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Reflec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Oxford juni or high school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本教案根据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堂上,我对学生不愿积极发言一直不满意。
举手的也就那么几个常客,大多数的学生就是不愿举手,我常纳闷为什么自己的“精心设计”却引不起学生的积极反应?我也常寻找对策,我极力做学生思想工作,我把是否积极发言作为学生的平时评价内容之一……,但是我还是不满意。
直到有一天,在一节英语课上我突然找到了一种感觉。
[描述1]:《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语法部分,有一段内容为学生参观博物馆,一位学生指着老虎和蛇说:what dangerous animals! 导游说:but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is the mosquito. 我顺势一引,“do you also think the mosquito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有同学说”yes”, 也有同学说”no”, 我马上又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起先学生的回答都很合乎逻辑,如“老虎”、“狮子”、“狼”、“熊”等,接着有个学生说,“i think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s the dog because it canbite me. ”,我听后,大笑,学生们也笑了,但是我还是接纳了他的观点。
牛津英语 7B M2 U7 S2 反思

教学反思朱敏婷一.教材分析(一)内容本课是“Oxford English 7B Module2 Unit 7 In the future”的第二课时。
课文的类型是听说课。
本节课要求:1.学生掌握“be able to”一般将来时“Sb. will be able to do”的句型结构来描述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
2.学生掌握用“There will be / will not be …”来描述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
3.学生会使用“I think so/ I don’t think so”来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价值上海牛津英语是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六七年级的教材主要是各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主要以听说训练为主。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听懂长度与课文接近的语言材料,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句子和课文,语音语调准确,并注意英语朗读技巧,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描述,表达个人的想法,能填写简单的表格,能克服困难,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本单元正是围绕一个话题“未来的生活”展开的。
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解读教学策略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老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实用性的,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单元的主要语言功能和语法句型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对于用将来时谈论未来在六年级的教材中就已经有接触。
因此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进行了整合。
在谈论图片环节上,增加了让学生谈谈理由的环节。
这样给一些好的学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课堂上,我对学生不愿积极发言一直不满意。
举手的也就那么几个常客,大多数的学生就是不愿举手,我常纳闷为什么自己的“精心设计”却引不起学生的积极反应?我也常寻找对策,我极力做学生思想工作,我把是否积极发言作为学生的平时评价内容之一……,但是我还是不满意。
直到有一天,在一节英语课上我突然找到了一种感觉。
[描述1]:《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语法部分,有一段内容为学生参观博物馆,一位学生指着老虎和蛇说:what dangerous animals! 导游说:but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s the mosquito. 我顺势一引,“do you also think the mosquito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有同学说”yes”, 也有同学说”no”, 我马上又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起先学生的回答都很合乎逻辑,如“老虎”、“狮子”、“狼”、“熊”等,接着有个学生说,“i think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s the dog because it can bite me. ”,我听后,大笑,学生们也笑了,但是我还是接纳了他的观点。
其他同学大概受到了影响,马上有人接着说是“苍蝇”、“蛇”。
接着好象学生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似的,不断的有人举手,答案也很精彩,有说是“鲨鱼”、有说是“鳄鱼”等,要知道这些单词书本上是没有正式学过的。
然而还有同学手举得1/ 5高高的,想回答……,我突然有一种感觉:今天发言的气氛真是好!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不断的有着这样的惊喜和收获。
[描述2]:《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主要是关于动物,在一节课上,我提出一个问题,”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est?”,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两人讨论后发言了,答案都不错,也都有理由:i like pandas best because they’re lovely.i like mon keys best because they’re clever.i like cats best because i have a cat in my home.……好些同学都作了回答,答案也都很个性化,我已经有点满意了。
2024年初中牛津英语教案及反思

2024年初中牛津英语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目标设定针对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结构,提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
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提升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新词汇的掌握、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复述。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重点知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特别是在复杂句型和时态的掌握上。
针对这些难点,需要采用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
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呈现详细讲解新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例句、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互动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运用设计真实的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通过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培养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学反思(原创版4篇)目录(篇1)1.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概述2.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3.教学反思的启示和建议正文(篇1)【概述】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一套英语教材,适用于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
该教材以交际语言教学法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同时兼顾语法、词汇和语音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了日常生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旨在通过语言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感知世界。
【教学反思】在使用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首先,教材的内容较为丰富,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也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教学压力。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次,教材的难度设定不够合理。
部分单元的课文和练习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部分单元又过于复杂,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最后,教材在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上,偏重于听说能力的训练,而对读写能力的培养较为忽视。
这可能导致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启示和建议】从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
2.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难度设定更加合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加强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总之,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反思和调整。
目录(篇2)1.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概述2.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3.教学反思的启示和建议正文(篇2)【概述】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在我国广泛使用的英语教材,其内容丰富,知识体系完整,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牛津英语单元教学反思

牛津英语单元教学反思
在教授牛津英语单元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反思:
1. 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以确保教学的连贯
性和一致性。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
活中。
2. 提供充分的听说读写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练习,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果。
3.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具、多媒
体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提高他
们的学习效果。
4. 鼓励学生的互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良好的学
习氛围,使他们感到舒适和自信。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他们的语言交流
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总体而言,牛津英语单元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英语
知识。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我相信我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取得更好的
学习成果。
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级教学反思与改进

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级教学反思与改进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对英语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牛津英语系列教材被广泛使用于上海的英语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教学反思与改进是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七年级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本文将对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级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级教学现状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级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后续的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涵盖了生活、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虽然教材内容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其次,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尽管学生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但在实际交流和写作中,运用能力仍需加强。
最后,教学评价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估。
三、教学反思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
首先,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
四、改进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策略:1. 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 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
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反思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反思篇一:初中英语教学反思初中英语教学反思从过来的这一学期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几次月考的成绩。
整体的英语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
课前准备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对新鲜事物的联想力也很丰富,很多课本中出现的生活性词汇在短时间内便能掌握,有时上课前做的准备不足,学生们提出的各种课本外的问题根本没有想象到,导致课堂效率和课堂气氛受到影响。
今后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如何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如何指导好学生在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上多下些功夫。
二、作业批改不及时,由于自已在工作中的懒惰思想,导致有时学生交的作业当天不能及时批阅,学生们没有趁着刚写完的劲头去改正,时间略一长,就把东西忘了,导致最后的作业效果不强。
目前两个班学生才40几个,从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上,要更加严格要求,对自己的批改也应更加严格要求。
三、基础知识打得不牢,从目前的复习过程来看,学生们对所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无论是语法还是词汇都没有达到应该具有的知识水平。
因此,从补课期间,就开始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们1该背的背,不管学习成绩高低,一律看待。
效果应该会很明显的。
四、辅优扶困做得很不到位,从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优秀生没有达到优秀生的标准,学困生也没有上来。
说明这方面的做法是失败的。
今后的主要精力课堂上要照顾大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身上,课下多找些资料给优秀生去指导,去向他们提更高的要求。
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学生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好,现在好多学生不但是中等生,连部分优秀生的思想状态还没有紧张起来。
如果继续这样的话,中考的成绩很难想象。
不要认为只有班主任才对学生做思想工作,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有教育学生的责任。
同时思想工作做到了位,首先对自己的学科教学的益。
为此,每天坚持找一两个学生谈心,找出他们的思想问题,注意帮助他们树立中考的思想。
坚持每星期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主要思想问题班内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ion o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Oxford Junior Middle School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对学生不愿积极发言一直不满意。
举手的也就那么几个常客,大多数的学生就是不愿举手,我常纳闷为什么自己的“精心设计”却引不起学生的积极反应?
我也常寻找对策,我极力做学生思想工作,我把是否积极发言作为学生的平时评价内容之一……,但是我还是不满意。
直到有一天,在一节英语课上我突然找到了一种感觉。
[描述1]:《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语法部分,有一段内容为学生参观博物馆,一位学生指着老虎和蛇说:what dangerous animals! 导游说:but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s the mosquito. 我顺势一引,“do you also think the mosquito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有同学说”yes”, 也有同学说”no”, 我马上又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起先学生的回答都很合乎逻辑,如“老虎”、“狮子”、“狼”、“熊”等,接着有个学生说,“i think 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s the dog because it can bite me. ”,我听后,大笑,学生们也笑了,但是我还是接纳了他的观点。
其他同学大概受到了影响,马上有人接着说是“苍蝇”、“蛇”。
接着好象学生们
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似的,不断的有人举手,答案也很精彩,有说是“鲨鱼”、有说是“鳄鱼”等,要知道这些单词书本上是没有正式学过的。
然而还有同学手举得高高的,想回答……,我突然有一种感觉:今天发言的气氛真是好!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不断的有着这样的惊喜和收获。
[描述2]:《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主要是关于动物,在一节课上,我提出一个问题,”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est?”,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两人讨论后发言了,答案都不错,也都有理由:
i like pandas best because they’re lovely.
i like monkeys best because they’re clever.
i like cats best because i have a cat in my home.
……
好些同学都作了回答,答案也都很个性化,我已经有点满意了。
但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女同学想说又不想说的样子,我马上请她回答,她说:i like octopus(章鱼)best because my name is zhang yu(张瑜).我听了几乎要叫绝起来,我佩服她回答问题的独辟蹊径。
内容来自斐斐课件园 [描述3]:《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的复习课,我想让学生把整个单元中所涉及到的”amazing things ”都串起来,于是我提问,”what amazing things do you know? ”,我担心学生
前面学过的都忘记了,说不出什么。
可学生非常的踊跃,有的说到了书上提到的内容,如蛇用耳朵听、有种青蛙是有毒的、大象用趾尖走路、长颈鹿的脖子和人一样有七根骨头等等。
在一些学生的带动下,大家纷纷举起了手,他们把前面学过的知识都搬了过来。
除了这些之外,他们还讲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如最大的动物是蓝鲸,马是站着睡觉的等等,许多知识我也不清楚,只得虚心聆听。
学生已经说出许多后,可还有人举手。
后来我只好打住了。
[反思]: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上教学关系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
要想把这种“单边活动”转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则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
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让他们陈述自己的见解,让我们更多的聆听到他们的声音。
那么如何才会听到学生美丽的声音?
一、问题要有开放性。
课堂教学中,泛滥成灾的是“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
是需要的,它强调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打好英语基础需要扎实的语言训练。
但这类问题答案相对单一,缺乏更多的信息交流,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学中若长期只有封闭性问题,将会严重阻碍和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封闭性问题而言的。
开放性问题不求答案唯一,而求答案丰富多彩,“开”即能拓展,“放”就会有个性,我们就能听到学生个性化的声音。
开放性问题联系学生的主观见解、实际经历、生活体验,使英语教学从“以知识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只见教材不见人”向“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转变,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开放性问题让人有思维的冲动,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是深层次的参与。
有专家说:“课堂上,哪怕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这节课学生参与的层次就提高了”。
只有有了思维的参与,才会蹦出思维的火花。
二、反馈要有激励性。
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碍学生的参与。
以往我们一直强调参与
面要广,参与人数要多,为了追求所谓的快节奏和训练学生快速思维能力,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向学生,很少会在某个学生这边作些停顿,老师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至于学生到底回答了什么,怎么会这样回答的,老师都没多关注。
而且传统的反馈基本为“good”,“excellent”,“never
mind”,”you wi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等,但这些无关痛痒的反馈已经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不要使用这种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反应,你应该尽力澄清、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和评价学生的回答。
”(高慎英、刘良华)
学生回答错误时或有困难时,老师干脆而生硬的一句”no”或“sit down”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但若老师能“容忍”一下,给予知识上或情感上的鼓励,或允许他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这会给他莫大的安慰。
只要他回答了,他就多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这会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倾听,教师不仅在关心问题的答案,也同样关注着学生。
如当学生有精彩回答时,我一定会再大声强调一下,说,“he/she says/thinks/is…”以表示赏识。
又如一次,一个学生说:”i couldn’t climb the tree when i was young .” 我马上接口补充到“but i could climb the tree when i was young.”学生听后竟然大喊“哇!”这种真实、真诚而又平等的反馈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在这种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传出学生美丽的声音。
[小结]:有时气氛热烈时,有太多的学生想发言,让说还是不让说?不让说吧,学生很扫兴;让说吧,花费时间太多,影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所以有时有点矛盾。
但我以为新课
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自由的,不必只拘泥于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只要时间花在学生上,只要课堂充满了活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尽可以放开手脚去尝试和探索。
当然教师如果能够在高潮时结束学生的发言,并顺利过渡到其它环节是最好不过的。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