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关系 关联词语 用法
关联词语可分为8种类型

关联词语可分为8种类型关联词语在语言表达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能够将句子、段落或篇章中的不同部分连接起来,使之具有逻辑和连贯性。
根据词语的功能和用法,关联词语可分为以下8种类型。
1. 并列关联词语并列关联词语用于连接相同地位或者并列的信息,常见的有“和”、“以及”、“并且”等。
例如:“我们今天要学习数学、英语和物理。
”并列关联词语能够将多个相同类别的事物或概念并列在一起,使句子更加明确和详细。
2. 递进关联词语递进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在程度上逐渐加深或发展。
常见的有“而且”、“此外”、“越来越”等。
例如:“这种草地不仅美观,而且越来越绿。
”递进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信息循序渐进地呈现,增强句子的连贯性。
3. 转折关联词语转折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在某一点上突然转变或产生对立。
常见的有“但是”、“然而”、“相反”等。
例如:“他原本对这个计划有兴趣,但是听完之后改变了主意。
”转折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信息对比明确地展示出来,使句子更有说服力。
4. 因果关联词语因果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或情况是由于另一个事物或情况的原因而发生。
常见的有“因为”、“由于”、“所以”等。
例如:“他们没带伞,所以淋湿了。
”因果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因果关系表达清楚,使句子逻辑严谨。
5. 条件关联词语条件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发生的条件。
常见的有“如果”、“只要”、“除非”等。
例如:“如果你有时间,请来我的生日派对。
”条件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条件要求明确传达,使句子具有明确的条件性质。
6. 目的关联词语目的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一个事物、观点或情况的目的或意图。
常见的有“为了”、“以便”、“以此”等。
例如:“他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
”目的关联词语能够将句子中的目的或意图明确传达,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7. 比较关联词语比较关联词语用于表示两个事物、观点或情况的相似或差异。
常见的有“与其”、“比较”、“如同”等。
关联词用法及造句

1.并列关系(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国家政府一方面要抓经济建设一方面要抓政治文明建设)(六月的天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
)(我们即既要学习好又要把身体素质搞上去。
)2.选择关系(小明不仅是我们的组长还是我们的班长)(这次的考试不是及格就是不及格)(我每天要么骑自行车上学要么坐公交车上学)(我们下午或者去洗澡或者去打篮球)3.转折关系(这次试题虽然不是太难但是得高分的还是不多)(我今天本打算去公园可是天却下雨了)(尽管今天我很累还是陪朋友去买东西)4.条件关系(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只要努力了就能得到回报)(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直走下去)(不管刮风下雨小明总是第一个到校)5.递进关系(这个冬天不但很冷而且下了好几场大雪)(他们一见面就吵架甚至还动过手。
)(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
)6.因果关系(因为天太冷所以今天大家都穿上了棉衣。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上应该因材施教。
)(既然今天一定要去听报告就要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好。
)7.假设关系(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即使没有外人的帮助他也一样能取得一定的成功)8.取舍关系(我宁可不出门也不和他在一起。
)(与其在家一个人无聊不如和大家一起参加集体活动。
)1.并列关系。
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等。
2.递进关系。
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后面的比前面的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也……”等。
3.选择关系。
句子中并列出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出一种。
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等。
4.转折关系。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的不是顺着前边的意思说,而是转了一个弯,和前边的意思相反。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用法分析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用法分析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都……
它们在使用时是不同的。
一件事只需要一个条件,就可以出现相应的结果,这时使用“只要……就……”“除非……才……”(即唯一条件);
而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有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这时使用“只有……才……”(即必要条件)
句子中所给的条件都包含在内时,就可以使用“无论……都……”“不管……都……”
判断小技巧:在两个分句中,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前提条件。
使用哪个关联词根据事件的需求条件的变化。
例1:(只要)下雨,地上(就)会湿。
根据句子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出下雨导致地上湿了,下雨是前提条件。
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关系。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是:只要……就……
例2:(除非)你帮我做完这些家务,我(才)和你一起去上街。
句子中上街的条件是你帮我做完这些家务,做完这些家务,才可以上街,所以做家务是前提条件。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是:除非......才 (3)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要坚持去学校上课。
这句中,刮风和下雨这多种情况,都不能影响去学校上课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刮风下雨是条件。
这里,条件有多个都包含在内,所以要用“无论……都……”。
关联词的用法及句型转换

关联词的用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单句组合在一起,常常用一些关联词来连接。
它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指几个分句的意思并列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又…••又既…••又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例句:1、天安门既高大又庄严。
二.递进关系:指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例:不但•…而且 ... 不仅…•而且.... 不仅•…也 ... 要•…还要.. 不但•…还不但••…不…•反而... 连 --- 也 ..... 甚至....例句:1、我们不仅要学好本领,而且要锻炼好身体。
2、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
3、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何况我们青少年呢!三.选择关系: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个意思,表示要在这几个意思中选择一个。
例:是•…还是不是…•就是宁可也不或是…•或是例句:1、你是改正错误争取做好学生,还是坚持错误不改呢?2、小明喜爱球类运动,每天清早,他不是打球,就是踢球去了。
3、我宁可给老师责罚,也不说谎,隐瞒真相。
四•转折关系:指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跟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例:•…可是...... 却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 然而...例句:1、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是我坚持锻炼。
2、尽管天气严寒,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3、妈妈爱静,爸爸却爱动,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五.假设关系:指后一个分句是根据前一个分句推论出来的结果。
女口: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 例句:1、即使把它拎起来,它也不会醒。
2、如果明天下雨,旅行就要取消了。
3、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那么定会闯祸。
六.因果关系:指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后一个分句表示结果。
女口:因为…•所以……既然…••就 .. 因此……之所以•…是因为……例句:1、我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关联词的用法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特点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编辑本段]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关联词的用法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然而……、……可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那么无论……都…… 、不管…也……、倘若……就、要是……就……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即使……也……、是……是……、既……又……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7.承接关系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三、主动句和被动句1、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这种句子叫主动句。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
”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这种句子叫被动句。
“树叶被风吹落了。
”[辨析] 被动句和“被”字句2、如果说话人要突出主动者,可以用主动句式;如果要突出被动者,则用被动句式。
例如: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奴隶,它可以任意地蹂躏他们,毁灭他们……这段话连用一系列主动句,生动地描写风雪肆虐的情景,突出地表现了风雪的无情、冷酷,衬托出了冬日的寒冷、萧索。
如果把上面的句子改成被动句,则会是另一种效果。
例如:雪花被风卷着,山野、村庄被风雪狂暴地扫荡着,古树的躯干被摇撼着,人家的门窗被撞开了,破屋子上的茅草被大把大把地撕下来扬向空中,人家的屋子里被撒进了冷森森的雪花,雪花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风的驯顺的奴隶,可以被它任意地蹂躏、毁灭……主语成了山野、村庄、古树的躯干、门窗、茅草等,整个场景显得寒冷、萧索,突出地表现了山野、村庄、古树的躯干、门窗、茅草等的孤单、无助、弱小、可怜等。
八大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

八大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八大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如下:1.时间关联词:-过去:例如"过去,以前,曾经"-现在:例如"现在,目前,当前"-未来:例如"将来,以后,接下来"用法:时间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帮助句子进行时间线的连接。
2.原因关联词:-原因:例如"因为,由于,所以"-结果:例如"因此,所以,以致于"用法:原因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的原因和结果关系,帮助句子进行因果连接。
3.条件关联词:-条件:例如"如果,假如,只要"-结果:例如"就,则,那么"用法:条件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的条件和结果关系,帮助句子进行条件连接。
4.目的关联词:-目的:例如"为了,以便,为了使"-结果:例如"以至于,以致于"用法:目的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的目的和结果关系,帮助句子进行目的连接。
5.对比关联词:-对比:例如"与…相比,然而,而"-类似:例如"与…相似,与…类似,如同"用法:对比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的对比和类似关系,帮助句子进行对比连接。
6.递进关联词:-递进:例如"而且,并且,此外"-结果:例如"因此,所以,以致于"用法:递进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的递进和结果关系,帮助句子进行递进连接。
7.并列表达关联词:-并列:例如"和,与,或"-选择:例如"或者,要么,不是…就是"用法:并列表达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的并列和选择关系,帮助句子进行并列连接。
8.解释说明关联词:-解释:例如"也就是说,换句话说,意思是"用法:解释说明关联词用于表达句子中的解释和说明关系,帮助句子进行解释说明连接。
关联词的用法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特点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编辑本段]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词语的用法(之一)
条件关系,表示有了某种条件,才会出现某种结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
只有……才……
除非……才……
只要……就……
无论……都……
不管……都……
它们在使用时是不同的。
一件事只需要一个条件,就可以出现相应的结果,这时使用“只要……就……”(即唯一条件);而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有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这时使用“只有……才……”(即必要条件)。
句子中所给的条件都包含在内时,就可以使用“无论……都……”这组关联词。
举例说明:
()下雨,地上()会湿。
通过读句子,我们了解了句子的意思。
根据句子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关系。
下了雨,地上就肯定是湿的,有“下雨”这样一个条件,就一定有“地上湿”这样的结果。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常用的有;“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等。
这个句子中只需一个条件就可以满足结果,因此我们选择“只要……就……”这样一组表示唯一条件的关联词语。
填写后的句子是:(只要)下雨,地上(就)会湿。
句子表达的意思合理,也很通顺,填写正确。
如果这个句子填写“只有……才……”行不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填了“只有……才……”后,句子是“(只有)下雨,地上(才)会湿。
”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因为,很多条件都可以造成“地上湿”的结果,如洒水、擦地等因素。
所以,这个句子只能填写“只要……就……”,不能填写“只有……才……”。
巩固练习:
1.()我们努力,成绩()会不断地提高。
2.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
3.()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4.()平时刻苦训练,()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5.()你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你()能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