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语使用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既﹙又﹚……又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不是……而是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2)递进关系:不但﹙不仅不只﹚……而且﹙还、也、并且﹚……还……甚至不但不……反而
连……也何况……甚至……
(3)转折关系:虽然﹙尽管、虽说﹚……但是﹙可是、还是﹚……却﹙不过、然而﹚……否则…… (4)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或者(是)……或者(是)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
(5)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既然……就(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
(6)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哪怕……还假使……便要是……那么
(7)条件关系: 只有﹙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都﹙总、总是、也﹚……
(8)取舍关系: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9)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便……
于是……才……接着……。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与使用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与使用

现代汉语关联词语的种类及使用关联词语,指的是在句中起着关联作用的词语;使用得当会使文章文从字顺,假设使用不当则成为病句。

一、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则……则……、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风光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3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局部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教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5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6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7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管〕……也〔都〕……、只有……才……、但凡……都……、除非……才……等。

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关联词的运用

关联词的运用

递进关系
1、不但(不仅)……而且……、
小叶不但是课代表,还是班长。
2、不仅……还……
小叶不仅是课代表,还是班长。
6、假设关系
1、如果……就……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做操。
2、要是……就……
要是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做操。
四、同句不同词的区别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 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 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因果关系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假设关系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条件关系
作业: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与其……还不如…… 4、不仅……而且……
5、如果……就……
关联词的运用
2017.4
一、关联词的定义

所谓关联词,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 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 复句,也叫关联句。
如:小明生病了。
小明没来上学。 小明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
二、常见得很早。 改为: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是成对的,不能随便更改。)
4、选择关系
1、与其……不如……
周六与其在家待着,还不如去公园游玩。
2、宁可……也不……
小明做错了事,宁可被老师评批,也不说谎。
条件关系: 1、只要……就……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能有所进步。
2、只有……才…… 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5、因果关系:
1、因为……所以…… 例: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2、由于……因此…… 例:由于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道题。

关联词的运用技巧口诀

关联词的运用技巧口诀

关联词的运用技巧口诀
以下是一些有关关联词运用的技巧口诀:
1. 任何......都......结构:只要、即使、也、然而、然而、否则、可是、但是、因为、所以......关联词的转换,可以用在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等方面。

2. 是否......能否......结构:肯、否、可以、不可以......
关联词的转换,可以用在条件关系、转折关系等方面。

3. 相关:相关的词语通常用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或关系,比如“相关数据”、“相关知识”、“相关事件”等。

4.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关联词的转换,可以用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推断等方面。

5. 从......到......结构:从、到:关联词的转换,可以用在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方面。

6. 修饰关系:......者、......方式、......条件:这些关联词可以用来修饰其他词语,表示它们之间的修饰关系,比如“她很漂亮”和“她的方式很独特”。

7. 比较关系:......者、......与、......比:这些关联词可以用来比较两个事物,表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比如“这本书比那本书更好”。

8. 否定关系:非、不:这些关联词可以用来表示否定关系,比如“你不是一个人”、“她不是一个人”。

9. 并列关系:......和、......与、......则:这些关联词可以
用来并列表示两个或多个词语之间的关系,比如“他们一起跑”和“他们一起说话”。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记忆和使用关联词,但在具体语境中还需要灵活运用。

关联词语的用法

关联词语的用法

关联词语的用法(1)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或者几个方面说明同一种事情。

如: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常用关联词:……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也……(2)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一定顺序说下去,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如:小明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

常用关联词:……一……就…………于是…………首先……然后…………便…………才…………接着……(3)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如: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常用关联词:……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不但不……反而…………何况…………甚至……(4)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件。

如: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常用关系词:……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还是…………要么……要么……(5)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如:虽然天下着雨,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去学校。

常用关系词:……尽管……还…………虽然……但是…………却…………然而……(6)假设关系: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这种假设会有的后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能去公园了。

常用关联词:……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7)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常用关系词:……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8)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

如:因为睡眠不足,所以他看起来很没精神。

常用关系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一、前后关联词语不能照应。

关联词的关系及用法

关联词的关系及用法

关联词的关系及用法
关联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用于表达句子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关联词及其关系和用法:
1. 并列关联词:
- 和(and):用于连接同等重要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例:我喜欢吃苹果和橙子。

- 或(or):用于表示选择关系。

例:你可以选择看电影或者去购物。

- 而且(also):用于表示附加信息。

例:他是个聪明而且勤奋的学生。

2. 递进关联词:
- 而(而):用于表示递进关系。

例: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 再者(furthermore):用于表示进一步的陈述。

例:他是个聪明的学生,再者,他还很有创造力。

3. 转折关联词:
- 但是(but):用于表示转折关系。

例:他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并不好。

- 然而(however):用于表示对比或转折。

例:他努力学习,然而成绩并不好。

4. 因果关联词:
- 因为(because):用于表示因果关系。

例:他迟到了,因为他的闹钟没响。

- 所以(so):用于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他很努力学习,所以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5. 条件关联词:
- 如果(if):用于表示条件关系。

例:如果你有时间,我请你看电影。

- 除非(unless):用于表示否定条件。

例:除非你努力学习,否则你不会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关联词及其用法,但并不是详尽无遗的列表。

关联词的使用也受到语境和句子结构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能会有其他关联词的使用方式。

关联词的用法

关联词的用法

常用的关联词汇总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例句: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反倒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④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例句: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即使拼上性命,也不能一下子就把敌人消灭掉啊。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例句: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⑤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例句: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⑤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例句: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④妈妈刚才才问我吃饭没有,现在又问,真健忘!①你的钢笔不是芳芳拿去了,而是明明拿去了。

②是你说错了,不是我说错了。

③云朵有时戴在山顶,有时围在山腰。

④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6.承接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关联词语的用法

关联词语的用法
埋头苦读,不如现在这样轻松学习。”
———
1、并列关系 2、因果关系
3、条件关系 4、转折关系
5、假设关系 6、选择关系
7、递进关系
———
1、并列关系 :几个分句或者陈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 陈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如:既……也(又);又…又; 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 是;一会儿…一会儿;既要…又要;…也…。 1、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2、领导一方面肯定了他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指出 了他的缺点。
———
4、转折关系 :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 说下去,而是转了一个弯,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 或对前句加以修改补充。如:虽然(虽、尽管)…… 但是(可是、却、还是);…然而…。
1、虽然你是好意,但是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2、尽管你不理解,我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 3、尽管天气寒冷,可是爸爸仍到海滩游泳。
1、只要有机会,我就练习说汉语。 2、只有多听多说,才能学好汉语。 3、不管(无论)你有没有道理,你都(也) 不应该骂人。
4、任凭他怎样努力学习,也赶不上他的班长。 5、不管多少困难,我都勇往直前。
———
条件关系练习
1、(无论 )同意不同意,你( 都 )要给我们打个电话。 2、( 只有)有酒就 )会相信。 4、( 不管 )走到天涯海角,我(都 )不会忘记自 己的祖国。 5、 (任凭 )功课再忙,我们(也 )要抽时间锻炼身体。
关联词语用法
———
1、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老师们 非常忙碌劳累,为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很 高兴。同学们展示了才艺,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 神。家长们都说“让孩子们埋头苦读,现在这样 轻松学习。”
2、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老师们虽 然非常忙碌劳累,但是为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都很高兴。同学们不但展示了才艺,而且体现了团 队的合作精神。家长们都说“与其让孩子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词语“只要……就”和“只有……才”的辨析收藏本文分享“只要……就”和“只有……才”是两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却不尽相同。

一、表示的条件意义不同“只要……就”表示足够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并不排除在别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如:“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啊!”(孙梨《荷花淀》)但不着慌,人也未必会放枪;枪法准也有可能不会放枪。

所以“只要……就”强调的是一种充分条件,但不是达到结果的唯一条件。

“只有……才”表示必备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必要条件),即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就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条件。

如:“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不满18岁,自然就没有选举权;但满了18岁,如果是精神病患者或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就没有选举权。

可见,在上面两个例子中关联词语是不能互换的。

二、应用的语法环境不同“只要……就”具有一定的假设性,一般只用在复句中。

如果要强调假设性,可以用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如果……就”来替换。

如“你只要不安心工作,工作就干不好”。

可以换成“你如果不安心工作,工作就干不好”。

“只有……才”和“只要……就”究竟如何区分分类:疑难探究2009-04-27 22:16经常被同事、家长、学生问道关于“只有……才”和“只要……就”有何区别”,在选择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遇到麻烦,有时明明是自己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不一致。

两者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很容易混淆,张冠李戴,是高年级语文测试中关联词语错误率最高的。

经过反复思考、查找相关资料,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择。

一、考虑条件是否唯一。

“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

如:只有A才B,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

“只要……就”表示条件非唯一。

如:只要A就B ,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只要”则强调的是必要条件,即“就”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只要”的条件是必备之一,但不是唯一。

只有(干什么)才(有可能怎么样)只要(干什么)就(一定能怎么样)“只要……就……”有之必然“只有……才……”无之必不然二、考虑逻辑上能否讲通。

例: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可以这样解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学习;但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变成“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从常理来看,我们很容易知道这句话是不成立的,所以,不能只看“只有”和“只要”后面连接的短语类型,还应考虑逻辑上能不能讲通。

例如关于“只有……才”和“只要……就”怎么填?1、小明()刻苦学习,()能取得好成绩。

2、小明()刻苦学习,()会取得好成绩。

人教网上三百卷书生这样回答:“只要……就……”和“只有……才……”都表示的是条件关系。

它们的区别是:“只要”表示充足条件,“只有”表示唯一条件。

例如:小明(只要)刻苦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在这句话里,强调的是做到了“刻苦学习”就满足了“取得好成绩”的条件。

也就是说,当小明做到了“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必然的。

小明(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这句话里,强调“刻苦学习”是唯一的条件,除此之外,别的条件都不能使小明“取得好成绩”。

这两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意思差别不大,需要细细体味才能辨别出来。

如果给一个句子来选择关来联词语,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我觉得这两组关联词语随便选哪一个都可以。

如果把这两个相同的句子编成填空题用来考试,没有意义。

这两个对关联词语的教学设计得巧妙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让学生灵活掌握,正确使用。

一位老师这样引领学生这样辨析: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出题者把“只有……才……”和“只要……就……”这两个关联词单独列出来放在一项中,我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区别这两个关联词,并学会运用。

可是这两个关联词都属于“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其区别很细微,要说清楚必须得牵涉到一些语法的知识。

如何用浅显的语言让学生透彻地体会其中差别呢?我在备课时仔细研究的两者的区别,根据例句画了一个图,以此帮学生理解:第一句“只有……才……”的图解取得更大的成就学会与别人合作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加上看图不难看出: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多个条件,而学会与别人合作是其中之一,只达到这一个条件是不行的,当然缺少这个条件也是不行的,这样的情况我们就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

第二句“只要……就……”的图解: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有了对“只有……才……”的理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到:取得最佳读书效果的条件只有唯一一个——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

只要达到这个条件就必然有后面的结果。

为了验证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两个关联词的意思,我请学生分别造句并说出你用这个关联词的理由。

有人说:“只有上课听讲,才能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因为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上课听讲完还有其它的因素,所以我用这个关联词。

”有人说:“只要遇到下雨天我们就做室内操。

因为下雨就一定会做室内操,不需要其它的条件。

”……且不说学生的句子造得多好,但他们毕竟明白了这两个关联词的不同之处。

还有一位老师独具匠心,巧借数学应用题,突破语文教学难点[教例]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练习六第四题:读句子,并使用“只要……就……”“只有……才……”造句。

教师出示练习中的两个例句:1、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让学生读后,自主分析这两个例句前后分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前一句表示满足的某个条件,后一句是由这个条件引起的结果。

)接着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式有什么区别,学生感到为难。

教师出示: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约需15分钟,骑自行车约需8分钟,爸爸开车送约需4分钟,离上课还有10分钟,小明该怎么办?学生读了题目这后都感到好奇:语文老师怎么出了一道数学应用题呢?教师激励学生:我们今天就从数学应用题中学习语文知识,有信心吗?(学生齐答:有!)请你选择“只要……就……”“只有……才……”来帮助一下小明。

学生读后纷纷举手。

生:小明只要骑自行车上学校,就不会迟到。

生:小明只要叫爸爸送一下就不会迟到。

(教师提示要有礼貌。

学生把“叫”改成“请”重复了一遍。

)我替小明谢谢你们,如果时间只剩下5分钟,该如何呢?(教师把10改成了5)生:小明只有请爸爸送才不会迟到。

这两个关联词在使用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出来了吗?生:用“只有……才……”只有一种情况,没有其它的情况。

生:用“只要……就……”时可以有两种情况。

(教师点拔:三种情况不行吗?)生:可以有多种情况。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表扬了学生,作简要的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不仅要知道“只要……就……”“只有……才……”的联系与区别,在平时的使用中更要认真分辨。

(出示练习)高考常考虚词辨析1对对于关于“对”和“对于”通常都可通用,但“对”的意思更广泛,它有“向”或“对待”的意思,比如“对里面的说一声”,“对人和气”,换成“对于”就不好。

对于有特指具体对象,关于指一定的相关范围。

2、“在……之下”和“在……之上”。

这当中插入的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应是动词性短语。

如:(1)自从开学以来,在几位班委努力工作之下,班集体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校领导已多次表扬我班。

3、和或“和”是并列关系,“或”表选择关系。

(2)学校处理违纪同学的办法是警告和记过:情节轻的警告,情节重的记过。

(3)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中国歌舞团和中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代表团,今天乘船启程回国。

(两个“和”,把层次搞乱了,可把第二个“和”改成“与”,也可把第一个“和”改成顿号。

)4、助词(的,了等)(4)必须注重施工安全,不抓安全教育的单位,一定会弄出了重大事故,这不过是迟早的事。

(5)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方按八折优惠价卖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二折购买某公司股票。

(4)“了表示动作已完成”,与“一定会”相矛盾,应删“的”使用频率极高,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或表领属关系,或表修饰关系。

(5)“的”表示什么关系不清楚,这就会导致对协议内容完全不同的理解。

这里要么说“用被优惠部分的二成”,要么说“用被优惠的全部资金”,订协议时就应明确下来关联词运用。

一、错用关联词语:1、况且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

“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2、因而从而进而“因而”表示因果。

“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

(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4)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5)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3、以至以致这两个词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

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

(6)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

(7)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4、尽管不管“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这么”、“那么”相应。

“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疑问代词“谁”、“怎样”等。

(8)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

(9)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5、反而因而(所以)“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

“因而”则没有这层意思。

(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越下越大了。

(11)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不只不止“不只”和“不止”有时可以换用,如“班里不只/不止我会画画儿,还有好几个同学也画得不错”。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不只”的意思相当于“不但,不仅”是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止”没有这个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