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遗传题类型及解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C.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摩尔根绘制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C两项错误;萨顿发现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B项错误;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项正确。

2.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叙述为()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强调的都是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B、C两项所述内容包含于非等位基因的概念,D项所述的是等位基因。

3.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基因控制白色。

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X W X W或X W X w,红眼雄果蝇:X W Y。

若X W X W×X W Y→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若X W X w×X W Y→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X w Y(白眼雄果蝇)。

可见,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白眼雌果蝇。

4.果蝇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甲所示,该条染色体经变异后部分基因的分布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D.图中甲、乙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图甲中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A 项错误;据图分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项正确;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但是只能部分表达,C 项错误;图中乙是甲发生变异的结果,两者不是同源染色体,D 项错误。

人教版教学素材解答遗传题的九种常用方法 疑难共享 1

人教版教学素材解答遗传题的九种常用方法 疑难共享 1

解答遗传题的九种常用方法遗传学部分是中学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其知识的应用灵活多变,题型的设计变化无穷,但解法却有章可循,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就有九种之多。

1.反证法一个问题如果只有正反两方面,可先假设反面成立,然后推知假设成立所得出结果同已知条件相矛盾,从而证明正面成立,这种方法叫反证法。

例1:(1993年高考题)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基因为完全显性,用该三个隐性基因的纯合体同其显性等位基因的纯合体杂交得F1,对F1进行测交的结果如下:问:(1)哪些基因是连锁的?(2)哪些基因是自由组合的?(3)连锁的基因是否发生了交换?为什么?解析:依题意,F1的基因型是AaBbCc,又F1测交结果只有四种类型,且数目基本相等,说明有两对等位基因为完全连锁遗传,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第二对同源染色体上。

连锁的基因只有三种可能:A和B,B和C,A和C。

先假设A和B连锁,则F1产生四种配子:ABC、ABc、abC、abc,且比值相等,则测交结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期望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这与实得结果相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同理证明B和C连锁也不成立。

因此,只能是A和C连锁。

不连锁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由上面的论证得出正确答案(略)。

2.观察法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来直接判断基因型的分布法叫观察法。

下面也用此法解答例1中的问(1)。

解析:假设这3对等位基因分布在mm′、nn′这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完全连锁和自由组合规律,F1产生四种配子:mn、mn′、m′n、m′n′,由此可见,不论连锁的两个显性基因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都会同时出现在两种配子之中,由于隐性类型提供的全是隐性基因,所以这种现象会在四种测交结果中直接表达出来。

在四种测交结果中,只有A和C两显性基因同时出现在两种之中,故连锁的基因应是A和C。

3.淘汰法将错误的答案删除,剩下正确答案的解法称为淘汰法。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单选题1. 果蝇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代的雄果蝇中均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8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的配子占1/2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2. 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内容与摩尔根成就的取得没有关系的是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理论,阐述两大遗传定律B.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平行C.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一些蝗虫的细胞里发现了性染色体D.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P、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Q。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发病率大于PB.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C.人群中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大于QD.男性中色盲基因频率为P,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频率大于Q4. 雌雄异株植物女娄菜的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有人用纯种阔叶和窄叶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依据正交的结果可判断阔叶为显性性状B.依据反交结果可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结果中,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让正交中的子代雌雄植株随机交配,其后代出现窄叶植株的概率为1/25. 根据下面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中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②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C.③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④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6. 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高中生物第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检测含解析

高中生物第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检测含解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1.萨顿和摩尔根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选择的研究材料分别是()A.蝗虫和果蝇B。

果蝇和蝗虫C。

蝗虫和蝗虫D。

果蝇和果蝇【解析】选A。

萨顿选择的实验材料是蝗虫,而摩尔根选择的实验材料是果蝇。

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DNA)组成的【解析】选C.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所以并非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3.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性状,w基因控制白色性状。

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雄果蝇C。

红眼雌果蝇 D.白眼雌果蝇【解析】选D.先写出亲代的基因型。

红眼雌果蝇:X W X W或X W X w,红眼雄果蝇:X W Y.若X W X W×X W Y→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若X W X w×X W Y→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X w Y(白眼雄果蝇).可见,后代中不可能有白眼雌果蝇。

4。

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1个基因C。

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1个【解析】选D。

根据萨顿的假说,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1条;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也只有成对基因中的1个。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第04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解析版)--高一生物专题训练

第04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解析版)--高一生物专题训练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高一生物专题训练一、萨顿的假说(类比推理法)萨顿的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1)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3)产生的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4)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1)摩尔根用偶然发现的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发现F1全为红眼果蝇;(2)F1的红眼果蝇进行雌雄交配,结果F2中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为3:1。

(3)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4)摩尔根和其同事提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果蝇杂交实验遗传图解:教材P10页(5)后来他们又通过测交实验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个解释。

测交实验遗传图解:如右图。

3.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目。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 反交:P 白花♀×红花♂↓↓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

例析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一、判断基因的位置1、判断基因在细胞质还是在细胞核对真核生物来说,既有细胞质基因,又有细胞核基因,而细胞核基因又有两个位置,分别在性(X和Y)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确定基因的位置是判断遗传方式的一个环节,是解答遗传题的基础。

解题方法:常采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例1】玉米为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绿茎和紫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现以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控制绿茎和紫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解析:实验思路:将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玉米作为亲本,雌雄花序分别套袋,然后相互授粉进行杂交(或做一个正交、反交实验,正交:绿茎♀×紫茎♂,反交:紫茎♀×绿茎♂),获得F1种子,第二年分别种植两个杂交组合的F1种子,然后观察并记录F1植株茎的颜色。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相同,均为绿茎或紫茎,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②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绿茎,反交后代为紫茎(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例2】实验室有三个不同的纯种果蝇突变品系a、b、c,均由某纯种野生型果蝇突变而来。

现以这些未交配过的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a、b、c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解析:实验思路:分别用突变型a、b、c和野生型果蝇做一个正交、反交实验,然后观察和记录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见下表:预期结果和结论: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相同,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常染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野生型,反交后代为突变型(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考型一题目特点:已知子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或统计数目,求亲本的杂交组合解题方法:分别将两对性状进行分析,根据其比值推断各对性状的杂交类型,最后综合变式类型:将子代表现以柱形图的方式进行表现例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 ,个体X基因型是()A、BbCcB、BbCcC、bbCcD、bbcc解:黑色:白色=(3+3):(1+1)=3:1 Cc × Cc直毛:卷毛= (3+1):(3+1)=1:1 Bb×bb组合一下为 BbCc× bbCc例2: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 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共产仔26只,其中黑短9只,黑长3只,褐短10只,褐长4只,按理论推算兔甲表现型应为()A、黑色短毛B、黑色长毛 C 褐色短毛 D 褐色长毛解:黑(9+3):褐(10+4)≈1:1 Bb×bb短(9+10):长(3+4)≈3:1 Dd×Dd组合一下为 BbDd× bbDd 兔甲表现型为褐短2、考型二题目类型:性状叠加或削减,解题方法:对叠加性状拆分或对削减类型进行分析,找出符合叠加或削减性状的基因型特点,例1、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形基因控制花长为2mm 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1/16B、2/16 C 5/16 D6/16解:24=5+5+5+5+2+2,说明花长为24mm的个体基因型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形基因假设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B/b、D/d则符合花长为24mm的基因型有: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④AaBbDD⑤AaBbDd⑥AABbDd因题中要求个体相互授粉后,有性状分离,故①、②、③不符合以基因型AaBbDD为做代表则有P:AaBbDDUF1: A_B_DD A_bbDD aaB_DD aabbDD则后代花长为24mm的基因型有 AaBbDD (1/4)、 AAbbDD (1/16)、aaBBDD(1/16)最终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6/16例2某种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已知隐形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 和270g ,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物杂交,F1中重量为190g 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 、3/64B 、5/64 C\12/64 D 、15/64解:隐形纯合子的果实重量为150g 一对隐形基因控制的重量为50g显性纯合子的果实重量为270g 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为90g190=50+50+90 重量为190g 的基因型含4隐两显假设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 、B/b 、D/dP : AaBbDDUF1中符合条件的有 AAbbdd 、aaBBdd 、aabbDDAaBbdd 、aaBbDd 、AabbDdF1个体中重量为190g 的果实占比例为1/64+ 1/64 + 1/64 +1/16+1/16+1/16=15/64例3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 和a 、B 和b )控制,A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 :出现色素,AA 和Aa 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的细胞液PH 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做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组合解:A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说明有颜色的植株基因型的特点为A_ _ _故 aa_ _为白色由表格中A_bb (红)、A_Bb (粉红)、A_BB (白色)颜色逐渐变淡而AA 和Aa 对色素产生效应相同,故经观察发现是B 对颜色有削减作用P : 白 × 红A_bbF1: 粉A_Bb因 F1中粉色植物的基因型中有Bb ,而亲本红中只能给一个配子b ,故配子B 只能来自亲本中的白,故亲本中的白的基因型为_ _B_由于亲本中的两植株为纯合子,故组合为AABB × AAbb 或aaBB × AAbb3、考型三 性状表现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或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明确题目类型:P:甲性状×乙性状F1: 甲性状UF2:甲性状乙性状解题方法:①若题中没给F2中甲性状与乙性状的性状比,则控制甲、乙性状的可以是一对等位基因,也可以是两对等位基因②若题中F2甲性状(显):乙性状(隐)=3:1 ,则控制甲、乙性状的可能是一对等位基因③若题中F2 甲性状(显):乙性状(隐)=1:3或15:1,则控制甲、乙性状的一定是两对等位基因变式:将上遗传图谱变成几个杂交组合的形式例1:现有一有色籽粒玉米植株与无色籽粒玉米植株杂交,得到的F1代全为有色籽粒,现将F1的有色籽粒的植株与M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 ,则控制籽粒颜色的是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解:P:有色×无色F1:有色× MF2:有色(1):无色(3)两个不同性状表现的亲本杂交,得到F1代全为有色,说明有色对无色显性若控制有色无色性状的为一对等位基因,则F2不可能出现有色与无色之比为1:3故控制有色无色性状的为两对等位基因例2: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杂交实验:P: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F1:三角形果实UF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01株)(20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解:由F2中三角形((301株)):卵圆形(20株)≈15:1说明果实的形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B/b由F2中三角形:卵圆形≈15:1知F2中卵圆形为aabb,F1中三角形为AaBb因F1中只有三角形果实,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故亲本中的三角形为AABB,卵圆形为aabb考型四:有某种基因型死亡题目类型:子代比例独特,不可拆分解题方法:从比例的唯一性上寻找死亡的基因类型例1: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则死亡的鼠基因型特点是解:P:黄色卷尾UF1: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5/12 2/12 3/12 1/126 : 2 : 3 : 1由于比例不可拆分,因此断定是有死亡个体,其中黄色卷尾死3个,黄色正常尾死一个由子代比值原本为9:3:3:1,故知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假设为A/a、B/b 则黄卷为(A_B_)、黄正可能为A_bb或aaB_,现将黄正假设为A_bb 由于黄正中死一个,故死的为AAbb,结合黄卷死三个,故知死的为AA_ _同理当黄正为aaB_时,死的为_ _BB死亡的鼠基因型特点是AA_ _或_ _BB例2: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B、9:3:3:1C、4:2:2:1D、1:1:1:1解:P:黄鼠短尾×黄色短尾YyTt YyTt黄短黄长灰短灰长F1:Y_T_ Y_tt yyT_ yyttY_T_ 中有YYT _ (3)死,_ _ T_( 6 )活Y_ tt 和yytt 也死; yyT_则活故最终的只有黄短:灰短= 6:3考型五:某种性状表现由显性基因控制考型特点:子代中含显性基因的个体患病比例大于含隐形基因的个体患病解题方法:根据子代含显性基因个体患病的数目与含隐形基因个体患病数目多少做比较前者多,则显性基因是致病基因,后者多则相反例1: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 控制,抗白粉病性状基因由R/r 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以A ,B 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的比例,得下表据表推测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甲自交F3中,在条锈菌感染下,死亡(75):存活(25)=3:1 抗条锈病由隐形基因控制乙自交F3中,在白粉菌感染下,死亡(25):存活(75)=1:3 抗白粉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甲自交F3中,在白粉菌感染下,存活个数为0 甲的基因型为 Ttrr乙自交F3中, 在条锈菌感染下, 存活个数为100 乙的基因型为 ttRr例2:人类软骨发育不全(D )为显性遗传病,先天性聋哑(a )是一种隐形遗传病,已知控制两种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软骨发育不全,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先天聋哑但不患软骨发育不全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A 、1/2B 、1/8C 、3/8D 、5/8解: 软骨不全 正常聋哑、软骨正常 aadd因子代孩子的基因型中含aa ,两个配子a ,一个来自父亲。

一个来自母亲故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D_ ;母亲为Aadd因子代孩子的基因型中含dd ,两个配子d ,一个来自父亲。

一个来自母亲故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Dd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病,可以是患软骨不全或聋哑,或两病均患概率=1—两病均不患(A_dd )的概率=1—3/8=5/8考型六:限定范围,需改比例考题特点:①在子代中选择某种特定表现型的个体进行下一次实验,而全部子代个体中除被选定的表现型外还有其他的表现型。

②在子代中,将具有某一表现型的个体去除,③子代中,具有某种表现型的个体因某原因不能成活解题方法:将新选定的表现型或去除某表现型后剩余的其他表现型总数作为新总数,将各基因型的数目除以新总数,得到的就是该基因型的比例例一在子代中选择某种特定表现型的个体进行下一次实验\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的番茄自交获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则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解:假设控制果肉颜色的一对等位基因为D/dP:红色(Dd)UF1:红色紫色3(D_) : 1(dd)将F1中表现型为红色果肉的番茄进行自交,得F21/3 DD U 1/3 DD3(D_)DD:2/3 × 1/42/3 Dd U Dd:2/3 × 1/2Dd:2/3 × 1/41/3则:F2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2/51/3+1/6+1/3+1/6例二:在子代中,将具有某一表现型的个体去除,萝卜根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 9:6:1,现只保留其中圆形块根,让其再自交一代,则F3中能稳定遗传的圆形块根所占的比例为()A、5/6B、1/4C、3/8D、1/2解: P:圆形×圆形F1:扁形UF2:扁圆长9 :6: 1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 ,由F2中扁:圆:长= 9:6:1 知F2长为aabb F1中扁为AaBb,因F1中全为扁,故亲本为纯合子,结合扁:圆:长= 9:6:1,知两亲本组合为 aaBB × AAbb只保留F2中圆形进行自交,得F32/3 aaBb U 1/3(1/4aaBB3 aaB_ 1/2 aaB_ 1/2aaBb、1/4aaBB )1/3aaBB U 1/6 aaBB6 圆2/3 Aabb U 1/3(1/4AAbb3A_bb 1/2A_bb1/2Aabb、1/4aabb )1/3Aabb U 1/3Aabb则F3中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圆形块根所占的比例为:1/6 aaBB+ 1/4 × 2/3 aaBB + 1/3 Aabb + 1/3 × 1/4 AAbb = 1/2考题七: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解题方法:自交是遗传因子组成相同个体的交配,只发生在植物,注意在同一个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