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阶段测验四[第五章_第六章]
最新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试题清单(含答案)单选题1•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J)B. 资本家的联合()C.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D. 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 实现了自我否定()B. 发生了根本变化()C. 仍无任何变化()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J)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泄程度必然产生:(>A. 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B. 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C. 垄断(V)D. 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4. 金融资本是:()A. 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B.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C.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D.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J)5. 垄断利润是通过:()A. 操纵市场获得的(J)B. 改进技术获得的()C. 扩大投资获得的()D. 增加贷款获得的()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B. 实行计划经济,消火危机()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J)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 生产髙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J)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A.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B. 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C. 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D.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J)9.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A获得高额利润(J)B帮助落后国家()C替代商品输出()D达到政治目的()10.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A利益共同体()B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丁)C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D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J)B联合国机构()C多边贸易机构()D商业流通联合体()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A地区局部战争()B自然资源不均衡()C国际经济旧秩序(V)D国际经济新秩序()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A内容()B作用()C后果()D表现形式(J)二.多选题1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A. 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B. 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J)C.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J)D. 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J)2. 金融资本:()A. 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居统治地位的资本(J)B.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产生()C. 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形成的资本(J)D. 通过“参与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统治(J)3.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A. 生产全球化(J)B. 贸易全球化(V)C. 金融全球化(J)D. 企业经营全球化(J)4. 经济全球化:()A. 使世界生产力的得到了发展(J)B. 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J)C. 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J)D. 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J)5.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J)B. 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J)C. 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J)D.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三.判断题1.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贏”:A. 正确0B. 错误(J)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生产全而社会化、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资本日益社会化等方而。
《马原》每章习题

绪论一、单选题: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C)A休谟 B爱因斯坦 C马克思 D康德2、马克思主义是(A)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3、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C)A马克思创立的学说 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D)A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 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A)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特指的马克思主义 D泛指的马克思主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B)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C)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8、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那些学说的理合思想(B)C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9、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 D谢林和费希特1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 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 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11、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A)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2、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 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1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B)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1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D )B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C)D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17、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C)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导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马原知识,有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性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马原考试的准备,以下是马原考试题库,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 列宁主义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4.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简要解释其内涵。
3.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请你对此做简要阐述。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4.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1.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土地问题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是实践中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总结】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原第六章复习题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A )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卫国战争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其实现的途径是 ( B )A无产阶级罢工 B.无产阶级和平示威C.无产阶级议会斗争 D.无产阶级革命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C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B ) A 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 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5.关于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列宁、斯大林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C.新经济政策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D.苏联模式在二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6.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 B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7.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D )A.共产主义民主 B.雅典式民主 C.资本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8.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做了科学概括的是(D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9.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A.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基本理论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B.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照搬苏联模式C.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D.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保持不可扭转的前进趋势的原因(D )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B.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C.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发展的预见性1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一项是( B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B.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1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A )A.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C.制定符合实际状况的政治纲领 D.代表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14.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 A )的领导A.马克思主义政党 B.无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工农联盟15.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是( A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是( AB )A.19世纪,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马原 阶段测验四(第五章-第六章)

马原阶段测验四(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21分28秒测验时间: 2018-09-09 11:11:52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垄断资本主义属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自由垄断资本主义D、区域垄断资本主义【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
这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
参见教材P197。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是()。
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C、国家垄断取代自由竞争D、私人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参见教材P197。
3、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
A、毛泽东B、列宁C、马克思D、恩格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
参见教材P200。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是()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A、利润驱使B、市场经济C、商品经济D、社会生产力【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参见教材P203。
5、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是()。
A、国有资本B、国家和私人共有资本C、公共资本D、私人资本【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以及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占主体地位的还是私人资本。
参见教材P205。
6、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在生产力发展及其与()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完整word版)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四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四章试题清单 ( 含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 √)D.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 (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一样所有者( √)3.商品经济是:()A.以自给自足为特色的经济形式( )B.为别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 )C.直接以互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存在于全部社会的经济形式 ( )4.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A.自由商品经济和垄断商品经济( )B.农业商品经济和工业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D.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 √)5.商品经济最早出现于:()A.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 )B.原始社会末期 ( √)C.奴隶社会后期 ( )D.封建社会全盛期 ( )6.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观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人类生计、发展的物质条件( )B.组成财产的物质内容( )C. 知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互换价值的物质肩负者( √)7.马克思指出:“假如物没实用,那么此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实用,不可以算作劳动,所以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实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实用性互为前提( )C. 只需物是实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实用就越有价值( )8.决定商品之间互换比率的是:()A.商品的需要程度 ( )B.商品的实用的程度 ( )C.商品的使用价值 ( )D.商品的价值 ( √)9.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此中详细劳动的作用是:()A.创建新价值 ( )B.创建节余价值 ( )C.创建必需价值 ( )D.创建使用价值 ( √)10.以下对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任何实用物件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任何实用物件的实用程度,都取决于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和的大小( )C. 任何实用物件都必定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 任何实用物件都拥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类实用物件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11. 在全部社会里,社会财产由:()A.价值组成的( )B.各种各种的使用价值组成的( √)C. 资本组成的( )D. 钱币组成的( )12. 商品的二因素是对峙的一致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停提升( )B.钱币的出现并充互换媒体( √)C. 商品的出现( )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13. 两种商品能够按必定比率互相互换的原由,在于他们:()A.有不一样的使用价值( )B.都是详细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 在生产中都耗资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14.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一样劳动( )C.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 )D. 不一样劳动过程的不一样劳动形式( )15. 对“劳动是财产之父,土地是财产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说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建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 劳动是创建价值的外面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实源泉( )D. 劳动一定和自然物相联合才能创建出物质财产( √)16.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需劳动时间:()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 )B.以个人劳动为尺度( )C. 以节余劳动为尺度( )D. 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17.社会必需劳动时间是指在此刻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均匀的娴熟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共五篇)

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共五篇)第一篇:马原各章材料题归纳【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列举说明。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看当前我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创新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而这恰好是我国创新发展所需要的。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创新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机遇。
(4)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辩证关系,只有将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创新。
理论与实践创新有重要意义,因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而且创新是让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马原典型考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4.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7.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
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A.客观的B.普遍的C.复杂多样的D.关系范畴()8.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A 事物的外部联系B 事物的直接联系C 事物的主要联系D 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答案:1.C 2. A 3. C 4.B 5. C 6. C 7. A 8. D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因为()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 B.运动和物质是一个东西;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 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资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5.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答案: 1. A B 2. AC 3. B C 4. A B C 5. A B D三、辨析题:对命题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
阶段测验记录> 阶段测验四(第五章-第六章)
阶段测验四(第五章-第六章)
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16分58秒测验时间:2017-09-02 15:15:22
一、单项选择题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两个阶段。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参见教材P196。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是()。
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
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
C、国家垄断取代自由竞争
D、私人垄断取代自由竞争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
新特征。
参见教材P197。
3、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列宁用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银企关系,即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
参见教材P200。
4、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是()。
A、国有资本
B、国家和私人共有资本
C、公共资本
D、私人资本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以及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占主体地位的还是私人资本。
参见教材P205。
5、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A、银行
B、企业
C、市场
D、政府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参见教材P206。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是()。
A、间接监督
B、直接监督
C、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D、间接调节与控制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
参见教材P206。
7、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不包括()。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军事手段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参见教材P206。
8、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国际化。
A、商业
B、借贷
C、产业
D、金融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参见教材P214。
9、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A、金融
B、商业
C、借贷
D、产业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的表现就是私人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
参见教材P214。
10、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在生产力发展及其与()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A、生活满意度
B、人们的物质追求矛盾
C、社会矛盾
D、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在生产力发展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参见教材P219。
11、生产的高度(),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A、社会化
B、国际化
C、细致化
D、合作化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参见教材P220。
12、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始于()。
A、 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后期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9世纪后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
参见教材P220。
13、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C、《资本论》
D、《实践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参见教材P225。
14、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
A、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B、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政权统一集中管理
C、生产资料和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
D、对各种资源和产品进行实物分配、计划配给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是改变战时共产主义下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参见教材P229。
15、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通过采取()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
A、充公
B、赎买
C、收购
D、合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通过采取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
参见教材
P232。
16、下列不属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的是()。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B、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C、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D、国家完全消亡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中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参见教材P237。
17、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发展道路不同,反映了()。
A、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B、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
C、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D、东欧国家所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发展道路不同,说明了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
参见教材P241。
18、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是()。
A、苏联共产党
B、工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中国共产党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
参见教材P244。
1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A、议会民主制
B、直接民主制
C、自由民主制
D、民主集中制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参见教材P247。
2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A、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B、坚持党的领导
C、注重党内团结
D、注重党的建设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参见教材P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