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趣味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以下是给四年级学生分享的一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小松鼠的秘密宝藏
有一天,小松鼠在森林里捡到了一些好看的石头,它把它们藏在了自己的家。
它想,如果我把这些石头都卖掉,我就能得到很多钱!
于是,小松鼠开始准备卖掉这些石头。
它首先数了数,一共有10个石头。
它又想,每个石头能卖多少钱呢?于是它找来了一个秤,称了称每个石头的重量。
它发现每个石头的重量都是一样的,都是10克。
小松鼠又数了数,一共有10个石头,那么总重量就是10克× 10 = 100克。
它决定每个石头卖1元钱。
于是,它就把这些石头放到了市场上。
很快,小松鼠的石头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小松鼠高兴地数了数钱,发现一共有10元。
但它又想,我称石头的时候,秤上显示的总重量是100克,那么这些石头的总价值应该是10元÷ 100克 = 0.1元/克。
这时,小松鼠突然想到,如果我把这些石头磨成粉末,那么每克粉末的价值就会更高!于是,小松鼠开始磨石头。
它磨了很久,终于把所有的石头都磨成了粉末。
小松鼠把粉末拿到市场上卖,结果每克粉末能卖到10元!小松鼠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每克粉末的价值是原来的10倍!
小松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数学知识,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利
用这些石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故事(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故事(3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故事1.亡羊补牢从前有个牧羊人养了一群羊,羊圈破了个窟窿。
狼刚好可以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
开始牧羊人不听邻居的劝告,不修补羊圈。
直到丢第二只羊,牧羊人才想起要修羊圈。
这一天,牧羊人拿上木条、柴刀等工具开始修羊圈。
他想:“我是个爱美的人,我要把窟窿修成瘦长的长方形。
”天黑了,狼又从山上跑下来,直奔牧羊人的羊圈。
它来到羊圈窟窿处,发现窟窿被修成了长方形。
狼转悠了几圈,就用头顶长方形的一条边。
只见狼使足了劲,1分钟之后,长方形发出一阵吓人的“吱吱”声。
突然,长方形向后一歪,先变成了平行四边形,随着四边形越来越扁,最后瘫倒在地上。
狼从窟窿钻进去,叼走了一只羊。
第二天早上,牧羊人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这下,他可生气了。
他决定把羊圈修成菱形的,觉得这样比较牢固。
咔嚓咔嚓,三下两下,牧羊人又把羊圈修好了。
自言自语道:“这下不会再丢羊了吧。
”天又黑了,牧羊人又担心起来了,就躲在不远处观看。
果然,尝到长处的老狼又来了。
只见它又来到窟窿处用它的头顶菱形的角。
固然有点疼,可狼也不摒弃,必竟里面有美味的小羊啊。
过了3分钟,菱形的四条边入手下手发出“咯咯”的声响,菱形入手下手变形了:先是身体不断地向后仰,菱形由扁变方,愈来愈扁……眼看菱形又被顶垮了,牧羊人再也看不下去了,挥舞着砍刀,大声呼叫地冲上来。
狼被吓跑了。
这下牧羊民气里可焦急了,那群羊可是他一家人的生计啊!可不克不及再让狼吃了。
村里有经验的老牧羊人通知他,羊圈只要修成三角形的才最牢固。
牧羊人半半疑。
他按老牧羊人的指导,把羊圈修成三角形的。
看着那杂乱无章的三角形,他心里直疑惑:这果然牢固?天渐渐黑了,心急如焚的牧羊人注定今夜无眠,他又提着砍刀躲在不远外,监视着自己的羊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夜,那狡猾的老狼又来了。
只见那老狼轻车熟路来到窟窿那,又用头顶起那三角形的栅栏。
牧羊人看着这一切,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数学小故事四年级
四年级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希
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故事一,小明的苹果。
小明有5个苹果,他拿出3个给了小红,又拿出1个给了小华。
请问,小明手
中还剩下几个苹果?
故事二,小猫的鱼。
小花家的小猫每天都会捉到3条鱼,但它只吃掉了1条,剩下的鱼留给了小狗。
请问,小猫一周内会有多少条鱼可以留给小狗呢?
故事三,小鸭过河。
有5只小鸭要过河,但河中间有一块浮冰,每次只能过1只或2只小鸭。
请问,它们最少需要过河几次才能都安全到达对岸呢?
故事四,小兔的胡萝卜。
小兔家有8根胡萝卜,它每天吃掉一半,然后再多吃1根。
请问,小兔吃完所
有胡萝卜需要多少天呢?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抽象的数字概念变得
更加具体和有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数学不仅仅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它还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有趣故事,希
望大家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其中的乐趣和美妙之处。
加油,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_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故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_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小学四年级数学故事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小故事,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数学教学有哪些小故事可以分享的呢?本文是本文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欢迎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篇1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读书人的艰辛与刻苦情况描写得淋漓尽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篇2在学习这一章节时,我设计以下的教学大纲。
第一;让学生学会读数,亿有多少位数?亿后面的数怎么读?怎么写出来?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引导,指名学生回答数的读法。
学生说:"老师,这么多数不是知道怎么读,亿有九位数,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看小黑板,把一个数为:1983387700的数用竖线分好四位,四位,这样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也空间让学生去理解,然后再叫一个学生来读这个数,学生一看,马上就会读数了,其它的学生也一样慢慢的理解,然后教学生怎么写好这个数,有一部分学生也能够写出来,很不错,于是在小黑板出相关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
提问:三亿怎么写,三千五百亿怎么么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第二;学生会读还不行,还要会写,把大写的写成小写的,把小写的写成大写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读写,如:五千零二十六亿八千五百万零九十,写作:( ) 。
三千七百五十亿六千三百万六千零九十。
写作:( )然后用数位线标出来,有亿级、万级、个级。
这样让学生一看非常清楚,也非常容易理解。
第三;巩固练习,练习对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所以出一些相关的练习来1让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完成,上黑板做,集体来纠正,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有用。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简短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简短
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趣味。
下面是一个简短的四年级数学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数学的乐趣吧!
故事标题:小明的神奇计算
小明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
有一天,他在数学课上听到了一个关于计算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让他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聪明的老人,他有一个神奇的计算方法。
每当村民们遇到计算问题时,都会去找这位老人寻求帮助。
有一天,小明恰好路过这个村庄,他决定去拜访这位传说中的老人。
小明向老人请教了一个问题:“爷爷,请问5乘以8等于多少?”老人微笑着回答:“小明,你先计算一下5乘以10,然后再减去5乘以2,最后得到的答案就是5乘以8。
”
小明按照老人的方法计算,果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40。
他非常惊讶,问老人:“爷爷,您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老人告诉小明:“这是分配律的原理,5乘以8可以看作是5乘以(10-2),这样就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乘法问题转化为两个简单的乘法问题。
”
小明恍然大悟,他发现数学原来是这么有趣。
从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还把分配律的原理运用到了其他数学题目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许多乐趣。
而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则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则数学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那么数学背后的小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让小编来带领大家去了解四年级数学小故事吧,看看每天面对的一堆数字背后还有怎样的经典呢。
1、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读书人的艰辛与刻苦情况描写得淋漓尽致.2、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3、二十一世纪从哪年开始?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第一世纪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见的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
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99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把2019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错把2019年当作是二十一世纪起始年的原因.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从1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19年.这三则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你都知道麽?看了之后是不是感觉数学也是一门蛮奇妙的课程呢?。
四年级数学教育故事

四年级数学教育故事四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学好数学概念,可以讲些小故事。
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四年级数学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一)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二)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
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五篇

【导语】数学家是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专注于研究数论算法、数学建模、理论物理、⼏何算法、代数变换技巧等。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四年级数学⼩故事 华罗庚上⼩学时,⼀个⽼师对新上任的⽼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都是穷⼈家的孩⼦,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他决⼼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师。
⼀天,数学⽼师出了⼀道有趣的难题给⼤家: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问为⼏何? 全班同学⾯⾯相觑答不上来,唯有华罗庚站起来说:“⽼师,我知道,是‘23’。
”全班震惊,⽼师也点头称赞。
从此,他便爱上了数学课。
华罗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
正当他求学时,⽗亲店铺⽣意⽇见萧条,⽆⼒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
他利⽤⼀本代数、⼀本⼏何、⼀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学。
⽩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油灯⼀遍遍地演算。
⽗亲说他是个“书呆⼦”,⼏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些上了⼤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
不幸的是,他⼜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摇头叹息地叫家⼈为他准备“后事”。
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活,左腿⼜被摔成残废。
他还是不⽓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锻炼。
练得能⾛了,就到⼀所中学去⼲杂务,给⽼师打⽔、削铅笔,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学。
就在中学⼯作不久,他开始向报刊投寄数学论⽂,多次退稿也不灰⼼。
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程式解法不能成⽴的理由》⼀⽂,得到了数学泰⽃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边。
⼀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清华⼤学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且⾃修了英语和法语。
接着,他的数学论⽂在国内外刊物上陆续发表。
1934年,在熊庆来的推荐下,任命华罗庚为数学系助教。
不久,校领导⼜任命他为数学教授。
⼀个贫困⽽⼜残疾的⼈,终于以惊⼈的毅⼒⾃学成才,并成为驰名中外的数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
—故事教学之“商不变规律“教学过程及反思江璨
作为一个刚刚从事数学教学的“新”教师,经验就是我最欠缺的。
从担任这门课程开始我就想方设法寻找好的教学方法,经过向一些有经验的数学教师请教、学习,使我获益匪浅。
最让感受深刻的就是小学
数学教学中故事的引入,会使课堂会别开生面,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我在教学《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时候,也许就是我自己心急的原因吧,也觉得容易,估计学生能掌握得了,就仅仅按照教材讲授了一次,可单元测试一下来,让我大吃一惊,全班85%的学生这道题都错了,下课后调查了几个基础好的同学,她们都说不理解。
回到办公室我就想怎样才
能让她们这些孩子能简捷的明白这个不算难的规律。
通过上网找资料,瞧到高手的教案,让我豁然开朗。
刚好下午第七节课就是我的补习课。
我决定把这个内容重新复习一次。
下面就是我的教学设计: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您们讲一个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好不好?
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
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等猴王来分桃子。
猴王准时来到。
猴王对小猴子说:“每2只猴子分8个桃子.”小猴子说:“不够,不够。
”猴王说:“好吧!给您们80个桃子,20只小猴分着吃吧。
”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您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想了想说:"真拿您
们没办法,给您们800个桃子,不过得200个小猴分。
这下您们该满意了吧!"这下,小猴子们齐声欢呼:“大王万岁!”这时,猴王笑了。
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听完小猴子们的回答笑了?(提问学生)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瞧瞧这个故事当中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条件与问题。
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每次分给每只猴子的桃子数量有多少?(问学生)
8÷2=4 80÷20=4 800÷200=4(板书)
生:我发现每次分给每只小猴子的桃子都就是一样多的。
师:同学们,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猴王三次分桃,瞧起来分的桃子就是越来越多,
但其实每只猴子平均分到的桃子数量并没有改变。
细心观察,您能从这个故事
中发现什么规律不?被除数÷除数=商
最后总结: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了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这个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
不变规律。
这一节课讲的就是数学计算中的一个规律——商不变规律(性质)。
在通过教学猴王分桃这个具体的故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观察—猜
想——验证——应用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发现规律,并进行验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应用。
这样不但体现数学的科学性、逻辑性与严谨性,还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收获自己发现的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规律。
而我在第一次上这个内容时候,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猜想、验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就是利用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没有提出自己的猜想,完全按照教师的引导、指令来完成推导规律的过程,学生不知道被除数与除数发现怎样的变化时商就不变,商不变的规律就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不就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
通过猴王分桃这个具体的故事,让学生充分的的认知,了解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更适用于生活。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故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
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
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法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故事就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它对孩子的魅力就是无穷的,故事有很多,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社会生活经验小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科学家故事、益智故事等有教育教学价值的故事,喜欢听故事几乎就是从幼稚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
一堂以活泼、生动的故事情节进行教学的授课模式,就是我们这些新老师所要多多学习的地方。
激发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死板的讲教材,而应该应用多渠道的资源去充实课堂,真真正正的上好一节有趣,生动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