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胃脘痛

合集下载

胃的推拿操作手法 推拿五个神奇的穴道

胃的推拿操作手法 推拿五个神奇的穴道

胃的推拿操作手法推拿五个神奇的穴道胃是人体很重要的部分,帮助食物的吸收,但是我们的胃总是很脆弱,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产生疼痛的感觉,也会因为我们不良的饮食习惯产生疼痛感。

胃不舒服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其实胃也是可以调整的,可以利用中医调整,让胃部恢复正常的状态,减缓胃疼产生的疼痛感。

推拿可以缓解胃痛感,那么胃的推拿方式有哪些呢?1、按摩足三里取穴:膝盖下方凹陷处,小腿肌腱外侧的穴位。

做法:用力按摩足三里穴,会觉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脚尖,每日饭后按摩10分钟,可以缓解胃部不适。

若配合按摩胃经的解溪穴(在脚腕前相当于系鞋带处)、内庭穴(在足第2、3趾缝之间)则疗效更好。

功效:胃酸分泌过少,消化速度慢,腹胀积食,饭后立即会有胃部不适的人,按足三里有效。

这个对慢性胃病有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加强胃功能。

2、摩上腹部上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做法:用手分别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脘穴各五分钟,对防治各种肠胃不适都有一定的作用。

功效:脘痛,腹胀,反酸,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等按摩上腹部这三个穴位有效。

3、按摩章门穴取穴:章门位于人体的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取穴时可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章门的位置。

做法:用双手掌根去推揉此部位至发热即可。

功效:具有舒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的功效。

4、按摩内关穴取穴:前臂正中,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地方。

功效:具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作用。

按揉此穴对消除胸闷、胃胀、恶心想吐等症状非常有效。

5、按摩梁丘穴取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

从膝盖骨外侧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

做法: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

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直到不适感消退。

胃痛、胃胀,学会3个特效穴,胃不难受

胃痛、胃胀,学会3个特效穴,胃不难受
按摩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脘穴按摩方法
定位
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 寸处。
按摩手法
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将食指、 中指并拢,指腹按压中脘穴,以 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约2-3分钟 ,至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
足三里穴按摩方法
定位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
按摩手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力度适 中,每次约5分钟,至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
常见症状及原因
胃痛
胃部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反 酸等症状
常见原因
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情绪压力等
胃胀
胃部胀满,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嗳气 等症状
02
特效穴介绍
中脘穴
位置
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处。
功效
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按摩或针灸 该穴位能调理脾胃,和中消滞,缓 解胃痛、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针对性检查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疾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内关穴
01
位置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02 03
功效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安神定志等功效。 按摩或针灸该穴位能缓解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等不适症状,并有助 于缓解情绪压力。
操作方法
用指腹或掌根顺时针按揉内关穴,每次5-10分钟,力度适中。
03
内关穴按摩方法
定位

三种简单的穴位按摩缓解胃痛

三种简单的穴位按摩缓解胃痛

三种简单的穴位按摩缓解胃痛白领是胃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现在到了年底,常常需要熬夜加班的白领们,更需提防胃病发作。

营养师介绍,如果感到胃痛,你可以用三种简单的穴位按摩帮助缓解疼痛。

首先,当出现胃痛时,要尽量把皮带松开,让自己的腹部舒适一些,然后进行以下按摩。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

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

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

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
胃脘痛是指位于脐周上下5寸的胃部疼痛,可因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瘀血体质是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瘀血停滞不畅,往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疼痛和不适感。

为了治疗这种疼痛,许多患者选择了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

腹部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腹部经络和穴位,调节脏腑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和代谢的中医传统疗法。

刺络疗法则是一种针刺腹部经络和穴位的治疗方法,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在治疗胃脘痛时,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当针灸治疗经络瘀阻时,会刺激微细胞分泌物产生释放,增加脏器自身修复功能;促进气血环节,改善瘀滞的局部循环,从而减少或消除瘀血的听觉和触觉刺激。

另外,刺络疗法还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降低患者的疼痛敏感度,从而达到止痛的作用。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针刺体检,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排除减压和心、肝、肾等脏器的病变等因素,确定治疗方案。

然后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推拿和按摩,目的是疏通经络,增加血液循环和代谢。

最后用针刺腹部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心跳、呼吸和疼痛程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方法。

它不仅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可以通过刺激脏器的自身修复功能和调节神经系统,有效缓解和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饮食过饱,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腹部推拿是中医腹部经络刺激的一种手段,通过按摩腹部局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经络穴位,增强脏腑功能。

腹部推拿可通过刺激腹部经络,对瘀血进行疏通,从而消除瘀血停滞,改善胃腹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与调节。

刺络疗法是中医经络学的一种经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整和平衡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起到调和脏腑,平衡气血,调整身体机能的作用。

在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腹部经络穴位,启动身体自然疗效,增强体质,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疾病的成功率。

本论文以胃脘痛病人为研究对象,将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方案与传统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旨在评估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病例选择:选取30例胃脘痛患者,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瘀血停胃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组和传统药物治疗组各15例。

治疗方案: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每日进行30分钟左右的腹部推拿和刺络疗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

传统药物治疗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每日三次,连续治疗2周。

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根据对疾病的临床观察以及患者主观感受进行疗效评分。

结果:在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组中,15例患者中1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传统药物治疗组中,8例患者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

根据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是一种非常规的中医治疗方法,治疗胃脘痛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适合广大胃脘痛患者的治疗。

但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仅从治疗效果上作相对比较,需进一步结合详尽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其在治疗胃脘痛中的优劣情况。

推拿配合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推拿配合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推拿配合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采用推拿配合点按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疗效。

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9例,采用推拿配合点按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对照组19例,仅采用推拿治疗。

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8.9%。

结论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标签:推拿;肋弓下缘阿是穴;气滞型胃脘痛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也称为”胃痛”。

其中,由于饮食不节,伐伤胃气,或感受外邪,客于胃府,均可引起胃气壅滞,失于通降而引起的胃脘胀满而痛者称之为气滞型胃痛[1]。

胃脘痛在现代医学中属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痉挛等病症的范畴。

笔者运用推拿配合点按肋弓下缘阿是穴治疗气滞型胃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8例患者,年龄23~55岁,病程2d~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0.56岁。

对照组19例,男7例,女12例,平均年龄29.27岁,两组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科学》[2]中关于胃脘痛的相关诊断标准。

①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性质;②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③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史,发病前有如天气变化,情绪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④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等相关,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排除胃肿瘤及肝、胆、脾、胰等病变。

1.3 方法1.3.1 推拿操作方法令患者仰卧,双腿屈曲使腹肌放松,先指揉膻中1min,继以双手交替以脐周为中心,作顺时针轮状掌揉腹部5~10min,以患者感觉腹部温热为度。

按摩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

按摩治疗胃脘痛临床体会

胃脘痛又称胃痛 ,是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消
位; 横擦腰骶部、 直擦督脉 , 使腹部有舒畅感觉。 ②胃 脘患者仰卧位 , 医者坐于一侧。 先抹腹部 自剑突下至 21 肝 气犯 胃 情志不 舒 , . 胸胁 胀 满 、 胃脘作 胀 , 连 脐下。继而摩腹、 胃脘部约 5 1 分钟 ; 0 用一指禅推、 及两胁 , 口苦咽干, 暖气冷酸 , 大便不畅, 舌边红、 脉 点、 按上脘、 中脘、 天枢、 气海等穴位 ; 震颤胃脘部 , 按
魏 某 , , 9岁 。 患 胃溃疡 3年 , 女 2 多次住 院治 疗
连 续 随访 3年 , 疗效 稳 定巩 固。2 0 0 5年 8月随
仍越 来越重 , 1 多不上 班 。 已 年 胃镜 检 查 : 胃窦粘膜 “
访, 身体越来越好 。 讨论 :魏 某 多次住 院治疗控 制不住 胃溃 疡 的发 展, 为什 么按 摩能 治愈 呢? () 1药物 能消 炎解 痉止 痛 , 不能使 溃疡 的渗 出 却 物及时排离 , 炎性渗出物堆积可反作用于溃疡面; 加

线, 既是 胃、 十二指肠的体表投影区 , 也是腹腔神经 素有密切关系。因此 , 在推拿治疗的过程中要主动、 节、肠系膜上神经节等交感神经节分布区,还是鸠 耐心地与患者交流、 谈心 , 尽可能地安慰患者, 解除 尾、 中脘等治疗胃肠病 的局部取穴之处。 在手法的配 其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 ,对提高和巩固疗效均有重 伍上, 既有推、 、 拿 揉等机械性促进 胃肠运动的手法 , 要意义。
《 按摩 与康复医学》 2 1 00年 1 月第 1 卷 第1 总1 ) 期( 期
Chn s np lt n & Re a i tt n Meiie Jy 2 0, 1 1, . iee Ma iuai o h blai dcn .a 01 Vo . № 1 i o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治疗瘀血停胃型胃脘痛的效果【摘要】瘀血停胃型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常表现为腹部胀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促进气血循环和调理脏腑功能来缓解胃脘痛。

腹部推拿可以帮助疏通经络、舒缓脏腑,刺络疗法则有助于改善腹部瘀血状况。

结合两者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案例研究表明,该疗法对瘀血停胃型胃脘痛有显著疗效,但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避免用力过猛,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该疗法的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关键词】胃脘痛、瘀血停胃型、腹部推拿、刺络疗法、治疗方法、临床案例、疗效评估、注意事项、疗效、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胃脘痛的症状胃脘痛是指胃部或脘部疼痛的一种症状,通常在上腹部中线的胃脘部位发作。

胃脘是指人体中心腹部正中位置,胃脘痛可以表现为胀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患者可能会感到胀胀疼痛,有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胃脘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消瘦虚弱。

胃脘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胃溃疡、胃炎、胆囊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等。

胃脘痛的症状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或者在空腹时出现。

对于患有胃脘痛的患者来说,及时治疗和缓解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胃脘痛的症状。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疗法对胃脘痛的影响,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案例分析,希望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关注。

1.2 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的介绍腹部推拿结合刺络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结合推拿手法和刺络技术,可以有效地调理人体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腹部推拿是一种以手法运动为主的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腹部穴位,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促进身体代谢。

刺络疗法则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经络的方法来调理人体气血,通脉活络的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治疗胃脘痛
胃脘痛多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的病症,相当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症状。

主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兼见痞满,胀闷,嗳气,吐酸,胁胀,腹胀等,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

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逐渐流行崇向自然疗法,推拿就是最好的自然疗法之一。

一、治疗方法
1病人俯卧位,医者点按双侧脾俞、胃俞。

然后在左侧背部用滚法治疗,重点在背部疼痛反射区。

再用掌根快速搓揉左背部致发热发红。

再嘱病人仰卧位,医者点揉患者上院、中院、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力度较重,以酸胀麻痛为度。

2如发现患者胸椎棘突可触及偏歪、叩痛压痛,并扣及索状物,可行胸椎推按法:患者俯卧,医者立于其左侧,右手掌根按压患椎棘突,左手置于右手背上,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末时医者右手掌根用力由后上往前下方推按,此时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术毕。

3点推足底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及脊柱(偏重胸椎)反射区,力度感觉以酸痛为度。

二、机理探讨
胃肮痛简称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

多由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

胃院痛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运用手法推拿治疗胃院痛,方法简单、直接,效果明显,可起立竿见影之效果,患者较容易接受。

推拿点按背部脾俞、胃俞和掌
搓左背部反射区,旨在调理脾胃、温中散寒、通经止痛。

点按揉上院、中肮、内关、足三里等穴,以起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理中焦气运、健脾养心、调理肠胃之功。

现代医学发现,胃肮痛症状常与胸5一胸8椎体小关节错位有关。

胸脊柱积累性损伤或退行性变,使胸椎小关节稳定性减弱,在外伤或不明显外力作用下导致小关节发生解剖位移时,:神经根和交感神经受到椎间孔刺激或压迫;另外受到其周围软组织肿胀、粘连及创伤性炎症的刺激,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协调功能紊乱,导致其支配的胃肠功能失调而出现相应的胃院痛症状;迁延日久尚可能进一步加重胃、十二指肠局部组织的损害而使症状加重。

通过胸椎推按法可纠正胸椎小关节解剖位移,消除交感神经和脊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恢复脊柱内外力学平衡,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重新平衡而达到效果。

临床发现,有的患者虽无胸椎明显阳性位移,通过胸椎推按法整复,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通过足底点推刺激反射区,能改善相应的反应区血液循环,改善该反应区神经功能异常状态,增强相应脏器组织的机能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