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绪论
绪论(下)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文学作品: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文学作品: 1516年,英国 莫尔《乌托邦》 莫尔《乌托邦》 年 康帕内拉: 太阳城》 意大利 康帕内拉:《太阳城》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 时代。 世纪英国革命时代温斯坦莱的《 时代。从17世纪英国革命时代温斯坦莱的《自由法》至18世 世纪英国革命时代温斯坦莱的 自由法》 世 纪法国摩莱里的《自然法典》和马布里的《 纪法国摩莱里的《自然法典》和马布里的《论法制和法律的 原则》 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原则》等,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的方法和可能性。 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的方法和可能性。 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摆 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 世纪初 脱了平均主义、禁欲主义,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 脱了平均主义、禁欲主义,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 看到了新的社会生产力是改造社会制度的依据, 看到了新的社会生产力是改造社会制度的依据,就未来社会 提出了许多见解。 提出了许多见解。
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作中把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 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作中把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 并且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 并且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 但是在马歇尔之前, 经济学” 但是在马歇尔之前,“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 同义的,即为富国裕民之学。马歇尔去掉了“政治经济学” 同义的,即为富国裕民之学。马歇尔去掉了“政治经济学” 中的“政治”二字, 中的“政治”二字,试图创立新的具有科学内容的理论体 系。马歇尔之后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体系一直沿此方向前 强调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的一面,否定其伦理性的一面。 进,强调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的一面,否定其伦理性的一面。 中文的“经济”一词来自“经世济国” 在中国, 中文的“经济”一词来自“经世济国”。在中国, 经济学”具有双重涵义——经义之学和利益之学。 经义之学和利益之学。 “经济学”具有双重涵义 经义之学和利益之学
西方经济学说史 第八章 19世纪初期英法的经济学说

本章主要问题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人口论,价值、利润与地租理论, 人口论,价值、利润与地租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
萨伊经济学说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三分法”,效用价值论,分配理论,销售 理论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19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的大论战,詹姆斯•穆勒解决李嘉图体 系矛盾的尝试,麦克库洛赫解决李嘉图体系矛盾的尝试
(2)生平与著作
萨伊生于法国里昂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商业。 萨伊生于法国里昂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商业。随后往英 国伦敦求学,得以目睹英国产业革命的情况,并接触到斯密的经济学说。 国伦敦求学,得以目睹英国产业革命的情况,并接触到斯密的经济学说。 萨伊从英国回到法国后继续经商。法国革命爆发后, 萨伊从英国回到法国后继续经商。法国革命爆发后,萨伊曾热烈地拥护 革命,1792年曾投笔从军 雅各宾派上台以后,他离开军队并脱离革命。 年曾投笔从军。 革命,1792年曾投笔从军。雅各宾派上台以后,他离开军队并脱离革命。 1794年他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主编。1803年出版了《 1794年他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主编。1803年出版了《政治经济 年他任 年出版了 学概论》 因该书提倡经济自由, 学概论》,因该书提倡经济自由,反对拿破仑保持关税政策而被禁止重 为此,他被迫重新经商。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复辟后, 印。为此,他被迫重新经商。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复辟后,萨伊回巴黎 重新从事学术研究。1814年他再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 1817年任巴黎 年他再版《 重新从事学术研究。1814年他再版《政治经济学概论》,1817年任巴黎 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经济学教授,1828—1830年出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年出版《 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经济学教授,1828—1830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 183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 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 183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 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包括绪论、财富的生产、 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包括绪论、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和财富 的消费, 42章 他虽然称颂斯密, 的消费,共3篇42章。他虽然称颂斯密,但实际上完全抛弃了斯密体系中 的科学因素,而把斯密理论中的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并系统化, 的科学因素,而把斯密理论中的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并系统化,建立起了 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不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萨伊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三分法、效用价值论、生产三要素、 萨伊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三分法、效用价值论、生产三要素、 三位一体分配论和销售论等, 三位一体分配论和销售论等,对后来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 的影响。同时,他反对重商主义学说和政策,提倡经济自由主义, 的影响。同时,他反对重商主义学说和政策,提倡经济自由主义,反对 国家干预经济等,使其经济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反对封建主义的倾向。 国家干预经济等,使其经济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反对封建主义的倾向。
第一章 重商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商品思想 发展了色诺芬关于物品有两种用途的思想:提出使 用和交换两种属性。后来被亚当斯密发展为使用价 值和交换价值。
价值思想 研究了交换的产生、发展和原则,指出剩余产品的 存在是交换产生的前提。交换的基础是商品的等同 性;最早分析了商品的价值形式。
财富思想 人类活动的目的是幸福,财富是达到幸福的所有手 段的集合。拥护财产私有。
其特点是在多卖少买中偏重于少买、不买, 并将其绝对化。 恩格斯:“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 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的邻居” 。
主要代表人物:
英国:约翰·海尔斯——《论英国本土的公共 福利》(?--1581年)。书中主要讨论了普 遍的物价上涨;本国的财富耗竭等问题。
核心内容:怎样将货币保持在英国
继续钻研。1823年起任职于英属东印度
公司,长达30余年,1858年公司解散,
退休。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
是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 。 1865年
被选为国会下院议员,1868年继续当选。
1873年去世。
返回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 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 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 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1890年《经济学原理》。
提出政策:
在对外贸易中应该多卖少买或不买 反对铸造不足值货币 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阻止进口商品
主要代表人物
法国:安徒安·孟克列钦(1575-1622)——《献给 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年)
一个金器具制造业主,一个积极支持日内瓦的宗教改 革运动的改革。他曾向当时的路易王朝上书,极力 主张法国国王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积干预管理国家 经济生活。1615年他的上书正式发表,命名为《献 给国王和后的政治经济学》,把“政治经济学”作 为他的书名。在经济学史上这是影深远的历史性事 件,蒙克莱田也因此而载入史册。
经济学说史教学活动大纲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04000127制定单位:经济学教研室执笔者:翁媛媛审定时间:2012年3月7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经济学说史是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它是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在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后产生的。
它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和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产生了多种经济学说,他们支间的相互矛盾与斗争,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
经济学说史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及其各种规律和范畴产生发展的历史来解释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和发展规律,并探讨各种经济学说的产生、发展演变同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阶级斗争的发展关系。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及对前人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培养一种对经济问题的洞察力。
通过对前人的理论思维足迹的追踪,寻求现代经济问题的理论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准确掌握各个时期代表学说的基本思想、代表人物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演进。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指出其科学和庸俗成份,不断提高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之前,必须先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该课程是学习《经济学说史》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后才能开展《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学习,学完本课程后将进一步学习经济类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5、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参考书目:(1)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经济思想史课件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中国经济思想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它的 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中国经济思想史就是研究“中 国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经济科学。
(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有两种基本方法: 历史方法:根据时间顺序,按学派或思想家来逐个分析其
(四)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 1、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特点: 中国经济思想史具有突出的跨学科特性,关涉经济、哲学、
历史,又及社会、文化诸领域,研究自古及今中国经济思 想和学说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 2、经济思想史与下述内容和问题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 密: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不过逻辑方法所关注的经济思想,只能是历史上实际发生 的经济思想的抽象概括,因此,逻辑方法按其内在要求, 应当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二)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意义 首先,现实的中国经济思想是历史的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 对待传统经济思想要有科学的态度,可以为现实经济发展
对于商贸活动,古代称为“货殖”。孔子曾经说 他的学生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 传》,为富商大贾写的传记。
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因而 被称为“生财”。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墨子·七患》云:“生财密,用之节。”《礼记·大学》 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 之者舒”。今天的词汇“生财有道”还保留着这个含义
(1)研究的基础则是进行文献和理论阐释的分析研究, 考察特定时代人们在怎样的状况下要研究解决的是哪些具 体经济问题,采用的是什么理论方法,怎样思考或研究经 济问题,得出的是何种论点或结论,重点研究在上述基础 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概念、范畴、学说、乃至理论和规 律,等等;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导论

五是中西方对名称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政治经济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则是指西方国家居 主流地位的理论经济学; 在西方国家,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学通称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 则通称为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中国目前高等院校的理论经济学课程主要有两门: 即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经济学的学科目录: 理论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政治经济学;2、经济思想史;3、经济史;4、 西方经济学;5、世界经济;6、人口、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 而应用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国民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3、财政学(含: 税收学);4、金融学(含:保险学);5、产业经 济学;6、国际贸易学;7、劳动经济学;8、统计 学;9、数量经济学;10、国防经济学。
马歇尔的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虽然书名用“经济 学”,而不再用“政治经济学”,但是书中 仍然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提法。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与此类似,萨缪尔森 《经济学》书名也用 萨缪尔森的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而不用“政治经济学”,然而书 中也有“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提法。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由此可见,马歇尔和萨缪尔森都是把“政治
将“政治经济学”改称为“经济学”的主要推动者 主要推动者 是马歇尔 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1890 1890)一书中, 经济学原理》 1890 马歇尔 开篇可见“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几个字。 此书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绪论开头第一句话为“政治 政治 经济学或经济学” 经济学或经济学 。 从马歇尔以后,一般没有人用“政治经济学”这一 名词了。 在现代,除我国 日本 我国和日本 我国 日本仍沿用“政治经济学”称谓 外,其余一般均将释为“经济学”(当然 当然,在20C60 当然 20C60 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一词再度复兴于西方)。
1西方经济学绪论

2).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稀缺性是经济学得以存在的 必要条件,例如土地是稀缺的,资本是稀缺的,信息是稀缺的, 人力资本是稀缺的,而且制度也是是稀缺的。不稀缺的东西不 是经济物品,即自由物品,不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资源 的稀缺性是全部经济学的假设,否则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 用问题将不存在,也就无所谓人们的选择问题. 由于资源稀缺 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 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 题”。
一般来说,在经济学中引入数学工具,是为了更好地 表述经济学原理,因为有时候数学符号比语言更能说明问题。 但数学本生本身并不是目的,更不是评价经济学教师好坏的 标准。而研究经济学的工具也不止数学一种,比如,作图有 时也很管用。
西方经济学介绍
➢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 ➢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
一、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
三、新古典经济学
四、当代经济学
一、重商主义 —— 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时期:15世纪末——17世纪初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中期。这是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形成与确立时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经 济学家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曼, 法国经济学家 安·德·孟克列钦、让·巴蒂斯特·柯尔培等人。其代表作是托马 斯·曼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他们并没有什么系统的 理论,其基本观点是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的 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 口。由此出发,这一派基本的政策主张是国家干预,即用国家的 力量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
3
黄油 (百万磅)
在该例子中,增加大炮的机 会成本是放弃黄油.美国在越 战中,既要维持战争的庞大开 支,又不想削减社会的福利计 划,结果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反面 说明在一定的技术条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限选课)
《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参考教材
1.《西方经济学演义》 徐平华 江西人民出 版社
2.《中西经济思想纲要》 戴家龙 赵建 安 徽大学出版社
3.《经济思想的成长》 亨利•威廉•斯皮格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他拥护斯巴达的贵族政体,反对雅典的民主制。 公元前 388年创办“阿卡德米亚”哲学学园。 在此讲学,直到死去。
(2)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论》。 在《理想国》中,看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正动摇着奴隶制度, 提出跟人类理性相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 立的国家。 在《法律论》中,柏拉图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各居民户。
全书大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论述与奴隶经济制度有关的问题,诸如 奴隶主的经济任务,财产的经营与管理,奴隶 的管理与训练,管家人的挑选和培养等;
另一部分涉及生产力问题,例如论述农业的重 要性、农业耕作技术问题。
色诺芬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只有农业发展,奴 隶制的经济才能发展。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 的职业。
西方经济学说史
绪论
1、内涵。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 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 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 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
2、本课程的基本目标
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工作,他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必然较好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 事各种行业的人。
他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而分 工又被视为是出于天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 种自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说史与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史、经 济分析史的区别: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不同
绪论
3
二、经济学说发展的历程
(1)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学说
绪论
6
二、经济学说发展的历程(续4)
(5)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的经济学说
•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潮获得发展,凯恩斯
(J.M.Keynes)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简称《通论》)成为这一思潮的典型代 表,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的凯恩斯 主义。
• 不过,在同一时期,坚守自由主义传统的思潮也 在发展,新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以及芝加哥学 派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在这一时期,美国制 度学派也有一定的发展。
绪论
5
二、经济学说发展的历程(续2)
(3)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说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马尔萨斯(Malthus)、西尼 尔(Senior)、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和 法国的萨伊(J.B.Say)、巴师夏(Frédéric Basti at)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续5)
(6)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经济学说
• 二战后,凯恩斯的追随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派别。 一个是以罗宾逊(J.Robinson)、斯拉法(P.Sraffa) 为代表的英国新剑桥学派,另一个是以萨缪尔森(P.A. Samuelson)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其在战后几 十年中在经济学领域占据着支配地位。在这个时期, 瑞典学派和德国的弗赖堡学派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与以往的经济学说史课程相比不同,本课 程尝试将整个20世纪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 都加入到了原有“经济学会史”的体例当 中,课程内容更为丰富。
绪论
13
感谢聆听!
• 德国出现了与英法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不同 特点的历史学派,美国早期的经济思想也形成了自 己的一些特点。
• 西欧社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日益显露,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 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开 展,使各种经济学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阶级属性 和政治倾向。
进一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思维演进的规律和特 点。
绪论
10
四、课程目的
经济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门与时代密切 相关的学科。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 以一定的客观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 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本课程使学生能够:
• 认识西方经济学的本源,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 掌握其发展脉络,以有助于掌握其方法,看清其 发展前景;
绪论
4
二、经济学说发展的历程(续1)
(2)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的经济学说
•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作为一门独立 的科学的经济学开始产生。
• 以配第(W.Petty)、布阿吉尔贝尔(Pierre B oisguilbert)为标志,出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 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在英国和法国获得先期发 展,18世纪法国的重农学派和英国的斯密(Ada m Smith),19世纪初英国的李嘉图(David Ri cardo)和法国的西斯蒙第(J.C.Sismondi)成 为最著名的代表。
• 20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凯恩斯主义批评者的经济学 思潮逐渐抬头,表现为先后出现的货币主义、供给学 派、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在此时期,以新古典分析 方法与理论原则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也产生并发展 起来,对经济学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到90年代,继承凯恩斯传统的新凯恩斯主义和继承自 由主义传统的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
• 学会比较和分析各种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关系、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经济理论与社 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间关系,从而培养和提高正 确分析与解决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问题的能力。
绪论
11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讲授 中,着重介绍和分析各历史时期各经济学流派和 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之间 的联系,突出说明主要经济学范畴或概念的演变, 以帮助学生在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过程中,不仅 仅记住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探索经济学理论 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本课程在课堂讲授之外,还辅以课堂讨论、学生 主题发言等教学形式,特别并结合学生问题适当 增加与现时经济学理论特点讨论有关的内容。
本课程同时向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与阅读 书目等。
绪论
12
六、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按时间 顺序考察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课程内容覆盖了上面提到的经济学说发展 历程的六个阶段,共计6编34章。
经济学说史绪论
主要内容
什么是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发展的历程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经济学说史 教学大纲
• 课程目的 • 教学方式 • 课程内容 • 教材安排和参考文献
绪论
2
一、什么是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以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 对象,考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 社会经济学的历史,探寻经济学说发展的规律 与特点。
绪论
9
三、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经济学说史?
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 学家如何提出以及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学观点、 方法和理论。
使我们在研究当前经济问题时少走弯路,避免 不必要地重复以前经济学家所走过的老路。
不仅有助于从前人那里获得已有的经验及其有 益的东西,而且有可能帮助我们认识经济学说 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早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就已出现对农业生产、 商品交换、国际贸易问题等的研究和论述。
• 西欧进入中世纪以后,有关货币、利息、“公平 价格”等的论述也反映了经济学说的不断发展。
• 在封建社会晚期,西欧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实行 了各种重商主义的政策,并出现了有关重商主义 的各种论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社 会经济中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最初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