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合集下载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资源丰富情况;2. 掌握西沙群岛的历史变迁和相关事件;3. 感受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4. 培养对西沙群岛的保护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态度。

导学内容:一、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的一个重要岛礁群,位于南海海域中部,为中国南海诸岛唯一一个市级行政单位,隶属海南省三沙市。

2. 西沙群岛包括大兴安岛、永乐群岛、敦谦礁、南威岛等多个岛礁,总面积达13平方公里。

3.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是一个独特的海洋岛礁生态系统。

二、西沙群岛资源的丰富情况1. 西沙群岛周围海域水质清澈,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大量的海洋鱼类、珊瑚礁群和贝类资源。

2. 西沙群岛沙滩洁净,珊瑚礁多样丰富,是一个理想的潜水和观赏海洋生物的地方。

三、西沙群岛的历史变迁和相关事件1.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历史上曾被各种外来势力侵占,但中国始终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

2. 近年来,中国在西沙群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岛上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了军事防御力量,有效维护了西沙群岛的安全稳定。

四、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1. 西沙群岛的自然景观优美,白色沙滩、蔚蓝海水、翠绿椰林构成了一幅迷人的海岛风光。

2. 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岛上的珍贵生物资源。

五、培养对西沙群岛的保护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态度1. 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珍惜国家的领土主权,保护自然资源,共同守护美丽的家园。

2. 我们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能源消耗,为维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3. 我们要通过学习、旅行等方式,深入了解西沙群岛,增强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导学活动:1. 观看《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纪录片或影视作品,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2. 设计海报、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呼吁大家关注西沙群岛保护,加入环保行动;3. 进行班级讨论或座谈会,分享对西沙群岛的了解和感受,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4. 组织赴西沙群岛实地考察、志愿者活动或相关主题活动,增强对西沙群岛的亲身体验,深化对西沙群岛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二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二课时
仿照这句话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图中其他鱼的样子(抓住特点)
③再分析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比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更明确的概括了鱼样子各异,数量多的特点。所以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这句话更合适。
④有感情朗读课文。
4、齐读第3、4、5段。
学习第3、4段
1、指名读第3段,说说这是什么段式的段落,这段话写了哪些东西,用—划出来。
(珊瑚、海参、大龙虾、)这些东西我们叫他水产。
2、挑选你最喜欢的一种水产,说说他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的特别好。
3、交流。
●重点学习第4段鱼:出示写鱼的句子,齐读
同桌讨论——交流: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可存疑)
②写了鱼的什么特点?(样子各异,数量多)读写样子各异的句子,在挂图上找出相关的鱼。
3、贝壳、海龟有什么特点,从那些词看出来的?
想象贝壳还会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
4、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学习第5段
根据学习方法自学第5段,完成作业。
1、贝壳:美丽颜色不一、形状多样、千奇百怪、。
用句式说话:海滩上的贝壳(),无所不有。
2、海龟:笨拙四角朝天、
(时间:10分钟)
展示交流
解疑
海滩上的景色可真美,让我们穿上潜水衣,再去海底看看。
1.我会补充词语
()光()色()群()队
物产()()瑰丽()()
风景()()高低()()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通过填写词语加深记忆
(时间:8分钟)
盘点收获
总结
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
总结归纳
(时间:2分钟)
板书设计
海水:色彩各异瑰丽无比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课前自主学习部分一、我能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把课文读通顺。

海参富饶蠕动栖息成群结队形状拣起披甲渔业肥料颜色不一威武茂密交错瑰丽无比我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弄懂了词语的意思。

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拣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瑰丽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够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三、读课文时有一些词和句子不太懂。

课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1、各小组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

2、一边读,一边想,勾画出能表现这处景物特点的词语、句子。

3、和小组同学交流时要先读一读,再说出自己的观点。

拓展阅读美丽的南沙群岛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

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教学案22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 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二、预习学案预习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三、导学案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

?”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欣赏、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2、能把观察到的海底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通过看、读、想、说,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一、激情导入1、谈话激情:在我们的期盼中,这节课又开始了。

再次见到大家,老师真的好高兴。

再次见到老师,同学们高兴吗?(高兴)那么,高兴的和老师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富饶的西沙群岛去旅游。

(板题)二、整体感知1、引导: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75,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2、生自主读课文。

3、交流:(1)读了读课文,西沙群岛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2)生自主交流,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体验1、导入: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确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再去细细品味课文,拿上你的笔在书中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2、合作交流:A、感悟海水之美(1)生朗读相关表现海水之美的句子,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觉得海水美。

(2)竞赛朗读或挑战朗读。

(3)播放课件,欣赏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

(4)讨论:海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颜色?(读文,说自己的见解,播放课件,教师讲解成因。

)(5)有感情朗读。

B.自主体验海底奇妙世界(1)生交流相关语句,师生评价朗读。

(2)教师引导:你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是什么样?(3)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词语(懒洋洋、威武),相机引导学生想象珊瑚还有什么样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想象鱼还有些什么样的,并用语言表达。

(相机板书)(4)讨论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匀称。

Dī xiàn shān hú Jiǎn bù wán xíng zhuàng ( ) ( ) ( ) ( ) Shēn lán wēi wǔ Pī jiǎ yán sè( ) () ( ) ( ) Lǎn yáng yáng féi liào( ) ( )2、请你分清这些好朋友,并分别组词。

威()武()拣()练()成()式()行()形()鱼()渔()料()蚪()3、读下列词语,把能恰当搭配的用线连起来。

茂密的龙虾优美的阳光美丽的孩子丰富的物产威武的树林灿烂的小河可爱的花朵弯曲的风景4、你能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吗?并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1)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6、学了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积累的好词可真不少!千()百()()光()色风景()()()群()队瑰()()比物产()()7、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块块一条条一一一一例:数不清拣不完不不不不例:圆溜溜气鼓鼓 ___ ___ _ ___ ___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富饶呢?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一)初读了解:按原文填空海底的岩石上有()的珊瑚,有的像(),有的像()。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应达到以下目标:首先,深入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其次,掌握文章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优美的词句,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西沙群岛富饶美丽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描写技巧。

最后,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环保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在于深入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通过阅读文本,我们需要把握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海水色彩、海域物产等特色,进而领略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资源。

同时,学习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对于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难点则在于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西沙群岛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保护西沙群岛的重要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着重突破的部分。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西沙群岛位于我国________的南部,是________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________,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________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二、选择题1.西沙群岛的海底有哪些生物?A.珊瑚B.海参C.大龙虾D.以上都有2.下列哪一项不是西沙群岛的特点?A.风景优美B.物产丰富C.贫穷落后D.海水五光十色三、简答题1.简要描述西沙群岛的海水特点。

2.通过预习,你认为西沙群岛的富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四、阅读题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探究三:谁能把贝壳的“美”和“奇”、海龟的“趣”读出来呢?
探究四: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鸟多”呢?
探究五: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三、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第三、四、五题。
三、当堂检测
练习册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一、课前抽测
默写本课的词语。
二、新知探究
探究一: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探究二:为“有的…有的…有的…”写句子。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个备、反思
本周习惯养成:我会倾听,我会质疑。
学校:
主备人:
审核: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2
编号:120302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基础知识:
1、我能读:
富饶岛屿山崖威武产卵渔业栖息粪土祖辈深蓝懒洋洋披甲划船拣起来形状肥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茂密
成群结队千奇百怪
2、我会写的字
3、我能找出多音字
4、我觉得容易写错的字
5、通过阅读课文,我知道课文时围绕、两个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
二、专题提升
1、课文时怎样具体描写这两个方面的?(小组的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两个方面的段落,吧自己喜欢的语句画记好,小组内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
2、在全班展示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优美 第二学时
一、 知识链接
1、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 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乂是怎么样的呢
二.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儿句话介绍了哪儿种物产(珊瑚、海参.大龙虾)
⑵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 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⑶朗读第3自然段。

① 自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 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
② 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 ________ ,有 ________ ,有 _________ o ⑷指导感情朗读。

2、 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儿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数量、种类)
⑵自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 进行理解。

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S 四个“有的S “各种各样S “多得数 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

⑷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第三句)
⑸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
⑹指导感情朗读。

3、 学习第5自然段:
⑴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第二、三.四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⑵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S “庞大S “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 和段意。

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

4、 学习第6自然段:
⑴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
自学提纲:
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第6自然段第三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第6自然段第四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这三句话都是用绕第 ________ 句话" ___________ "来写的。

并说明理由。

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设计意图:大自然中有很多这样神奇的现象,这样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多地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