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伴性遗传及其特点

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伴性遗传及其特点

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伴性遗传及其特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称为伴性遗传病,下面是伴性遗传及其特点,期望对考生复习有关心。

一、概念:遗传操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经历点: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能够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性别类型:XY型:XX雌性XY雄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动物、高等植物ZW型:ZZ雄性ZW雌性————鸟类、蚕、蛾蝶类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

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样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男>女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③女患,父必患。

母患,子必患。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女>男②连续发病③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3)伴Y遗传的特点:传男不传女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4)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四、遗传病类型的鉴别:(一)先判定显性、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二)再判定常、性染色体遗传: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亲小孩正常——常、隐性遗传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4、假如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第一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
学过生物的我们都知道,并不是全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都会遗传给下一代,那其实是有一定的概率和规律的,生儿生女和触碰的概率也都是存在一定规律的,我们只能说更偏向于哪一方,而都不能决绝的确定,其实也有很多的例子到最后不管生男生女也都一样显示为没有遗传的。

【遗传规律】
1、遗传特点: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连续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隔代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就是只有男性患病母系遗传也就是只要母亲患病,子女都患病。

2、根据口诀:
在高中的和生物课上,我们都学过生物遗传的一个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种生无为显性,
生女正常为常显。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3、无法判定时遵循:
显性、伴性两优先原则判断出显隐性后,一般优先考虑伴性,若不符合伴性遗传的两个口诀即为常染色体遗传。

当然这些规律只是帮助大家来了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而不是决绝的说明了一定会有,只是为了说明有很大的概率,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也还是有那些小的概率成为了现实的例子的,所以如果不是什么大病都不用太过着急,现在医学的发达,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高一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A.假设→实验→结论→验证B.分析→假设→实验→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答案】 D【解析】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以现代遗传学的观点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有丝分裂B.表现型分离C.基因型分离D.等位基因分离【答案】D【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故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裂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答案】C【解析】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萨顿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科学史,意在考查考生能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能力。

4.下列各项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紫花B.白花豌豆与紫花豌豆杂交后代有白花和紫花C.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D.紫花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答案】D【解析】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在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的概念。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 、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关于伴性遗传,中学教材主要介绍基因在X 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遗传,而对同源区段以及Y 染色体上的遗传讲解较少,下面主要介绍当基因在同源、非同源区段(X 、Y 都有)这三种情况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伴性遗传 X 、Y 染色体 同源和非同源区段 遗传特点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核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如图)。

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果蝇的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略大。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小得多,大部分不是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的X 、Y 染色体为例来了解X 、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图中I 区段为X、Y同源区段,在I 区段上X、Y都有相同或等位基因。

II 区段为非同源区段,II 区段上X、Y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II-1上基因为X特有,II-2上基因也为Y特有。

I 、II-1、II-2段上分布的基因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都是伴性遗传,但又各有特点。

(一)II-1区段,即在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的遗传特点讲的最多,平常也最常见。

该区段的基因在Y 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它的遗传特点可分为:(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有: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即男→女→男,也就是男性患者是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③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常见的伴X 的隐性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常见的伴X显性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 佝偻病。

(二)在Y 染色体II-2区段,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也有简单点到。

该区段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所以叫做伴Y遗传,也称限雄遗传较少见,如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外耳道多毛的性状,控制这性状基因位于此区段。

伴性遗传的特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1.正常女性(XBXB) × 正常男性(XBY) 2.正常女性(XBXB) × 色盲男性(XbY) 3.携带者女性(XBXb)× 正常男性(XBY) 4.携带者女性(XBXb)× 色盲男性(XbY) 5.色盲女性(XbXb) × 正常男性(XBY) 6.色盲女性(XbXb) × 色盲男性(XbY)
总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
回顾: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1.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2.两种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
二、什么是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X染色体遗传 2.伴性遗传的分类 伴Y染色体遗传 3.认识遗传家系图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4.利用家系图分析、探讨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㈢伴Y染色体遗传的
遗传特点
(以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为例)
外耳道多毛症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只在Y染色体上,X染色 体上无。

1
2
笔记

3 4 56 7

8 9 10 11
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分析
1.患者患者全为男性。 2.在家族的男性个体间世代相 传(非交叉遗传)。
问题: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家系图(深色
正常女性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找特点:
父母正 常,子女 均正常。
子代
XBXB
女性正常
1

XBY
男性正常 1
色盲女性与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亲代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患者
1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

李林中学高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小卷子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第周题型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1、分析遗传系谱图的思路:先判断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或是细胞质遗传;若不是,再判断遗传性状的显隐性;最后定位致病基因的位置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第一步:两种特殊的遗传系谱图(1)伴Y染色体遗传为限雄,特点是:患病性状只在男性中表现,女性一定不患此病;(2)细胞质遗传,特点是:子代总是表现出与母本相同的患病症状;口诀:只病母子,质遗传;第二步:确定显隐性(1)无中生有为隐性,记住:一定是双亲都正常,才能判断;(2)有中生无为显性,记住:一定是双亲都患病,才能判断;第三步:当确定为隐性遗传时,女性患者为突破口(生女患病为常隐):母亲患病儿子正常;父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不是隐性遗传,必定是。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第四步:当确定为显性遗传时,男性患者为突破口(生女正常为常显):儿子患病母亲正常或父亲患病女儿正常,一定不是显性遗传,必定为。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男患者的母亲、女儿一定;2、若遗传系谱图中没有上述特征,则进行不确定性判断(一般题目中“最可能”等字眼):①不确定性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来推断。

通常的原则:若世代连续遗传,很可能为遗传;世代不连续遗传,很可能为遗传(连续的含义:指直系血亲之间具有连续性)。

②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概率大约各占1/2,则该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③若男女患者比例相差较大,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若患者男性多于患者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b.若患者女性多于患者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

按以上步骤分析下列遗传病类型结论:该病是位于。

该病为。

该病为。

1.右上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高中生物遗传图谱题做法及习题

高中生物遗传图谱题做法及习题

遗传图谱题做法1.伴性遗传的概念2. 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⑵交叉遗传.即男性→女性→男性.⑶一般为隔代遗传.1.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⑵代代相传.4、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遗传图谱题解法1.看是否为伴y遗传:只有男性患病,而且代代相传〔如:胡须〕2.判断显性和隐形:无中生有为隐性:父母没病,子女有病有种生无为显形:父母有病,子女没病二者都没有,说明既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形.3.〔1〕若为显性:看"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是否一定患病.〞若是,则既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也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有一个不患病,都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找不到男患者,说明既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也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若为隐形:看"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是否一定患病.〞若是,则既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有一个不患病,都说明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找不到女患者,说明既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如果考虑细胞质遗传:只要有女性患病,而且女性子女全部患病.则极有可能为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特点〕1.右图为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H,隐性基因为h〕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就乙病来看,I2、II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B.II1、II2产生的基因型为aX H的生殖细胞含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C.II1、II2所生的子女中,两病兼发的几率为1/8D.两种病的相同特点都是来自于基因重组2.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12 3 4 7 8 56 9 11 I II III 10 12 C .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D .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 3.右边遗传系谱图中,可能属于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4. 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 .9/16 B . 3/4 C .3/16 D .1/45.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 〕对窄叶〔b 〕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与表现型分别是 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 .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6. 右图是一个某遗传病的家谱.3号与4号为异卵双生.他们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A. 5/9B. 1/9C. 4/9D. 5/167.右图是人类某跗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8.三倍体西瓜之所以无籽,是因为三倍体植株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不能形成正常卵细胞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A .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联会紊乱B .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能分离C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D .第二次分裂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 9.下列各项中,产生定向变异的是A .DNA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异C .良好的水肥条件或基因工程D .不同物种间的杂交10.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 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 对d 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 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 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 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 性分别是〔 〕A .0、1/4、0B .0、1/4、1/4C .0、1/8、0D .1/2、1/4、1/811、下面是一个特殊家庭的遗传病系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病很可能为伴x 隐性遗传,乙病很可能为伴X 显性遗传 B .甲、乙两病很可能均为伴X 显性遗传 C .甲、乙两病很可能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 .甲病很可能为伴Y 染色体遗传,乙病很可能为细胞质遗传12.右图是患甲病<基因A 、a>和乙病<基因B 、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l 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乙病由X 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C .Ⅲ1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 的概率是1/16D .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1/813、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1 2 3 4 A B C D4 2 3 6 15 A .1:0 B .1:1 C .2:1 D .3:114.人的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I 、Ⅲ>,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I 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B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患者D .由于X 、Y 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二、简答题.1.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 表示,隐性基因用b 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 表示,隐性基因用f 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子代类型的比例如下表: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 3/4 0 1/4 0 雄蝇3/83/81/81/8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2.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 〕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 〕.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1〕___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遗传病. 〔2〕III —11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若III —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4〕II —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III —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III 一11和III 一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父母均正常,但女方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4.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子兔.请回答: ⑴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并用符号B 和b 表示.⑵推断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5.某家庭多指〔显性致病基因P 控制〕遗传情况如右图. ⑴若1、2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多指的可能性是. ⑵图中3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⑶图中6和一个与自己基因型相同的男性结婚,生患病女孩的可能性是.⑷图中4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隐形致病基因d 控制〕,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只患多指的可能性是. 6.两个个体相杂交得到1/8的aabb 个体,则这两个个体的基因型为〔 〕 A. Aabb ×aabb B. Aabb ×Aabb C. Aabb ×AaBb D.AaBb ×AaBb7.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 和AABbCCdd 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将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 的向日葵杂交,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比例应为. 8.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调查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控制眼皮的基因用E 、e 表示〕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婚配方法 家 庭子女父母单眼皮双眼皮 单眼皮双眼皮⑴根据上表第组调查结果可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 ⑵第二组抽样家庭中父亲的基因型可能是.⑶调查中发现第三组某家庭的单眼皮儿子同时患有白化病,那么这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再生一个肤色正常的双眼皮儿子的几率为.⑷第一组某家庭中母亲去美容院将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后,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儿的几率为.9.现有高秆抗锈病、双隐性矮秆易感锈病2个纯种小麦杂交,获得子二代4000株,其中应有矮秆抗锈病纯合子株. 10.下图是两个家族系谱图.甲家族中的遗传病与A 、a 基因有关;乙家族患色盲,相关基因B 、b.⑴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判断理由是.其中Ⅱ-4基因型为. ⑵图甲中Ⅲ-7表现型正常,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原因. ⑶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Ⅰ-2的基因型是.⑷若图甲中的Ⅲ-8〔不患色盲但患有其家族的遗传病〕与图乙中的Ⅲ-5〔不携带甲家族的遗传病基因〕结婚,则他们所生子女中:男孩两病兼患的概率是;女孩不患甲病但患色盲的概率为;两病都不患的概率为.11.血友病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出血性疾病.其中以血友病甲〔缺乏凝血因子Ⅷ〕最为常见.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目前,治疗血友病主要是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由于不能根治,这种治疗将伴随一生.据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1〕当人体内存在血友病甲基因时是否就得血友病?为什么?〔2〕若一对夫妻都不是血友病患者,但女方的哥哥是血友病患者,那么,如果这个女人怀了一男孩,要不要对胎儿作血友病甲的有关检查?为什么?如果怀的是一个女孩呢? .〔3〕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他的父亲、祖父是血友病患者,而他的母亲、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则男孩的血友病基因获得的途径是.〔4〕你认为根治血友病可采用的最佳方法是.12.下图是白化病〔a 〕和色盲〔b 〕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Ⅰ2的基因型是;Ⅰ3的基因型是. 〔2〕Ⅱ5是纯合子的几率是.〔3〕若7和8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两病都有的几率是.〔4〕若7和8再生一个男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13.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现有乙Ⅰ Ⅱ Ⅲ白化兼色盲男女 ⅡⅢ2 弯曲 正常 1/2弯曲,1/2正常 1/2弯曲,1/2正常3 正常 正常 全部正常 全部正常 4弯曲 弯曲全部弯曲1/2弯曲,1/2正常请分析回答〔以D 和d 表示有关基因〕〔1〕控制小家鼠尾巴形状的基因染色体上,突变基因是性基因.〔2〕请写出第2组亲代基因型:雌;雄.〔3〕让第1组后代中的一只雌鼠和一只雄鼠交配,生下两只小鼠,这两只小鼠的尾巴形状可能是〔无需考虑性别〕.〔4〕如果让第4组的子代中尾巴弯曲的雌雄鼠互交,所产生的后代中弯曲和正常的理论比例是.14.下图为某遗传病家谱图,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请分析回答: 〔1〕III 10的色盲基因来自第I 代的号个体.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II 4II 6 〔3〕II 3与II 4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是.〔4〕若III 8和III 10结婚,生育子女中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就两种遗传病而言,正常后代的概率为. 15.女娄莱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了其叶_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 、b>控制.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请回答:<1>狭披针叶是___________性状. <2>该研究小组打算利用杂交买验以验证女娄菜叶形的遗传属于伴x 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他们应该选择何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父本_________,母本__________.预测可能的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另一个研究小组试图研究玉米的叶形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你认为他们的研究是否有意义,为什么? 16.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减数分裂的差错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2〕除上述发病原因外,出现先天愚型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17.下表是四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比较,请分析回答:病名代号 非近亲婚配子代发病率 表兄妹婚配子女发病率甲 1:310000 1:8600 乙 1:14500 1:1700 丙 1:3800 1:3100 丁1:40001:3000〔1〕4种疾病中可判断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有________________.〔2〕表兄妹婚配子代的发病率远高于非近亲婚配子代的发病率,其原因是_________.〔3〕某家属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有的成员息丁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 〕,见图所示的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请问:①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丁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②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1 2 3 4 7 8 56 910 正常男女 色盲男女 白化病男女 Ⅱ632145丙病患者丁病患者 ⅠⅢ8_______________Ⅲ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18.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根据图解回答问题:(1)控制酶2和酶3合成的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白化病.但是如果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却不会引起白化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对患白化病的夫妻,生了5个小孩都是正常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E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除了产生苯丙酮酸之外,同时还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3>当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后,人的血液中______________的含量将会增加,损害大脑,形成白痴.这种疾病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控制酶1的基因和控制酶2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控制酶3的基因都是正常的>.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妻,生下了一个白化白痴的女儿,那么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小孩,则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__;表现型完全正常的几率是___________;完全正常且不含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____.19.基因型为AaBb的一对夫妇〔a,b分别代表甲、乙两种致病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他〔她〕们一个健康儿子和一个携带甲、乙两种致病基因的正常女子结婚.〔1〕该对夫妇健康儿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占子代基因型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2〕该儿子结婚后,生一个患甲、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3〕该儿子结婚后,生一个只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4〕该儿子结婚后,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5〕该儿子结婚后,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20.科学家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处理红色种皮的花生,获得一突变植株,其自交所结的种子均具紫色种皮.这些紫色种皮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却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1>上述紫色种皮的花生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2>上述紫色种皮的种子,可用于培育紫色种皮性状稳定遗传的花生新品种.假设花生种皮的紫色和红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文字简要叙述获得该新品种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21.一个家庭住在一化工厂附近,最近生了一个患一怪病的女儿,因怀疑饮用水受化工厂污水污染,故将化工厂告上法院,引起了纠纷.后经检查,该患病女孩的致病基因是由一显性基因导致,且该致病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而患病女孩的父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从未患过这种病.由此,用你所学过的生物知识分析,在这场纠纷中,该家庭和化工厂,谁胜诉的可能性较大?为什么?。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关于伴性遗传,中学教材主要介绍基因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遗传,而对同源区段以及Y染色体上的遗传讲解较少,下面主要介绍当基因在同源、非同源区段(X、Y都有)这三种情况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伴性遗传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遗传特点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核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如图)。

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略大。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得多,大部分不是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的X、Y染色体为例来了解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图中I区段为X、Y同源区段,在I区段上X、Y都有相同或等位基因。

II区段为非同源区段,II区段上X、Y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II-1上基因为X特有,II-2上基因也为Y特有。

I、II-1、II-2段上分布的基因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都是伴性遗传,但又各有特点。

(一)II-1区段,即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的遗传特点讲的最多,平常也最常见。

该区段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它的遗传特点可分为:(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有: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即男→女→男,也就是男性患者是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③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常见的伴X的隐性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常见的伴X显性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

(二)在Y染色体II-2区段,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也有简单点到。

该区段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所以叫做伴Y遗传,也称限雄遗传较少见,如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外耳道多毛的性状,控制这性状基因位于此区段。

它的遗传特点是:(1)由于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所以这性状只发生于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导语:遗传病的出现,主要是跟我们X染色体有直接的关系,像遗传性肾炎、白内障、脊髓空洞症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虽然比较复杂,但
遗传病的出现,主要是跟我们X染色体有直接的关系,像遗传性肾炎、白内障、脊髓空洞症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虽然比较复杂,但还是有一定特点的,只有全面性的进行了解,才可能更好的认识这种疾病。

那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①不管男女,只要存在致病基因就会发病,但因女子有两条X染色体,故女子的发病率高于男子。

因为没有一条正常染色体的掩盖作用,男子发病时,往往重于女子。

②病人的双亲中必有一人患同样的病(基因突变除外)。

③可以连续几代遗传,但患者的正常子女不会有致病基因再传给后代。

④男病人将此病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女病人(杂合体)将此病传给半数的儿子和女儿。

实例
遗传性肾炎(hereditary nephritis)儿时多仅为无症状蛋白尿或反复发作的血尿(有些病例可为肉眼血尿),较少有高血压。

但病情持续缓慢地进展,男性到青壮年期常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女性病情较轻,可达到正常寿限,但偶尔也有个别患者发展到尿毒症者。

有的患者有神经性耳聋;有的患者眼异常,如白内障、近视或锥形晶体、锥形角膜、眼球震颤和球形晶体等。

致病基因位于Xq21.3~q24。

不过遗传性肾炎存在遗传异质性,即也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