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淋室操作作业指导书
风淋室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一)

风淋室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概述:风淋室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和医疗环境中的洁净设备,主要用于防止空气中的微尘和微生物的污染。
本文档旨在提供风淋室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风淋室,确保实验和生产过程的洁净和安全。
正文:
1. 风淋室的工作原理
a. 风淋室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b. 风淋室的空气过滤原理
c. 风淋室的风速需求和调节方式
d. 风淋室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时间控制
2. 风淋室的准备工作
a. 风淋室的清洁与消毒
b. 确保风淋室内无杂物和污垢
c. 检查风淋室过滤器和风道的工作状态
d. 确认风淋室的电源和开关状态
3. 风淋室的操作步骤
a. 进入风淋室前的个人防护措施
b. 打开风淋室门的正确方式
c. 进入风淋室后的动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d. 切勿将手和其他物品伸入工作区域
e. 离开风淋室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4. 风淋室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a. 风淋室常见故障情况及处理方法
b. 定期检查和更换风淋室过滤器
c. 风淋室的定期维护和保养事项
5. 风淋室的安全注意事项
a. 火源和易燃物品在风淋室的使用禁忌
b. 避免在工作区域内进行剧烈或危险操作
c. 风淋室内应遵循安全操作规范
d. 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应急预案
总结:风淋室作为清洁环境下的重要设备,正确操作和维护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档的指导,操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风淋室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维护要点,确保风淋室的正常运行,保障实验和生产过程的洁净和安全。
同时,遵守风淋室的安全注意事项也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风淋室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风淋室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风淋室作为一种负压清洁空间,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生物科技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风淋室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安全、高效地使用风淋室。
二、安全注意事项
1. 使用风淋室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2. 风淋室内不允许吸烟、饮食和喝水,以防止污染物进入清洁区域。
3. 禁止在风淋室内进行任何开火或火源操作。
4. 使用高效过滤器时,应定期更换以保持过滤效果。
5.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将手或其他物体直接接触高效过滤器。
三、风淋室操作流程
1. 打开风淋室电源,确认电源指示灯正常亮起。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模式,如常开模式或感应模式。
3. 在操作前,对风淋室内的工作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无杂物和
污染物。
4. 进入风淋室后,将双手伸入风淋室内,并确保双手完全暴露
在风流区域内。
5. 等待30秒至1分钟,让风流彻底吹洗双手和前臂。
6. 操作人员在风淋室内进行操作时,应注意保持操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
四、风淋室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 风淋室电源无法启动:
a.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好。
b. 确认电源线是否损坏。
c. 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到正确的插座。
2. 风淋室运行时,风速减小:
a. 检查高效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
风淋室操作规程范文

风淋室操作规程范文一、前期准备1.检查风淋室内设施是否完好,如紫外线灯是否正常工作,风扇是否正常运转;检查过滤器是否清洁,并进行必要的更换。
2.上岗前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手、穿戴防护服、戴好口罩、帽子等。
二、进入风淋室1.打开风淋室门前,检查并确保风淋室内的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杂物。
2.进入风淋室前,要确保穿戴好防护服,并将手部彻底清洁干净。
3.进入风淋室后,将门轻轻推开,以确保风淋室内的空气流动性能不受影响。
4.在风淋室中间站定,迎面朝向风淋口。
三、操作过程1.在风淋室中间站定后,将双手自然下垂,不要触碰任何物体,等待风淋机开启。
2.风淋机开启后,将双手平举过头顶,头部微微仰起,始终保持姿势稳定。
3.受风淋机的风力吹拂,确保身体各部位均能受到风淋机的有效吹扫。
4.在风淋室中不要停留时间过长,通常应保持在15秒至30秒之间。
5.在风淋室中,严禁做出大幅度的动作,尤其是挥手、揉眼等行为,以免影响风淋效果。
四、离开风淋室1.在风淋室操作结束后,待风淋机停止运转后再离开。
2.离开风淋室时,要保持身体正直,不要弯腰低头。
3.离开风淋室后,要及时关闭风淋室门,确保风淋室内的洁净环境不被破坏。
4.离开风淋室后,要及时脱下防护服,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手、更换干净的衣物。
五、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不要随意触碰风淋室内墙壁、门等物体,以免引起细菌交叉感染。
2.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风淋室内的杂物,保持风淋室的清洁度。
3.定期对风淋室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在风淋室内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操作。
5.确保风淋室内的通风和排风设施正常运行,保证风淋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六、风淋室的应用范围风淋室广泛应用于无菌室、实验室、制药厂等对洁净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
风淋室的作用是通过高速气流的吹拂,将身上携带的尘埃、细菌等物质迅速吹离,减小对洁净区域的污染,从而保证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总结:风淋室是一种重要的洁净环境设备,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护洁净环境、防止交叉感染非常重要。
风淋室使用说明书

风淋室使用说明书
一、安全须知:
1. 请在进入风淋室之前确保身体干燥,避免因湿润的身体而产生的静电。
2.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等进入风淋室。
3. 风淋室仅供一人使用,请勿超载。
4. 进入风淋室时,请注意身体保护,避免碰撞墙壁或设备。
二、风淋室的功能和作用:
风淋室是一种通过向人体施加大风速的气流,去除衣物和身体表面上的灰尘、杂质和微生物的设备。
具体作用包括:
1. 去除衣物、头发和皮肤表面的颗粒物,确保干净环境。
2. 减少微生物的传播,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操作指南:
1. 打开风淋室门,进入风淋室。
2. 关上风淋室门,确保良好的密封度。
3. 按下风淋室中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启动风淋室。
4. 在风淋室中停留至少30秒,确保风淋室的风速将衣物和身体表面的污染物去除。
5. 离开风淋室后,及时关门。
四、风淋室的维护:
1. 定期检查风淋室的风速和风量,确保正常运行。
2. 定期清洁风淋室内部和外部的设备,避免灰尘和污垢积累。
3. 配备备用滤网,定期更换滤网,保持风淋室的空气质量。
4.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五、注意事项:
1. 在使用风淋室时,避免站立在立柱或设备旁边,以免享受到
不均匀的风力。
2. 风淋室内的风速可能较大,请注意固定住帽子、眼镜和其他
容易被吹走的物品。
3. 请勿在风淋室内吃喝,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风淋室的使用指导书

一、作业步骤
1.所有人必须先穿好净化服方可进入风淋室风淋。
2.风淋时须把进出门关上,站在中间触动感应器,语音开启风淋,身体须旋转360度,风淋时间12S 。
3.语音提示风淋完成后进入车间,进入车间后把门关好。
二、注意事项
1.风淋室内部有粘尘垫,进风淋室时须踩在粘尘垫上,便于有效去除进入
者鞋上粘有的灰尘。
2.管理人员已设置好送风口方向与吹风时间12秒,其它人不能随意触摸开关,每次进风淋室的人数不能超过3人。
3.风淋室在使用时发生故障时,要及时上报相关人员。
2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风淋室作业指导书

风淋室作业指导书NO 版次修订记录生效日期修订人/部门1 1.0 首次发行。
2012-5-15 吕伟/厂务部2 1.1 修改5.3条2013-3-8 吕伟/厂务部拟制/厂务部吕伟2013-03-07审核王辉2013-03-08体系审核范春晓2013-03-08批准伦劲松2013-03-08会签对标接口人:曹三军1 系统概述 1.1系统图A 向剖面图B 向剖面图 风淋室功能:将附在人员或物体上Particle 除去注:使用风淋时,人员拍打无尘衣,身体旋转除尘效果更佳 设计参考因素:1、风淋效果:尽可能减少人员或物体上Particle 2、风淋时间:15~20s 最佳(0~60s 可调) 3、风淋风速:18~ 25m/s3、人员数量:根据一班人数及上班集中时间推算4、使用尺寸:依人体工学,肩宽(500mm)宽度和深度参考,高度以人的身高(2m)参考2 系统各主要设备设备名称 型号 可容纳人数 过滤器 风机数量 风淋室位置 A/S001 FT6100 6人 G4+HEPA 6 模组更衣室 A/S002 FT6100 6人 G4+HEPA 6 模组更衣室 A/S003 FT6100 6人 G4+HEPA 6 模组更衣室 A/S004 FT6000 6人 G4+HEPA 4 面板更衣室 A/S005 FT3050 3人 G4+HEPA 2 ODF-CUT A/S006 FT2000 2人 G4+HEPA 2 包装 A/S007 FT2000 2人 G4+HEPA 2 线边仓 A/S008 FT1000 1人 G4+HEPA 2 UPK-PI3 系统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风车高效过滤网门禁指示灯接线端子盒日光灯门弓器控制面板喷嘴把手光电开关初效滤网3.1风淋室工作原理风淋室始于美国Mr.philip R.Austin博士起草的美国空军Technical 00-25-203,风淋室的作用为利用风机制造循环风,同时通过过滤器将附着在人体、物品上的particle除去,同时防止洁净室外的空气进入无尘室,起到AIR LOCK的作用,然后利用粘尘垫将鞋底的灰尘除去。
风淋室操作作业指导书

风淋室操作作业指导书一、作业内容:1.风淋室的总电源开启由车间负责人执行,严禁操作员工任意开启电源或更改风淋室操作面板的设定参数。
2.总电源开启后,再按风淋室操作面板上“电源”键,此时电源指示灯亮,按“照明”键风淋室灯亮,再按此键灯关闭。
3.风淋时间设定:按“△”键增加,按“▽”键减少,每按一下增加或减少1秒钟,考虑到进入无尘车间工作效率,一般设定为6秒。
4.每次进出风淋室只允许单人进出,严禁多人同时进出。
进出时稍打开风淋室的任意一扇门,开门角度小于60°,以防损坏两扇门。
5.风淋室各电源开启后自动进入联锁控制,风淋时两扇门自动锁上,待风淋时间结束后自动开锁,手动推门可进入无尘车间,风淋室两扇门不能同时打开,否则损坏风淋室并且外部灰尘会进入无尘车间。
6.出无尘车间经风淋室,打开靠近无尘车间一端的门,待门关好后,方可打开另一扇门出去,出风淋室风淋不会启动,等里面的门关闭后直接开门出去即可。
7.风淋室风淋启动时,任何人不得强行推拉两扇门,包括风淋室内有人正在风淋,门外其他人员不得强行拉门。
8.风淋室内、外部每天需进行擦拭,擦拭时拧干抹布。
9.下班时先按风淋室操作面板上的“电源”键,此时电源显示灯灭,再将风淋室的总电源开关关闭。
二、注意事项:1.进出无尘车间严格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及工作鞋;2.出入风淋室按要求操作,以免损坏风淋室;3.出入风淋室注意保护两侧门,不得强行推拉或开门角度过大。
三.使用表单设备履历卡设备保养点检记录表设备维修申请单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设备履历卡填表日期: 年月日编号:机仪器设备保养记录表设备维修申请单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第一联:行政部(白)第二联:财务(蓝)。
风淋室的使用操作规程

风淋室的使用操作规程
1、目的:保证风淋室正确、安全的使用,确保其使用寿命。
2、范围:生产部无尘车间。
3、操作程序:
3.1进入洁净无尘室的人员应在外更衣室脱去外衣并除下手表、手机、饰品等物品。
3.2然后待风淋人员进入内更衣室,穿戴好净化无尘衣、帽、口罩、手套准备进入风
淋室。
3.3预风淋人员由非洁净区走至风淋室外门。
3.4打开外门,进入风淋室后并随手关闭外门。
3.5按语音提示经过风淋室红外感应区。
此时风淋室双门自动上锁,同时风淋室风机
启动开始吹淋。
3.6按设定的时间吹淋完毕后,再按系统语音提示打开风淋室内门进入洁净区。
4、注意事项
4.1进入风淋室前需要看清里面是否有人(风淋系统工作时,室内室外人员均不能用力
使劲去推拉门,更不能强制性地将门打开,否则电锁会被损坏)。
4.2进出风淋门时不要用手推玻璃,以免玻璃破碎后伤人。
4.3人员进入风淋室后,需先将门关好后再站在感到区内,尤其是多人一起进入时。
关好风淋门后再启动风淋。
4.4
4.5
风淋室内承受风淋的人员,不得故意避开风淋喷嘴。
严禁任何非专业设备人员对风淋室的任一技术参数进行调整或设置。
4.6任何人员不可随便更改风嘴的吹风方向。
4.7进出门时必须轻拉排闼把手,不要将门的开度打开到极限,以免造成门、门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版本:3 审核:
前制程后
制
程
使
用
设
备
风淋室
检
验
工
具
目检
一、作业内容:
1.风淋室的总电源开启由车间负责人执行,严禁操作员工任意开启电源或更改风淋室操作面板的设定参数。
2.总电源开启后,再按风淋室操作面板上“电源”键,此时电源指示灯亮,按“照明”键风淋室灯亮,再按此键灯关闭。
3.风淋时间设定:按“△”键增加,按“▽”键减少,每按一下增加或减少1秒钟,考虑到进入无尘车间工作效率,一般设定为6秒。
4.每次进出风淋室只允许单人进出,严禁多人同时进出。
进出时稍打开风淋室的任意一扇门,开门角度小于60°,以防损坏两扇门。
作业指导书版本:3 审核:
前制程后
制
程
使
用
设
备
风淋室
检
验
工
具
目检
5.风淋室各电源开启后自动进入联锁控制,风淋时两扇门自动锁上,待风淋时间结束后自动开锁,手动推门可进入无尘车间,风淋室两扇门不能同时打开,否则损坏风淋室并且外部灰尘会进入无尘车间。
6.出无尘车间经风淋室,打开靠近无尘车间一端的门,待门关好后,方可打开另一扇门出去,出风淋室风淋不会启动,等里面的门关闭后直接开门出去即可。
7.风淋室风淋启动时,任何人不得强行推拉两扇门,包括风淋室内有人正在风淋,门外其他人员不得强行拉门。
8.风淋室内、外部每天需进行擦拭,擦拭时拧干抹布。
9.下班时先按风淋室操作面板上的“电源”键,此时电源显示灯灭,再将风淋室的总电源开关关闭。
二、注意事项:
1.进出无尘车间严格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及工作鞋;
2.出入风淋室按要求操作,以免损坏风淋室;
3.出入风淋室注意保护两侧门,不得强行推拉或开门角度过大。
修
改
记
录
修改前修改后修改人修改时间批准人批准时间。