泽好、弹性好、釉面硬度低 、化学稳定性差、需先制成熔块再进行配釉
如:PbO•0.1~0.5Al2O3• (1~2)SiO2 900~1000℃ 陶器、釉面砖
2021/3/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铅碱釉 0.5(K2O+Na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