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以美国法为中心
催眠术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尝试

催眠术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尝试催眠术引入侦查工作后其功效发挥的主要领域是涉嫌犯罪信息的获取,目前,诸位学者撰写的涉及侦查催眠的文章也是就此领域进行阐释。
因此,可视获取涉嫌犯罪信息为侦查催眠的传统适用领域,尚未正式开展侦查催眠实践的我国大陆地区应予以重点关注。
一、概念简析获取涉嫌犯罪信息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区别在于主体范围的不同。
狭义的获取涉嫌犯罪信息的主体,仅指参与案件侦破的侦查人员,因此,其概念可定义为侦查人员为查明涉嫌犯罪事实,收集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依法就与案情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的活动。
该活动既有证据功能作用,也具备线索作用,是侦查活动的核心。
广义的获取涉嫌犯罪信息的主体还应包括公安机关其他工作人员、被害人、相关知情人及犯罪嫌疑人,即侦查中主体各方均处在涉案信息的动态获取与交换中。
明确该观点有助于侦查员通过给予其他各方主体资格,以重视并发掘侦查中主体其它各方获取涉案信息的潜能。
因而,催眠术介入询问、讯问工作,发掘各主体获取涉嫌犯罪信息之潜能也自是应时举措。
询问、讯问是最早因催眠术的引入而发生变化的侦查行为,也是侦查催眠实践重点开展的领域。
二、询问中的催眠运用侦查催眠的实践集中于询问被害人、相关知情人的活动中,以帮助其再现涉案记忆,尤其是被意识所忽略的案情细节的记忆。
由于催眠术的介入大大提高了询问对象提供的涉案信息量,因而该项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陷入僵局的案件得以侦破。
洛杉矶警察局法医顾问、催眠专家库恩斯(Kuhns)认为,探员运用催眠,可从证人处得到比运用一般询问方式要多出60%以上的相关资料,人的潜意识可以正确地记录意识所摄取的事情,而催眠可以使我们进入此难以置信的记忆库之内。
(一)国内一起侦查催眠案例介绍某日,一名年轻女子在购物后走出商场,在回家途中她忽然想起自己漏买了一件化妆品,于是返回商场,直奔化妆品柜台而去。
恰在此时,商场发生抢劫,作案人从商场逃离时,正与该女子擦肩而过。
催眠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探究的开题报告

催眠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探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催眠是一种通过引导被试进入特定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强化或削弱被试的某种感觉、行为或想法的方法。
自从催眠技术被发现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催眠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催眠被认为可以帮助警方得到更多的证据和信息,提高破案率,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催眠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催眠会否影响证人的证言可信度等,因此有必要对催眠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探究。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催眠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重点关注催眠技术在证人取证、犯罪嫌疑人审讯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问题,评估催眠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实际效果和可能的风险,以期为完善我国刑事侦查制度和提高犯罪打击的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3.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3.1催眠技术的定义、分类、原理和应用3.2催眠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3.3催眠技术对证人证言的影响及可靠性评估3.4催眠技术在犯罪嫌疑人审讯中的应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3.5国内外对催眠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评价和争论3.6对催眠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应用的建议和探讨4.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主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判例和调查报告,以及国内外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和论证。
5.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催眠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明确其实际效果和可能的风险,有助于完善我国刑事侦查制度和提高犯罪打击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对催眠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探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刑事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论对美国刑事程序之借鉴

在通常情况下,当警察没有逮捕的充足理由,但有犯罪存在的合理的、相关联的怀疑时,可以阻留被合理怀疑犯了罪的人,向他问一些简单问题,进行有限的搜身以查明嫌疑人是否带有武器,这种搜查也可以延伸到嫌疑人驾驶的交通工具。
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先例,“公开场所规则”允许警察无证或无一定理由而进入并搜查公开场所。此外还规定,经当事人同意后可以进行搜查。可见在令状之外的阻留和无证搜查为美国警察提供了很大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警察的侵权行为实际上是无法防止的。
催眠在我国侦查领域应用构想

等可 以把 其在 觉 醒状 态下 回忆 不 到 的 .但确 确 实 实
储存 在 潜 意 识 里 的信 息 像 影像 资 料一 样 回忆 起 来 ,
并告 诉催 眠 师 。在 国外 , 特别 是英 美 法 系 , 眠 在 侦 催 查 中 已经应用 了一百 多年 了 .其 帮 助作 用是 不 容 忽 视的. 有许 多 通过 催 眠唤 醒记忆 找 到 破案 线索 , 而 从 将犯 罪 嫌疑 人绳 之 以法 的经 典案 例 但 催 眠在 我 国 侦查 中的应用 几 乎是 空 白 。本 文 现 提 出关 于催 眠 在
冯 曲
( 中国人 民公 安 大 学 研 究生部 , 京 北 10 3 ) 0 0 8
摘 要 : 我 国 。 眠 可 以作 为 侦 查 的辅 助 工 具 和 最后 手 段 , 获 取 的 信 息 可 以 作 为侦 查 线 索使 用 。在 侦 查 实践 中 在 催 其 应 用 催 眠 时应 遵循 规 范的 程 序 , 行严 格 的 审批 制度 , 请 专职 侦 查催 眠师 , 定 适 用 对 象 , 对 催 眠 全 程 录 音 录像 。 实 聘 限 并 具 体 实施 过程 则 包括 催 眠 前 谈话 、 眠 诱 导 、 眠 深 化 、 拾 记 忆 和 解 除催 眠 。 催 催 重
动有 所 帮助
一
、
我国侦 查 中催眠 的性 质定 位
( ) 眠是 侦查 的辅 助工 具 一 催
收 稿 日期 : 0 0 1 3 2 1 —0 —1
作 者 简 介 : 曲 (9 5 , , 冯 18 一)女 吉林 长春 市人 , 国人 民公 安 大 学 2 0 级 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 : 讼 法 学 专 业讯 问 学。 中 08 研 诉
催眠及催眠侦查探析

种高度的集 中性 , 使得处于催眠状态下 的人呈现 出
不受 外 界干 扰 的“ 意识 ” 无 状态 。 在 催 眠 过程 中 , 术 者 与 催 眠师 保 持 独 特 的密 受 切 的“ 线 联 系 ”, 遵 从 催 眠 师 的 暗示 或 指 示 , 单 他 并
的补充信息 。这些信 息 中有 6 %被侦查人员认为 6 是破案的重要信息。在关于催眠所获信息 的准确性 方面 , %的案件通过催 眠所获得 的信息能够被其 9 0 他材料所证实。催眠调查学家证实 , 在全部调查案 件 中有 6 .% 的 案 件 证 明通 过 催 眠 获 得 的信 息 具 55
冲突、 失眠以及其他 的身心疾病 。由此可知 , 不论 肉体抑或精神 , 催眠都不会给被催眠者造成损害。 催眠术 同时可以使受术者在催 眠状态下较清晰
地 回忆 起过 去事 情 的细 节 , 眠所 得 到 的 结果 被 认 催 为是 与 受术 者 主观 心理相 一 致 的。人 在被催 眠状态
关键 词 : 眠 ; 查 ; 眠侦查 催 侦 催
中图分 类号 : D 1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0 98 09—39 (0 10 04 0 12 2 1 )3— 0 5— 3 下说 出他认 为是 的 内容 , 易说谎 。因此 , 许 多 国 不 在 家 , 眠术 常被 用在 刑事 侦查 、 催 司法鉴 定 、 理治 疗 、 心 精神激 励 等领 域 。 采 用 特 殊 的行 为技 术并 结 合 言 语 暗示 , 以使 可 受术 者心 理活 动达 到某 种 境 界 , 现 一种 特殊 的意 呈 识活 动状 态 即催 眠状 态 。 “ 眠状 态 也 可 由药 物 诱 催 发 , 为 自我催 眠 与他人 催 眠 , 分 自我催 眠 由 自我 暗示 引起 , 他人 催 眠在催 眠 师 的影 响和暗示 下 引起 , 以 可 使病 人 唤起被 压 抑 和遗 忘 的事 情 , 出病 历 、 情 、 说 病 内心 冲 突和 紧张 ” 。可 见 , 催 眠 是 以人 为 诱 导 ( “ 如 放松 、 调 刺 激 、 中注 意 、 象 等 ) 起 的一 种 特 单 集 想 引 殊 的类似 睡 眠又 非 睡 眠 的意 识恍 惚 心 理 状 态 ” 。其 特点 是受 术者 自主判 断 、 自主 意愿 行 动 减 弱 或者 丧
论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_以美国法为中心

种证据通常不具有可采性。
用应当有严格的限制,包括适用的案件应当足够复杂、启动程序
3.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催眠 判断这种情况下获得的催眠证据是否可采,法院主要考查催
应当经过审批、严格控制催眠操作程序等。 (二)笔者观点
眠信息的可靠性。
鉴于我国犯罪打击不力、权利保障欠缺的现状,笔者认为,目
在控方请求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催眠的情况下,法院会要 前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引入催眠技术、认可催眠证据的时机尚不成
催眠者会将催眠前后的记忆相混淆,即无法分辨正常回忆的情节 和催眠中回忆的情节。
眠信息容易发生扭曲,催眠所获证言的可采性往往受到质疑。美
四、催眠技术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可能
国法院一般认为,如果催眠师尽到足够的努力以避免信息的扭
(一)现有研究
曲,经过庭前催眠的证据则具有可采性。(3)案件有眉目时对目 击者或者被害人催眠以帮助其回忆细节。例如,证人或者被害人
常人关于催眠有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所有的感觉印 象都被记录并永久地储存在记忆里,而催眠可以恢复这些印象; 二是认为被催眠的人总会说真话。但研究表明,记忆并不是像留 声机光碟一样被记录并永久存续,相反,记忆具有可再造性并且 不断变化。随着经历的变迁,人们可能对记忆进行“再造”,而经 过再造的“错误”记忆则可能永久覆盖原有的“准确”信息。
法可以同时增加被催眠者所回忆的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 (三)催眠的功能 催眠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催眠对记忆恢复有明显效果,因
而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细节。这不仅适用于易被催眠的人,还适用 于不易被催眠但愿意合作的人。对于后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催眠可以使他们身心 放松,感到“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过多的责任”,他们会信任催 眠师,催眠师也会给其鼓励,暗示他们做得很好。
催眠技术在我国刑事侦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 胡亦龙[1]
作者机构: [1]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186-19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9期
主题词: 催眠技术;刑事侦查;技术侦查
摘要:在我国的刑事侦查实践中催眠技术鲜有应用,但催眠技术在帮助被害人、证人回忆案件细节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于催眠技术是否为技术侦查措施,其获取的信息是否具有证据的"三性",以及在论证此种材料是否具备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等方面,学界仍存在诸多争议。
催眠技术并不属于立法规定的非法获取证据的方法,基于该技术所产生的证据是一种科学证据。
我国应将催眠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侦查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可采性规则。
论侦查催眠对特定犯罪嫌疑人的适用

德国 、 荷兰 、 日本等 国家也都 在侦查领域 中使用 了催眠 , 并加
以立法规 范。 多国家已开设有许多训练警察催 眠的课程 。 许
力、 理解 力的措施 , 禁止使用 。( 第 一 、 3) 二款 的禁止 规定 , 不顾及被指控 人承诺 , 必须适用 。 】 如 16 年 , ” 再 9 8 美国联 邦 调 查局和洛杉机警 察局为避免催 眠可 能带来的弊端 , 根据司 法 部提 出的原则 , 对侦查催 眠 的应用 制定 了沿用 至今的 7 项 纲要 , 要 中第 6 规定 :“ 纲 条 催眠询 问对 象是 针对 自愿 的 目
着重要影 响 的事情立 了执法催 眠研 究 中心 , 训练侦查人员成 为催 眠
应用 侦查 催 眠 , 仍颇 有微 词。纵观 各 国侦 查机 关, 了以色 除 列允许对主动要求 的犯罪嫌疑人适用 催眠外 , 多数 国家都 大
规定催眠只能运用 到 自愿接受 的证人 或被害人身上 , 而不得 运用 于犯 罪嫌 疑 人。如 15 年 , 国 《 事诉 讼 法 》新 增 90 德 刑 加的第 1 条规 定 :“ ( )对被指控人决定 和确 认 自己意志 3 1 的 自由, 不允 许 用虐 待 、 劳战 术 、 疲 伤害 身体 、 用药 物 、 服 折 磨、 欺诈 或者催眠等方法 予以侵犯 。( )有损被 指控人 记忆 2
员使用催 眠。直到 15 年美 国医师协 会正式承认催 眠的科 98
作者简介 :冯 曲 ( 9 一), ,吉林长春人 ,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2(级诉讼法学专业讯问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15 8 女 0& ]
…
…
…
…
・
蠢州警 官职业学 院学报 … … … ・
J UNLFU O RAO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管 法院不 再拒 绝催眠 证据 , 是对 于催 眠证据 的可 采性 , 未 但 仍 形成 统一 的判定 标准 。 18 9 0年代 ,催 眠技 术在美 国 的运用甚 至
美 国司法中常用 的两种 方法 为年 龄退行法 (grges n ¥ 到 了泛滥 的地步 。洛杉 矶 、 雅图等 地 的警察 、 B 官员等 都会 ae rsi )1 e o : 1 西 F ! 直接 暗示 法 (i c ugso ) 年龄 退行法 是在 催眠 中让被 催眠 接受 催眠 技艺 的训练 。 d et get n 。 r s i
( ) 眠 的界定 一 催
二是 认为被 催眠 的人总 会说 真话 。 但研 究表 明 , 忆 并不是 像 留 记
声机 光碟一 样被 记录并 永久存 续 , 反 , 相 记忆 具有 可再造 性 并且 不断 变化 。随着 经历 的变迁 , 们可 能对记 忆进 行“ 人 再造 ” 而 经 ,
对 于何 谓催眠 , 究者 的界 定可谓 纷 繁复杂 。 认为催 眠是 过再造 的“ 误 ” 忆则 可能永 久覆 盖原 有的 “ 研 有 错 记 准确 ” 信息 。
一
工作或 某一 本小 说时 几乎 难 以听见 别人 说话那 股 的状态 。在 改变 。 直到 16 年 的 H ri v t e一案 , 国法 院才 表示 催眠 98 a n .a d gS t 美
定义方 面 , 英国 医药协 会将催 眠定 义为 一种 “ 意力 被其他 人转 后 的被告人 陈述 可 以作 为证据 进入 法庭 。 庭指 出 , 注 法 审前催眠 影 移 的暂 时状态 , 能伴有 自发的或 被言语 及其他方 式剌激 后的现 响证 据的可 靠性 , 并不影 响证 据的可 采性 。此 后 的几十年 问 , 可 但 象”
人 回到童 稚 时代或 者 多年前 的特 定时 代 的方法 。该 方法经 常用 于帮助 被催眠 者回忆 时间 间隔较久 的事件 , 但是 对于被 催眠者近
( ) 于催 眠证据 可 采性 的类型化 研 究 二 关 美国 司法界和 学术界对 于催眠证 据 的可采性 , 主要 区分为 以
期 发生 的事件 , 尤其 是对造 成被催 眠者 精神 创伤 的事件 , 该方法 下情 形给 予不 同回答 。 也 很有 效。直 接暗 示法 通常 用于 回忆 较近 发生 的事件 研 究表 明, 该方法 可 以使得被 催眠 者回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内容增 』 , 也可 能使得被 J 但 【 J 1 . 催眠 或者将 催眠 信息 作为 直接证 据 当庭
( ) 一 司法 实践对催 眠证据 的 态度 变迁
美 国司法实 践传 统上 并不认 可经 过催 眠 获得或 受 到催眠 影
弗兰 考认 为 ,催眠 只是将 人们 分 散在 各处 的精 力和 思想聚 集起 响 的证言 。19 年 的加利福 尼亚 法院 第一 次在判 决 中指 出,美 87 “
来 , 不是 昏迷状态 , 这 也不是 睡眠状态 , 而只 是当一个 人沉浸 在某 国法 律不认 同催 眠。 整个 2 世 纪上 半叶 , 一态 度都 没有任 何 ” O 这
一
种状 态 , 是类似 于睡 眠的脑 部活 动 ; 有认 为催 眠是 一种刺 激或
三、 眠技术 在美 国刑 事诉讼 中的应 用及其 局 限 催
者 回应 , 强调 催眠 深层所 蕴 含的心 理或 社会 因素 : 外也 不乏用 此 弗洛 伊德 的理 论来解 释 催眠现 象者 。美 国 哈佛 医学 院催眠 专家
国内关于 测 蔬结论 的讨论 , 是冰 山一角 。 只 随着 我 国医 学和心 理 放松 , 感到 “ 不必 为 自己的言 行承担 过多 的责 任” 他 们会信 任催 ,
学 的不断 发展 , 信 “ 眠技术 能否 用于刑 事侦 查 以及催 眠证据 眠师 , 相 催 催眠 师也会 给其鼓 励 , 暗示他 们做 得很好 。 是 否可采 ” 将会 逐步 进入 人们 的视野 。 笔者 在此 试勾 勒美 国就此
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但对于催眠证据的可采性, 美国法院仍然持严格态度。催眠技术由于 自身的局限性, 难以如 实反映真 实信 息 , 并且 有被 滥用 的危险 。 文指 出考虑 到我 国现有 的科 学技 术 水平 和刑事 司法现 实 , 刑事诉 讼领 域引入 催 眠技术 、 本 在
认可 催 眠证 据 的时机 尚不成熟 。
关键 词
催 眠技 术
催 眠证据
可 采性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0 9 (0 00 .5 .2 1 0 .5 22 1 )62 60
中图分 类号 : 2 D9 5
引言
一
、
法 可 以同时增 加铍催 眠者所 回忆 的正确 信息 和错 误信 息 。
( ) 眠 的功能 三 催
L g l y t m d S cey e a S s e An o it
2 口 6 () 0 年 月上 1
{占 I 缸金 } I
论摧隰接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 用
以 美 国法 为 中心
秦丹 鸿
摘 要 本文 采用 比较研 究 的方 法分析催 眠技 术在 刑 事诉讼程序 中的应 用。尽 管催 眠技 术在 美 国的刑 事侦 查和 刑 事审判
常人关 于催眠 有两个认识 上的误 区 , 是认为所 有 的感觉 印 一
问题 的相关 司法实 践 以及 学说发展 , 以此 为基础 分析催 眠技术 象都 被记录 并永 久地储 存在 记忆里 , 催眠 可 以恢 复 这些 印象 : 并 而 在我 国 司法程序 的适 用可 能 。 二 、 眠技 术概述 催
随着 科学技术 的发展 , 刑事诉 讼活动 中事 实认定 的各种技术
化手 段对 事实 调查 的传 统模式 提 出了越来 越 多的挑 战 。 N 鉴 D A
催眠 实验 和临床研 究表 明 , 催眠 对记忆 恢 复有 明显 效果 , 因
定 、 纹鉴 定等科 技手 段 已为大 多数人 所接 受 , 指 并在 诉讼 活动 中 而有 助于 获取更 多 的细 节 。 这不 仅适用 于易 被催 眠 的人, 还适 用 用来 认定 案件 事实 。 也有 很多科 技手 段仍 让人们 “ 以戒 心” 但 抱 。 于不 易被 催眠但 愿意合 作 的人 。 对于 后者 , 眠可 以使他们 身心 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